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六百一十章冉閔想封禪泰山
第610章冉閔想封禪泰山

 冉明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這是一個公認的公理。隻要是冉明提出來的點子,那都是日進鬥金穩賺不賠的。

 果然,鄭簡看到了其中的區別,這個存錢的利息,遠遠的低於貸款的利息。而且實物抵押最多隻能貸實物價值六成的現金,而且當借貸人到期無法償還貸款時,可以申請延期償還,或用抵押物償還。

 雖然冉明的想法很是新鮮,可是鄭簡感覺也沒有什麽,畢竟在這個時代,向外借錢是一件承擔著很大風險的事情,如果人家實在還不出錢,也不能狠逼,一旦出了人命,就會落一個不仁不義的罵名,當然某些視名聲如糞土的人,則不在此列。

 商賈和士族不同,他們最重信譽,一旦信譽破產,他們的生意也會一落千丈,著實不劃算。

 其實鄭簡進來的時候,冉明就已經清醒過來了,但是看著鄭簡的態度,顯得對自己的這個錢莊建設方案不怎麽認同。

 冉明笑著問道:“鄭理事,你說如果孤的錢莊,你存入十萬錢,過了一年之後,就可以得到十萬一千錢,你會不會存?”

 “取十萬一千錢?”鄭簡道:“如果真給,當然要存啊,傻子才不存。這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什麽都不用做就有錢拿,做什麽生意沒有風險啊。”

 冉明又道:“那孤再問你一件事,如果,孤說的是如果,如果你需要進一批貨,手頭上卻沒有那麽多的現錢,錯過這個機會,這批貨就有可能被張詢或王成買走,你就會錯過這批貨,你會不會向孤的錢莊借錢?”

 鄭簡問道:“這批貨需要多少錢,如果轉手賣掉又能賺多少?”

 冉明道:“假如這批貨價值十萬金,你借一年需要還十一萬金,這筆生間若成,你可以賺三萬金。”

 鄭簡想了想道:“如果是這樣的話,簡自然會做這筆生意,當然就算付出一萬金的利息,還能賺兩萬金。”

 冉明笑道:“這不是得了,別人存進孤的錢莊十萬金,孤只需要付出一年一千金的利息,你要是借,就要付一萬金的利息。除去利息,孤這一年,隻保管這些錢,就可以賺九千金,這生意能不能乾。”

 鄭簡道:“殿下說笑了,這個天下可以向殿下借十萬金的人有,可是誰有這麽多錢存入殿下的錢莊呢?”

 冉明轉身衝王猛問道:“先生,大魏永興六年入籍貫者幾何?”

 王猛想也不想的道:“永興六年十月陛下命各郡編戶齊民,我大魏幽、平、營、青、冀、並、兗、洛、豫、司、雍共一百萬四十萬又五千八百余戶,共七百六十二萬又七千四百余口。當然這個人口隻是截止到永興六年九月,尚不包括涼、河、沙三州,如今想來,我們大魏人口應該突破八百五十萬人。”

 冉明道:“好,我們就以八百萬人口計算,每人存入二十錢,會是多少?”

 “一萬萬六千萬錢。”

 冉明又道:“尋常百姓家存一人存二十錢不難,可是像資逾萬的人家,在大魏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他們好意思存二十錢嗎?少說也有個三五三千金吧?這樣算下來,會有多少錢?”

 鄭簡聽到了這話,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其實,冉明采取了一個偷換概念的說法,中華民族向來民族基數大,哪怕在五胡亂華時期,東晉也有四百多萬人口,由於冉明的出現,鮮卑慕容部進入中原,大面積的屠殺,並沒有來得及出現,又沒有了氐秦與鮮卑的大規模戰亂,人口得已保存。

 可是這個民族,人心真的一齊,世界上還真沒有什麽事情辦不成。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眾所周知吧,如此大的工程量,在現在計算,工程代價至少超千億,可是人家當時沒有用國家一分財政撥款,就憑一縣的幾個鄉鎮硬是在太行山中挖出了一道渠。在那個建國後最困難的年代,兩彈一星硬是勒緊褲腰帶造出來了。

 但是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思,想要做出事情,反而更難。當然,銀行不是公益,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時,王猛和鄭簡不同,王猛的想法是,如果真的可以聚起那麽多錢,在秦國可以修多少水渠,可以開墾多少荒地,可以讓修多長高速公路,冉明可以招募多少軍隊,可以添多少甲胄、兵刃。

 有道是屁股決定腦袋,鄭簡則想的是,如果錢莊建成,他可以擴大多大的生產規模,可以多建多少分部商號。

 冉明笑著打量著表情各異的二人,端起茶水,茶水入口,冉明這才發現,茶水已經冰涼了。冉明歎著氣,放下茶杯,肚子又咕咕的叫了起來,冉明正欲讓鄭簡準備飯菜,只見鄭簡滿臉興奮的道:“殿下,簡看這個錢莊可以辦,不僅可以辦,而且要大辦,簡這就寫信通知商盟各理事以及各核心會員。盡快動身,前來上………”

 冉明道:“其實我們更需要先做一件事。”

 “殿下請示下!”

 冉明道:“孤要吃飯,肚子早餓了。”

 鄭簡抬頭看了看天色,發現太陽已經落山,冉明在這裡已經坐了三個多時辰,他不好意思的道:“殿下,簡失禮。”

 說著,鄭簡吩咐道:“來人,快上酒菜,殿下,咱們邊吃邊談。這個錢莊,簡覺得,還需要這麽辦。”

 魏國開元元年,對於魏國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豐收之年,似乎老天也給冉閔面子,進入開元元年以來,各地皆風調雨順,既沒有大旱大澇的災害,也沒有兵災戰禍。

 魏國的國庫自立國以來,首次出現盈余。

 冉閔異常高興,他立志恢復大漢十三州萬邦來朝的盛世。現在百姓終於不用餓著肚子了,冉閔也感覺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覺冉明就藩秦國也有十個多月,冉智在鄴城一直很老實本分,也沒有多余的動作。

 政通人和,兒子孝順省心,大臣們也各司其職,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讓冉閔心情很是激動。

 可是冉閔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想著開元盛世的即將,不若自己去一封禪泰山。劉群一聽冉閔的這話,幾乎要哭了,他這個魏國管家當得苦啊,操心受不累不說,日子剛剛有點起色,冉閔居然要封禪泰山。

 冉閔的這個念頭一點要不得,要不然,天大的家底也能被他折騰空了。劉群和崔悅一幫重臣對冉閔一陣苦勸。冉閔道:“既然如此,朕就不封禪泰山了,可是昨夜朕又夢到盧諶、胡逵他們一幫老臣了,他們跟朕說在下面過得很不如意,朕從來沒有忘記他們,他們一心擁立朕,也竭盡全力輔佐朕,可是他們的命太苦,朕不能薄待了臣子,讓人稱為刻薄寡恩。所以朕想追封這些忠心為國的老臣。”

 劉群倒不是說話,要說盧諶還是劉群的表兄弟,劉群之父劉琨是盧諶的姨丈,而崔悅也是盧諶的表兄。

 這個時候,劉群看到冉閔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這才了解,冉閔的真實用意。冉閔這哪裡是想封禪泰山啊,這根本就是打了一個迂回戰術,目的就是追封這些為國捐軀的老臣。

 永興二年盧諶、胡逵等為國捐軀時,冉閔都追封了他們一個開國候爵,而且還是有名無實的空爵。那個時候國事艱難,誰也沒有說什麽。現在追封的話,不僅要說封地,還要有食邑,當然會對國庫開支造成一定的困難。

 但是這在件事上,魏國朝堂上集體失聲了,沒有一個人反對,就連冉明大興土木,興修烈士陵園,也沒有人反對。

 冉閔在開元元年十月下旨追封在襄國遇害的中書監(南北朝時期的事實上的宰相,位比中書令略高)盧諶為司空,贈爵開國范陽郡公。其子盧偃承襲其爵。原車騎將軍胡睦,追贈太尉,贈爵汾陽郡公,其子胡光承襲。

 原左仆射劉琦、原司空石璞、原尚書令徐機、原侍中李琳、原少府王鬱、尚書劉欽、劉休等皆追封賜爵,他們有子承襲爵位的,則由其子孫繼承,無子孫遺留人間,則空廢。

 隨著冉明在秦國站立腳跟,魏國不其城商業都市的地位也轉至了秦國。但是商賈還是趨利避害的,他們發現不其城獨特的交通地位,還是無法動搖的,特別是出海貿易,貨物運輸方便,不其是實在太方便了,雖然有很多工廠遷走,但是相對而言,還是保留下來了很多。

 商業上的大地震,對魏國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漸漸的消失了。隨著不其至鄴城的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不其又漸漸的變得繁華起來。

 冉閔也看到了興商對國家的便利和好處,雖然眾臣仍然張口仁義,閉口不與民爭利,但是對於冉閔主持修建鄴城至洛陽段的高速公路,卻沒有太大的阻力。鄴城的繁華,已經超過了往惜。

 由於戰後各地都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戰後重建工作,對於各種原料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水泥,雖然新興建了三十多個水泥作坊,讓水泥的生產規模擴大到了日產六百萬斤,但是這水泥仍供不應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