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四百九十六章大魏大將軍王
第496章大魏大將軍王

 娶妻納妾其實也有嚴格的限制,這是身份的象征,有多高的政治地位,多大的財富,才可以納多少妾。而平民百姓則不允許納妾,按照規定,庶民男子年過四十,尚無所出,方可納妾。

 那樣問題就出現了,光一個鄴城收納了二十余萬,被冉閔解救下來無家可歸的女子。

 而這二十余萬女子其中就超過四成擁有各類精神疾病,這些人需要養活,需要治療,這就成了魏國的一筆不小的負擔。

 而在這個時代,冉明雖然提出了工業理念,魏國的各類工廠也如上雨後春筍般出現,可是由於工藝原始,生產效率也相對較,生產環境惡劣,除了紡織類的工廠,以及相對一些比較節省體力的工作,適合女人,其他崗位都需要男人來做。

 在莒縣之戰時,冉閔曾分析了一下鸞衛軍的戰鬥情況和戰鬥力,冉閔驚人的發現,若非鸞衛軍指揮混亂,她們的戰鬥力幾乎可以達到魏軍一線精銳部隊的七成戰鬥力。

 所以,在那個時個,冉閔就產生了發展女兵,養活二線、三線部隊的男兵數量,盡可能的發揮男人的生產力。

 現在魏國朝廷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女兵身上,在古代男人為天,女人隻是附庸。哪怕是士族豪門的女子,她們的地位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女人能否為官?女人可否從軍?這些問題讓魏國各級大臣展開激烈的辯論。

 不知不知三天的時間過去了,可是冉閔發現魏國鄴城女人雖然多,報名參軍的人數卻非常少,別說組建兩萬軍隊,就連補齊鸞衛軍原本的一曲六部三千兵馬都無法做到。

 冉閔百思不得其解,隻得召集條攸、申鍾、劉群、崔悅等眾臣商議對策。

 “為何大魏無人響應朕的號召?”冉閔信心滿滿,打算解放男人,發展魏國國力,然而卻比出師不利,讓冉閔非常鬱悶。

 崔悅想了想道:“陛下,臣考慮一下,造成這種情況不外乎一個可能,目前我們大魏人才匱乏,首先就是識字的人非常少,恐怕百不足一。而女子識字的則更少了,甚至萬不足一。因為識字的人少,從而造成陛下頒布無法有效的傳達至每一個臣民,臣民無法領會陛下的意思,自然不能響應陛下的號召!”

 冉閔淡淡的道:“既然如此,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諸卿有何對策?”

 崔悅道:“陛下,其實這很好解決,陛下可嚴令地方官府,必須加強宣傳,在張貼公告的同時,命令識字的衙役,沿街宣讀,這樣既可容易讓臣民了解陛下的意圖!”

 “或許還有一個辦法!”劉群聲音平淡的道:“膠東王曾在一笑傾城,舉辦過那種帶有故事色彩的歌劇,這種歌劇一經舉廣,反響強烈。所以陛下可命木蘭閣眾樂姬,根據烈武將軍的事跡改編成歌劇,在鄴城以及大魏全境推廣,這樣以來,必能吸引那些女子效忠大魏,踴躍參軍!”

 隨即冉閔下令讓鄴城木蘭閣,根據鸞衛軍在莒縣的戰鬥事跡改編成舞台劇,並承諾隻要演好了,就有重賞。

 木蘭閣是冉明建立的娛樂組織,第一家以賣藝不賣身的青樓。

 特別是像《梁祝》《白狐》等後世知名故事,被冉明剽竊在這個時代,成為他斂財的工具。對於這場舞台劇,木蘭閣自認為沒有太多的難度。

 次日,木蘭閣向冉閔回復,劇本已經準備好了,三百余名樂姬,隨時可以演出。

 冉閔一聽這個消息,非常開心,就命令在木蘭閣在朱雀大街上搭架舞台,舉行露天演出。鄴城無論文武官員,必須盡數到場觀看演出,這屬於政治任務。

 同時,演出向百姓免費開放。

 由於古代並沒有什麽娛樂節目,這場演出對鄴城百姓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賞賜。木蘭閣是鄴城最著名的消金窟,一般人還真去不起。免費演出,吸引了無數鄴城百姓,演出當晚,整個朱雀大街那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人潮洶湧。

 隨著一首冉明從後世剽竊的《十面埋伏》響起,佔地超過三千平方的舞台頓時陷入一陣黑暗。

 不一會兒,無數燭火響起,把整個舞台照得如同白晝。

 舞台上這時出現了一座道具城牆,城門樓上寫著“莒縣”,而城下則是一隊隊衣甲鮮明的晉軍軍隊,長槍如林,刀出如山,整齊的隊形,攻城車,巢車、攻城雲梯等一應俱全。城牆上出現一個身穿綠袍的文官,面對殺氣騰騰的晉軍,他臉上出現了細細的汗水。

 事實上,這支晉軍部隊並不是普通的演員,而是魏國禁衛軍。再出色的演員也無法演出鐵血軍隊身上的那種氣勢。

 晉軍將領出列喝道:“降,免死,不降,全城無視軍紀三天!”

 冉閔在貴賓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無數百姓拳頭都攥得緊緊的,他們臉上露出赤色的紅潮。人們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

 演員扮演的文官當然是虞耿,這時,“虞耿”挺起胸膛,高喝道:“耿生為魏臣,死亦為魏鬼,大魏隻有守土殉國的將士,沒有怕死投降的懦夫!”

 接著,無數演員跟著虞耿喝道:“誓與莒縣共存亡。”

 就在這時,劉群無意間回頭,突然發現,冉閔竟然滿臉淚水。

 “陛下!”劉群也不知道怎麽說了。冉閔拂去淚水,正色道:“無他,觸景生情罷了!”

 為什麽會流淚,冉閔其實也說不上來。自從建立大魏以來,他帶著魏國軍民打了無數次的惡仗,親眼目睹了無數次的將士和軍民倒在冉閔面前,那種豪邁,那種悲憤,讓冉閔難以釋懷。

 就在這時,舞台上按照莒縣的正常戰鬥那樣演出,晉軍攻打莒縣,莒縣守軍節節敗退,形勢笈笈可危。就在這時,鸞衛軍女兵出現了,她們在王芷蕾的帶領下,向數倍的晉軍發起進攻。

 面對數倍之敵,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晉軍士卒發起了進攻。

 箭如雨下,鸞衛女兵的鮮血噴灑整個舞台,這個情景非常震撼。血是自然真血,當然不是人血,而是雞血。那些演員身上裝著用羊膀胱做成了血囊。在後世電影中,這幾乎是小兒科,可是在這個時代,則屬於劃時代的創新。

 非常血腥,非常具有視覺震撼。

 “死戰!”一陣陣歇斯底裡的呐喊,一個個悍不畏死,奮勇直前的身影,鸞衛女兵的將軍王芷蕾倒下了,可是她們並沒有停止攻擊,而是繼續向數倍之敵,發起如同飛蛾投火般的自殺式攻擊。

 終於,鸞衛女兵以超過八成的陣亡率,擊敗了晉軍。

 然而,冉閔也沒有料到,就在演出既將結束時,場上出現了亂子,一個年僅十余歲的男孩,像瘋了一樣,衝上舞台。他手中沒有武器,衝那些晉軍吼道:“我跟你們拚了!”

 或許是男孩血性,感染了所有的人,越來越多的人們,衝上舞台,衝上那些晉軍將士。

 最後,冉閔不得不動用禁衛軍,這才製止了百姓們的騷動。

 這個名叫《巾幗英雄》的舞台劇,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鸞衛軍的編制,僅僅一天就報滿了。

 鄴城豐樂渡,差不多相當於長安的霸橋,這天,太子冉智帶著數百名文武官員以及數萬名百姓,等候膠東軍以及平北軍團的榮歸。

 按照禮部制定出的計劃,平北軍團大軍榮歸,第一站就是豐樂鎮渡口,太子冉智代表冉閔完成第一步迎接儀式。作為榮譽獎勵,太子和眾官員將為得勝還朝的將領,牽馬十裡。下午榮歸大軍將去鄴城東明門進入鄴城,然後大軍遊街。必竟這次是滅燕之大勝,還需要完成獻俘太廟的儀式。

 終於,平北軍團出現在人們的視線內。平北軍團損失最重的屯騎營兩千余殘部作為大部先頭部隊,冉明策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其次是王猛,然後是屯騎校尉石寧。這次雖然魏國大勝,對於屯騎營來說,他們是敗了,不僅陣亡超過一半,而且大量馬匹、兵刃和甲胄丟失。這兩千重裝騎兵人人神色嚴肅,甲胄縱橫交綽的砍劈痕跡,看上去是那樣的觸目驚心。還有許多士卒都是的繃帶還沒有解除。沒有人呼喊口號,也沒有爭先恐後,整個騎兵隊伍顯得非常平靜。

 這種平靜的氣勢讓人感覺到了明顯的壓抑,也讓人感覺到他們像火山一樣,隨時可能暴發。

 冉智率領魏國文武百官上前,按照迎接大軍的禮製,首先是朗讀由魏國大儒崔悅之子崔液所寫的一篇讚文。崔悅是曹魏司空崔林的曾孫,劉琨的內侄,劉群、盧諶、溫嶠的姑表兄弟。而崔液則是劉群的表侄。

 作為一個家學淵源士家子弟,崔液的文辭很是華麗,冉明聽了半天,愣是不明白什麽意思。崔潛的讚文終於在冉明耐心即將喪盡時讀完了,冉智上前,親切的擁抱了一下冉明,冉明自然不能大大咧咧的坐在馬上,冉明跳下戰馬,冉智趕緊抓住了冉明的手。笑著拱手道:“恭喜二弟,二弟果然不愧為我大魏的大將軍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