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六百五十章2個消息1好1壞
第650章兩個消息一好一壞

 很快,六個時辰的生產,繁重的勞動,工人們沒有人喊累。下工之後再有兩個時辰的簡單軍事訓練,更沒有人喊苦。一天用去十六小時,在後世早就有人罵娘了,可是現在,他們甚至連加班費都沒有,也沒有人叫苦叫怨。

 秦國有多少家工坊,冉明不清楚,秦國到底有多少工匠,冉明同樣也不清楚,但是冉明卻明白,一量資本主義這個怪獸成長起來之後,相應的工人階級也應該獲得他們相應的政治地位。

 金昌城,王猛拿著一封密折,一臉平靜的道:“兩個消息,一好一壞,殿下想先聽哪個!

 “先生何必故弄玄虛。”冉明笑道:“先聽好消息,或先聽壞消息有何區別?結果還不都是一樣?”

 王猛被弄了一個沒趣,神情有點古怪。他道:“難道殿下已經得到了消息?”

 “得到什麽消息了?”冉明道:“天眼有什麽消息,先生就會在第一時間得知,各地有何往來公文,也是先到先生手上,孤又如何得到什麽消息?”

 王猛一想也對,冉明對其毫無保留的信任,讓王猛激動異常。王猛不再故布疑陣,直接了當的道:“一切都是殿下事先所料的那樣,宇文派出心腹部將康利幕克率領五六百部曲,冒充是張祿的部曲,奉命前來。偏偏這個張掖太守鄧渙居然沒有任何防備,當康利幕克所部進入城門後,立即發難,攻奪城門,而埋伏在城外的宇文則率領其精銳,分兵襲擾,並一舉奪得張掖,從康利幕克出現在張掖城下,到這座河西重鎮易手,也不過短短一個時辰的時間。”

 冉明道:“張掖失守是必然的,畢竟金昌也算大城,而且還有四千余守軍,守衛力量並不算弱,按照正常情況下,就算宇文擁有十萬大軍,也非一日就可攻克的。然而,宇文偏偏攻克了金昌,張掖太守又怎麽可能想到這一層。”

 王猛道:“鄧渙也算是知兵之人,他跟著謝艾東征西戰,曾立下汗馬功勞,偏偏在陰溝怎就翻了船呢。最可氣的是,鄧渙在得知城門失守,居然率領部曲匆忙逃跑了,這讓宇文幾乎兵不血刃,僅僅損失百余部曲,就奪得張掖。”

 如今的張掖太守,是張掖豪強鄧渙。張掖鄧氏開房始祖就是東漢開國時期的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後來官居大司徒鄧禹的第六子鄧訓。公元八十六年,因盧水胡反叛,鄧訓拜張掖張守,護羌校尉,前來張掖安撫諸胡。這個張掖鄧氏,也是新野鄧氏的分支,同時也是西北著名的望族。別看隴右李氏是西北乃至整個天下有名的望族,可是他們面對張掖鄧氏時,仍不敢太拿架子。這是因為張掖鄧氏數百年來,族中子弟大都學文習武,並執掌張掖的守衛工作。如果是太平盛世,自然是文貴武賤,可是在五胡亂華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少有的以武為尊的時代。

 冉明歎了口氣,戰爭有很大的偶然性。哪怕是百戰名將也會陰溝裡翻船,就像歷史上的謝琰一樣,他在淝水之戰中戰功赫赫,然而當孫恩之亂時,區區一群暴民,甚至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的人,居然讓這位歷史名將含恨而終。關羽的荊州是怎麽丟的,還不是因為大意。

 鄧渙哪怕擁有再輝煌的過去,這並不代表什麽。相反,宇文卻充分的利用了這一點。

 冉明道:“鄧渙肯定不會坐視張掖失守,他不可能忍下這口氣,畢竟他在西北地區也算一號人物,否則他就會被人看輕了。而且宇文既然能兵不血刃拿下張掖,那麽鄧渙的部曲應該損失不大,如果孤所料不差,他鄧渙肯定不會向西跑,他只會向東,尋找慕容垂,然後借慕容垂之兵,伺機奪回張掖。”

 王猛道:“無論是鄧渙強奪張掖,還是宇文撤退,現在宇文都不足為慮。雖然其一路順利奪下金昌、張掖二郡,可是轉戰千裡,已經讓其部士卒倦怠,更加疲憊不堪。若現在他若像當初在金昌那樣,馬上撤退,倒是可以保其實力,不過這樣卻容易引起其部將士的不滿,甚至暗中叛逃。為了保持士氣,保持戰鬥力,宇文不得不坐擁張掖,以觀風向,以待變化。”

 “嗯,不錯,不錯!”冉明道:“這姑且算是一個好消息吧,那麽剩下一條壞消息呢!”

 王猛猶豫了一下,輕聲道:“苻堅也出來趁火打劫了,他遣使去上,聲稱要借糧。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苻堅所謂的借糧,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很好,很好!”冉明道:“一直以來,孤都擔心,苻堅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強行整合了羌、氐兩族,實力增漲太多迅猛,長此以往,恐怕他日後會對我們不利。如果他不動,孤倒拿他沒有辦法,畢竟現在我們與魏國已經議和了,他作為晉朝的巴西太守,動他就等於向晉朝宣戰。孤雖然從來沒有拿那張議和盟約當回事,可是怕就怕,朝中有人借此機會,給孤潑髒水,弄一個破壞議和,窮兵黷武的大帽子扣在孤頭上,孤的頭太小,還戴不了這麽大的帽子。”

 王猛露出茫然之色,一直以來,冉智都視這個能乾的冉明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而且冉智因為嫡長的身份,為眾儒士出身的官員視為合法繼承人。他們巴不得有機會除去冉明這個冉智繼承最大的障礙。冉明又久離中樞,雖然可以避免與冉智的正面交鋒,不可避免冉明在朝中的勢力,遠不及冉智。

 雖然挑起晉魏之戰的帽子扣在冉明頭上不算什麽大罪,但是太子一黨趁機捋掉冉明身上肩著的臨機處置之權,將給冉明帶來極大不便。怎麽算,這都不劃算。一旦苻堅主動挑起事端,以冉閔的性格,不僅會命令冉明反擊,甚至會在物資和人員方便給予最大的便利。

 王猛看著冉明蠢蠢欲動的表情,就知道冉明想趁機收拾苻堅。收拾苻堅倒是可以,但是在王猛看來,時機太不對。目前冉明最重要的還是平複河西。隻要河西在手,冉明才能背靠西,南依關隴,立於不敗之地。

 王猛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期期艾艾的道:“殿下,目前不是對付苻堅之機!”

 冉明的眉頭一皺,不悅的道:“苻堅太拿他自己當一個人物了,他居然敢向孤勒索十萬石糧食,二十萬頭牛羊。別說孤根本拿不出這麽多東西,就算能拿出來,孤寧願喂豬,也不會白送給苻堅。”

 “給,當然要給!”王猛悠悠的笑道:“猛也沒有說,要一下子全部都給苻堅那麽多啊!”

 “先生的意思是……”

 王猛笑道:“這個談判的事情並不是一夕而就的事情,這一來一往,時間就過去了。我們可以派人和苻堅認真的談,今天談不攏,那就明天再談,一個月談不成,那就兩個月。隻要采取拖字訣,完全可以等河西局勢明郎了再處置也不遲。”

 “這根本不可能!”冉明道:“苻堅又不是傻子,他豈會看不出我們的拖延之計,一旦他看出我們采取了拖延之計,他豈不會變虛為實,強攻秦國,我們豈會損失慘重!”

 按照王猛的意思,這畢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現在冉明沒有實力兩線開戰,穩住苻堅,從容收拾河西。可是問題在於,人家苻堅豈會讓你輕易牽著鼻子走?拖延之計,也不是不可行,關鍵是他苻堅根本就是一個梟雄,根本不是容易糊弄的人。讓冉明拖延個三五天,冉明自信還有可能辦到。可是一兩個月,冉明壓根連想都不敢想。

 如果要與苻堅談判,必須派出秦國一個足夠份量的人選。王猛雖然在秦國沒有職務,但是他作為冉明的私人幕僚,亦師亦友,資格也老, 份量也夠。可是王猛對冉明太過重要了,如果讓冉明選擇,他寧願與苻堅血戰到底,哪怕是放手讓涼系將領繼續坐大,他都不會讓王猛輕易涉險。

 除了王猛,當然也有人足夠份量,比如秦國的統軍將軍薑協,秦長史李賢,他們也可以代替王猛前去和談。無論誰去,都有可能遭遇不測,冉明可不會拿親信的命去賭一個不可能擁有的結果。

 王猛看到冉明的態度堅決,就不要繼續說下去了。其實王猛也知道要拖延時間很難,特別是去糊弄苻堅,就連王猛自己也沒有萬分的把握。“殿下既然不同意拖延苻堅,那隻有兩手準備了!”

 “不是孤不同意采取此策!隻是這個計策沒有可能實話的空間。”冉明道:“苻堅要打,孤奉陪到底便是。”

 王猛道:“那麽現在,唯有分兵了!”

 “分兵!”冉明不解的道:“如何分兵!”

 王猛道:“猛與殿下,兵分兩路,一人留下繼續關注河西,伺機而動。一人率領一半騎兵回去,與苻堅見招拆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