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八百零八章最偉 大的民族
第808章最偉大的民族

 就像魏國這次出征笈多,光動用的戰兵是兩萬五千余人,輔戰民夫四萬余人,這其中就涉及到了六萬五千多個家庭的利益。

 如果光依靠國家大義的號召,軍隊或許因為會在戰爭中獲得利益,而采取擁護,但是四萬多名民夫則沒有任何利益,他們則會采取抵製心理。久而久之,百姓就會失去對擴張的熱情,失去對國家戰爭的支持。

 在後世,對於日本侵略中國。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普通日本百姓是無辜。事實上日本普通百姓是無辜的嗎?如果相信這句屁話,腦袋就真的進水了。

 在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前,日本政府面向社會發行了五千萬(這個數字折合多少美元,程志沒有查到相關資料)戰爭公債,戰後公債的收益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七十九。

 無數普通百姓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愛國熱情而購買了戰爭公債,但是依靠發行戰爭公債吸引全民支持戰爭這是日本的創舉。

 隨著日俄戰爭、等一系列的勝利,在侵華前夕的三十多年時間內,依靠戰爭日本普通百姓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所以這也是為何日本女子寧願賣身也要支持日本的侵略戰爭。

 相反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就差得太多了,既使漢武帝時期,發動漠北戰爭,動員了七十萬民夫,這就是七十萬個家庭被無償征用了家裡主要勞動力,這是相當於總六百八十七萬戶的十分之一。

 然而,這些民夫因為戰爭、饑餓、疾病、瘟疫等諸多原因,而死傷十之七八。而整個漢武帝中後期,總人數反而下降了五百多萬人口,無數自耕農因而破產。百姓因為支持國戰,因而家破人亡,你還會怎麽指望人家支持國家戰爭。同樣這樣的事情還發生在楊廣身上,楊廣打敗突厥,繳獲了大量的牛羊馬匹,可是楊廣寧願把這些牛羊餓死埋掉,也不會獎賞給普通百姓。

 其實魏國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錯,冉閔在永興時間,每次發動戰爭,都把戰爭繳獲物資按照功勞大小,獎賞給有功將士還有支持冉閔的百姓,這樣也就得到了百姓的忠實擁護。為何冉閔在山窮水盡之時,鄴城仍然可以抵抗到底的真正原因。但是隨著總人口的增加,像這種無償賞賜的辦法已經沒有辦法執行了。冉明雖然沒有想到依靠發動發行戰爭公債的方式補償百姓的損失,可是冉明卻加大了對隨軍民夫,以及戰略物資生產環節的補償。從而依靠利益吸引百姓支持戰爭。

 沒有利益引導的戰爭,注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隻不過是得到大多數既得利益的擁護。其實魏國這些時間在這方面做得都很好,為了讓隱戶自動浮出水面,冉明向冉閔建議,取消了人頭稅等一系列雜稅,這些躲在山林之中的隱戶、逃戶、黑戶,依附在士族門閥名下的蔭戶都紛紛浮出水面。

 為了增加自耕農的數量,冉明可以煞費苦心。他增加了奴役稅,隻要賣身給士族門閥或士紳豪強的奴仆,提高了他們的交稅的比例。原本每年六百錢的奴役稅,上升至三千錢。既士族每使用一名漢人奴仆,則需要繳納三千錢的稅。如果逃稅,則加倍處罰力度。這樣以來,則避免了漢朝以來形成,門閥動不動就奴仆數千上萬的情況。想要使用上萬漢人奴仆,這就需要三千萬錢,這樣沉重的稅率,讓士族門閥依靠傳統的農耕方式,根本劃算。

 但是若采取夷籍或胡人為奴仆,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同樣使用萬名奴仆,使用胡人的成本,隻有漢人奴仆的三分之一。

 正所謂有什麽樣的主君,就會有什麽樣的臣。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官僚的特征就是一切唯上。簡單的來說,一個好大喜功的主君,底下官員不說全部,至少大半都是馬屁精。同理,一個勤儉發奮的君主,手下的大臣雖然不可能個個都奉公守法,忠心王事,但最起碼最起碼,做做樣,所有人都會的。

 在後世天朝改革開放時,為了吸引外商投資,地方政府可以霸氣外露,誰敢與外商為難,就是與政府為敵。在沒有底線的偏袒之下,地方政府畏洋如虎,下面的百姓自然不敢與政府作對。結果倒好,崇洋媚外,就此種下了因子。隻能說這是官僚的尿性。

 冉閔的政策是以漢為主,歸化為輔,雖然不能像天朝那裡萬裡江山一遍紅,至少漢人在人格尊嚴上有所保障。至少無論胡人權利有多大,他們都不敢欺壓漢人百姓,哪怕這個漢人百姓隻一介草民。在這個政治格局下,崇漢尊漢漸漸的行成了風潮。

 三倍的做工薪水,讓隨軍的民夫一個個高興的滿臉通紅。不能自已。雖然在戰鬥中,民夫也有可能出現傷亡,特別是戰爭不利的情況下,可是看到官府頒布的政策,因公犧牲,撫恤金二十萬錢,這個數字並不算大,關鍵是還有半稅二十年的好處。參與遠征的民夫,基本上不識字,他們找識字的人給他們算了一筆帳,看看他們可以得到多少好處。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好處有多少時,這個送行的場面,就變了味道,不再是一片悲壯,而變得喜氣洋洋。中國的百姓就是這樣淳樸。

 誓師出征,冉閔登台動員道:“朕在鄴城,等候爾等得勝歸來。”

 冉明以及麒麟衛士卒、四萬余民夫高聲吼道:“決不負陛下所望!”

 作為魏國的太子,也是魏國有名的大將之一,領兵出征是不可避免的,謝道韞、劉⒌戎釓繅延辛誦睦磣急福誦┬砩爍校疵揮卸嗌俚執ァV劣諶S和冉昀,他們隻有七歲,在後世還是玩泥巴的年紀,在這個時代,然而,他們出身在皇家,自然比尋常孩子更加早熟。

 在送行的路上,冉S和冉昀為首,身穿精致的小皮甲,帶著冉明的十數個子女,一口稚嫩的聲音:“恭祝父王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七歲的小人兒,說出這樣的話,冉明不用猜也知道這是有人教的。不過子女的教育,還輪不到冉明做主,在冉閔看來,未來接班人的培養是無比重要的大事。

 冉明帶著麒麟衛和四萬余民夫,足足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才抵達不其城。望著這座親手在他手上建築起來的堅城,冉明更是感慨萬千。冉明並沒有進城,而是直接進入了軍營。此時出征大軍在的大營,綿延十數裡,營盤浩大,戰艦林立,格外宏偉。

 冉明在遠處遠遠眺望,這軍營就如一棟城堡一樣。

 想著這城堡裡的精兵猛將都歸他指揮,胸中有股莫名的豪氣,這一次他是實打實的三軍主帥,手握近十萬大軍的軍事統領,隻是想想就覺得豪氣萬丈。冉明這一次打了一個迂回,四萬五千民夫,在冉明看來,這就是四萬五千軍隊,根本不存在什麽隨軍民夫之說,麒麟衛和講武堂的學生,將是這些民夫的骨乾,冉明將後勤補給的任務交給了中南開發公司和南洋開發公司,這些專職的團隊,在效率上肯定比業余的民夫更加有效。

 暈船是冉明面臨的一個大難,在魏郡附近征召的民夫,基本上都不會水性,暈船的現象肯定會有,這不是一兩千裡的水路,而是萬裡遠征,一旦有暈船的人,這麽遠的距離,他們肯定堅持不下去。

 冉明就讓這些民夫,先參與適應性訓練。

 魏國的海軍是從原來一千余長水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九年以來,長水軍幾乎成了冉明的私軍,冉閔都采取了默許的態度。既不讚成,也不反對,更不支持。要人沒有,要錢也沒有,想怎麽玩,都隨冉明折騰。不光是海軍,海軍陸戰隊也是冉明的私軍性質。

 總訓練將軍是冉明大徒弟陳勇,三個營的統兵校尉都是冉明的徒弟。

 陳勇率領冉明的一眾弟子迎接冉明的到來。要說,這眾人裡面還有劉牢之和胡彬。這兩個少年都是從七八歲開始跟隨冉明,現在劉牢之已經十五周歲了,胡彬也十六歲了。

 “道堅,聽說你混得不錯啊!”冉明笑道:“現在都成海軍陸戰的軍候了!”

 魏國海軍陸戰隊,也是采取漢製,既二伍一什,五什一隊,二隊一屯、五屯一曲。曲候軍(軍候)候,一個曲的標準編制是五百人,這相當於後世的加強營。

 看著冉明,這個歷史上評價並不好的劉牢之,激動得滿臉通紅。“大將軍過獎了。”

 劉牢之和胡彬跟著冉明當了四年多的書童,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在陳勇眼中,他就是小師弟。作為大師兄,自然給了他不少關照。可是在歷史上以精通水戰稱著的胡彬,此時隻是一個都伯。可是有都伯,還有了冉明面子的緣故,這讓冉明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冉明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此時的謝安,按照歷史進程,應該出人輔佐司馬聃,成為東晉中書省侍中。

 然而此時在魏國,他隻是一個象征意義的旗幟。以彰顯冉閔胸懷寬廣。原本應在病中的司馬聃,仍生龍活虎的活著,如果沒有意外,再活幾十年應該沒有問題。原本應該權傾朝野的桓溫,現在成了莫名奇妙的蜀王,一心經營他的一畝三分地。

 一萬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其中將領級別(曲候又叫百人將)共五十一人,其中冉明的徒弟就佔了二十一人,講武堂的學生掛名弟子佔了十八人,冉明挨個叫出他們的名字。

 陳勇得知冉明要訓練四萬余人民夫為軍時, 又提出了他的擔憂:“師尊,時間是不是來不及了!”

 “時間應該來得及!”冉明道:“麒麟衛五百人,每個人的能力,都不比講武堂的學生差,而且他們的實戰經驗更加豐富,把麒麟衛拆分開來,讓他們作為全軍骨乾,就能快速行成戰鬥力。”

 這就像後世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把骨乾隊伍,拆分成小分隊,深入敵人。組織領導百姓抗戰,拆分前的一個班,能在短短時間內發展成一個團或是一個營,基本上部隊成了滾雪球式的增長。

 其實這種方式也不算是八路軍獨創,漢武帝時期設立了八校尉,既長水、中壘、步軍、越騎、屯騎、胡騎、射聲、虎賁。這八校是古代的募兵製,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職業士兵。這八校尉總數隻有七八千人,但是在戰時就會征召百姓參戰,在很短短的時間內行成戰鬥力。

 漢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給他們鋤頭,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農民,給他們工具,他們就會變成技術精湛的工匠。修橋鋪路、修繕城池,開山填海,似乎沒有什麽事情可以難住他們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