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蒙驁要將自己護送至秦國,鍾憑這麽一來還是欠下了這個人情。
金銀好還,人情難歸,鍾憑既然已經知道魏無忌打算合縱列國而攻秦,那麽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正在攻打魏國,如今屯兵高都的蒙驁部。
“老將軍仍舊打算東進而攻擊魏國大梁麽?”
雖然一直對鍾憑禮待有加,但是鍾憑問出這句話讓蒙驁覺得鍾憑有些不知好歹了。
“先生才能過人,為何思想上如此疏漏,這乃是我大秦軍情,本將軍禮讓先生,那是敬先生之才,還望先生不要得寸進尺了好。”
鍾憑知道蒙驁誤會了自己的意思,趕緊賠了個禮,說道:
“老將軍誤會了,鍾憑豈敢刺探軍情要務,實在是有一句話想說與老將軍。”
蒙驁眼皮一抬,再次看向鍾憑,問道:
“先生有何話要講?”
“老將軍率軍一連攻克魏國的高都、汲縣,緊逼魏國大梁城,一直在趙國躲避魏王的魏無忌由此歸國,老將軍不可不防,兩年前老將軍奪取韓國的成皋、滎陽二城,秦王設置三川郡,成皋得天地之險,老將軍不若死守成皋,以滎陽城為基,暫時避其鋒芒。”
聽到鍾憑是擔心自己打敗仗,蒙驁心裡那股憤怒也漸漸消散了,站起身來,走向營帳門口,鍾憑和鷹空不敢托大,畢竟這是人家的地盤,也接連跟著站了起來。
“先生還是小看我秦軍了,別說魏無忌,就是如今龐涓在世,魏軍也不是我大秦精銳的對手。”
鍾憑還想再勸,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隻好作罷。
要知道此時的秦國有奮擊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然而魏國亦有帶甲三十萬,趙國有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國有持戟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燕齊亦有帶甲數十萬,最少的韓國不足三十萬。
一旦魏無忌的聲望能夠聚合幾國的兵力,蒙驁所領的這部秦軍,必然會被殲滅在此。
“秦軍勇猛,世人皆知,鍾憑萬分感謝老將軍的幫助,一旦魏國反撲,將軍切記不要與魏無忌正面交鋒,此人領兵才能不輸於其威望。”
鍾憑言盡於此,至於蒙驁會不會聽進去,鍾憑便不得而知了,此時的鍾憑和鷹空已經在蒙驁派出的一伍士卒的護送下前往了函谷關!
“先生,老將軍跟信陵君是否會交兵。”
鍾憑和鷹空兩人騎乘的很近,另外的無名秦軍這是在前後開路和保護,鷹空慢慢靠近鍾憑小聲問了一句。
鍾憑眼睛瞅了瞅前面的秦軍,也壓著嗓子說道:
“老將軍這次可能會吃敗仗。”
鷹空對於蒙驁這樣身居高位還禮敬賢才的人自然心生好感,聽到鍾憑的話,趕緊說道:
“秦軍會敗?”
“任何人也不能低估公子無忌的個人魅力,他既然有合縱各國攻秦的想法,此事必然會被其做成。”
“那我們應該再次跟老將軍強調一番呐。”
“話都已經說到了,再深幾分,反倒不美,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再說了,老將軍是個聰明人,可不是我們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樣子。”
“先生似乎很了解老將軍。”
“談不上了解,隻是聽聞過老將軍當年的一件趣事,一件讓應侯范睢也跟唬住的事。”
就在鍾憑和鷹空小聲對話的時候,護送兩人的士卒大聲喊道:
“兩位,前方便是距離函谷關最近的一個關驛,我們將軍給了兩位通行的文書,
但是想要入關還需‘傳’才行,不然兩位剛進函谷關,寸步難行呐。” 鍾憑和鷹空雖然聽說了秦國對於戶籍的嚴格控制,但是此時也未免有些好奇。
那一伍秦兵已經回去複命,前面再行不久便是函谷關了,既然蒙驁開具了兩人可在驛站歇息的文書,兩人倒是免受露宿荒野之苦了。
不然以秦國嚴格的法律管制,到了晚上,如果沒有可以證明你自己身份的“傳”,“驗”等,秦國所有逆旅(旅館)都不敢接待你,甚至會直接將你送至官府。
如果查出逆旅內有舍人(當年秦法的制定者商鞅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自己制定律法的執行力。
鍾憑和鷹空進入關驛之後,發現此時在自己前面已經來了一人。
將馬匹栓在桑樹之上,鍾憑跟早自己先來的一人四目相對觀察了一會之後,那人率先開口說道:
“能在這小小的關驛中相遇,也是有緣,楚國上蔡人李斯,敢問先生可是也要入秦?”
鍾憑見此人言語之間頗為得體, 自己自然也不能失了人家的面子,也趕緊作揖說道:
“魏雲夢人,鍾憑,先生所言不差,正是要入秦。”
聽到鍾憑說完之後,李斯將目光看向鷹空,鷹空稍微落後了鍾憑半步,這位叫李斯的人還是沒有忽略這位鍾憑的“隨從”可見其涵養到家。
看到李斯看過來的目光,鷹空也行了一俠士之禮,微笑著說道:
“先生的弟子鷹空,衛國人。”
這倒是令李斯驚訝了,眼前這位年紀明顯比自己年少的年輕人,竟然都收了弟子,這讓李斯對鍾憑的態度更為禮敬,畢竟隻是態度上面的一個表現。
對於追求實效而不求虛名的法家之士來說,以微不足道的付出或者一份善緣,怎麽看都是一個穩賺的買賣。
“先生從何處來?”
鍾憑跟李斯一同向關驛內走去,鍾憑辦側著身子對李斯問了一句。
“從齊國來,為名為利而入秦,俗人一個呐。”
鍾憑聽到李斯的話,朗聲笑道:
“先生當真是言語幽默,先生入秦想必是身懷屠龍之術,何必過謙。”
“哦?先生如此說來也是身懷屠龍術咯?”
鍾憑沒想到此人思維如此敏捷,直接從自己的話語中給了一個小小的反擊,這讓鍾憑對此人來了幾分興趣。
“你我能在此地相遇,便是緣分,既然都是為秦而來,不若你我和鷹空三人共飲一杯何如?今後到了秦國,人生地不熟的,也能有個照應!”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