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七百八十二章節操呢
第782章節操呢

 “殿下說笑了,庶民怎麽會有力量呢?”

 楊暉苦笑道“黎民百姓隻是一盤散沙,隻是給他們一口吃食,讓他們不至於餓死,他們就不會滋生事端。打天下需要諸多豪強的豪勇之士,也隻有他們才能幫助大魏開疆裂土。而穩定天下、治理天下則需要士紳儒文之士。大魏要想統一天下,文武之心則不可失,文武之士若失,即使局面再好,也可能急轉而下。”

 冉明一聽這話,仿佛聽了一個不著邊際的玩笑。

 事實上也是如此,中國歷史上依靠農民起義,並成功奪取天下的草根皇帝,歷史上出現了三位。第一個當然是劉邦,第二位朱元彰。

 第三位則是本朝太祖。不過,這三位的前二位,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若非楚霸王政治上太天真,居然要效仿周天子,分封諸候。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以郡縣分治,早已厭倦了春秋戰國時代諸候爭霸,人們在心中渴望太平,渴望統一,而非一家一姓之國。人心所向,項羽之敗,其實就是逆勢而為,注定要失敗的。

 而洪武大帝則是利用了宗教,又遇到了不修文事的蒙古蠻族。真正最厲害的還是洪武大帝本身就是一個奇才,他的政治手段,並不比那些士族子弟差。

 歷來打天下的主力一直都是庶民,可是庶民因為知識層面低,見識淺薄,自然鬥不過從小就接受政治鬥爭培訓的士家子弟。

 “遙想當年,伏波定遠,漢騎威振四邊,三尺青鋒覓封候,胡騎哪敢踏中原?日月所照,誰敢挑戰,鐵馬金戈塵暗,將士殘刀逐胡風,激烈留給後人看。”

 冉明突然語氣一轉,大聲喝道:“文治靠的都是迎合拍馬的士紳,武功盡是一幫沒有節操的武夫。依靠他們可以嗎?”

 “永嘉元年,匈奴左賢王部劉淵之子劉聰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洛陽,劉聰部前鋒王彌所部僅僅逼近津陽門,尚未展開攻城,滿朝文武爭相出逃,醜態百出。恰逢涼州刺史張軌麾下督護(類似於現代的政委,)北宮純押解稅賦進入洛陽。時北宮純率領千余涼州衛隊,依托護城河,夾門而陣展開了隊形,以攻為守,一舉擊敗劉聰麾下十萬大軍。永嘉二年,劉聰所部又破洛陽城關,又遇北宮純入洛陽勤王,匈奴漢國征虜將軍呼延顥被北宮純陣斬,司空呼延翼被亂軍踩死,北宮純又創造了以千軍破十萬的神話。可是同樣的匈奴漢軍,同樣的晉軍,在大晉太尉、尚書令、大司徒王衍的率領下,十萬晉軍士卒為石勒擊破,十萬將士幾乎全部被殺,為求活命,居然勸石勒稱帝。這樣狗屁不如的士紳,像畏敵如虎的將領,這才是晉朝失其國的原因,如果指望他們,你楊暉能站在這裡跟本宮說話嗎?”

 楊暉啞口無言。

 冉明道:“你以為大魏如今還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嗎?你真的以為大魏還需要休養三五年嗎?”

 楊暉道:“難道不是?”

 “不是!”冉明淡淡的道:“南洋開發公司和中亞開發公司一年要上交的稅,就超過我們大魏永興六年全國的稅收總額了。糧食不夠支撐南征之耗?這也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河洛去歲大水,九成良田絕收,可是河洛地區餓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每逢大災之年,糧價必漲,可是大魏糧價漲了多少,這你知道嗎?”

 楊暉不解的道:“即然如此,為何大魏還不早日引馬南下,攻克建康,統一天下。”

 冉明反問道:“為何要統一天下,魏不統一天下還不行嗎?”

 “這……這”按理說冉明作為魏國的太子,冉明自然清楚知道朝廷的內部決議。可是當冉明說出這話時,不僅楊暉驚呆了,就連王猛也愣住了。可是看著冉明的眼神,分明是很認真的眼神,不像是戲弄楊暉。

 王猛道:“這怎麽可以。”

 冉明反問道:“為什麽不可以?”

 冉明深吸了一口氣,道:“本宮十二歲時,母后為本宮披上父皇、皇祖父曾經穿過的甲胄,背負一石弓,走向了抗胡的戰場。父皇為何要起兵反趙?別人不清楚也罷,你楊伯彥,你王景略難道都不清楚嗎?在羯趙治下,我大漢百姓就是他們的“兩腳羊”,要不要本宮再給你們解釋一下?在羯人眼中,我們漢人並不是人,隻是一群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任由他們驅趕的牲畜。男人還好點,隻不過是被他們隨時隨地肆意的摧殘,殺戮,可是我們漢人的女子則是隨時隨地的被他們羯人奸淫,隨時隨地的被他們烹食。如果再不反抗,我們漢人人口雖多,但總有一天會被殺乾滅淨,漢族也會亡族滅種。本宮十二歲時,根本不知道什麽國家大義,也不知道稱王稱霸的含義,本宮參軍抗胡,隻是不想自己被人當成“羊”吃掉。”

 是啊,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冉閔起兵反趙,最初的用意其實是要保住漢人最後的傳承,要不然,從兩千萬殺到四百萬,用了不到五十年,如果再從四百萬殺到亡族滅種,或許不用再過十年。

 在後世有很多人說過,冉閔隻是一個軍閥。一個屠夫。那些士紳豪強可以毫無廉恥,把自己同宗同胞,送給胡人殺戮,妻女姐妹,送給胡人奸淫、凌辱、折磨。還有一個土匪出身的軍閥,偏偏張大帥對日異常強硬,面對這個油鹽不進的張大帥,他們隻得采取了卑鄙的暗殺。而英明神武,公知大V眼中英明的蔣公,張少帥卻斷送三千裡大好河山。

 楊暉這時也想起,冉閔當初在推翻羯族石氏的統治之後,派遣使節前往建康,讓建康派人前來接收六州之地。就算東晉拒絕冉閔的提議後,冉閔又把皇位讓給李農。冉明道:“本宮和父皇並沒有爭奪天下,想要當皇帝的念頭。就在並、兗、洛、豫、徐、荊皆樹起晉旗,晉軍無一兵一卒北上,就在魏國山窮水盡,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進攻晉地。哪怕隻是名義上的晉土。”

 冉明坐了下來,聲音低沉:“有些事情發生了,可是已經無法再挽回了。東晉朝廷我們指望不上了,靠人不如靠已。這北方萬裡河山,他東晉朝廷不要,我們冉氏要了,北方數百萬漢民,他東晉朝廷不管了,我們冉氏管了。再接著我們魏國消滅了羯人的垂死掙扎,打敗了匈奴,打敗了鮮卑慕容燕國,打敗了氐族苻氏,羌族姚戈仲部。我們的隊伍大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這個隊伍,除了最初起兵時的魏軍,後來加入的新人,都沒有了我們當初的志願。”

 楊暉道:“這正是人心所向,隻要……”

 “隻要揮兵南下就統一天下了嗎?”冉明打斷楊暉道:“這麽做有什麽意義呢?”

 楊暉急道:“怎麽能沒有意義呢,隻要揮兵南下,攻克建康,我們就可以統一天下,結束這亂世紛爭,還黎民百姓太平盛世。”

 “太平盛世,還有太平盛世嗎?”冉明神情有點激動,他大聲道:“這算什麽太平盛世?不打仗就是太平盛世了嗎?”

 王猛聽到冉明的話,仿佛明白了什麽。他低著頭,繼續喝茶。哪怕茶水已經喝完了,嘴唇仍貼著茶杯。

 楊暉道:“隻要統一天下,我們大魏就可息兵止戈,馬放南山,隻要朝廷不再供養數十萬大軍,我們大魏就可以輕徭薄賦,精勵圖治,盛世一定會到來的。”

 冉明道:“所以啊,我們要重振漢武雄風。那時,我們大漢民族是積極的,是光明的,是奮進的,當然最重要的是,是最公平的。那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樂土,是我們華夏民族為之自豪的國度。免稅令下的那五升米,看著事小,其實事大!如果父皇連這五升米的承諾都給不了國民,連河洛這一畝三分地都管不好,我們冉氏還有什麽臉面去統治更加廣闊的領地?河洛國民的這五升米,不是大魏給河洛人民的恩賞,而是大魏對河洛政治秩序的容忍底限。大魏一直沒有對外擴張,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沒有把內部政治格局布好!今天就是一個開始。”

 冉明的清查侵稅一案開始發動了,他讓一百四十七名謁者中大夫以三人為一組,每組配備三隊,深入地方各郡縣。與此同時,冉明的輿論力量也開始發力。無數張用白話文把免稅法令小報以無孔不入的方式,進入各個河洛郡縣。

 盡管個個郡縣黎民百姓的識字律非常低,不過這些百姓總需要吃飯穿衣,總需要使用針頭線腦的小東西。所以這些走方貨郎就在散貨的方式,深入宣傳免稅法令。如果隻是一些走貨郎中,這些地方豪強和士紳自然可以輕易的讓他們無聲無息的消失。可是由謁者中大夫和步軍第六營組成的宣傳隊,則無人騷擾了。

 要知道大魏步軍,特別是冉閔嫡系中的嫡系第六營,這可是不普通的角色,當初他們以萬余兵力,就可以讓燕國幾乎以傾國之兵寸功不得。此時以三隊為一縣的特別審查團隊,沒有豪強敢和他們一戰。

 數百名以過詢者中大夫臨時培訓的士卒,就是數百名宣傳隊。這樣以來,免稅法領再也隱瞞不住了。

 無論是誰,沒有人敢去碰魏國最精銳的部隊。短短半個月的功夫,河洛地區各郡縣已經對河洛免法領,終於得到了久違的詳細證據。

 封建時代所謂的民意,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民意。所謂的民意,不過是士紳豪強的心意。原因非常簡單,普通庶民,根本就沒有人為他們代言。更操蛋的是,漢語文學太博大精深了,字面意思是一層意思,怎麽理解卻又是一層意思。

 普通庶民連飯都吃不上,哪有就學的機會。像王猛這樣的寒士,其實也並不算是真正的貧民。而寒士中的寒並不是家境貧寒,窮光蛋一個,而是指政治地位。就連冉明也曾以為,王猛家中一無所有,事實上王猛在劇縣的老家也三十畝旱田,二十畝桑田,三十畝旱田,即使不算產出,光田地錢就上千萬錢。

 王猛家中既然有五十田,怎麽會一無所有呢。那就是因為王猛這個階層,屬於沒有政治地位的農民,真正的需要繳納稅賦的自耕農。石虎橫征暴斂,底層百姓就無法承擔沉重的稅賦。所以,為了生活,王猛就賣掉了地。 失去了土民的農民,要麽輪為地主的佃戶,要麽成為流民,要麽像王猛一樣,破家求學,一求出人投地。不過王猛這種個例不多而已。

 普通的百姓,除去必要的生活開支,根本改變命運的地位。即使科舉制度出現,也隻是出現相對的公平。在這個時代,百姓文盲率高達九成,即使因緣際會,認得點字,也難以讀懂官文裡的意思。

 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法治社會,而是人治社會。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做到上有所令,下有所依。士紳豪強一直都是采取挾裹民意的方式,佔領輿論的至高點,逼迫皇帝讓步。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像央視著名媒體人的蒼穹之下,名義上是打著整治環境的旗號,事實卻要行毀掉中國工重業的陰謀。按照柴某人所說,你們為了下一代,為了未來要減少汙染。怎麽減少汙染呢,那就是要關掉汙染企業。眾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重工業,都沒有一個不汙染環境的。這根本就是一個坑,而且還是連環坑。即使美國再先進,煉鋼也需要電,也需要向天空排放廢氣。可是不明真象的人們,開始響應柴某人的號召。

 在歷史上,士族和豪強這一套玩了兩千多年,而且是一招鮮,吃遍天。明朝的財政危機,誰都知道危害,但是卻根本不會去想辦法解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