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秦特使》第233章 識0家
齊明劍說:“只是知道,可以這樣做,但卻不知道原因,沒有理論支持,還是讓人覺得,有些盲目性,沒有人敢主動去研究科學理論。”

 博士說:“一眼就能看透的事,你用那些空理論做什麽,人的生命很短暫,沒有那麽多的時間,消磨在那上面,為什麽秦皇喜歡韓非子和李斯,就是因為他們寫文章,簡潔明了,讓人一看就懂。”

 齊明劍說:“這是兩回事,做什麽事,都要一定的理論和知識的準備,沒有科學理論,怎麽能行呀。”

 博士說:“你準備好知識,就怕到用時,實事又發生了變化,常道,非道也,或許你的知識又過時了,還是學王聖人傳下來的,一通百通的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齊明劍就說:“那你就把宇宙萬物,物理和化學的規律,是用道的方法,給我講透徹好嗎?”

 博士說:“不是易源文化,解釋不了宇宙萬物,只是不當時呀,還要看你個人的悟性,八卦,可以歸納萬事萬物,自然就可裝下,你的物理和化學,不知道你想讓我裝入那個層面上的東西,但是,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大到宇宙星辰,小到精微物質,從無所不能,都可以用裝在其中。”

 齊明劍一聽,這博士也是真敢說呀,要不是自己知道,有現代學者已經將《元素周期表》,裝進了八卦之中,還真以為博士,是在吹牛,看來古人,還是真的能客觀地理解萬物。

 博士說:“沒到那個時候,給你講了,道的本源,你能聽懂嗎?”

 齊明劍說:“能聽懂,將來有量子力學,可能就接近道了,把不斷變化的陰陽之道,具體事物細分,分析下去,就是將來自然科學要做的事,如果真能從道的本源出發,去研究自然科學,那樣,科學也會更加的完善,會少走彎路。”

 博士說:“那是後人的事,怎麽解釋,也離不開,道和陰陽這個根本。”

 齊明劍說:“這些簡樸的道理,說明不了什麽,與具體科學,還有很大的差距,就算是我們知道,道和陰陽,是萬物的最基本形態和本質規律,可是,實明具體物質的存在,掌握其道和陰陽變化規律,還是有很多路要走,沒有科學實證,還是說不過去。”

 博士說:“你說的,不過就是,道、陰陽、術和數,到時,人們自然就知道了,現在如果不用文化的方法,講這些事,還是讓人無法理解,如果思路沒有那麽寬,道理也講不明,只能是空談,要是有具體的事物,裝在八卦之中,問題就好解決了。”

 齊明劍說:“也看出來了,古代學者,都很務實,做什麽事,就學習什麽,準備什麽知識,也都是有目的性。”

 博士說:“為了學問,而做學問,只為了修身,還是大有人在。”

 齊明劍問:“上古文化,為什麽都是以神話的方式,流傳下來?”

 博士說:“古代的朝代更替,有很多事,只能是通過民間傳說流傳下來,一傳就傳神了,再說,太公封神之後,人們更相信神了。”

 齊明劍說:“神話講起來,更能讓人接受,會讓人覺得,有解脫和歸屬的情感。”

 博士說:“真不知道,你是哪門哪派的,說起話來,還真像是一個聖賢之人。”

 齊明劍說:“不敢當,我只是一個後生,哪家也不是,什麽也不懂,只是想學習。”

 博士說,他們這七十多個博士,都是天下百家的集大成者,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還有兵家、醫家、詩人等文學家、天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和教育學,都讓秦皇給收集全了。還有很多能人、方士不在他們之列,但也跟著一起來了。

 齊明劍想起來了,這些博士裡面,有很多人,還是他從六國接過來的。

 這裡最顯得有才華的,還是儒家。

 他們把諸子百家的學問,融會貫通,又把各行手藝,和類藝人的才藝,都當成了本門的必修課,各個都是多才多藝,看上去更像由本而出,不得不讓人相信,他們是全才。不為良相、儒將,便為良醫,也成了學者畢生追求的方向。

 可是,在李斯眼裡,只有法家、兵家、農家、醫家、道家和雜家等,有實際作用,其他學派多為華而不實,整天爭論不休。

 盡管李斯知道這些博士,都很開通,但李斯還是擔心,他們會和齊明劍爭論打起來。

 本以為他們和齊明劍爭論,能吵起來,沒有想到他們都是虛懷若谷,都有可納百川的情懷,這讓齊明劍也是刮目相看。

 他們各自拿出,可以擺到台面上,更為經典的詞句,與大夥交流。

 與他們交談,齊明劍有一種,拿著活詞典的感覺。

 大夥都公認,老子這位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為諸子百家開創了,本門學派的源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簡短的一話,把宇宙萬物的演變,及其內在規律,都囊括其中,自然也包括諸子百家。

 想起這些,齊明劍對古人的高超智慧,十分的佩服。

 他也開始思考,古人為什麽,會有那精深的文化,僅僅是圍繞著道、陰陽、五行文化,就能把大千世界,解釋得那麽透徹。

 盡管儒家學者,盡量回避五行學說,不說他的實用性。可還是把乾、坤、坎、離、巽、艮、震、兌中的五行屬性,說得更為細致。

 包括自然科學,從二進製的數學,到現代人工智能、信息科學和量子力學,都能從陰陽之道的古代樸素文化裡面,找到科學思維智慧火花。

 想起這些,齊明劍更是十分的自豪。古人的文化,就和星辰一樣,閃爍著光芒,永不休止。

 自己穿越過來,真切地體會到古人的聰明才智。

 只是,沒能親眼見到老子,還是有些遺憾,要是穿越到他的時代,和老子談天論地,那該是多美妙的一件事呀。

 不過, 能和秦皇出來,見到這些博士,談論陰陽之道,也算是一件幸運的事。

 難怪秦皇要把當他們帶在身邊,他們真是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還真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天下事。

 要是這些學者,能並把他們的學問,傳承下去,讓人知道他們的探索歷程,並把諸子的絕學,原原本本地傳下來。

 同時,在歷史進程中,與時俱進,吸納天下的學問,並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融會貫通,讓人能正確理解他們的本意,看到時時的變化,讓人知道他們,對在那兒,錯在那兒,後人應該吸取什麽教訓,應該怎麽做,更正確,那該有多好。

 齊明劍也看到了,自己所學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還有十分的局限。穿越過來,還不能用現代科學知識,解釋諸子百家,這些玄而又玄的道理。

 然而,這些事還不算是玄事,古人還有更讓人稱奇的事,就是對遠古和上古的神話傳說,有更多的解讀。他們把一山一景,都融入到神話故事之中。大秦特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