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武神》第八百零四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
第804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

 因為有桓溫的牽扯,晉朝在沒有解決桓溫這個不穩定因素之前,絕對不會冒然進攻魏國。至於北漢國,冉明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現在北漢國已經完全和以前驕橫的鮮卑人不一樣了,他們根本不與魏軍碰面,隻要魏軍北上,他們就會舉族北遷。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雖然魏國恢復了實力,卻不是滅亡北漢國的最佳時機。

 冉明問道:“海軍新式戰艦現在怎麽樣了?”

 對於笈多王朝,冉明早就想動他們了。可是面對他們動則成千上萬的戰艦,以五牙戰艦的戰鬥力,特別是廣闊的海洋中,迂回空間太大,采取螞蟻多也可以啃死大象的戰術,完全可以消耗掉魏國並不算強大的水軍。

 現在冉明是監國太子,隨著冉閔的身體越來越差,他也距離登基日期越來越近。對於笈多王朝這一戰,或許是冉明最後一次可以親征的戰爭了。

 王猛道:“新式飛魚級戰艦已經建造七十八艘,其中海軍海軍陸戰隊三個營共一萬五千也訓練一年半了。”

 五牙戰艦雖然名字很拉風,威力也不俗,也是隋唐時期的主力戰艦,但是五牙戰艦並不是一款完美無缺的戰艦。至少在冉明看來,五牙戰旗的缺點非常多。首先是適航性,由於五牙戰艦是從傳統戰船(樓船)發展出來的,沒有消除內河船的痕跡,五牙戰艦采取了傳統的平底、高大,但是重心不穩,遇到風暴很容易顛覆。

 這也是就欺負一下東晉沒有遠洋戰艦,也是欺負他們水師戰鬥思想僵化。可是一旦遠征萬裡數萬裡之外的笈多王朝,遇到風暴的機率非常大。冉明就是害怕出師不利,未戰先輸三分。所以冉明就提出了海軍的主力戰艦思路,既速度快、操作靈活、威力夠大在這些性能上,造船廠以魏猛、解飛等為首的技術人員,發明出了飛魚戰艦。

 飛魚戰艦其實就是放大版的飛剪船,但是卻又不完全是飛剪船,是采取了艨艟與樓船、飛剪船的混血方式,飛魚戰艦既有艨艟之靈活、樓船之威猛、兼之飛剪船之速度,飛魚級戰艦相當於後世兩千六百噸的排水量,全艦乘員滿編一千三百七十二人,其中輔兵(包括水手、漿手、舵手等)六百五十三人,戰兵(包括重弩炮手、輕、重弩射手、以及近戰跳蕩兵)六百零九人,其中匠兵(修理工、醫生、引航員、心理輔導員等)共七十七人,指揮系統包括(輔兵校尉、戰兵校尉、作戰、行軍司馬、作訓參謀以及軍法官等)共三十三人。

 至於飛魚戰艦武器系統,由於火炮試驗一直沒有成功,冉明雖然知道火炮的製造原理,但是卻看不上實心火炮的威力,可是偏偏對於後膛開花炮彈,冉明又製造基礎,無奈之下,隻好采取使用改進版的重弩炮。弩炮雖然被稱為炮,但是發射原理卻和投石機卻完全不一樣,中國製造的投石機是采取拋射的方式,功用效率非常低,不得不承認,在歷史相同時期,中國的投石機威力遠不如古希臘的弩炮,特別是弩炮的準確度,就連八牛弩都望而卻步。

 要說弩炮的技術複雜程度,在現代人看來完全不亞於製造出火炮,可是冉明隻給馬營、魏猛等提出的弩炮的概念,特別是以彈簧扭力組的設想,馬營這個以家傳製造弩機的一流工匠,聽出大受啟發,他用百煉精鋼替代了古希臘的青銅彈簧,使用弩炮的威力大增。特別是裝載在飛魚戰艦上的重型弩炮,雖然每一座弩炮重達三千余斤,可是卻可以將五十斤重的石彈,準確的發射到六百步之外,誤差范圍半徑不超過三十米。

 這種弩炮比投石機的效果好得太多了,這讓冉明產生了取消投石機在飛魚級裝備的心思,所以整艦裝備了七十二座重型弩炮,弩炮的炮彈不僅有石彈還是火藥彈、燃燒彈。同時,還裝備了四十六具八牛弩改進型。這些改進型的八牛弩張力增加了三成,準確度大幅度提高。

 可以說一艘飛魚戰艦在火力上可以完虐三艘五牙戰艦,這樣的飛魚戰艦即使遇到了十九世紀隻裝備六磅小炮的火炮戰艦也不算吃虧。不過這種飛魚級的戰艦造價太貴了,加上武器裝備,一艘造價多達四萬五千金,這七十八艘戰艦足足花費了冉明重生九年以來的過半以來積攢。

 聽到王猛說準備完畢,冉明這才有了和笈多王朝過過招的底氣。

 大魏鄴城皇宮,一個體態婀娜的女人斜倚窗欞,她手執一把綢緞蒲扇,蒲扇上一行行草,女人看著那字,嘴角露出笑意,自語道:“要是我今後變得一無所有,有這一把扇子都能買個好價錢!真的是看不出來,這些個字怎麽就那麽值錢呢?”

 這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冉靜文當初在長安買來的琴師,誰知道這個琴師正是冉閔流落在女兒。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冉閔見到了桐棠,少不得來一出父女相認戲碼。冉閔與桐棠相認之後,封桐棠為長安大長公主。把長安縣一千三百余戶劃給了長安公主。

 相認之後,桐棠的婚事卻愁煞了冉閔。

 別看桐棠是長安大長公主,作為帝王之女,她也愁嫁。首先是長安公主的年齡,桐棠已經二十六歲了,她比冉智還大三歲,在後世這個年齡沒有結婚的還不少,可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老姑娘中的極品了。作為年齡大的長公主,為了富貴願為帝王女婿的人還不少,偏偏這個桐棠還有胡人血統,在這個時代血統問題看得非常真,非漢家苗裔不得為正妻,就是鐵的規矩。

 士族門閥的子弟都看不上桐棠這個既非嫡出,年齡又大的公主,而一般小門小戶,冉閔又看不上,這可急壞了冉閔。

 為了桐棠的婚事,冉閔可是沒有少大宴群臣,平時能有資格上朝的大臣,少說也是五官以上的官員,在這級別的官員在後世就相當於正廳級,三十歲能做到這個級別的官員都算是年輕有為了,更何況在中樞的五品官,絕對沒有一個沒有成家立業的。

 很自然,冉閔借助這樣的機會為淺招夫婿的打算落空了。

 這一日,冉閔招冉明進宮訓話。一番見禮後,冉閔讓冉明坐下。

 冉閔沉吟道:“皇兒,如今大魏朝堂上暮氣沉沉,皇兒有何辦法?”

 冉明其實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權力就像上癮的毒藥,隻要手握權力,誰會放棄。中國時代哪有什麽退休制度,基本上官員都在乾到老死。告老還鄉其實隻有一個情況,在任上出了差錯,算是引咎辭職的代名詞了。偏偏這些老家夥思想僵化,不利冉明的改革大計。可是牽扯到了人事上的問題,冉明向來不會多加干涉。不過冉明到底是聰明人,他豈會想不出冉閔的意思。冉明也隱隱感覺冉閔的目的不在於此,而是在為桐棠找夫婿。

 可是這些官位沒有出缺,怎麽可能再找人,冗官容易出現,再想治理就難了。

 冉明想了想便道:“兒臣有一個想法,可以采取科舉取士,無論士庶,量才適用。”

 冉閔道:“這就像是你在青州時的做法嗎?”

 冉明躬身道:“父皇明見!”

 冉閔臉上出現疑惑之色,科舉選才法不適為一個打破士族門閥壟斷人才的妙法,隻是這個科舉選才法,選出的才,有點差強人意。冉閔和冉明其實都沒有意識到一點,為何科舉選才選出的都是庸才。

 這點就是士庶這個對立階級問題了,在南北朝時期是士族門閥政治的鼎盛時期,也是士族與庶族對撞為最猛烈的時期。士族若是與庶族同席而宴,士族會以為是對他們的侮辱。偏偏冉明科舉出來的人才,都打上了冉明的烙印,如果冒然把他們擠兌下去,這樣就會得罪冉明。所以士族官員開始對付那些庶族官員了,有人充當這些庶族官員的貪汙腐敗的領路人,很多庶族和寒門官員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下墮落了,不犯錯他們沒有辦法對付這些寒門官員,可是一旦犯法,特別是貪汙、受賄拿到證據之後,他們就翻臉無情,所以那些冉明用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官員,紛紛落馬。

 關鍵是冉明在前世根本就沒有深入官場,哪懂得這裡面的道道。要說官員有幾個是清白無辜的,隻要有人為他們鼓吹,為他們造勢,為他們遮掩,這些官員就是能臣賢臣,反之就是無能、貪婪之官。做出這些事情,冉明還一度以為寒門無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結婚講究門當戶對,王子娶一個灰姑娘這樣的例子可能會有,但是在中國絕對不可能看到。別說王子了,就算是高乾子弟有幾個會娶灰姑娘。同樣,富家女嫁給寒門子弟,這種事情太罕見了。中國歷史五千年根本舉不出幾個例子,簡直和中五百萬大獎差不多。冉閔還以為冉明提議是認用寒門人才,這可不是為魏國增加官員,而是打著增加官員的名號為桐棠找夫婿。

 “帝王愁嫁”這不是笑話,特別是貞觀之後, 李氏的公主簡直成了洪水猛獸。

 冉閔非常不悅,冉明看到冉閔的表情,這才恍然大悟。冉明道:“父皇,此時可否問題長公主的意思,她有沒有心儀的人選?”

 冉閔一愣,他從來沒有想過這種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不就是中國古代的婚姻結合模式嗎?

 冉明歎息一聲道:“皇姐自幼流落民間,吃了不少苦,見慣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父皇何不把婚姻之事,交給皇姐作主?”

 冉閔微微一笑,而後喝了口茶,說道:“沒錯,朕虧欠桐棠太多了,桐棠不止一次告訴皇后,不願意嫁人,如今皇兒提起這事,恐怕他早已有了心儀的人選了。”

 冉閔解決心病,甚是開心。看著冉明似乎欲言又止,就問道:“皇兒還有何事!”

 冉明掏出了自己的奏折,遞給冉閔道:“父皇請開,開元三年中開開發公司以南洋開發公司等遠洋貿易為大魏上稅七十六萬又四千三百金,但是開元四年卻隻有五十九萬七千金,開元五年則四剩下五十二萬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