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怛羅斯之慘烈
第1073章怛羅斯之慘烈

 不過,要說城池攻防,漢人要是自認第二,恐怕無人敢認第一。一座襄陽城附上了蒙古大軍足足三十八年,若非叛徒出賣,最後蒙古大軍能不能南下還要另說。當然,葉鹹雖然傳令各部向怛邏斯集結,卻沒有冒然開始進攻。

 水是進攻怛邏斯城最大的困難,然而老天似乎站在魏國這邊。怛邏斯沙漠居然罕見了的下了沙漠雨,這讓魏國步騎軍隊挺進沙漠,變得容易多了。特別是沙漠中的雨,不僅趕走了暑氣,還讓魏國軍隊大大減少了中途水源的浪費。

 六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羯人屠戮安西軍騎兵的第六天,魏國大軍前鋒開始出現在了怛邏斯城東方的沙漠邊緣。在這個時候,怛邏斯城的軍民才開始緊張起來。

 怛邏斯城的城牆上,站著一名一個相貌粗豪的石國將領。這個將領不是別人,正是石趙國原征東將軍、涼州刺史麻秋之子麻光弼。麻秋是後趙將領,同時也惡名昭著。但凡在北方,只要小兒啼哭,大人只要說一聲麻胡來了,小兒立即不敢再哭。作為羯人在中原最後的殘部,石光弼則是其中不可多得的悍將。當初羯族殘部投靠鮮卑慕容部。被慕容俊劃歸慕容評麾下,然而隨著燕國在右北平大戰的失敗,劉衍率部離開。慕容俊得知後大怒,派蕩寇將軍慕輿泥領軍三千追擊。這個慕輿泥也是燕國大將,他先是奇襲後趙遼西大獲全勝,俘獲千余人家,無數牛馬而還。在公元三四二年,燕國攻伐高句麗,時任輕車將軍慕輿泥不僅擊敗了高句麗王高釗,並且俘虜其生母王太后周氏其妻等諸子而還。這樣的人,自然不是無名之輩。

 然而,當時負責殿後麻光弼率領羯騎千余,當先馳陣,斬殺燕軍裨將兩人,率部攻入燕軍騎陣,令得燕軍騎陣陣腳大亂,並且亂中斬殺燕國宿將慕輿泥。

 這讓慕容俊異常大怒,派出廣威將軍慕容軍、殿中將軍慕輿根、右司馬皇甫真等人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人追擊羯人殘部。麻光弼且戰且走,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大敗慕容軍。然而在經過黑水部時,黑水胡眼饞羯人殘部的財富,派出八千輕騎欲搶其財。結果,麻光弼率領羯騎三戰三勝,差點滅了黑水胡一族。

 此時,經過改編的石國軍隊,人數多達三萬。其中步兵約佔三分之一。如果算上附庸的各部,此時怛邏斯城的軍隊人數多達六萬余人馬。按兵法上說,圍城之兵需三倍,攻城之兵需五倍,因此麻光弼估算城外魏國軍隊除非集結三十萬人馬,否則無法包圍怛邏斯城。

 事實上葉鹹所部根本就沒有那麽多兵力,他只有兩個整編步兵師三萬人馬,兩個騎兵師共計一千八千余騎。這不足五萬兵力,已經是安西軍的精華了。不過葉鹹麾下的仆從軍卻非常多,其中擁有西域諸國牧騎兩萬余騎,康居以及米國、特施、烏克克、沁達垓圖、烏爾魯、昌吉斯等降軍約七萬余人馬。

 到葉鹹率領主力到達時,就命令道:“射書城內,一柱香後再不開城,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的另一種說法自然是屠城,這個命令讓西域各國牧騎和中亞各國諸部降軍將領都是精神一振.

 而牛子傑、李景山等安西諸將卻是臉色大變,上前勸道:“副帥,城中石軍固眾,但百姓也不少,他們不過受石軍脅迫這才參與守城,非自願與我大兵為敵。倘若破城之後行屠城事,未免屠戮太重,有損我安西大軍仁義之師威名,往後各部百姓會視我大兵為仇寇,此於我西征大業不利!”

 葉鹹道:“我安西大軍自組建之日起,目的就是為帝國開辟西疆,大軍開疆辟土,豈可行仁義之事?”

 葉鹹糾正牛子傑等將領道:“在這個世界上,誰都可以說仁義,唯獨我等卻說不得,也做不得。本帥聽不得仁義,陛下同樣也聽不得仁義。陛下當時在講武堂授課的時候,曾說過:“孤唯願世間所有異族但知我魏軍為虎狼之師,不願聽他們稱讚我為仁義之師。異族畏威而不畏德,同族之敵更是如此,倘不能使他們曉得我魏軍之厲害,曉得與我作對之殘酷下場,那便永遠不知畏懼。世上事,但隻畏懼才會懂得進退,懂得識趣。誠然,我安西軍乃大魏王師,此番西征乃為匡複西域,直取楚河,新建楚州。如我軍歌所唱,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當葉鹹提到冉明時,牛子傑和李景山等將領再也不說什麽了。在魏國冉明不僅僅是皇帝,更是魏國百姓的信仰。冉明所說的事情,哪怕是錯的,那也是對的。冉明要殺光胡兒,他們這些兵將就直接殺光。

 然而,沒有等葉鹹下令攻城,怛邏斯城卻城門大開、當然這不是石軍準備投降,而是麻光弼率領石軍騎兵出城襲擊立足未穩的魏國大軍。完全打開的怛邏斯城東門,一支部隊緩緩而出!

 當頭的,就是一匹匹的西域高頭大馬!為首的大將不是別人,正是白發斑駁的悍將麻光弼。年近五十的麻光弼,有著與他年齡極為不符合的銳氣。年近五十,他仍然騎得上烈火,舞得起大刀。

 西域都是產馬之地,石國控制中亞多年了,雖然近年成為嚈噠帝國的保護國,但是劉衍把最好的馬種都握在手中.石國距離良馬產地大宛不遠。不過大宛的汗血寶馬,卻是一個嬌貴的馬種。必須用最好的精料喂養,必須要最好的獸醫護理。

 然而,羯族石軍卻擁有了另外一種較好的戰馬。那就是西域名馬,西極馬,這種西極馬屬於汗血馬和阿拉伯馬的混血馬種,不僅擁有了阿拉伯馬極大的負重能力,也有著汗血馬的衝刺爆發力。更為了漠北蒙古馬方便喂養的優勢。

 高大的西極馬,比魏國軍中的漠北馬(既蒙古馬)、鮮卑馬、河曲戰馬、伊利戰馬都要高出半個頭!當普通騎兵面對騎著這樣駿馬的精銳騎兵時,光是視覺上的壓迫力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緊張!這就是羯騎兵團威震天下的優勢之一!

 這當先數千騎就是羯人中原殘部,他們見證了羯人在中原的崛起和敗亡,這些人都和漢人有著毀家滅族之仇。當然,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早已成了石國,乃至整個中亞地區最精銳騎兵團!這些戰馬論神駿並不在汗血馬。論甲胄之精良,又不在魏國甲胄之下。劉衍傾起所有,耗費百萬金,打造的精銳王牌,裝備的全部是波斯人發明的烏茲鋼魚鱗甲。這種鎧甲打造成非昂貴,比魏國的明光鎧甲更貴三倍不止。

 盡管劉衍從中原帶回了大量的錢財,又在西域商道上吸血。可是這種精銳的騎兵,他僅僅擁有八千。當然不是說羯人沒有足夠多的猛士,而是這種魚鱗甲太貴了。劉衍買不起,他還沒有實力去搶波斯人的鎧甲。

 為首的麻光弼騎著一匹珍貴的黑馬,這匹馬是天馬的混血二代,馱負著身高一米九幾的麻光弼,人馬披鎧,手持一柄五十余斤重的狼頭重刀,遠遠望去,這個人馬一體的猛將就像一頭洪荒猛獸!

 在麻光弼八千精騎之後,則是一萬四千余羯族輕騎。這些輕騎雖然不像這八千精銳一樣人人都著波斯魚鱗甲,卻人人大都著精鋼鐵甲,這些鐵甲有的是晉朝製式的劄甲、也有冉魏早期的玄甲,更有的是羅馬製式鎧甲,有的是波斯製式的鎧甲,也有的是笈多帝國的騎兵胸甲。簡直就是一個萬國牌。這些輕騎的武器也都五花八門,刀、槍、矛、盾、弩、弓箭各種武裝都有。

 面對這兩萬余騎精銳,原本排在陣前的西域牧騎上前騷擾的勇氣都沒有——但沒有人責怪他,因為這時候上前騷擾,不是勇敢,而是送死!

 “果然是精銳!”牛子傑眼睛裡閃耀著興奮的光芒。對於安西騎兵來說,最耀眼的戰績,都是冉閔帶著第一代魏軍創造的。而他們皆無法超越他們的前輩。這個時候,葉鹹並沒有命令魏國步兵上前阻擋這些羯騎。因為他非常清楚,弩機面對這種魚鱗甲破甲能力不強,而這一戰,卻是魏國安西軍的揚威之戰。

 葉鹹道:“惜日大秦與匈奴在河套之戰,始皇帝向蒙大將軍下了一道聖旨只有簡單的八個字,秦人是騎兵的祖宗。本帥用告訴諸位將士,咱們大魏才是騎兵真正的天下第一!”觀戰台上。葉鹹說得雖然輕松,然而看到石軍擺出的錐行陣不由得心中一糾!這樣的兵力,這樣的陣勢,幾乎是在孤注一擲!錐行陣的要點,在於前鋒的破銳!敵人抵擋得住,其鋒芒便頓挫,但若抵擋不住,那破敵猶如撕裂紙張,一個中央突破直貫首腦!

 以這樣的騎兵陣容。在怛邏斯城外這樣的一馬平川之上,沒有地形限制。就算陌刀戰陣也未必能夠抵擋得住!魏國的步兵陣雖然厲害,然而對付這種陣勢卻最怕孤擲一注的打法。因為任何陣法都有一個臨界點。就像後世的導彈防禦血系統,面對飽和攻擊根本就沒有辦法。

 唯有死戰!

 安西騎兵將士們看到石國居然還有如此雄壯的騎兵,非但沒有露出膽怯之色,反而非常開心。對於魏國征西大業來說,相樣的戰鬥也只有在北庭戰役和石頭城戰役。然而這兩場戰役均魏國劣勢力步兵硬扛敵人騎兵優勢兵力的進攻,等把敵人的精銳耗盡了,再輪到騎兵出場。特別是牛子傑率領安西軍精銳騎兵,偏偏沒有把鄂扎那合雅布區區數萬殘兵敗將留下,這對安西軍騎兵將士來說,不得不說是非常大的遺憾。

 特別是隨著第六十五騎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這更讓整個安西軍騎兵集體蒙羞。安西軍騎兵如果不在中亞露露臉,打幾場像樣的惡仗,恐怕說不過去。

 在魏國諸軍種中、步兵將士的軍餉是最低的,其次就是器械兵,然後才是騎兵,最高的偏偏是海軍。海軍雖然拿得軍餉最多,但是人家海軍爭氣,以弱勝強,打敗笈多帝國十萬海軍,把笈多帝國海軍打得一蹶不振。為大魏帝國開辟萬裡海疆,更重要的是,大魏在海軍的保護下,從中南半島、南洋諸島嶼獲得了大量的利益。魏國為何可以養活百萬大軍?為何可以讓百萬大軍福利待遇比歷朝歷代都好?關鍵魏國百姓的賦稅並不重,這一切都是海軍的功勞。讓海軍拿最高的軍餉,眾將士無話可說。

 然而作為魏國僅次於海軍的騎兵部隊,他們同樣消耗大量的資源,然而卻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現在石國拿出了他們最豪華的陣容,這讓一萬八千余騎兵將士沒有一絲恐慌,反而異常興奮。

 自從冉閔創建大魏軍隊以來,魏國騎兵從來都是以少勝多。首戰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裡,斬凶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於鄴城以兩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面對優勢兵力的羯騎,無數騎兵將士頓時大吼起來:“安西破胡,安西破胡,大魏威武、大魏威武!”

 隨著中軍發布的號令,各部騎兵開始緩緩向石軍羯騎相迎而去。

 此時,麻光弼也雄心萬丈。這幾乎是羯人最後的兵馬,羯族最後的精銳,羯族的憤怒、羯族的仇恨,羯族的希望,羯族的未來,都集中在這不足三萬騎兵身上。麻光弼看著對面那巨大的黑色浪潮,有點唏噓。

 羯人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特別是他們的大英雄石勒,作為一個奴隸。最終成為皇帝,君臨天下,統禦中原兩千萬漢人。他們曾打敗了雄霸大漠南北萬裡之地,近千年的匈奴人。他們滅掉了晉國最後的十萬精銳,讓晉國縮退江南,不敢北望。他們打過了鮮卑人,逼其稱臣。然而,因為冉閔的出現,不僅篡奪了羯人的江山,斷絕了羯人的希望,更是幾乎將羯族屠戮殆盡。

 望著對面那支黑色甲胄的軍隊,麻光弼心中都在滴血。是他們將羯人高過車輪(四尺)以上的男丁,幾乎屠盡。經地中原大敗,羯人痛中思痛,現在羯人又浴火重生了,現在定教漢人血債血償。

 麻光弼並沒有命令部隊立即開始衝鋒。離敵尚遠,緩步前進,以養馬力,三箭之地,漸進加速,以勢逼人。一箭之地,縱馬衝鋒、以潰敵陣。這是騎兵作戰的常識。麻光弼為首的八千精鋼魚鱗甲精騎,全軍將士沒有挽弓,甚至連硬弓都沒有裝備。

 因為麻光弼非常清楚,魏國軍隊最強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強弓硬弩,以騎弓向步兵強弓硬弩對射,其實以是已之短,擊敵之長。騎兵在戰馬上,身子不穩,無法使用強弓,通常裝備的都是七鬥騎弓。這種弓箭最遠可以射擊八十到一百步,但是有效殺傷半徑卻只有六十步左右。這樣的弓箭,只有進入三十步之內,才有機會突破魏軍甲胄的防禦。這也是李陵為何率領五千漢軍步兵弓弩手,可以在十數萬匈奴軍隊的包圍下,轉戰數千裡。

 麻光弼為首的八千騎,根本就不是為了騎射,而是破陣。而與此同時,魏國安西軍騎兵幾乎和羯人騎兵的動作一樣,他們也是緩緩前進,緩緩加速。

 相對而言,魏國騎兵的弩機可比騎弓厲害多了。

 麻光弼命令八千精騎,開始緩緩變陣,當八千精騎組成的一個鋒矢時,他突然大吼道:“衝!”

 沒有罵戰,沒有試探,也沒有勸降。因為漢羯兩族, 早已是宿敵,根本沒有化解仇恨的可能,要麽一方徹底倒下,否則就是不死不休。羯人沒有想過投降,對他們來言,戰敗就是死亡,戰敗就是族滅。對於魏國安西軍將士而言,羯人就是畜生,是漢人最大的敵人。

 雖然五胡亂華,指的是氐、羌、匈奴、羯、鮮卑。但是事實上,屠戮漢人百姓這件事情上,羯人最瘋狂的,其次是鮮卑人。能用三十年的時間屠戮一千六百多萬漢人,這種仇恨只能用血來清洗。現在魏國雖然勢力大,魏國也有胸懷接納投降的諸胡,卻唯有兩族例外,一是羯人,二是鮮卑人。只能不死不休。

 近三萬羯騎、一萬八千安西軍騎兵近二十萬隻馬蹄踏在大地上的時候,簡直如同地震一般。沒有戰鼓,萬馬奔騰的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這是晴天,但那轟隆的響聲卻仿佛上萬個驚雷一起爆發!契苾並不是膽小的人,但在這威勢之下也不禁臉色蒼白!他現在有一種馬上調頭就跑的衝動。

 不光是契苾,很西域諸國牧騎,人人幾乎臉色大變,個別膽小的,看到這一幕都嚇尿了。而中亞各國各部降軍則更加不堪。在這個時候,魏國傳令兵帶著翻譯去傳達了葉鹹的命令:“一人逃跑,一隊皆斬。一隊逃跑,全營皆斬。一營逃跑,舉族皆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