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五十章出海打魚
  第050章出海打魚

  帳外眾多的百姓,情緒非常激動。

  中國的農民對生存要求極低,性格也非常溫順,缺乏遊牧民族、漁獵民族的那種果毅精神,農耕民族普遍缺乏好勇鬥狠的精神。

  在冉明利益誘導下,形成了一個有共同利益的團體。

  冉明在後世經營華青集團,就是使用這一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利益誘導。什麽民族大義,什麽國家利益,對文盲率高大百分之九十九的農民來說,無疑是對牛彈琴。要激發農民的激情,要挖掘出他們身上的潛力,就需要引導他們一個明確的目標!

  冉明成功了。

  對於希望過上好日子的百姓,對於有上進心的百姓,冉明自然不會放任不管,他把所有的青壯都集中起來。連女人同樣,六萬多人,全部招軍為軍,當然不是指望他們打仗,而是使用軍事化管理。

  冉明衝這些百姓道:“你們現在都是我們大魏國的軍隊了,軍不同於民,首先,你們自己要懂得相互愛護,團結一致,你們要記住你們成軍以來的第一條軍紀,一切命令聽指揮,不服管理,搗蛋生事,即便是自己人,我也會為了全局利益,將你舍棄,雖然我心地善良,但是我的手段也不少,誰若不服,大可以試試,保證你一輩子難忘。”

  冉明必竟當了幾十年集團董事會主席,管理著數萬員工,對於人性的把握非常到位,而且魏軍呼延群部、金粹增部對冉明的手段是深有體會,別看他年齡小,而且長得眉清目秀,手可黑著呢!

  冉明頓了頓,輕咳一聲,道:“但是僅靠我保護你們,那還是不夠的,你們一定要給我練好本事,我不要求你們能飛簷走壁,以一敵十,這不現實,但是好歹敵人的刀砍過來,你也知道用刀去擋,別到時別他媽的嚇的雙腿發軟,都刀都拿不穩,到那時候,我就是想維護你們,也是無能為力,這是最基本的,若是你們連這都做不到,那還是自生自滅吧!”

  冉明雙手一壓製止百姓的議論聲“現在那塊風水寶地現在鮮卑人手中,鮮卑人不會看到我們過去,就把這塊寶地送給我們,這需要我們去拚命,隻有打敗鮮卑人,我們才能得到這塊寶地,我們才能每年都收獲吃不完的糧食。隻要你們跟著本王,有吃,有住,有女人。”

  這話聽得盧偃一陣惡寒,怎麽感覺冉明像山寨大王拉人入夥?

  冉明沒有理會盧偃,繼續道:“當然,跟著我混,我也不會虧待各位,這裡每人可以領一千錢。”

  這些百姓,不,應該稱為魏軍士卒了,他們看得眼睛放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算當兵,也沒有軍餉可拿,能管飽飯就是夠仁慈的了。現在他們居然可以拿到錢,每個人是一千錢,六萬多人就是六十萬錢。

  手裡有錢,心中不慌,冉明把百姓的士氣提起來,這樣以來,行軍速度快多了,他們大部分都是青壯,九千多鮮卑俘虜,充當搬運工,不服從管理,鞭子就往臉上抽,直到把他們打服。

  冉明又告訴盧偃“這六萬多人必須建立起嚴密的制度,按吾的想法,把他們男人和婦孺分開,每一百人設一個屯,設屯長一名,十屯為一堡,設千戶一名,十堡為一鎮,設統製一名。我們這六萬多人可以分成六個鎮,這樣也便於管理!”

  冉明把這些事情交給盧偃去做,自己倒是當了甩手掌櫃。

  利用邊行軍,邊訓練的原則,行軍即是訓練,冉明讓虎嘯營的軍士充當教官,

隻訓練百姓行軍隊列。  至於各種武器的使用,倒沒有時間訓練!

  一路上冉明把遇到的村莊,遺留的百姓也按照他們的意願,願意跟著走的就帶走,不願意跟著走的,就讓他們自生自滅!

  冉明部過河澗城,直接向東經滄州至高城縣,高城縣屬渤海郡,這裡已經是段龕的地盤了,冉明部此時已經超過十萬人馬,這麽大的聲勢,除非是瞎子,否則不可能不知道!

  段龕雖然知道冉明不懷好意,但是因為廉台之戰冉明完勝慕容恪,消滅鮮卑十四萬大軍讓段龕心有余悸,他不敢過於刺激冉明,況且他也不知道冉明真正的用意。

  不過,對於冉明部氣勢洶洶而來,段龕隻好召集部將幕僚商議對策。

  在青州的段部鮮卑並不是段龕一家獨大,事實上還有段勤,段勤是段部鮮卑首領段未波之子,在青州擁有五六萬部眾,兩萬余軍士,和段龕的十萬部眾相比,他的實力略小一點。

  由於段龕在部眾在青州的中北部,而段勤則在南部,雙方雖然有點矛盾,但是此時面對強敵逼近,他們隻好握手言和。

  段龕把冉明率部到達高城縣的消息通報給段部各部首領,然後讓大家議論。

  廳內各人立時議論紛紛。段龕其弟段羆道:“我們鮮卑勇士,長於野戰,短於守城,應該率軍北上,拒敵於境外!”

  段龕的幼弟段欽道:“不知二哥如何與冉明部野戰?慕容恪十四萬大軍打不過冉明部的萬余兵馬,慕容軍不信邪,偏偏野戰魏國,結果倒好,全軍覆沒兵敗身亡,難道讓我們段部兒郎都死光不成?”

  段欽脖子上青筋暴起,他喝道:“要戰,當然不會那麽蠢,而是使用我騎軍之長。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邀其糧道,絕其關梁,襲其不慮。亂其戰器,追其奔散,玩死他們!”

  段羆臉色陰沉,口氣不平的道:“襲其不慮,亂其戰器。追其奔散?冉明部大部分步軍不錯,可是他手底下仍有一萬余騎兵,我們能派出多少騎兵出擊?慕容軍的一萬八千兵馬其中九千被殺,九千做了俘虜,據說對戰慕容軍的僅是冉明部的虎嘯營,隻有區區一兩千人!集合我們段部,不過可以集結四萬余騎,慕容恪十四萬大軍都打沒了,我們這四萬勇士能打得過冉明嗎?”

  段龕眉頭擰成一個“川字”其實他也害怕冉明的兵威。他其實已經沒有辦法了,隻好向他的謀士齊王府的右長史袁范道:“長史有何高見!”

  袁范想了想道:“魏軍士氣正盛,兵強馬壯,我們可以在黃河沿岸拒守,魏軍沒有水師,即使臨時拚裝木筏,也隻能少量渡河,我軍可以在河岸逸以待勞,以眾擊寡!”

  段龕弟段羆驍勇有智謀,對段龕說:“冉明善用兵,加之眾盛,若聽其濟河,進至城下,恐雖乞降,不可得也。請兄固守,羆帥精銳拒之於河,幸而戰捷,兄帥大眾繼之,必有大功。若其不捷,不若早降,猶不失為千戶侯也”

  段龕看向袁范,見袁范向他輕輕的點頭,段龕終於允許段羆率兩萬騎兵渡黃河北上拒敵!

  永興三年五月十一,冉明率領十余萬軍民,抵達濕沃縣,也就是後來的沾化縣,這裡屬於黃河三角洲,這裡土壤養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地瘠薄,受乾旱威脅大,並不是理想的發展種植業的地方。

  不過因為濕沃縣海岸線長,魚類資源豐富,冉明還是決定在這裡設立一個鎮!

  舊城池因為這裡屬於貧瘠,原居民非常少,隻有不足百余戶人口,而且以老弱病殘居多。濕沃縣也有耕地,主要集中的縣城的中西部。而縣城則靠近東部,距離耕地區太遠。

  冉明見舊縣城太破舊,修理下來,不比新建立一座城池輕松。所以冉明提出了新建設一座城的想法。

  他連夜畫出一了座小城,現在冉明沒有站穩腳跟,隻要把這座城設立成軍鎮的模樣,按照明代軍鎮的設施,這座小城也是擁有營房、糧倉、草料場、武庫、馬場,再加上外面的城牆、城門、甕城、角樓、護城河等。

  新城取名安民城,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在太骨感,冉明手裡的資源有限,隻能先建居民房,再慢慢建城牆。

  按照規化安民新城佔地約萬畝,有四條主街道,貫通南北東西,秉承自願的原則,冉明從現在安民城安置下一萬余人。其中在城中規化出了四千余畝的土地,作為宅基地,為居民建築房屋!

  濕沃縣有適合做耕地的土地近百萬畝,不過這都不是良田,遠沒有利津縣土地肥沃。土地質量不好,冉明隻好把土地按照采取量大的進行分成!

  土地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為永業田,這種田地可以傳承子孫,但是禁止買賣。使用權歸百姓,所有歸國家。也是冉明為了防止土地兼並而采取的未雨綢繆的策略。

  歷史上歷朝歷代新建時,因為戰亂,新王朝可以把大量無主的田地分給百姓,可是後來,隨著勳親貴戚特權階級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貪婪,對土地的兼並也會越來越嚴重,民不聊生,自然會反叛。西漢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西晉滅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二類是功勳田,就是依靠軍功可以獲得,沒有軍功就沒有土地,當然戰死的士卒也可以獲得撫恤田,冉明制定了一個制度,普通士卒陣亡可以獲得五十畝。

  田地劃分以後,這些百姓都對新生活充滿了期望,他們也想擁有自己的土地,過上好日子!

  不過, 冉明並沒有急著南下,如果按照留下來的萬余百姓,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建立起房子、城池。

  所以冉明動員十余萬百姓一起動手,男女老幼齊上陣,所有人都必需勤奮建設自己的家園。一時間,無論男女,都是拿著鋤頭,挑著簸箕、籮筐,隻是到安民城的周邊去奮力挖土挑土。連孩童們都是懂事的在旁幫忙。

  原本冉明想建窯燒磚,可是這樣以來,他沒有足夠的時間,隻好采取夯坯建房,就是在一個三尺長兩尺寬七寸高的木框裡把粘土夯實,取下木框就弄成一塊土坯。這樣的土坯曬乾以後,不易風化,非常堅硬,一座土坯房可以使用三十四年。

  在建築房子的同時,冉明同讓人在耕地區挖溝渠,為將來農田進行抗旱。冉明並沒有在建築安民城的工地上,此時他正帶著幾十個侍衛,和盧偃一起來到海邊。呼吸著海邊略帶腥味的空氣,冉明心情大好!

  冉明突然問道:“百姓中有沒有會造船的工匠?還有漁民?”

  盧偃不假思索的道:“船工倒是有點,不過不多,大約有一百多人的樣子,卑職把他們單獨編成了一個屯,屯長就叫解飛!據說此人曾是後趙國工器監的大匠,曾參與後趙水師的設計與建造!”

  “漁民就多了點,其中有六個屯是原來的漁民,獵戶也有些,有十三個屯!”

  冉明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的糧食太少,原來還夠兩個月用,現在沿途增加了數萬人,現在恐怕能支撐一個月就不錯了,現在必須為百姓們找到食源,我想讓工匠打造船隻,出海打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