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秦特使》第42章 威逼
  韓王安還是不服氣,說道:“是呀,是秦國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和我們過不去,我們三國分晉出來,就接二連三受到秦國的進攻。”

  齊明劍講道:“你們三國是在分周天子的家業,是應該挨打,怎麽說也不應該讓天下一統在你們手裡分崩離析,誰做了這件事,誰就該挨打。”

  韓王安說:“這個我也讚同,春秋戰國打了幾百年,唯一追求,就是江山一統。”

  齊明劍說:“就是,誰起事,就打誰。”

  韓王安說:“我心裡清楚,這次韓國可不是挨打,這樣簡單的事了,你們秦國是要滅我韓國了。”

  “知道就好,你還是早點投降,求得秦王的寬容吧。”齊明劍也不管韓王安是猜到了,還是有意套他的話,總之,到這份上了,只能把話,說的越重越好。

  最後,齊明劍還是惹得韓王安動怒了:“你說得是什麽好話呀,要不是看你一個局外人,就我這暴脾氣,也不能容你,你家秦王他是一個大王,我也是一個大王,憑什麽我要降他,他這是想爭周天子的天下,那我也能爭得。”

  齊明劍說:“你剛才還說,秦國要滅韓國,怎麽你還想爭周天子的天下了。”

  此時,韓王安也是六神無主了,似乎在喃喃自語:“怎麽可能不戰就降了,那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呀?”

  韓王安說的也似乎在理,不管怎樣,人家也是諸侯國的大王,面子還是要的。

  他又如來了神一樣,說道:“你怎麽不勸你家大王降我,別廢話了,有本事打來再說。”

  “再說什麽,韓國真的要滅亡了,你要是以後再起事,還是一樣再次會被滅。”齊明劍也不怕泄漏天機了,反覆把這個結果說出來。

  韓王安也說:“果真是如此,真讓你說準了,我算也是這個結局,這就是明擺著的事,卦也讓你批準了,可韓國還是不會服的,你就等著看吧。”

  齊明劍說:“怎麽就和你說不明白了,你還有什麽可不服的?”

  韓王安說:“成者王侯敗者寇,誰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好說好商量,這事好辦,要是真動手,那就來吧。”

  齊明劍急了,說道:“你這成什麽事,沒有這麽玩的,這不是耍賴嘛,輸了就認輸嘛。”

  韓王安還堅持他的道理說道:“我們都是王,心裡都想著天下一統,就看誰有這個本事了。”

  齊明劍說:“能想到一起,就走到一起來嗎。”

  韓王安說道:“憑什麽呀,就他秦王知道天下一統這事,我們這些大王就不想嗎,秦王有本事,那就戰場上見吧。”

  “這事你和我還真說不上,我可不是替秦王下戰書來的,我也不是求你投降的,我只是想讓你,為你的大臣們和你的家人考慮一下,如果戰敗他們的後果。”齊明劍說道。

  韓王安說他不會降,他想得開:“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離開我,也許過得更好,我就更不用多想了,怎麽說,也是一個大王,不能出爾反爾,一會兒一出,讓我歸降,除非滅了我韓國。”

  韓王安一再表示,投降這樣的事,他做不到。

  最後,他堅定地說:“真的不能服,咱們就戰場上見吧!”

  韓王安內心十分複雜,他嘴上說不服,求戰,絕不投降,可內心已經失去了,拚死一搏的鬥志。

  如果此時,他真要是拉開拚命的架勢,動員韓國下上齊心協力,與秦國拚死決戰,憑韓國的高城牆和強有力的兵器。

就算是秦國能一舉拿下韓國,也會付出眾多秦軍士兵生命的代價。  要是秦國滅六國,遇到的都是這個拚法,打到最後,秦國也就沒有可用之兵了。

  這也是齊明劍不想看到的事,而韓王安似乎也知道這事,只是他沒有往與秦國拚命這事上想。

  他隻想過眼前的日子,聽天由命,並不想與秦軍決一死戰。

  與韓王安會面,讓齊明劍也了解到了韓國的虛實,盡管韓國一再表現出示弱,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他們畢竟有很強的軍事實力,一定要出奇製勝。

  如果秦軍在進攻韓國的過程中,受到強弓勁弩發出的箭頭,雨點般的襲擊,成堆成堆士兵,戰死在韓國城牆之下,這更是齊明劍不想看到的事。

  而韓王安和韓國那些忠心兵勇,所表現出來守國必死決心,也同樣讓齊明劍感動。

  看來,打起來,不管主動進攻,還是被動防禦,還是要有很多少人,會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齊明劍想到了,韓王安以後,還會起事,並再次被滅,就勸韓王安。

  “若有朝一日,被滅了國,就不要急著,想復國報仇,讓更多人為你個人的意願付出生命。”齊明劍說到這兒,馬上停住,他差點說接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盡管他沒有說出這話,及後面可能更為瘋狂的話,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把話挑明了,這也就是在泄露天機。

  於是,他就又勸韓王安,早點把韓國年幼的公子、公主,送離韓國避難。

  此話一出,韓王安對自己的後事已經了然,他請齊明劍安排此事,看得出他真的是很為難,自己身邊沒有可用之人了,這種事也只能是交給齊明劍這個外臣了,忠勇能敵秦軍的將領,此時,也是寥寥無幾。

  齊明劍說:“此事,易早不易遲,我可以安排齊二少爺,具體辦這件事。”

  韓王安謝齊明劍考慮周全,讓他們一定要辦好這事,給韓國給下根。

  齊明劍回到了南陽,擔心自己這次勸降,有泄密之嫌,更是婦人之仁,一定會打草驚蛇了,

  或許是多此一舉,沒有完成秦王交給的任務。

  於是,他就給秦王去信請罪。

  秦王回信,只有兩個字:“甚好!”

  秦王這是什麽情商,這樣理解齊明劍,看來秦王真的不把韓國放在眼裡,秦王認為齊明劍這次與韓王安會面,讓韓王安徹底喪失了決戰的決心,起到了不戰而勝的第一步。

  至於齊明劍已經答應韓王安,把韓國年幼的公子和公主送走,也算是仁至義盡。

  秦王也沒有提出異議,只是讓齊明劍以後再也不要私自去韓國了,這樣非常的危險。

  說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真要是發起瘋來,說不定韓王安會拿齊明劍出氣。

  齊明劍也意識到了這點,表示以後再也不入境韓國。

  離開戰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還要為開戰準備力量。

  他坐守南陽城,讓呂不韋的門客配合協助齊二少爺,把韓國年幼的公主和公子,陸續的轉運出來。

  同時,讓他們鼓動韓國的權貴,把韓國搞亂。

  與此同時,秦王府派出各路殺手,再次潛入韓國。這次是動真格的了,齊明劍身邊的大內高手,也都這被調走了。

  他這會兒,身邊隻留下兩名隨從,和一支秦軍衛隊。

  命令一下答,馬上就行動起來。

  韓王府裡,韓王安和眾臣見到形勢緊迫,商議應對秦國之策。

  還是有大臣出來,主張韓國主動對秦國宣戰,並聯合五國和秦國拚了。

  他振振有詞的講道:“韓國的兵器,是一流的,就應該主動出擊,逼秦國講和。”

  韓王安並不糊塗,此時,沒有哪個國會出來,和他們一起玩抗秦戰爭。他自己站出來,主動與秦國拚命,無疑就是在找死。

  而出來講這話的人,也並不是真的有必死之心的韓國勇士。

  反而是那些,得到過秦國好處,而又一直在說服韓王,給秦王進貢的人。

  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本應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以便日後開戰之時,組織強有力的反擊。

  只有反製成功,才能讓秦國主動講和,而不是率先挑起事端。

  按理說,當初獻出南陽之時,就應該早有防范。目前,已經錯過了時機。

  韓王安仔細考慮後,認為還是應該從長計議,樹立起韓國大戰秦國的決心。

  他和大臣們說:“這種鼓舞士氣的話,不只是口號,而是拚命一搏的決心。”

  他接著,講起了當初獻出南陽城,退守黃河南岸,就是為了有一天,有機會反擊。

  可是,那裡現在有重兵把守,我們要收回南陽,暫時是不可能。

  還有大臣說:“現在就是要奪回南陽城,這樣才能爭取主動。”

  韓王安說:“現在不是進攻秦國,奪回南陽城的事,而是秦國來犯,我們能不能以抵擋得住他們進攻的問題。”

  也有大臣講道:“韓國現在是四面受敵,齊、魏、楚、秦四國,都有可能乘虛而入,我們還是要時刻提防才是。”

  而更多的大臣,說到正事,反倒是都不言語了。

  如何防范,讓誰出錢出人,誰都後退,僅有幾個忠勇的大臣和將領,在等待領命。

  韓國這些年內亂不斷,國庫早已經空虛,已經拿不出錢來,讓他們打造更好的兵器和部隊。

  兵工廠裡都在為秦軍打造兵器,而他們竟然視而不見,有的甚至還摻和進來,從中大撈好處。

  看到這些事,韓王安也只能是乾著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