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三百八十七章仁義道德都是夜壺
第387章仁義道德都是夜壺

 冉閔的話引得眾大臣的讚許,畢竟在古代賞賜有功之臣,無非是加官進爵。可是當官也是大有學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官的。

 有的人學問非常好,讓他搞學問研究,絕對是一把好手,可是當官,天知道他會搞出什麽事情來。

 況且在這個時候,當官是士族的專利,他們自然不願意讓泥腿子出身的農民或是滿身銅臭味的商賈,還有那些匠人,和他們一樣,位列朝堂。

 “陛下所言極是!”

 “陛下聖明!”

 冉閔又接著道:“所以朕打算在門下省組建聽政監,聽政監首官為門下侍郎秩比二千石。”

 門下省其實是從西晉創建的,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就連侍中這個職位原來也是宦官擔任的。後來慢慢變成和丞相一樣職能的職位。謝安是門下省侍中,名義上是和尚書省的尚書令平級的,可是尚書省畢竟是三省六部之首。

 冉閔的話引起重臣輕聲議論起來。

 門下省侍中謝安在魏國這兩個多月以來,就好比徐庶進曹營,不獻一策。

 除了魏國多了一個侍中,其實並沒有影響到什麽。

 隻要不爭他們的權,不從他們嘴裡分肉吃,皇帝想怎麽改,就怎麽改。

 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魏國的政協,不聽政監這樣風平浪靜的成立了。

 毫無意外,首任聽政監門下左侍郎就是劉⒅噶踉H危沂湯稍蛭掠Γ叛虺晌嗽蓖飫傘M醭傻戎諶艘不虺晌輪校虺晌梢櫬蠓頡

 原本在魏國隻掛個名,沒有實權和屬官的門下省架子也算搭起來了。

 等張詢、王成等人接到自己任命文書時,激動之情勝於言表。

 他們紛紛對冉明獻上謝儀。

 冉明坦然的接納了。因為他也知道,不接納這些人的謝儀,他們反而不會安心。

 冉明趁著眾人都到來的機會道:“這個政協是我們自己內部的稱呼,也是對自己的定位。政協,協政,當然這個協政要如何協呢?”

 張詢道:“還請殿下指教!”

 “呵呵,指教不敢當!”冉明道:“首先我們第一要務就是完善商業稅法,這個商稅要如何收,怎麽收,收多少。這不僅牽扯到在座諸位自身的利益,同時也關系著國家的利益。稅收少了,諸位的利益是保證了,可是國家呢?那些士大夫原本就反對重商興商,而是提出重農興農,這是為什麽呢?歸根結底,還是稅收問題。農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八成以上,官員的俸祿、將士們的糧餉,城池、道路、水利的興修,都是建立在農稅的基礎上的。”

 冉明起身在人群中轉了一下,看著眾人多少有點不自然的表情,微微一笑道:“在我們大魏極西的數萬裡遙,有一個國家叫英吉利國,該國所有的農民都不用繳納農稅,所有的稅收基本上都是商人繳納的,這樣以來,商人不僅在地位上取替了傳統的士大夫,英吉利國的商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所有的國策都是商人來制定的。因為他們的商賈真正的做到了利益與國一致,國既是商,商既是國!商興則國盛、商衰則國弱!”

 冉明其實也明白,中國的士族家長制度,就是製約國家發展的根本因素。

 士族的利益僅僅局限於中原為之不多的土地上,根本沒有廣闊的視野,好聽點是格局太小,不好聽的就是目光如鼠。

 美國的政策基本掌握在各大財閥的手中,他們擁有商家的貪婪,他們有賭徒的瘋狂,才會不擇手段,全世界掠奪資源。

 另外要說唯一缺陷的制度就是嫡長繼承製,要知道並非嫡長才有才能,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是中國富不過三代的根本原因。再好的企業教給豬的手裡,也會快速敗光。再好的國家底子,也會快速滅亡。

 隻有良性的竟爭機制,任人唯賢,而不是認人唯親。

 不過要想在根本改變這種傳統思想,冉明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過,冉明已經成功勾起了商人們的欲望。

 冉明的話在眾商賈心中引起了滔天駭浪。

 接著冉明又道:“英吉利國的爵位和我們大魏一樣,也是公、候、伯、子、男五級,可是他們那些大商賈,基本上都有爵位,有的還位列公爵。商賈之女,尊貴不亞於王室貴女。”

 冉明這個時候讓人送上來一個小冊子,小冊子也是印刷品,仿宋體看著很是美觀。小冊裡有不少,封面上印著“內部資料,嚴禁外傳”八個隸書大字。冉明道:“廢話孤也不多說,孤的初步意見都在這裡,大家可以先看看!然後,才發表各自的意見!”

 張詢率先接過一冊內部資料,上面第一部分寫的是就商稅的重要性,和稅制。上面明確寫著,商賈有繳納稅務的責任和也有享受國家庇護的福利。上面還寫著,大魏各商隊,離開大魏國境,就代表著大魏的尊嚴,必須以誠信為本,誠信經商。當然,作為商隊,是魏國移動的國土,不容侵犯的。采取不正當惡性竟爭的方式打壓大魏商隊,或任何攻擊大魏商隊的行為,將視為對大魏的挑釁,大魏有追究權。

 張詢看到這一點,心裡非常滿意、他最初加入華夏商盟的真正目的,就是尋找一個靠山。要知道古代商賈,朝廷所征收的稅雖然低,可是各地官府、各個關卡的盤剝和各種名目的苛政雜稅卻是從沒有少過,而且某些權貴,還打著土匪強盜的名義,使用官軍化裝成土匪搶劫。特別是在這個亂世,他們的損失更是驚人。

 現在魏國境內已經沒有敢打商隊主意的人了,可是在魏國之外,還有不少見財眼紅的人。他們每一次都需要繳納好大一筆“保護費”。有了這個政策,往後既不用擔心官府盤剝,也不用擔心受怕。

 現在的魏國軍事實力,在天下間最強,無論燕、代、涼、晉、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得罪魏國。他們所帶來的利益將大量增加。

 這個保護政策,讓眾商賈非常興奮,激動之情非常明顯。王成衝張詢道:“這下好了,看誰還敢眼紅我的商隊,娘的,這下不用再多付萬金的撫恤金了!”

 以王成為例,每年他的商隊將數十到上百次的搶劫,光死傷的夥計就超過千人。損失的貨物更是驚人。張詢更慘,他的經營重心在皮貨和馬匹方面,因為需要進入燕國、代國和胡區,遭受的損失比王成嚴重多了。

 當初他們出資為冉明組建討逆軍,為的就是保護他們的商隊。討逆軍的編制為六千人,別說他們養活六千兵馬,如果能免除搶劫和生命財產的威脅,讓他們養活六萬軍隊,他們也心甘情願。

 張詢道:“這個政策是我等商賈有益無害,絕對支持!”

 以青州造船起家的吳川非常激動,這個政策出來,商業可以預見,絕對會蓬勃發展,陸路上的生意,早已經被各大商賈佔據,要想擠進去不太容易,可是海洋貿易在這個時代,剛剛有一個苗頭,加入海洋貿易絕對會以最快最簡單方式回本。

 這個小冊子不像用毛筆抄寫的書籍,這上面的信息量簡直驚人。特別是征稅、從桑麻、鐵礦、煤礦、木料、以及蔬菜、海產品等等,將規結為原料資料,征稅數額以開采量乘以價格的兩成。接著又從裸布、鐵、鋼、油、鹽、染料、銅、等半成品以產出數量征以一成半的稅收。然而,金、銀、珍珠、璞玉、古玩、字畫、還有其他奢侈品則以征以市價的一半加以征收。

 眾人開始疑惑不解,為何這些東西要征如此重的稅?

 冉明看著下面的神色各異的商賈道:“現在諸位若有什麽疑問,孤會盡可能的為諸位解惑。現在大家有什麽問題, 可以一個一個來!”

 冉明的話音剛剛落,張詢就道:“殿下,這個稅制非常好。商稅取之於商,用之於民。商以稅富國、國以稅惠民,民以豐足興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可是詢有一個問題,這商稅應該如何繳納,交給誰?難道要就近交割給各地官府?如果繳納給官府,可是問題就出現了,那些官,基本上沒有手乾淨的,經他們的手過一層,這稅還能剩下多少?”

 張詢的問題非常犀利,也很直接,指出了問題的核心。

 那就是貪汙問題,自私是人類的秉性。無論寒門、還是士族,他們為官的目的,先為已,再為國。

 張載有一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可以說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理想。這麽崇高的目標,恐怕不容易達成。事實上這句話和儒家的仁義道德一樣,都是夜壺。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拿來用,不需要就扔掉。

 古往今來,那些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政客們,都有兩套行事準則。要求別人,那是恨不得別人都成為聖人,可是要求自己卻選擇性的忽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