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七百四十章殺人不1定用刀
第740章殺人不一定用刀

 魏國幽、平、營、並、冀、豫、兗、洛、司、雍、朔、梁、秦、涼、河、沙、青十七州之地,如今隻有冀州刺史、兗州刺史、以及司州刺史向他正式效忠,其他各郡縣則態度不明。

 再次是冉智在軍事上隻有劉科、慕容厲、蔣乾數將,兵馬雖眾,卻無帥才。

 冉明所部無甲胄、無糧草時,劉科還敢落井下石,可是冉明回到了秦國,與秦國兵馬匯合後,劉科就蔫了。

 別說是劉科,放眼魏國眾將領,有膽量跟冉明對戰沙場的將領還真沒有。

 “陛下!不能打了!”

 尚書左仆射裴弼滿臉擔憂的道:“如今河洛洪災嚴重,流民四起,稍有不慎,就會釀成民變。況且,打未必能勝,若勝還好,若是失利,恐怕會功虧一簣啊!”

 冉智沒有答話,而是將一封信遞給了裴弼。

 裴弼接過一看,臉色古怪起來。這一封信是冉明寫給冉智的,利用了張平的“天聾地啞”悄悄放在了冉智的案頭。

 這封信非常短,就一句話。

 “社稷為重,好自為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汝若大治,國強民富,吾俯首臣之。汝若不才,民不聊生,吾必王之。三載千日,定見分曉。”

 冉智道:“朕之不過小寐片刻,這封信就出現在了朕的案頭,若是他們心生歹意,朕這顆大好的頭顱,焉能存在?”

 聽了這話,裴弼大吃一驚。他還不知道皇宮竟然如此不安全。裴弼滿臉悲憤:“昨夜戍衛禁軍甲士,統統該死。”

 冉智道:“這也不能怪他們,裴卿或許不知道,父皇手底下的那支“天聾地啞”是烈祖高皇帝(冉瞻)生前用冉氏家臣組建的一支部隊,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父皇的生命安全。他們的人數雖少,個個都是以一擋百的猛士,尋常士卒根本擋不住他們。”

 事實上“天聾地啞”雖然強悍,遠沒有冉智說得那樣厲害。隻是他們在皇宮之中,有身份掩護,可以自由出入。

 冉智感歎道:“還好,朕姓冉,否則朕早就死了!”

 不過,話雖然如此,冉智決定還是給皇宮禁衛軍以及禦林軍來一個換血。想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冉智在東宮銀安血洗眾臣之後,並沒有繼續大規模清洗,而是施恩拉攏。

 反正王成有的是錢,華夏錢莊的金庫迅速被搬空了。該升官的升官,該封賞的封賞,連番動作下去,魏國朝臣們開始安靜了。

 然而,這個安靜並沒有持續多久。

 首先是新上任的中書令王簡秘密出逃,結果被抓了回來,已經撕破臉皮的王簡痛罵冉智狼子野心。

 冉智下令誅其九族。隨著王簡被誅殺。魏國朝臣再一次強烈反彈,但是冉智並不妥協。

 司空條攸怒急,他被圈禁著,條攸采取了無聲的抵抗,他絕食而亡。

 張乾也在家中吊頸而亡,還有一大批士族官員。

 當然,他們不是對冉閔多麽忠心,隻是不看好冉智。必竟冉閔沒有死,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毛孩子,怎麽可能是冉閔的對手。

 隻要冉閔緩過一口氣,他就可以卷土重來。他們也知道冉閔並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人,他們為冉閔守節而亡,冉閔日後肯定不會虧待他們。

 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魏國官員大量減少,超過三分之一的高層官員自盡而亡。

 冉智簡直快瘋了,看著士族居然不配合,冉智也發了狠心。這官,你不願意當,天下間願意當官的人太多了,你們不配合,朕就找其他人為官。

 在士族和豪強其實是兩個並立而存的群體。當時的官職有清濁之分,清官隻能由士族擔任,寒人則隻能做濁官。

 當然這個清官和清正廉明沒有任何關系,隻是指官職顯赫,清貴。而寒門則出任濁官,所謂濁官當然也不是指貪官汙吏。而是指地位低下,任務繁重的官職。

 冉智讓寒門或豪強出身的濁官,頂替那些士族出缺的清官,維持政務正常的運行。

 這下士族們開始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向冉智妥協了。

 冉智獲得了與士族交手的第一場勝利。

 冉智也不敢懈怠,他親自主抓黃河水災賑災問題。

 不過,冉智這時暫時不缺少糧食和錢財了,因為冉智在清理政敵時,都采取了抄家滅族,斬草除根的策略,所以光抄家得到的錢財,比冉閔執政時期財正收入最高的開元元年還要多上三成。

 如今秦王府愁雲慘淡。

 三妃之劉⑻蹺萍抑卸莢庥雋司薇洌敲刻於際且嶽嵯疵媯嗖豢把浴

 秦國地處邊塞,自從冉智發動政變,登帝位以來,已經兩個多月了,眾人從觀望,到慢慢的失望,冉閔可能回不來了。

 冉閔的病早已好了,隻是他的心病還非常重。

 涼亭裡,冉閔躺在軟椅上,腿上蓋著一張白虎皮,冉明的兩個兒子冉昀、冉S則在冉閔腿邊玩耍著。

 突然,冉閔抬頭髮現天空突然紛紛揚揚飄落白雪,預示著隆冬的到來。他看著亭外紛落的雪花,腦筋卻在飛速轉動,努力回憶著往惜,冉智年幼時發生的點點滴滴。

 而今已經是開元二年十月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就是開元三年。

 不,冉智已經改元,再過兩年月就是弘治元年了。

 當冉明聽到弘治這個年號的時候,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弘治是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v樘的年號,前後共用了十八年,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

 冉閔已經從低俗中走出來了,但是冉閔心中仍然難以釋懷。

 其實這也理解,老子的東西,可以給你,給你你才能要,不給你,你不能奪。你若是奪了,這就是大逆不道。

 可是冉明卻勸冉閔,要冉閔坐看冉智表演。

 如今,謝艾、張艾、石越、慕容垂和慕容恪都繼續效忠冉閔,準確的說是效忠冉明了。自潼關以西,包括關中、河套、朔、雍、秦、涼、河、沙、西域都屬於冉明治下。

 盡管冉閔仍被冉明尊為皇帝,年號仍用開元,可是事實上魏國已經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

 論治下面積,冉明的版圖不比冉智小,可是人口和國力卻差遠了。冉閔越來越摸不清冉明的態度了,冉閔相信冉智有能力穩住政局,除非他現在出面,或許還能挽回。

 但是隨著他執政時候的官員大部分遠離中樞,或是下台,他的威望也日漸降低。如果給冉智的時間越多,冉閔和冉明回歸中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就時間而言,對冉明來說,時間越久對他越不利。

 冉閔更加不懂冉明了,冉明隻是命自己的大徒弟陳勇為潼關都尉,率領三千秦軍進駐潼關,除非之外,冉明一定動作都沒有了。

 難道冉明天真的以為,潼關之險,就能確保他們的真正安全?

 還有一樁大麻煩,那就是冉明治下的人口,漢民如今不足百萬,而魏國差不多擁有六百余萬人口,冉明隻佔了六分之一。

 這點人口,就算冉明想擴軍,最多招募十萬人馬就頂天了。如果窮兵黷武,那就會影響農業生產了。十萬人馬,最多可以自保,要想回歸中原,卻遠遠不夠。

 冰涼的雪花落在冉閔的臉上,瞬間化作水珠,誰也不知道冉閔臉上流下來的是淚水,還是雪水。

 就在冉明沉默兩個月之後,冉明終於出手了。

 鄴城,一家普通的酒肆。

 兩名食客正在對飲。不知道什麽時候,桌子上卻多了一份厚厚的報紙。

 “陸兄,你什麽時候買的報紙啊?”

 “嗯?張兄,我哪買了,我還以為這是你買的呢。哎啊,快來看這個報紙!”

 “報紙怎麽了?還有什麽新鮮事兒?難道陛下要回來了?”

 “噓噓,慎言!不得議論朝政。你看了就知道了。”

 “青鹽的製作工藝…這難道是真的嗎?”

 “應該不假!兄弟就是做青鹽生意的,親自去過青州的鹽場。雖然不懂裡面細節,不過看模樣,大概就是和圖上的一樣!”

 “莫不是說,我們也能自己曬鹽了?”

 另外一人道:“你們再看下面,還有啊,還有仙人醉的釀造方法。”

 果然,眾人都沸騰了。

 冉明斂財的工具,其實就是那些後世發明的先進技術。

 像宣紙、青州海鹽、高度蒸餾酒,罐頭、包括白沙糖、化學印染(彩虹錦),當然還有水泥、高混爐灌鋼法煉鋼,水力機械衝壓、車銷技術等等。

 冉明壟斷這些技術,雖然可以很好的為他謀利,但是卻阻礙了科技的進步。所以冉明把這些技術全部公開,以“明報”特刊刊登了這些技術的工藝原理、製程流程,當然還有注意事項。

 不僅在魏國境內投放,而且還在晉朝境內投放了多達五千余份。

 總數三萬份報紙,利用了天眼和天聾地啞的特別渠道,這些專利技術,全部在一夜之間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物。

 眾所周知,壟斷市場的壟斷價格高於完全市場價格,通俗的講,壟斷就意味著暴利。通常情況下壟斷企業都會拚命設置障礙,阻止替代產品進入市場。

 當壟斷產品的獨特技術優勢喪失之後, 也就意味著進入了完全市場時代。

 相較壟斷市場,冉明更理解,更傾向完全市場。

 所謂的壟斷,通常都是把產能控制在市場飽和線以內,既饑餓銷售法則,比如國產小米手機。無論製鹽,還是印染,其實核心技術門檻並不算高,而且投資額度並不算太大,普通土財主都有能力建造印染工坊,普通沿海百姓都可以自己曬製海鹽。

 冉明自然知道壟斷市場的優劣,因為壟斷的暴利,那些壟斷商賈根本不會在節能降耗方面花心思,所以壟斷也意味著資源的浪費。

 暴利也讓富貧差距更加明顯。借著這個契機,冉明把技術完全開放,讓壟斷市場直接進入完全竟爭市場。

 這樣以來,各壟斷行業內的產業規模將快速擴大,為了竟爭市場,肯定會打價格戰,最終獲利的還是百姓。也可以促進產業創新科技的發展。

 當然冉明還有一點,那就是讓王成添點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