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武神》第七百九十二章乳虎開始露出獠牙
第792章乳虎開始露出獠牙

 冉明被請了出來,楊道之等人則是正裝大開儀門迎接。冉明看到滿桌酒菜,還以為是斷頭飯。哪怕是死囚,中國人都會給一頓好酒好肉,讓死囚成一個飽死鬼。

 冉明其實也餓了,也沒有半點客氣。一大口菜,再配上一杯酒,酒未入喉,讚歎聲卻先發了出來:“此等鄉野小菜,倒也是極品。”

 酒一入腹,而後有血色自胸腹間攀援直上,冉明似乎都在閃現著紅色的光輝。居然是他凝釀造的仙人醉。冉明他不在乎,又夾了一筷子菜,放進嘴裡仔細咀嚼,想要把裡面所有的滋味都咂出來。

 古代吃飯講究分餐而食,很快冉明就將面前的菜一掃而空。冉明則道:“本宮吃了你的酒菜,自然不會讓你的苦心白費。本宮是什麽身份,想必你也知道了。如果想要什麽,盡快開口,千萬不要拖延時間,若是沒有意外,大魏的軍隊將在半個時辰內抵達,一天之內就可以聚集上萬兵馬,到時候如意出現什麽不愉快的事情,就不妙了!”

 冉閔搶先挑明這個話,因為他有這個底氣。墨家沒落得太久了,雖然還有些底蘊,可惜學來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了。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墨家千年,早已成為傳奇,冉明其實也對墨家更為好奇。

 楊道之道:“如果隻是工匠頭頭,那萬事休提。寧為玉碎,莫為瓦全。”

 冉明道:“如果隻是工匠頭子,本宮何必大費乾戈?對於本宮所作所為,想必爾等早已知曉。孤並沒有歧視墨家,也不會縱容儒士。”

 楊道之和楊崢倒不明白冉明的意思了,冉明雖然有重用匠人(墨家顯宗)的例子,可是他們還明白,他們能做什麽。官?爵?其實墨家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展示所長。只需要發揮他們本領的舞台而已。

 事實上,這也是楊道之父子想多了。讓腐儒做高官,那是害國誤國,讓墨者做高官,同樣也是浪費資源,誤國誤民。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才是真正的用人方法。諸子百家,法家才是治國最為有效的手段。特別是法國根據制度,對於建築工程、國家宏觀調控,都有獨到之處。用法家之法,墨家之術,墨法相結合,才能成就強國之路。

 歷史上秦國就是采取這種結合方式,建立完善的耕戰體系,以區區五百萬百姓,養活百萬大軍。

 收服了楊氏墨者,這是冉閔微服最大的收獲之一。冉閔和冉明踏上了歸程。不是冉閔想要回去,而是國中出現了大事。

 晉帝司馬聃派出以王坦之為使的使節團。要求從魏國采購兵器和各種物資。隨著桓溫征獠,司馬聃也進行了嶺南大開發。所謂的嶺南,事實上是指五嶺之南,既現廣東、廣西以及海南全境,越南北部地區,在這個廣大地區,晉朝是置了廣州、寧州、交州以及湘州一部分。原本因為嶺與中原較遠,道路不通,所以開發較晚。

 可是歷史上因為北人善馬,南人善船,北方無論再怎麽強大,到了長江沿線,他們就不行了。所以對於這些地方的開發一直都沒有提上日程。可是魏國不僅騎兵厲害,而且水師不差,三戰幾乎將晉朝水師打得全部覆沒,這就給晉朝帶來了危機意識。

 所以晉朝提出了嶺南大開發。別看嶺南是一個自古以來被認為的貧乏之地,可是晉朝卻從嶺南弄到了大量的糧食、香料、寶石和象牙等貴重財物。司馬聃是冉明的好學生,他學著冉明拉士族去殖民的方式,在晉朝拉起士族開發嶺南。

 對於百越諸族的土著勢力,晉朝也可以完勝他們。大軍過後,嶺南各地的土著勢力就非死既滅。嶺南地區的土地肥沃,晉朝士族從嶺南償到了甜頭、把土著墾出來的良田給佔了,佔了這些嶺南田地,士族就需要派出人耕作,反正不能閑著。這樣以來,大量萌戶、佃戶、從晉朝原繁華地帶徐揚八郡解放了出來。從而大大緩解了晉朝地少人多的問題。

 司馬聃的財政危機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手裡有錢,司馬聃就想發展軍力。可是由於冉明破壞了晉朝的匠階實力,讓晉朝在兵甲、器械方面的自產能力大大降低,想要恢復,需要時間。司馬聃就意想天開,想要從魏國購買。

 冉閔回來以來,魏國大臣已經弄清了晉使的來意,原來是想買兵甲、器械、馬匹等國家戰略物資。魏國大臣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交易,說這是資敵行為。

 如果時間可以逆轉,冉明真想仔細看看司馬聃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內做了些什麽。可惜,這不是仙俠世界,冉明也沒有那麽大的能奈。

 東晉就好比一個頻臨破產的公司,司馬聃這個董事長在掌握公司大權之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僅扭虧為盈,反而大賺特賺。很顯然東晉朝廷的財政危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僅改善了,反而有很多錢來購買軍事裝備。這可不是三瓜倆棗,而是一筆巨款。

 馬公弩一具就需要兩萬六千錢,組建一支萬人規模的弩射軍,就需要準備一萬兩千具弩機,(損壞更換)這如果都用銅錢支付就需要多達三億多銅錢,當然,兩萬六千錢僅僅是魏國的馬公弩魏軍的采購價格,如果對外出售不在這個基礎不提高個三五倍,絕對不好意思見人。

 弩機買了,自然還需要夠買弩箭,弩箭倒是不貴,每隻才十五錢。以古代正常裝備一個基數,就是兩壺既二十四支,如果全部需要采購,即使維持小規模戰爭,萬人弩手,至少需要裝備一百萬隻弩箭。

 按照王坦之所需要的數字,晉軍要組織三萬弩手,需要至少三萬六千具弩機,至少三百萬隻弩箭。光這筆弩機加弩箭的采購費用就多達十三億錢,既使使用黃金支付這也需要十三萬金。當然,這不是軍購的全部,晉朝還想購買一萬匹戰馬,既使是駑馬,每匹的價格也在二十萬錢以上,至於戰馬最次也在七十萬錢上以。四萬套鎧甲,明光鎧甲的造價倒是不高,一萬四千上下。還是橫刀,盡管采取新式工藝,每柄橫刀也在八千錢上下。

 冉明實在是想不通司馬聃從哪裡弄來這麽一筆巨款,就算是想搶銀行,可是他也沒有地方去搶啊。事實上司馬聃倒沒有去搶銀行,他隻是去搶了百越、山越、桂越、閩越等諸部。這些百越諸部,都是積累數代或數十代人的財富。偏偏這些嶺南部落都對黃金有著癡迷的癖好,在剿滅諸越部落過程中,繳獲最多的還是黃金。

 黃金不僅是嶺南諸部的首領蠻王喜歡,那些士族門閥同樣也喜歡。在發現嶺南的窮山僻壤埋藏著如此巨大的財富時,整個晉國士族都瘋狂了。晉朝其實不缺少軍隊,幾乎每一個士族門閥都有自己的家兵,這些家兵比起晉朝正規軍軍隊一點也不弱,這些家族私軍全都湧進了嶺南,他們也成建制、有目的的進行搶劫。那些剛剛完成從原始社會向奴隸製社會進貨的嶺南諸部,都遭受了滅頂之災。

 無數個嶺南土著部落被晉朝的士族開發大軍從山林裡捉了出來,他們部落的黃金、球寶、糧食和各種香料、寶石、珍珠都成了東晉士族門閥的戰利品。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匹夫無罪,懷壁其罪。擁有財寶,如果沒有保護財富的能力,這些財富就會成為他們致命的毒藥。

 短短幾個月時間,嶺南湧入了數萬士族私兵。按照契約協議,司馬聃的自己佔到嶺南開發利益的三成,可是就是這三成財富,讓司馬聃得到了三百船的黃金珠寶。

 司馬聃手裡有錢了,自然對晉朝朝廷進行調整,這些調整包括方方面面。司馬聃考慮到晉朝百姓為這個國家做得太多了,而收獲太少。他自己手中沒有錢時,是有心無力,可是有錢之後,司馬聃就開始當起了散財童子。一口氣免除了徐揚八郡,晉朝這財稅重地的百姓賦稅。

 當然,免除的隻是賦,而不是像冉閔一樣免稅。賦封建時代專門收上來給皇帝和皇室用來稅,而且地方官根本不敢染指這部分錢財。

 晉朝皇室和魏國皇室不同,魏國皇室隻有冉閔一個皇帝,冉裕、冉操、冉睿幾個藩王,而且除了冉明之外,沒有皇室成親,這樣以來,魏國皇室的開支就非常小。再加上冉閔崇尚節儉,魏國皇室的開支尚不足晉朝皇室的百分之一。可是晉朝崇尚奢華,而且皇室成員眾多。晉朝的皇室多到什麽程度呢,光宗室系的藩王三十六個,文帝系十二個,武帝系三十三個,既使西晉滅亡,晉元帝為了籠絡宗室之心,也對這些藩王子孫大加籠絡,拿什麽籠絡呢,無非是錢財。

 司馬氏一系和人口非常多,到了司馬聃時代,光宗碟上有記錄的宗室就多達一千三百多人(戰亂中不僅沒有死絕,反而越來越大,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司馬聃呢隻是做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他把依靠國家養活起來的這群宗室,自己用內庫養活起來了,免除了徐揚八郡的賦,司馬聃的名聲在民間大漲起來。簡直就有那種萬家生佛的味道。民間的聲音,不可避免傳到了司馬聃的耳朵中,這讓司馬聃乾得更加起勁。

 司馬聃記得冉明曾對他說過, 錢放在庫裡存著,隻是一堆沒有用的廢銅爛鐵,隻有花出去才會有意義。司馬聃就想方設法整頓軍隊,不能讓那股透著酸腐的味道再蔓延下去,從軍規到賞罰制度,那些有被破壞公平性的,和一些與現實環境起衝突的,扭正它們才能使那支能征善戰的晉軍再度復活。

 無論是桓溫的西府軍,還是魏國的魏軍,他們能征善戰,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士卒都有正規的上升渠道,賞罰分明。也都有相對較豐厚的俸祿。司馬聃開始對五城兵馬進行整頓,首先是裁撤老弱,把十五歲以下,四十五歲以上的士卒遣散回家,升下的士卒則效仿魏軍的訓練方式,在訓練中確定晉朝士卒的待遇問題。

 晉軍普通士卒達到戰兵標準的,既發放食鹽每月三鬥,米每月一石八鬥,衣物費用每年三千四百錢,雖然沒有像魏軍那樣發放俸祿,但是比起以前卻好得多了。一個士卒一年得到二十一石六鬥米糧。鹽三石六鬥,一個士卒完全可以讓一家五口人過上衣無憂的生活。

 免除了士卒的後顧之憂,晉朝五城兵馬十數萬人馬裁撤下來只剩七萬多人馬,但是這七萬多人馬卻士氣不錯,對司馬聃也非常忠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