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下了朝回到政事堂看著親隨送上來的報紙,心中一動,不知王雱辦的報紙如何了。
看著其余幾位宰執都拿著報紙再看,他突然有一種危機感。
翻看著報紙,除了很多客觀的東西以外,有幾篇都是有主觀意味。是文章就有觀點,有觀點必有傾向,而長年累月的觀看,必然會影響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
看著這《汴梁時報》這些日子根本對變法沒有提及太多,這讓王安石有些不滿,卻也是無可奈何,人家說了,本報並不為誰宣傳,如果你想要表達觀點,可以,請你投稿,本報擇優刊發。
可是自己又不願意為韓晨的報紙做宣傳,是以變法見報的時候便不多了。
“這報紙果然是好,很多東西都能了解到,不至於被人蒙蔽。”曾公亮已經老眼昏花,隻得讓人在一邊讀報紙,卻也是一日不拉。
“這報紙我看朝廷也得辦!聽說司馬光也要給人執筆,堂堂翰林學士這樣做怕是會惹人非議。”趙拚對這報紙也是很感興趣。
“朝廷必須發聲,只靠邸報是不夠的,很多東西都要讓百姓知曉。”王安石接話道。
“那這件事就有勞介甫了。”曾公亮笑道。他也算是做個順水人情給王安石,反正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麽損失,官家說不定還很欣賞他這種做法。
富弼不來政事堂,自己又面臨退休,想要製衡王安石,自會是癡人說夢。
其余二位也多不是王安石的對手,眼看這政事堂幾乎成了王安石一個人的舞台,幸虧樞密院那邊還有個文彥博和呂公弼,不然可真就是王家一言堂了。
曾公亮剛想著事情,這邊唐介就對王安石又開始了一輪攻擊。
“介甫,不知道這報紙的名字你打算叫什麽?”“《大宋新報》吧!”王安石自然是想將“新”字放在裡邊,以彰顯變法革新之意。
這就讓唐介很不滿了,“‘新’從何來,我看還是叫《皇宋日報》的好。”
二人對報紙名字的爭論也是反應了他們對於變法的態度。
王安石忽然覺得剛才自己失策了,曾公亮讓自己做主,自己又何必自尋煩惱在這裡想名字呢!
到時候定下來直接在政事堂內通知一聲便好了,這下讓唐介摻和進來怕是又麻煩了。
“新皇登基是為新,勵精圖治是為新,變法改革是為新。天下處處是為新。”王安石咄咄逼人。
“不知王參政整日所說的變法,到底意欲何為?”唐介又被王安石堵得難受。
“官家所願,百姓所想,富國強民,掃平西賊。”
“莫要說那些空話,這變法哪有這樣簡單,我看你這是要禍國殃民。”唐介的話很是難聽。
曾公亮急忙將二人勸開,趙拚看著這一出,心中暗暗叫苦。
“相公,您看這以後可如何是好,兩位宰執鬧得不可開交,傳揚出去,朝廷的臉面何在啊?”趙拚湊到曾公亮身前。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曾公亮也是毫無辦法。
趙拚看著蒼老的曾公亮,心中忽然生出一種荒涼。隨著歲月老去,人的激情也慢慢平淡,很多事情都看開了,想明白了。
唐介怒氣難消,回到家後甚至連飯都沒有吃。
看了一會書的唐介剛躺下,便覺得後背一陣劇痛,連忙起身喊來家人,這才發現背上起了幾個毒瘡。
第二日的早朝,眾人沒有發現唐介,頓時覺得安靜了許多。
“怎麽沒見唐參政?”有人好奇道。
“不知道呢!身體很棒啊!沒聽說有什麽毛病啊。”
“你們還不知道啊!是身上犯了毒瘡。”
王安石則是沒有在意,他現在一心撲在變法上,整日在條例司裡領著眾人研究新法。
沒有了唐介的阻擾,王安石的報紙很快就刊印了。
韓晨看著剛剛印出《大宋新報》,饒有興趣道:“這也算是百家爭鳴了。”
“保守一派的報紙倒是要難產了。”林緒笑道。
韓晨一愣,早就聽說司馬光和那些人摻和在一起,怎麽折騰了這麽久也沒見動靜。
“只要湊夠了錢,也不是很難啊!”韓晨覺得此事不難。
“他們誰也不想出錢,也還想辦報紙,怕是難嘍!”周望山道。
“那可真是沒有理想的人啊!”韓晨笑話道。
“都只是些只會逞口舌之利之輩,要是要那些人去治國,怕是大宋早就被西賊殺進來了。”林緒的話中流露出對保守派的不屑。
韓晨搖搖頭:“莫要說這些,不用多久怕是就要鬧起來了,朝堂上很多人對變法很不滿意。”
“他們難道不想富國強民?”林緒不解道。
周望山也是一頭霧水,“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凡事都要反對,那還讓不讓人做事了。”
“世上就有這樣的人,自己不去做的事情,別人做了他又去四處指謫。此類人各處皆有之,歸根到底還是分配不公,閑人太多。”韓晨道。
“我看也是, 多是空談之輩。”林緒點頭應道。
“先生,這《大宋新報》怕是會對咱們的報紙有影響。”周望山擔心道。
“無需擔心,這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以後肯定還會更多,只有將內功練好,才能在以後殘酷的報業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韓晨寬慰道。
“我剛才在想,咱們是不是以書院為依托,辦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刊物,到時候以這個為載體,向整個大宋傳播先生的科學。”周望山提議道。
其實這個建議他已經考慮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思考成型。
“只是,這書院的名字?”林緒道。
此時的書院因為沒有建好,並沒起什麽像樣的名字,只是因為處在清河,眾人也就稱作為清河書院。
韓晨道:“這倒是個問題,今日大家集思廣益,想一個吧!”
“還是您起吧!”周望山笑道。
“那就叫蒙新書院。啟蒙維新,簡單明了。”韓晨也不推托。
韓晨思考了一會周望山的建議,知道這是周望山想出來的好點子,有了這個刊物,就能站在大宋科學的高峰之上,牢牢把握住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