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四百零八章聖駕西巡長安
  第408章聖駕西巡長安

  冉閔和劉群在一起時,完全不會擺架子,就像兩個朋友一樣對坐著。

  劉群道:“臣今天前來,是當一個說客,為陛下舉薦賢才而來!”

  “哦!”冉閔理所當然的想到的就是謝安,必竟在冉明耳中,他不止一次聽到冉明舉薦謝安,讓他重用謝安,不過冉閔可是沒有見識過謝安的能力。

  “願聞其詳!”

  劉群道:“如今太子殿下已經十八歲了,陛下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歷練一下了!”

  冉閔道:“劉愛卿的意思是?”

  “關中,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劉群道:“涼國雖然內憂外患,但是實力仍在,陛下何不看看太子如何處理這次事件?”

  冉閔陷入一陣沉思,突然他腦袋中有了一個模糊不清的脈絡:“朕需要考慮一下!”

  此刻冉閔自己也承認,他的內亂了。

  他想到了一種可能,一種讓他最擔心的事實。冉閔起身在書架中找了幾本書,快速的翻著,突然冉明看到潁川陳氏八月中旬向西域走了一批貨。

  冉智和陳氏的密謀完全可以說非常完美。

  沒有一絲破綻,然而就是這沒有一絲破綻,才是最大的破綻。冉陳氏的目的是用金錢利誘涼軍邊軍的一個低級將領,讓他率領涼軍部隊洗劫魏境村莊,從而引發涼魏之爭。

  如果這真是偶然性的私自行為,最大的破綻就是劉黑寨子村既沒有大量的財富供他們搶掠,反而最有可能引起魏軍烽火台的注意。

  如果涼軍部隊想劫掠百姓,他們肯定要避開烽火台,這是最基本的常識。要知道古代的烽火台,就像一個四面沒有門的炮樓,士卒平時都是采取梯子攀登上去執勤,所有的烽火台往往建立在視線開闊之處,即使沒有望遠鏡,他們也能目測方圓十余裡的動靜。

  而且要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摸掉烽火台上的士卒,難度非常大,除非動用類似於冉閔的“天聾地啞”或許褚蒜子的“影子”,再或許謝艾的“死士”,冉明的“天眼”,或者是慕容恪的“金矛”。

  在鮮卑族慕容部中,他們信仰的民族圖騰就是鳳凰,而慕容部打造的圖騰圖徽就像一個黃金的矛刃。

  在廉台之戰失敗後,慕容恪總結了戰後經驗,認為他的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的斥候和哨兵失去了應有的效用,最後慕容恪得知,並不是他們鮮卑勇士失職,而是冉閔使用了他的“天聾地啞”不動聲色的消滅了沿途的所有哨兵,讓燕軍失去了最寶貴的反應時間。

  在這種特種作戰思想的影響下,慕容恪開始建立了自己的特種部隊,不過他的特種部隊更是特殊,因為慕容恪把鮮卑族剩余的頂級射手“射雕者”全部集結起來,這些射雕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箭術非常高明,他們人人可以使用三石強弓,可以在一百五十步外可以命中敵人。就算冉明組建的斥候部隊,面對慕容恪的射雕者也佔不到便宜。

  不過慕容恪的“金矛”人數非常少,隻有區區一百多人。

  冉閔最擔心的事情,終於變成了事實,因為在“天聾地啞”的情報,詳細的記錄著陳氏商隊這批貨攜帶了價值大約一萬金的金銀珠寶。

  就算冉閔不懂經濟,但是他卻知道,中原向西域供貨,絕對不會運送昂貴的珠寶和黃金,因為西域根本就不缺少這個。

  他們最缺少的貨物就是中原的茶葉、絲綢和瓷器,隻有這三樣貨物才是西域商道上最賺錢的貨物。在西域各國,這些東西可以賣出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潤。

  事出反常必有妖,以冉閔的聰明才智不難猜測出,陳氏運送的這批珠寶和黃金絕對不是為了交易,就有可能就是行賄。

  不管陳氏是不是這件事情的幕後黑手,至少他們擔著乾系。得出這個結論,下面的推測就更簡單了,陳遜之女乃太子冉智的良娣,能指揮動堂堂司農卿(相當於後世的農業部長)陳遜,除了冉閔,恐怕也隻有太子冉智了!

  得到這個結論,冉閔心如滴血,對冉智則是更加失望。

  冉閔是皇帝,同時也是一個父親,每個父親都護短,冉閔也不例外,就算明明知道是冉智做的這件事情,他也不會自揭其短。

  “其實,朕並不想待在這個皇宮之中!”冉閔正色道:“朕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其實朕最想做的還是將軍,像霍驃騎衛大將軍一樣的將軍,開疆裂土,嘯傲沙場這才是朕最想做的事情!”

  劉群是一個傳統的儒士,作為尚書令,他是真心希望魏國,能夠千秋萬代。

  冉閔的能力自然不用說,其實他最擔心的還是魏國的接班人問題,秦二世而亡,晉短短幾十年就四分五裂,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找了一個錯誤的接班人。

  如果秦始皇讓皇長子扶蘇繼位,秦朝也不會二世而亡,如果扶蘇繼位,也沒有項羽和劉邦什麽事了。

  同樣,如果司馬炎不是讓白癡惠帝繼位,賈南風也沒有那麽容易架空皇帝,胡作非風,也不會引發八王之亂,當然更不會有五胡亂華。

  在劉群心中,冉智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能力和性格必須經過嚴格的考驗,隻有通過層層考驗,冉智才會能成為皇帝。

  劉群原本想讓冉閔同意太子坐陣長安,考驗其處理國事的能力。沒有想到冉閔卻說出這番話。

  一時間,劉群和謝安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冉閔了。

  冉閔感慨道:“若朕不是皇帝,現在朕就可以騎著朱龍,策馬馳騁,率領忠勇無畏的將士們驅逐胡虜,收復幽州全境,收復漢四郡(指前108年漢武帝征服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將大漢雄威再現。朕想重建西域都護府,讓萬邦來朝。如果這樣,朕就不用在朝堂上聽著那些大臣們吵來吵去,沒有人會天天煩你,也要輕松許多。”

  謝安在心中唏噓不已,突然他想起了冉明說過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如果冉閔想收復幽州,收復漢四郡、重建西域都護府,就憑這樣的軍功,恐怕沒有一個皇帝會容下他。功高震主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謝安甚至在想,當初石遵、石鑒兄弟二人即位後都想殺冉閔,恐怕也是因為他的軍功太盛,在軍中的威望高過了皇帝。其實謝安猜測得不錯,事實上就是如此,冉閔十四歲獨立領作戰,在昌黎大戰中後趙軍全部潰敗的情況,冉閔所部三千軍隊無損而返就證明了其不俗的能力,後來冉閔屢次在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有內遷的丁零,烏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寇邊),在戰鬥中屢立奇功。

  歷史上因為功高震主而屈死的將領多了。

  劉群也是開功四十八功臣之一,其實他更清楚當初的內幕,準確的說當時冉閔稱帝也是被逼無奈。三四九年石鑒即位後,胡漢兩族間的矛盾逐步走向激化,胡人不斷掀起暴動和兵變。羯人權貴視漢人如豬狗,肆意殺戮。如果羯族貴族隻是殺戮普通漢人百姓,這些漢臣心中雖然不滿,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反抗,可是當他們每天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他們就不幹了。於是,司徒申鍾、司空郎]、侍中盧諶、尚書劉群、將軍胡逵、劉休、劉欽等漢人大臣四十八人擁立冉閔為帝。

  劉群可是清楚的知道冉閔對於權力沒有什麽欲望,這也是當初眾人擁立他的根本原因。 劉群道:“陛下的意思是?”

  冉閔道:“朕想移駕長安,坐陣關中,命太子在鄴城監國。”

  劉群一聽這話,頓時急了,他剛剛想勸諫冉閔,卻被謝安搶了先“陛下英明!”

  冉閔道:“謝卿以為朕可以移駕長安?”

  “哎,還真是天家無父子!”謝安雖然不清楚劉群為何鼓動冉閔命太子冉智統領全軍,都督將要發現的涼國與魏國之戰。不過謝安卻知道,冉閔如今才正值壯年,加上他是大將出身,身體素質遠比那些深宮皇帝要好,冉閔讓自己領軍在外作戰,不僅可以避免魏國將領軍功太盛,從而造成臣強主弱的局面,也避免了太子過早染指軍權。

  對於太子冉智來說,過早接觸軍權並不是什麽好事。要知道沒有人願意退位,中國的皇帝退位,除非是死了,再或者是年老體弱,精力不濟,要不然就是被別人拉下台的,冉閔正值壯年,豈會輕易放權?

  不過因為此事,也讓謝安看出劉群,有時候真是有點孩子氣,這時表露出願意支持冉智,這不是捧殺冉智嗎?

  謝安道:“陛下乃魏國之主,九五至尊,巡視天下乃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朝臣們豈會反對?”

  冉閔道:“此事就這麽定了,下個月朕與皇后巡視天下,將在長安陪都小住半年,不若你也跟著吧!鄴都有劉卿輔佐太子監國就夠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