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元末稱帝》第92章20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守在邊上的范老頭放下茶杯,急忙扶起木源忠,拍著他寬厚的手,安慰道:“木寨主謙遜啦,我大乾陛下敞開胸懷,廣納天下英豪,像木寨主這樣的豪傑陛下怎會棄之不顧呢?”

  李徹坐在主位上,瞧著范老頭和木源忠拙劣的演技,嘴角冷抽。

  兩人一個接一個地給自己戴高帽,此中必有蹊蹺。不用問他也能猜到,估摸著這范老頭去人家寨裡勸說投降,反倒收了人家好處,讓人當說客來勸自己。

  這木家寨人口不及窮風寨的三分之一,也沒有好的耕地可以開墾,往常都是依靠山裡打獵,劫掠路過的外地行商,和山底下的村民交換貨物,勉強維持生活。

  現如今平興溝被大雪崩封住,小路不便,山外又有元兵守著,這木家寨斷糧也在情理之中。

  但蛇有蛇道鼠有鼠窩,李徹絕不認為木家寨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要知道自己這是造反稱帝,被抓住是要砍頭誅九族的。華夏文明的根子裡就注定,有恆產者有恆心,只要不到走投無路山窮水盡的地步,底下勞動人民是不會起來造反的。

  當然,這並不包括白桑村的村民和窮風寨這群被土匪,他們已經被范老頭這樣的神棍洗腦了,和前世忽悠組織裡的人沒啥區別了,不能按常理來論。

  李徹這個忽悠頭子正是深知此點,才不覺得像木源忠這樣明顯是正常人的家夥,主動跑來投靠自己是正常的。

  李徹並不知道自己的戒備心用錯地方了,要說想造反,沒有人比“前朝余孽”更想了。

  木源忠就是所謂的前朝余孽,準確來講整個木家寨都是前朝余孽。

  范老頭也是碰巧知道這件事,才力主出使木家寨,招攬木源忠歸降大乾。

  木源忠拱著手說道:“陛下,草民久聞陛下聖明,乃是神人轉世,欲驅逐韃虜,還我漢家山河。先後挫敗元賊圍剿,非池中之物也。”

  范老頭接口說道:“這木寨主祖上是益都人李全,曾率領義軍抵禦金人,有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的美譽。後人李璮亦曾舉兵叛元,可歎兵敗身亡,族人四散。木家寨中的人都是李氏遺脈,躲在這黑山嶺落草為寇,至今已有三十余載。”

  “丞相所言屬實,為躲避元賊圍剿,我族人不得不改姓,取李字中木。今遇明主,我等特地舉寨來投,還望陛下不嫌棄我等出身,能收留我等。”

  木源忠拱著手,和范老頭一唱一和將自己來投靠的緣由解釋清楚。

  說到底,不過是東躲西藏厭煩了,想出來搞事情了。

  等木源忠說完後,李徹趕忙大笑道:“木將軍客氣啦!我哪會嫌棄木將軍啊?知道將軍願意投靠我大乾,都恨不得將這皇帝的位置留給將軍!將軍一看就是文武雙全的豪傑人物,在我這恐屈尊了!”

  李徹直視眼前這個男人眼睛,沒有因為心中的疑惑而冷落,反倒有意表現出自己的真誠。

  連讓皇位這樣的話都說得出來,李徹覺得自己的這演技浮誇了點。

  不過現在缺人才嘛,得向歷史上曹阿瞞學習一下梟雄的自我修養嘛,能騙來一個是一個。

  “將軍要是來我大乾,公侯伯爵皆可賜,族裡婦孺老小,我必將一視同仁,都為我大乾臣民,有我這個皇帝一口飯食,絕不會讓你族人餓著肚子!”

  李徹繼續說道,寬慰木源忠的心,生怕這家夥因為他剛開始的冷落而產生退意,到時李徹連哭都找不著地方。

  第一次招攬另一個寨子,李徹也沒多大經驗,剛開始沒反應過來,現在趕緊拉著木源忠的手,從腦海裡找出從各種演義小說中看到的主公收武將的場景。

  是來個痛哭流涕,還是倒履相迎?或者弄個三顧茅廬?

  李徹這一下有些熱情過了頭,啪啪木源忠的手背,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身旁被擠開的范老頭瞧這情景,忍不住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木源忠更是懵逼,看著李徹這模樣,全身寒毛豎起,心想:這大乾的小皇帝,該不會有斷袖癖好吧?

  李徹才不管這兩個家夥詭異的目光,小金人在手,演技我有,浮誇地說道:“將軍祖上乃是滿門忠烈的李全將軍,朕早已久仰多時,不曾想將軍竟是他的後人,實在是相見恨晚啊!”

  木源忠有些尷尬,雖說這李全名義確實是他祖上先人,范老頭所說的也沒有錯,但很明顯,范老頭這個半吊子讀書人只知道隻鱗片抓,並不完全清楚。

  李全乃是金人,年少喜習武,弓馬矯捷,尤其善長使鐵槍,人稱“李鐵槍”,他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有記載李全一家老小大都為蒙古人所殺,他為了復仇,聚眾數千攻打蒙軍佔領的都縣,接著起義反抗金人統治,成為農民軍領袖後,投靠宋廷,最終又被派去抵禦蒙軍的進攻。

  按理說到這裡為止,這李全也能在後世留個好名聲,誰知其後李全兵敗,不得已叛宋投元,還被任命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

  雖然如此,但他暗地裡和宋廷還有聯系。其後手下造反,李全借口平叛,脫離蒙元控制,再次歸附宋廷,同時以豐厚的待遇招募士兵, 又造大船,實力迅速擴充。

  這時李全已經相當於夾在宋元中間的軍閥,野心膨脹的他,表面歸附宋廷,取宋廷錢糧,背地裡卻陰奉陽違,與蒙元有貿易往來。甚至還搗毀宋廷守備軍器庫,搶揚州錢糧,威逼宋廷罷黜牽製他的官員,這麽一折騰,腦子秀逗的李全就徹底和宋廷對立了。

  宋廷罷黜了他的官職,不再給他錢糧,李全便帶著手下的農民軍和宋軍打了起來,這算是再次叛宋降元。最後李全被宋將誆騙出營,其結局是慘死在宋兵手中。

  更無語的是他的後人李璮又叛元降宋,最終因為宋廷疲軟,蒙軍攻勢凶猛,兵敗身亡。

  ……

  這樣反反覆複地叛來降去,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所以要定義自己的先人,木源忠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不敢誹議先人這樣又降又叛對不對。盡管最後李家還是歸附漢人統治的宋廷,對抗蒙軍的侵略,但滿門忠烈這樣的說詞來形容他們肯定是不適合的,如果真要套近乎,說是英雄豪傑倒也妥當。

  李徹歷史老師還沒出生,當然不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降了又叛,叛了又降。

  即使知道了李徹也無所謂,這木家寨有一百來號人,甭管他們是不是要學自家先祖那樣,想要依附在窮風寨的身上等強大了再反叛。哪怕真是如此,也得等李徹的大乾強大了再說。

  更何況李徹也不是軟弱可欺的,進了我的門,得了便宜還想走,非得扒層皮才行。

  這些前朝往事李徹興趣不大,現在他就想套牢木源忠,增強實力再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