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七百二十九章冉閔對東晉宣戰
第729章冉閔對東晉宣戰

 “是朕不顧及根同源香火之情嗎?朕當初推翻石氏政權,要把六州之地,二十萬雄兵猛將,四百余萬百姓送給他們,他們卻推辭不授。”

 冉閔指著建康方向,神情激動的咆哮道:“這個一心偏安東南的司馬氏居然不願間要這個江山,他們不要四百萬同胞,他們不願意要我漢家六州之地數千裡江山。是他們不要,是他們不要的。這個江山不要,朕要了,漢家同胞不管,朕管了。”

 “可是,你也知道,他娘的司馬氏還有褚蒜子那個娘們,他們做得那叫什麽事!一次一次扯朕的後退。他們扯朕的後退,朕不計較。可是因為他們這麽胡來,枉死了多少人啊!現在天都快漏天了,他們還支持禿發部,秦王冉明和謝艾他們二人聯手居然平不了禿發烏孤,還讓禿發人打進陳倉,襲擊關中。你說這東晉朝廷給禿發烏孤出了多少力?”

 “陛下,不要再說了,臣都懂,臣都明白了!既然他們不給活路,咱們也不用跟他們再客氣了!”

 張乾道:“臣這就去安排不惜一切代價籌措糧草,克服任何困難,做好舉國國戰準備。這次咱們跟他玩真的,不破建康不還軍!”

 謝安愣了一愣,嘴唇動了動,卻沒有發出聲音。

 不作死,就不會死。

 可是東晉作死,他們一定會死。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魏國再虛弱,也不是一隻肥豬可以招惹的。站在魏國的角度上來看,晉朝這個時候挑起戰端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為冉閔最善長其實並不是治理國家,而是擅長以戰養戰,把自己的損失轉嫁給敵人。

 從魏國永興元年開始至永興四年,這四年中魏國幾乎沒有農耕生產,支撐國家的,不是別的,就是冉閔一次一次的戰爭紅利。

 一頭豬肥,居然膽子肥到敢去招惹一頭猛虎,謝安默默為東晉默哀。

 張乾隨即組織朝議,快速頒布了戰爭動員、準備的工作。

 魏國要一舉滅掉晉國而準備,光靠目前的二十萬軍隊肯定不夠,而且這二十萬軍隊需要近半防備北漢國,能夠調動起來,直接參與攻打晉朝的,也不過十數萬人馬。

 張乾提出了自己的擴軍方案,騎兵增加十個營(五萬人馬),長水軍加造千艘江河戰艦,兵員擴充至十萬。射聲擴充四個營(四萬人)、中壘一個營(一萬)。

 在此基礎上擴充十個軍的輕裝步兵、刀盾、槍矛。除了擴充部隊所裝備的裝備之外,還要加緊打造重型石h一千具,輕型石h五千輛,還有八牛弩弩車三千輛,箭矢二十萬壺。

 出其意料,張乾的這個擴軍方案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什麽阻礙就獲得了通過。

 司空條攸道:“陛下為了支持這次國戰,臣願意捐獻三年的俸祿,在換今後三年內,臣不領俸祿,臣家中還略有余財,臣願意捐獻萬金。”

 “皇帝不差餓死兵!”冉閔道:“條卿的萬金,朕收入了。不過這俸祿還是要領的,不然條氏這百十口人還不喝西北風啊!”

 冉閔又對眾臣道:“來人,準備擬旨。司空條攸忠君為國,勞苦功高………加賜食邑五百戶!”

 冉閔話音未落,滿朝皆驚。

 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員,根本就沒有一個窮人。

 哪是是跟隨冉閔從龍的貧苦農民,大魏立國八年來,也足夠讓他們完成從貧困到富裕的脫變。

 更何況朝堂上最多的還是那些士族官員。士族官員他們家中家資豐厚,就算一輩不領俸祿,也餓不著他們。

 當然,這次魏國朝臣支持冉閔在這個時候發動對晉戰爭,其實也有他們的私心。幾乎所有南僑士族幾乎留北支,留北分支士族官員,漸漸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在這個時候,如果讓晉朝滅掉魏國,統一天下。那麽僑南士族將會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故土。

 那些南僑士族也可以明正言順的收回他們的祖產和財富。說穿了,留北支士族隻不過是家族中財產的臨時保管員。已經償到甜頭的留北支士族怎麽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利,所以為了手中的權利,留北支士族就會全力支持北方政權,抵抗僑南士族的北歸之路。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南北統一陷入一個僵局之中。東晉還好說,他們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廢物,傀儡。

 可是當南朝劉宋建立時,文武雙全,而且兵馬強悍的劉裕仍沒有統一天下,就是因為,他遭遇了留北支士族和豪強的激烈抵抗。

 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魏國眾臣士氣高漲,這好比後世美國打伊拉克,打的是弱國,獲利的是那些財閥,他們沒有理由反對這個既能賺錢,也能賺取名聲和威望的事情。

 你讓美國去幫助一個非洲資源匱乏,動亂不止的窮國去宣揚民主,美國不會乾,可是要對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宣揚民主,美國議會肯定會第一時間通過動武議案。

 魏國對晉宣戰和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性質是一樣的,魏國的軍事實力遠超晉朝,可以在輕微損失下獲得勝利,而且戰爭紅利非常豐厚。

 就在這時,冉閔道:“這一次,我們要同時打兩場戰爭,第一就是要確保黃河河堤的安全。河洛地區是我們大魏的糧食主產區,一旦黃河河堤泛濫成災,這對我們大魏的損失將會是致命的。朕不允許朕的天下饑孚遍野,生靈塗炭。”

 “各地沿河官府務必組織青壯,日夜巡防河堤,對於有坍塌威脅的河段,要抓緊搶修。”冉閔道:“現在是上天考驗我們君臣,能不能堅持住,就要看各位愛卿的表現了。”

 工部尚書道:“工部已經加緊采購了十萬條麻袋,這批麻袋在昨天已經調運,分配沿河諸縣。並且以賒欠的方式,向華夏商盟賒欠了二十萬條的麻代的訂單,預計在未來三天之內趕製出來。其次還從府庫調撥了五萬柄單兵鋼鍬。”

 “應該不夠,還需要持續追加!”

 冉閔道:“這次為了大魏撐過黃河水患,朕準備以大魏天子的身份,向華夏錢莊借貸一百萬金,利用今後兩年的稅負,分期償還。朕事先聲明,這次誰的手敢不老實,朕就誅他九族。”

 事實上,冉明想到的事情,冉閔也想到了。

 即使冉閔沒有想到,張乾和謝安等大魏眾臣也會幫助冉閔想到這些。

 一個皇帝願意聽馬屁,那麽滿朝都是馬屁精。

 一個可以直言納諫的皇帝,朝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忠臣。

 眾臣並不清楚,冉閔已經給“天聾地啞”的張平下達了密旨,集中力量剿滅大魏境內所有“影子”,在剿滅“影子”之後。

 “天聾地啞”的主力工作方向就是嚴查貪腐和欺行霸市的商賈,維護大魏穩定。

 至於陳倉關燃燒起來的五色狼煙,盡管這次陳倉關有可能已經失陷,而且關中守備空虛,不過冉閔並沒有太過擔心,因為有潼關、函谷關之險,禿發部的叛軍最多能把關中禍害一番。

 長安城有慕容恪在,慕容恪應該可以保證長安不失,隻要長安不失,張溫肯定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派援軍支援慕容恪。

 以謝艾和冉明之能,禿發部肯定不能輕易打敗他們,最多可以牽扯他們,當然禿發烏孤立也會被冉明和謝艾牽製住主要的兵力。

 偷襲陳倉關的不過是禿發烏孤的一支奇兵,而且兵力不會太多。

 長安城,源源不斷的斥候回饋過來的消息,讓慕容恪疑惑不解。

 近千騎兵,分成上百波偵察分隊,可是卻沒有發現的蹤跡。能攻破陳倉關,就算是出奇不意,至少也要有數千至上萬兵馬,可是這上萬兵馬,要想在關中之地隱藏行蹤,這幾乎不可能。

 慕容恪想了想道:“對方既然藏匿了行蹤,也可以因而肯定,他們的兵馬不多。那麽本刺史就把他們引出來,本刺史率領三千作為前鋒,前往陳倉,余下部隊由都尉率領。”

 長安別部都尉憂心忡忡的道:“可是就怕對方繞過我們,直撲長安,給我們來一個中心開花!”

 “如果他們敢直撲長安城,那就是他們自尋死路。”慕容恪道:“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他們應該不會這麽。恪猜測,此股敵軍應該是禿發部的一支奇兵,突襲關中,目的也是為了逼迫鎮西將軍率領回援關中。不過,有恪在此,他們注定隻能空歡喜一場。”

 長安別部都尉又擔憂的道:“可是, 三千兵馬是不是太少了點?”

 慕容恪道:“如果恪率領的軍隊太多,他們還敢出現嗎?”

 長安別部司馬也陷入了內心的掙扎之中,慕容恪再怎麽說也是雍州刺史,如果他出了問題,他和別部都尉,同樣責任難逃。但是,慕容恪的計策也是唯一的辦法,他們隻能分兵,把原本不多的兵馬,再分散。這樣雖然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但是隻要敵人出現,他們就有辦法消滅他們。

 其實,對於關中軍隊的反應,冉明是看在眼中。不過,他由於沒有聖旨返回中原,所以沒有辦法,隻能讓他們虛驚一場。就在慕容恪率領一支誘餌軍隊離開長安城時,冉明的部隊已經快速突襲,當五千洛陽援軍與冉明部擦肩而過後,冉明率部抵達了關中的東大門潼關。

 對於這個被冉明親手打下來的潼關,冉明非常了解潼關的恐懼之處。這裡雖然地處魏國腹地,但是守備的警覺性並不松懈。

 林黑山道:“殿下,我們還要不要還像陳倉關那樣詐城而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