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樂聖》第三百零四章 怎麽花錢
醜時中的時候,兩市的客流才算是走完,很少有這樣熬夜經歷的長安城百姓們,只怕明日會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至於那些大起膽子背著重重的包袱而擺攤的百姓們,卻是聽著褡褳裡的銅錢響聲回去的,三五成群的討論著什麽東西好賣,自己還能有什麽改進之類的話題,一輩子未必有這麽大的收獲的他們,不免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信心。

 李龜年和高柔與王維還有李彭年李鶴年幾人是在流民們擺的湯粉攤上面碰頭的,現金和一些捐贈的物資,已經由內侍監的清算吏與監門衛押解到了慈善署的庫房點數封存,十幾個舞台的匯總帳本,則是到了李龜年手上。

 “一百二十七萬八千貫。”將各個帳本的數字去掉零頭核算了一下之後,李龜年得出了一個具體的數字,向大家公布道。

 聽到這個數字,即便是匯總帳本的時候,知道最終的款項會比較巨大的其余幾人,也都有些緊張的咽了咽口水。

 不過,其中最為理智和有政治頭腦的李彭年,卻是最先開始思考了起來,道,“大哥,這才是第一天的捐款數額,加上今後兩天,以及賣席位的錢,總數突破三百萬貫,甚至達到四百萬貫都有可能,穩穩的比朝廷一年的稅收結余都還多了,只怕會成為一個燙手的山芋。”

 高柔點頭認同道,“確實,之前義父聽說賣席位的收入高達四十多萬貫的時候,就猜禮部可能因為這些錢惹出一些麻煩,蘇尚書未必頂的住壓力,現在,錢數可能翻十倍,即便是陛下,也不會置若罔聞了。”

 李龜年合起帳冊,目光堅定的道,“慈善署的捐款,堅決不能挪為它用,否則,它就是朝廷變相的榨取民間財富的一種手段,所以,咱們得開動腦筋來想辦法了。”

 “李兄有什麽方向嗎?”王維問道。

 李龜年想了想道,“首先是找項目投資,保證慈善署的資金來源不枯竭,其次是用於慈善項目建設,使全民得以受惠,再其次是建立金融借貸渠道,將閑置資金利用起來。

 當然,為了增加對朝堂諸公和陛下的說服力,一些方面,肯定是要讓陛下和朝臣們能夠得到好處的,你們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思考,想到什麽,就說說看。”

 很快,李彭年就想到了一點道,“投資經營上的眼光,我等是遠不及大哥的,自是不必多提。

 不過,慈善署的錢,雖然都是來自於民間,但是恩出於上這樣的規則,是必須要守的,如果陛下和朝廷同意了在東市修建慈善學院和醫院的建議,那麽這慈善醫院和小學,必須要與皇家扯上關系,要讓百姓們知道,這是陛下給他們的恩德。”

 聞言,李龜年點了點頭道,“這個簡單,咱們只需要在學院和醫院的名稱上冠以‘大唐皇家’四個字,就能讓百姓們知道,這是陛下對於自己的恩惠了,而且,有了這樣的冠名,對於咱們建起來的學院和醫院的逼格,也能有所提高,可以在很多方面起到不小的助力。”

 “逼格?”眾人聽到這個新詞,有些詫異的看向了李龜年齊聲道。

 “呃,就是檔次,水準的意思,比如,咱們的醫院,如果叫做‘大唐皇家慈善醫院’的話,你們覺得,咱們招聘醫師還會難嗎?只怕有許多醫師,都削尖了腦袋,想要為皇家效力吧!”李龜年摸了摸鼻子給大家解釋道。

 至於學院,那麽更加有這樣的味道在裡面了,以後凡是從‘大唐皇家慈善學院’啟蒙讀書的學生,都可以說自己是受了皇恩成長起來的,不說這個頭銜有多大的作用,至少能讓一個人的出身顯得更加清白,皇帝用人的時候,會更加願意用這種受皇家恩惠成長起來的人,這些學生身上,會天然的有一道忠誠光環在。

 畢竟,受皇家一路資助成長起來的人,如果做出對不起皇家的事情,是更加會遭到世人唾棄的。

 “署正說的是,不過,既然您之前已經估計只在東市修建一間慈善醫院和一間慈善學院是不夠的,那不如趁著現在慈善署有錢,在西市也買兩塊地,各修建起一間來,這樣,也避免了長安縣令,會對咱們慈善署說三道四。”同樣出身貧寒的溫輕開口建議道。

 他太知道一個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想要求學,治病有多難的,當年如果不是被錢逼的走投無路,他也不會選擇殘了自身,去內侍監當差。

 李彭年補充道,“不僅是在西市,在其它一些貧民較多的坊,也可以建的,只要陛下同意了東市的這兩間,後面的計劃咱們可以報多一點,不過,得根據實際情況慢慢建,畢竟,管理,經營,教學,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不能一股腦的建好了,空置著。”

 李龜年點頭讚道,“對,你們考慮的很周全,這方面,咱們就這麽辦。

 如果最開始的這兩個項目能夠做成功,那麽未來,肯定不止局限在長安,還有洛陽,揚州,益州,乃至全天下所有的州縣。

 並且,不光是為他們提供啟蒙教學,還可以為他們提供助學資金,醫療貸款,幫助百姓們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更好的醫療。

 所以啊!別看咱們手頭上現在這一筆錢不少,相比起未來的花銷來,還遠遠的不夠。”

 聞言,大家對未來的工作方向便更加明確了,並且心中的雄心壯志也升了起來,他們很想看看,一個有了慈善醫療和教育幫扶的大唐,將會是什麽樣的。

 “李兄有興盛文道的志向,小弟佩服,不過,咱們大唐的朝堂之上,可是武人當道,想要獲得朝臣們的通過,光是興盛文道,只怕是不行的。”王維想到了一點,提出來道。

 聞言,眾人也是連連點頭,現在的兩位宰相,張嘉貞和王晙雖然都讀過書,可都是領兵配劍出身的武人,朝班上,武將序列裡面沒有幾個文臣,文臣序列裡面,卻摻雜著很多武將。

 而且,李隆基這個皇位,是經過了多次軍事政變上位的,這就導致了朝堂上下一致認為,武力,才是國家安定的重心,慈善署做項目,必須考慮武人的利益。

 於是,李龜年開口道,“先前我倒是盡顧著想修建文學院的事情了,忘記了這一茬,看來,還得修建一間武學院,另外,咱們應該在士兵的戰後撫恤上下功夫,畢竟,這也是慈善的一塊。”

 李彭年點頭附和道,“是了,這樣的話,讓武將系的朝臣們能沾到好處,他們對於慈善署的錢怎麽用,就沒有那麽多話說了。”

 “剛才,大哥還說了,要建立一些可以讓百姓受惠的項目, 不知,修橋鋪路的算不算?”存在感一直不強的李鶴年開口說話道。

 李龜年點頭道,“算,當然算,不過這些事情具體怎麽操作,必須要匯聚民意,然後經過咱們慈善署的吏員現場考察了之後,再決定弄不弄,你這一提醒,倒是讓我想起了之前我跟蘇尚書說過的一個事情。”

 “什麽事情?”眾人一齊問道。

 李龜年答道,“給翰林院建一座圖書館,讓所有的百姓,都可以憑戶籍,支付少量的費用,就可以讀到一些市面上很少流傳的經典。讓諸位飽學的翰林轉去負責修書的工作,對於各種書籍的傳續和日常管理,都交給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來做。”

 “此法甚妙,若是翰林院的書籍對外開放,別說是普通平民,即便是我等這樣的士族子弟,只怕也要進去一觀的,這個圖書館的修建規模要是太小了,只怕會被大家擠塌。”王維一拍桌子道。

 李龜年笑了笑道,“那就建個可以藏書百萬卷,供數萬人現場觀看或者借閱的超大圖書館。”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