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七章不得不戰
  第007章不得不戰

  次日一早,冉明等人出了這個不知名的荒村。又走了莫約半個時辰,他們就走出了山區。此時天地豁然開郎,冉明感覺這裡的地形很是熟悉,好像似曾相識!

  蘇覺派出的聯絡人員與其他幾支小部隊聯系上了,過了小半天,其他六支小部隊陸續到達。

  此時,冉明身邊匯集了八百多悍卒!

  他們的裝備幾乎都一模一樣,手中提著寒光閃閃的長矛,環首刀、盾牌等裝備,讓冉明很是意外的是這些魏軍士卒幾乎人手都有一張弓,即使沒有弓箭的也有腳踏弩,從他們整齊的腳步和冷峻沉靜的外表,有經驗的斥候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隊訓練有素的精銳步兵!

  冉明的擔架兩邊是兩員將領一蘇覺,另外一個年輕的小將是冉閔的養子冉烽!

  冉烽今年十八歲,頗有勇力,弓馬嫻熟,是一員衝將之才!在原本的歷史上,冉烽是一直跟隨冉閔到達安喜,在掩護冉閔突圍時,獨率兩三百重騎壓陣,最後被憤怒的燕軍砍成肉泥!這是由於冉明的出現,冉閔還是像歷史上一樣出兵了,不過他卻留下了冉烽和蘇覺這兩員家將!

  通過與冉烽的交談,冉明終於了解道,冉閔此次出戰兵力結構!

  屯騎(重騎兵)、越騎(輕騎)、步兵、射生(弓箭手)等四營從征。其中屯騎、越騎共一千人,主將車騎將軍張溫。堂堂魏國車騎將軍麾下不過三千余人馬,步兵三千,主將大將軍董閏。射生營一千,主將射生校尉張艾。常山卒一千二百主將魏常山太守蘇彥。劉顯降軍兩千,主將劉顯前軍大司馬降將石寧和劉顯大將軍降將曹伏駒。還有一千步卒是前趙龍驤軍的將校,他們和其他三千兵卒合成一營,主將將軍孫威。

  冉明不由得感歎,魏國傾國之戰,拿出來的兵馬不過萬余,其中還有三千余名降軍,最關鍵的是魏國的騎兵是太少,這一萬多精銳中,僅輕重騎兵各五百騎。

  鮮卑是遊牧民族,燕軍大部分都是騎兵,魏軍則基本上是步兵,在野外騎兵打步兵,基本上就立於不敗之地了。先不說騎兵在兩軍突遇時的衝擊力和反應力遠超步兵,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鋒時,騎兵也總可以依仗速度,從步兵的側面或者背後發起進攻,讓步兵首尾不能兼顧。

  退一萬步說,就算步兵的指揮將領很懂兵法,而這些步兵也勇猛善戰,在戰鬥中佔據了上風。可騎兵見勢不妙就可以立馬撤退,步兵想追也追不上,而步兵落敗,則基本上是全軍覆沒的局面,兩條腿哪跑得過四條腿啊!所以魏軍和燕軍交戰,總是處於被動防守的局面,這與缺乏騎兵有很大的關系。

  “哎,除非是火器造出來了,否則想以步兵去擊敗騎兵,難啊!冉明不禁心中感概道!

  冉烽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他看到冉明長噓短歎,不禁問道:“殿下,難道擔心父帥的安危?”

  “鮮卑人乘勝吞並幽州大勝之際進軍,兵鋒正銳,士氣高昂,更何況,燕國精銳一齊出動,現在敵眾我寡,明顯處於劣勢,不如暫時躲避一下燕軍的鋒芒,等他們士氣低落時我們再集中兵力出擊,定能獲勝!”冉明歎了口氣道:“可是,實在想不通,父皇為何執意進軍?”

  “敵眾我寡?”冉烽不以為然的道:“殿下,多慮了,永興元年,父帥以三千悍卒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裡,斬匈奴首三萬,大勝,隨後以五千騎兵大破氏羯聯軍七萬余人,

永興二年,父帥又連合北方義軍以十一萬兵力大勝諸胡三十余萬。我大魏自立國以來,向來都是以少勝多,義父自起兵以來,向來以弱克強,每戰必勝,何慮之有?”  冉明苦笑道:“大兄,此言差矣!以少勝多,以弱克勝!這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永興元年,當時父皇夜襲匈奴營,那是因為匈奴無備,且不善夜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豈有不勝之理。然而隨後,父皇先斬石鑒,胡軍群龍無首,不戰自潰,所以父皇才勝。”

  魏國在最盛時,疆域西北到河朔,西到函谷關,南部前期達淮河,後期退至黃河,東部到泰山,東北到幽州遼西昌黎,北部前期隔著襄國遙領中山、渤海一帶,後期佔領襄國北界退至常山一帶。擁有精兵近二十萬,猛將如雲。

  如今的冉魏隻有鄴城(今河北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20公裡鄴城遺址)的大將軍蔣幹部萬人和冉閔的野戰之兵萬余。

  冉明和冉烽鬧得很不愉快,一路人眾人都沉默悶頭趕路,兩個多時辰後,眾人終於來到了魏軍駐房縣的大營!

  來到房子大營外,冉明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遠遠看去,場面非常讓人震撼,粗略估計,光大小帳篷就是數千頂之多,營寨外圍有寬約兩丈深近丈的壕溝,寨子的圍欄是使碗口粗般的硬木建築的,整個大營排列都井然有序,通道規整,箭塔、哨樓交叉布局!

  可是大營中,卻很少見到魏軍士兵,到處都是流民,人人皮包骨頭,個個衣衫襤褸,特別許多婦女孩童,身上的衣服破如麻袋,露出黑呼呼的肌膚。

  羞恥二字,在她們身上己經看不到了,她們眼中隻有麻木,或是饑餓之極的神情。此時的房子大營,冉閔隻留下了四五百士卒在此維持秩序,每天用原本並不多的糧食給流民施粥!

  大營中的魏軍士卒分成數十波,為流民施粥!

  看著舀到碗中的米粥,流中很多女人,她們中很多人忙大口大口地喝起來,很多人卻是淚水盈盈,一個少婦突然跪下,她看上去頗為憔悴,卻不改秀麗,她哽咽道:“敢問眾位大爺高姓大名,高恩厚義,小婦人就是做牛做馬,也無以為報。”

  立時跪倒一片人。

  冉明看到這個情況,他立即打消了原本勸說冉閔的主意,這些流民恐怕不下四五萬人,魏軍的帳篷住的都是老弱病殘,經過詢問,冉明了解到這此流民,大都是從中山、常山。也有是從幽州的大定、東平、高陽等到逃過來的!

  現在這些百姓早已餓得四肢無力,如果冉閔撤退,他倒是會暫時安全,可是這些百姓很難逃過被屠戮奴役的命運!

  冉明這時這才明白,其實不是冉閔看不懂形勢,也不是他驕兵自滿,而是他有不得不戰的理由,因為冉閔肯定知道,他就是漢人最後的依靠,如果他退了,北方漢人就沒有任何機會了!哪怕明知是死,冉閔也要迎難而上!哪怕是粉身碎骨,哪怕是身陷重圍,都是不得不為!

  冉明也曾經是軍人,他很理解冉閔的苦衷。他放棄了自己勸諫冉閔的想法。冉明也不想這樣任人宰割,現在隻有重新籌謀未來!

  魏國現在僅有一座鄴城,實際控制區域也就是鄴城周邊方圓百裡,除了守衛鄴城的大將軍蔣幹部還有一萬多軍隊。魏國既無勇將,智將,也無良兵。

  在國家遭遇侵略的時候,絕對不能像阿三一樣,來一個不抵抗,誰來都是認作主子。在古印度的歷史上,印度遭遇了三百多次大小規模不等的侵略,除了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因為孔雀王朝抵抗,加上亞歷山大在軍中暴斃,印度打平了一次, 除此以外,全部被敵人成功征服。

  然而,華夏民族卻不是一個容易征服的民族。日本侵華期間,四五年春,岡村寧次依舊制定著“雪峰山之戰”計劃,這是日本準備傾盡全力進攻重慶,逼降中國。然而,國府當時也有應對計劃,一旦戰事不利,就把國都遷往西康省的省會康定。

  一寸山河一寸血,冉明這個曾經血染南疆的將士,更能理解這句話的意義。

  自從他穿上軍裝那一天起,他就接受了一個信念:“我死國生,我生國死!”

  冉明被兩名士兵抬著擔架緩緩走進軍營,周圍的士卒興奮的道:“彭城王殿下回來了!”

  “殿下威武!”

  “殿下萬勝!”

  軍營裡除了正常執勤的士兵以外,大部分都跑來向冉明見禮,這讓冉明相當意外,看來這個冉明在軍士中蠻有威望的!

  事實上,冉明並不知道,他重生的這個皮囊冉明,是冉閔的次子繼承了冉閔的武勇,在軍人是少有的百人敵,他十二歲入伍,從一個小兵做起,漸漸立功,升職,最後成為一屯之長。

  然而他其實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彭城王,將是兵膽,冉閔的武勇讓他成為魏國將士的主心骨,冉閔戰敗被殺,魏國士氣大挫,最後被燕國所滅!冉明因為武勇的關系,這才受軍中士兵愛戴!

  看到房縣大營還有愛戴自己的四五百士卒,身邊還有蘇覺、冉烽的八百多士卒,共計一千多兵力,五萬多流民,雖然以老弱病殘居多,但是其中仍不乏青壯。

  冉明頓時有了一個瘋狂的計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