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科技發展規劃
第1131章科技發展規劃

 說打那就是大和國對他們無恥的自我粉飾,事實上打到現在,魏國戰艦連毛都沒有損失一根,唯一的損失就是消耗了六百多枚炮彈,艦炮打得炮膛發熱而已。可是大和聯軍足足損失了四百余艘艦船,超過近一成半的損失,大和國不肉疼才是怪事。

 “孤實在不甘心!”去來穂別尊憤恨的道:“這仗打得太憋屈了,咱們大和國今後一定要向魏國學習,學習他們製造那種巨船還有這種國崩!”

 “轉戰,轉戰難波!”去來穂別尊下令道。

 只是此時再想撤退已經晚了,魏國戰艦已經開始調整航行,在察覺到大和聯軍有撤退意圖時,唐茂立即下令二十四分艦艦隊以六艘飛魚戰艦打頭,十二艘先登級為左右兩翼,以陸戰雁形陣向大和聯軍戰艦發起進攻。

 無獨有偶,千年之後的中日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就是以定遠、鎮遠打頭,組成了海戰雁形陣向日海軍發起進攻。然而日軍卻發偃月陣,側舷迎戰北洋水師。在艦炮主宰的時代,艦首炮始終沒有側舷擁有數量足夠多的火炮。所以北洋水師被日海軍局部劣勢,火炮以多打少贏得了戰役。

 在這次豐後海戰中,魏國海軍先是以偃月陣戰艦側舷迎擊大和聯軍戰艦,在擊退大和聯軍戰艦進攻之後,開始采取雁形陣追擊。同樣的戰術,創造了截然不同的戰果。

 魏國戰艦依仗著艦速快,火力猛的特點,始終與敵保持著有限的接觸,專門用火炮給大和聯軍戰艦點名。

 “哈哈!又打沉一艘!兄弟們再接再厲!將那些洋鬼子全部送入海底!”在二十四分艦艦隊旗艦的艦橋內,唐茂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著大和聯軍海軍的戰艦一艘接著一艘的被擊中,那些大和水兵像是下餃子一樣的跳入海裡,這個場景,實在是太美妙了!

 無論是在陸戰,還是在海戰中,事實上艦炮對轟的時候,雙方損失都不會太大,關鍵戰果還是在追擊之中。一個時辰之後,太陽羞澀的落山了,大和聯軍已經損失慘重了,至少五百余艘艦船葬送到了海底,其中艦船上共搭載的五六千名大和武士也和水手一道,成了海龍王的女婿。

 魏國鄴城皇宮,冉明拿到東瀛的戰報已經是二十天之後的事情了,看到東瀛戰報,冉明氣得殺人的心思都有。對於東瀛的布局,冉明比任何人都認真。冉明計劃中,扶持著邢馬台國,利用狗奴國全軍覆沒的機會,讓邢馬台國挾勝利之威,取代大和國,成為東瀛的共主。再利用大和國製衡邢馬台國,冉明就可以挾倭國以令東瀛。然而多好的一盤棋被祖彥和薑協給毀了。

 狗奴國名存實亡,邢馬台國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偏偏薑協和唐茂這兩個不省心的,打得痛快了,居然沒有留手把大和國和出雲國聯軍給全滅了。四萬多人馬的損失對於大和國來說,已經不是傷筋動骨了,而是到了亡國滅種的局面了。這下好了,邢馬台國想不稱霸東瀛四島都難。即使大和國不想退出東瀛共主的位子,也沒有實力與邢馬台國竟爭了。

 因為這場意外的大勝,魏國不得不對東瀛重新布局,這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冉明現在很想把祖彥和薑協叫到鄴城,冉明真想劈開二人的腦袋,看看裡面是不是漿糊,總參謀總的戰略規劃,二人從頭至尾都是直接參與者,怎麽可能會出現如此低級錯誤?

 不過,冉明的心情很快就被壓製住了。因為王丁回來了,不僅帶回了冉明需要的種子,而且還超額完成了探險美洲的任務,與美洲土著搭上了線。因為王丁的到來,讓冉明心中的不快一掃而光,甚至連冉明想劈開祖彥和薑協腦袋的念頭也消失了。

 王丁不僅帶著美洲特產的農作物回來了,還把阿茲特克、殷福布、科拉特潘等三十九部代表共一百八十三人平安的帶到了魏國。這次探險最大的收獲並不是那些高產的土豆、紅薯、玉米種子,也不是美洲三十九部的臣服,而是王丁意外發現了太平洋中的洋流,可以順著這條洋流直達本州外海,這是一條非常安全通向美洲的航線。

 王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九生死一生,損失了三四百號熟練的水手和大量的貨物,利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抵達美洲。可是回來的時候,由於發現了這條可以節力的洋流,王丁僅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抵達到了魏國。如果不是在東太平洋盆地中浪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恐怕這個航行時間會更加縮短。

 當王丁在朐縣港口登陸的時候,王丁也被朐縣的繁榮給嚇倒了。如果王丁知道朐縣就是後世大名大名鼎鼎的連雲港時,或許就不會奇怪了。今天人們聽起朐縣這個名字會非常陌生,事實上這是中國一個古縣名,秦朝設置,隸屬秦朝三十六郡之東海郡(郡治郯城)。雖然歷代朐縣隸屬多有變遷,但是朐縣卻是遠近聞名的窮苦縣城。整個縣城人口不足一千戶,屬於下縣。在南北朝時期,朐縣的歸屬也多次變遷,先歸匈奴漢國,後歸後趙,然後被冉魏徐州刺史周成攜全州投降了晉朝。

 “孟兄,這裡真是是朐縣嗎?”王丁非常不自然的問道。朐縣臨海,王丁從前也曾在朐縣港口作過短暫的停留,補充淡水。朐縣給王丁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朐縣縣城還是西晉權臣,八王之亂的參與者東海王司馬越時期所修。畢竟東海國是司馬越的封地,所以朐縣曾在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獲勝,把晉懷帝司馬熾掌握成傀儡。權傾天下的司馬越懷疑朝臣背叛自己,就帶著懷帝司馬熾把國都從洛陽遷到了鄄城(今山東鄄城)。司馬越征調三千民夫,興修了朐縣縣城。當時縣城城牆高三丈三尺,寬一丈六尺,周十六裡又九十三步。

 然而朐縣的命運就像西晉王朝的興衰一樣,歷經了西晉覆亡,匈奴漢國興起,後趙興起,哪怕到了魏國重新掌握朐縣,整個縣城也因民夫匱乏,並沒有大肆修建。這樣的城牆歷經三次戰火毀壞,加上六十多年風吹雨淋,惜日曾高達三丈三尺的城牆,僅剩一丈有余,而且多處坍塌,別說防禦敵人進攻了,就連野獸都防不住。

 此時給王丁最大的震撼的是是朐縣的港口,此時用鋼筋水泥澆鑄的港口,人山人海,僅僅忙活在港口的各類工匠就多達三四萬人。如果加上商賈和士紳,恐怕朐縣人口早已突破了十萬大關,短短不到兩年的時候,朐縣人口居然增加了二十余倍。更加震撼的還是朐縣港口,原本只能依靠萬石以下的船隻,此時港口內僅飛剪船就多達百艘之多,加上其他小型艦船則不計其數,遠遠望去,帆影重疊,幾乎沒有盡頭。

 好不容易登上碼頭,沿著筆直的水泥公路向縣城行去。就連王丁都被震撼到了,更別提隨行的美洲土著代表了。盡管這一百八十三名代表,都是美洲三十九部中見識最多,掌握知識最多的人,可是他們視野畢竟有限。看到第一個天國港口,被震撼得連嘴巴都沒有合攏過。

 不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航行,葉無忌最大的功勞就是把漢語教會了這些美洲代表們。哪怕最笨的土著代表也學會了簡單的幾個詞語,比如吃飯喝水,你好之類的。葉無忌為了教會這些土著漢語,可是煞費苦心。不用漢語說話,飯不給吃,水也不給喝,在這樣的環境下,美洲土著代表的漢語水平簡直就是突飛猛進。

 殷福布族的首領赫斯特。科看著水泥路面,立即不顧隨行人員的勸告,馬上蹲下身子,用王丁送給他的匕首在水泥地上刻起來。“太不渴思魚了!”

 殷福布族雖然自稱是殷商後裔,事實上他們的語言和漢語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其實就連漢語歷盡千年滄桑,無論字形還是字意以及讀音都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阿茲特克帝國的羽蛇神大祭司嘟囔著:“這麽龐大的石料,不用來建造神廟,用來鋪路,實在是太浪費了!”

 在羽蛇神大祭司的眼中,一切寶貴的材料都應該用來建造神廟,而不是用於生產生活,恐怕這是所有神職人員的共同心態和價值觀了。

 阿茲特克帝國的羽蛇神大祭司從接觸漢語開始,隻用了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就基本學會了說漢語,只是他不認識漢字而已。光聽其說話,觀其形態,還以為這是哪裡的一個農夫呢。沒有辦法,阿茲特克帝國氣候濕潤,天氣炎熱,所有人的皮膚顏色比中原漢人略黑,不過這種細微上的差異,在魏國地域上也表現得非常明顯。

 一行人在軍隊的護衛下進入了朐縣縣城,王丁不僅沒有看到城牆,甚至連老縣城的痕跡都不見了,到處都是鋼筋水泥建築,如果刻意忽視街道上並沒有的電線杆,恐怕還以為進入了一個後世江南小鎮呢。華夏傳統建築其實是以木質為主,然而魏國此時把寶貴的木材都用來建造船隻或鋪設鐵路,製造家具,冉明又嚴令各級官府不得私自濫砍森林,魏國所有的木村都是進口。哪怕在海外最不值錢的木材,光龐大的運輸就已經非常嚇人了。所以慢慢的魏國已經把原來的習慣和傳統給改掉了。

 用來鋼筋水泥建造房屋好處是非常易見,首先是堅固耐用,木質房屋每年維護費用就不低,特別是頂梁柱和支撐結構,都需要用大量的藥品防蟲蛀蟻啃,而且防寒效果卻非常差。更加危險的是,容易發現火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全城陷入火海。可是鋼筋水泥建築就根本沒有這個擔心的必要。

 中國最稱為吃貨帝國,最拿得出手的東西不是飛機大炮,而是各類美食,等美洲代表團成員進入朐縣之後,魏國朝廷出面招待了美洲代表團員。盡管冉明在招待方面顯得非常吝嗇,明文禁止鋪張浪費,所以朝廷招呼美洲代表團仍是魏國十數年不變的招牌菜四菜一湯。這些美洲代表們根本就沒有見過世面,在大海上他們吃著探險隊吃得要吐的罐頭,就感覺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可是當他們吃著紅燒肉、糖醋魚和清炒木耳時,恨不得把舌頭吞進肚子裡。

 一夜休息,王丁和美洲代表團們就開始分開了,沒有辦法。王丁攜帶的土豆、紅薯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王丁肯定不能再陪著美洲代表們在魏國沿途看風景,他需要跟隨皇家特衛一起前往鄴城述職。

 五月的氣候一天天的變得炎熱,田地裡的莊稼都努力的在這段時間內瘋長,更有不少鳥類棲息的林間。明媚的陽光照在人身上, 讓人禁不住感到有些慵懶,甚至想要躺下來好好的睡一覺。冉明卻沒有任何睡意,探險美洲說實話,其實是冉明死馬當作活馬醫的一個閑棋。魏國如今人口太少,領土又足夠大,哪怕沒有美洲的高產農作物種子,魏國仍然可以開創百年盛世。

 其實冉明自己也沒有多少把握王丁可以平安抵達美洲,能夠完成自己交給他的任務。畢竟在這個時代,遠洋航海就意味著風險,哪怕魏國已經成熟的航線上,每年出的航海事故也不在少數,至少都會有成百上千的人葬身大海。但是海洋可以獲得的財富已經迷惑了人們的理智,哪怕是成百上千的人死亡,哪怕是暴風雨隨時隨時都可以讓他們遭受滅頂之災,但是面對巨大的海外殖民收益,魏國商人和平民仍如飛蛾投火一般,前赴後繼,死而後已。

 王丁到來的消息同樣在魏國朝廷中掀起渲染大波。魏國如此發展的瓶頸已經非常凸現出現了,而且變得越來越尖銳,那就是魏國人口太少,而各項發展都離不開人口。盡管魏國已經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萌芽,但是事實上哪怕到了第三次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機器始終無法代替人類。朝廷大佬不止一次提出增加創新技術獎勵,甚至把專項獎金提高到了四千萬錢。這可不是一筆收入,而是每年的收入,也就是意味著僅僅依靠發明創造,就可以過上魏國國公的富裕生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