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四百一十二章張祚篡位涼王
第412章張祚篡位涼王

 大魏永興五年十月十六日,這天鄴城晴空萬裡,人影交綽。

 這天正是冉閔離開鄴城,出巡長安的日子。

 臨行前,張平將“天聾地啞”最新收到的一份情報交給冉閔,冉閔看到情報上寫著涼國不僅沒有理會魏國的最後通牒,大都督張祚反而密謀除去謝艾。

 原本冉閔想給涼國施加一些壓力,可是未曾想,魏國還沒有出手,張祚和謝艾就先鬥起來了。

 冉閔一陣開懷大笑,拿著情報高高舉起道:“真乃上蒼保佑,朕尚未離開鄴城,喜訊先至,涼國重臣相互傾扎。而我大魏臣民用心,將士用命,定能馬到功成!”

 “戎狄擾亂中華,胡、羯、氐、羌都懷有篡國之心,動蕩喪亂,旬月不斷。晉失其鹿,天下共逐,華裔無主,群後僉以九州之望無所依歸,神o嶽瀆罔所憑系,朕攝行大統,思與兆庶,同茲更始。”

 冉閔被開國四十八臣共推為皇帝,那隻是逼不得已,隻能算是割據勢力之一。就算是一舉收復關中,在天下人眼中,這也是冉閔逼不得已,畢竟是秦國率先發動的戰爭。

 冉閔從來沒有在眾人面前表露出自己想統一天下的決心,現在在朝臣送行,鄴城十數萬百姓面前,第一次宣布,他冉閔要穩定天下了。

 就在冉閔話音剛剛落,數萬大魏軍將士、十數萬為冉閔出巡百姓,高呼道:“大魏萬歲,皇帝萬歲!”

 將近二十萬人齊聲高喝,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衝雲霄。

 聽著冉閔的激昂的演說,大將軍董潤、車騎將軍張溫、驃騎將軍張遇、蔣乾、石寧、張艾、曹伏朐等將領的嘴巴都快裂到耳朵根了。

 像劉群、鍾早、條攸、崔悅等文臣也激動非常,對於大臣來說,任何功勳,都比不上開國。隻要冉閔掃平天下,他們就可以揚眉吐氣了。

 此時,要說天下之爭,大統之爭,主要是指是晉魏之爭,要說魏晉之爭,不如說是嫡庶之爭。因為五胡亂華,漢人士族為了躲避戰禍,舉家南遷,就有了衣冠南渡。縱然是舉家遷移,士族由於大量的不動產和土地卻無法帶走,在這個背景下,士族門閥紛紛留下庶子,和平時不受待見的子弟,留下來看管家業,實際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

 在衣冠南渡這四五十年間,北方大地上,先後是匈奴人、再是羯人當政,這些胡人可不管你是什麽出身,隻要他們樂意,就搶就奪。

 四五十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這些留北支成員與江南的嫡支有了非常大的怨念。

 由於冉閔的橫空崛起,這些留北支士族,紛紛成為魏國官員。在對晉朝的立場上,冉閔的利益,其實北方士族留北支庶支的利益。

 嫡庶之爭,向來慘酷,向來無情。因為在儒教禮法之下,作為庶子,他們的待遇甚至不如那些受寵的奴婢。嫡庶之間,能和平共處的,十不存一。

 打下涼國,就是掃平天下的第一步,眾臣開始在心裡謀算開了,必須要徹底讓嫡支不能翻身,最好讓他們隨著晉朝死亡。

 好在劉群在糧草準備方面本來就是以長期戰爭來準備的,就算冉閔在臨行時改變戰略目標,魏國也不需要做出太大改動。

 就在十月十六日這一天,魏國戰爭機器重新開動起來了,無數糧草和各種裝備、輜重物資開始向關中源源不斷的運輸著。

 除了魏國戰略機動部隊,像二流的郡國兵也都進入戰備環節。

 話說燕國這邊,由於慕容恪與慕容垂商定了“先發製人”的策略,隨即慕容恪就開展實施。小皇帝慕容曄病重,手握重權的攝政王慕容恪連哄帶嚇,擺平了慕容曄。

 隨即燕國老黃牛皇甫真也準備啟程了。

 一百名鮮卑慕容部年輕美女,連同高句麗、扶余、三韓一百美女,他們跟隨三百余車財物、在一千余名民夫,三千精銳騎兵的護衛下抵達盧龍寨。

 這次出使魏國,皇甫真是正使,而副使則是慕容垂。慕容垂原本不會成為副使,可是他的兒子仍在鄴城大牢裡關著,慕容垂央求慕容恪,慕容恪被慕容垂磨怕了,就同意了慕容垂的請求。

 慕容恪同意了慕容垂的請求,作為燕國請降使團副使慕容垂出發三天后。慕容恪突然接到慕容垂家將送來的一封信。

 慕容垂在信中告訴慕容恪。

 四哥,你的決定沒錯,這才是老謀成國。

 向魏國請降,這也確實是保全鮮卑慕容部的最好辦法。可是作為慕容的兒子,他實在不甘心父輩付出心血打下來的江山在他們這輩手中淪喪,所以他要做最後的努力。

 這次他出使魏國,目的就是背水一戰,如果魏軍與涼軍在戰場出現僵持,他會尋找戰機,伺機出手,如果成功,大燕複興有望,也可奪回失地,中興大燕。如果失敗,就把慕容垂推出去,這封信可以證明,這隻是慕容垂的私自行為,與大燕其他人無關。到時,四哥可將其妻段氏及家眷綁縛魏國請罪。

 慕容恪看到這封信,簡直是從頭涼到腳,雖然使團攜帶大量的財物,不過先前慕容恪曾嚴令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鄴城。算算時間燕國使團已經出發三天,恐怕此時早已進入魏境。就算追,慕容垂有可能會提前發動攻擊,這樣不僅不公得到冉閔的諒解,反而可能致慕容垂於死地。

 慕容恪縱然再生氣,也沒有辦法,無奈之下,他隻好快速集結燕國所有軍隊,準備策應慕容垂。

 為了不讓魏國提前發現慕容垂的陰謀,慕容恪也做了戰略性欺騙,他對燕國各部首領說,燕國已經決定投降魏國,為了避免魏國猜忌,各部青壯必須集結起來,除了吃飯吃的小刀子之外,所有武器必須上繳。

 慕容恪又發布攝政王令,各部財產、草場和戶數,作最後一次統計,統計出來,將交給魏國。

 不得不說,慕容恪的戰略欺騙非常成功,至少燕國的天眼密探和“天聾地啞”細作也都以為燕國是準備投降,他們這麽做也像投降的樣子。

 天眼密探和“天聾地啞”細作趙長都是把表面現象上報,並沒有偵察慕容恪的真正動機。

 盧龍寨邊軍看到燕國的投降國書,全軍上下異常興奮,對於使團三千名護衛騎兵,倒沒有太多懷疑,畢竟二百名美女,多達三百車財物,任誰看了都會眼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人也不少。

 就這樣,盧龍寨邊軍給三千護衛騎兵所有弓箭、武器上了封條,並派出了一百余人的騎兵隨行監視。

 隻要他們敢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私自解開武器封條,將會被入侵魏國之罪論處。

 慕容垂隨著使團龐大的車隊進入魏國,進入魏國境內,給慕容垂印象最大的是,魏國此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到處都在緊張的施工,修繕城池的修繕城池,就算不修繕城池,也趁著初冬季節,還沒有實凍,疏通溝渠。

 魏國慕容垂曾經來過,他沒有想到短短兩年中,變化會如此之大。現在漢人的臉上已經看不到當初的那種麻木,取而代之的則是積極向上。

 此時魏國已經進入戰爭程序,冉閔的聖駕雖然緩緩向長安前進,可是魏國的戰略機動部隊則開始快速向涼魏邊境進發。同時,冉閔派出王牌外交官常煒,攜帶魏國出使涼國。

 與其說這是一封國書,其實不如說是最後通牒。涼國必須在十月底對魏國一個公平的交待,否則,冉閔將率領十萬魏軍,親自討還這個公道。

 任何外交手段,遠不如實力更有說服力。冉閔的國書還沒有抵達阿陽,魏國外籍兵團的蒼狼營、疾風營、速捷軍則已經率先到達了阿陽。

 蒼狼營是以匈奴人為主體、疾風營則是以段部鮮卑為主,而速捷軍則是以扶余、高句麗人。丸都弓騎為主,這是魏國三支唯一不是以漢軍為主的軍隊。

 魏軍先頭部隊抵達阿陽,最先知道消息的並不是掌握涼國統治權的張祚,而是謝艾。

 不過,也是因為魏國來得太快,讓謝艾打消了武力攻打張祚的想法。

 其實此時,謝艾並沒有在敦煌,而是在張祚的眼皮子底下。

 大魏永興五年十年,東晉永和十年,燕國景興二年。涼國太王太后馬氏馬氏於是聽從尉緝的意見,下令廢張耀靈為涼寧侯,而立張祚涼王。

 詔書下達之日,張祚稱帝號,改元和平。加文武爵各一級,追崇曾祖軌為武王,祖張為昭王,從祖張茂為成王,父張駿為文王,弟張重華為明王。立妻辛氏為皇后,弟張天錫為長寧王,立子張泰和為太子,張庭堅為建康王,張耀靈弟張玄靚為涼武侯。

 登基大典舉行後,張祚在謙光殿大宴群臣。如果按照原來的歷史趨勢,張祚在殺掉謝艾後,就會再殺張耀靈。因為謝艾有了防備,自然張祚沒有機會再殺謝艾了。

 與此同時,姑臧玲瓏齋內,謝安與衛將軍從事耿訪,心腹將軍趙豐,都郵晏貞,“青眼”統領賈陵,虎娘等數人在密室密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