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永寧》第97章 “助人”
  等永寧再次回到太極殿的時候,祿東讚一行已經在李世民跟前哭訴過一通了。而滿殿的大唐官員,臉色都盡可能的表現出平靜,但眼神裡都透著幾分不耐煩。

  高陽公主和晉陽公主沾了永寧的光,頂著證人的身份,在李世民的有意包庇下,跟著永寧一起進了太極殿。

  李世民看見高陽公主的時候,小小地吃了一驚,差點沒認出來眼前這個一身翠綠衫裙的是自家十七女。殿上斜眼偷看高陽公主的大有人在,不過也都是在太監唱名而入後,根據排除法認出來的。

  永寧給自己弄個裸裝出來,別人會覺得好看,卻不會吃驚,因為她本來就少在人前露面,大家也沒有個對比。但是高陽公主可不一樣,這位一向都是個高調的主兒,宮禁之中跑過馬,鬧市跟人鬥過酒,各處官署停車路過什麽的,再加上一些聚會中的碰面,大唐三省六部的官員認得最清的公主,就要數高陽了。

  永寧跟李世民見過禮後,但安靜地站在那裡當壁花,看著高陽公主得意洋洋地在那裡東瞟一眼、西瞟一眼的炫耀。房玄齡狠狠地瞪了永寧一眼,他一看就知道高陽公主這妝扮絕對又是永寧折騰出來的,雖然看著是挺賞心悅目的,但是得有一個前提——那不是自己兒媳婦兒!

  永寧悄悄吐了吐舌頭,她其實真的攔過高陽公主的,但是這位愛美的公主殿下一聽說讓她卸妝,跟要殺她似的,尖叫著跑出去老遠,一副打死也不從的樣子,永寧還能怎麽辦?只能認了吧!

  不過房玄齡的眼神還是很有殺傷力的,永寧悄悄地在背後扯了扯高陽公主的衣擺,低聲說道:“嫂子,注意點影響,父親大人可是已經瞪了我好幾眼了……”

  高陽公主還算有良心,或許也是對房玄齡有些敬畏之心,於是,她終於把頭半垂了下去。

  誰知此時晉陽公主卻冷哼了一聲,瞪了高陽公主一眼,又瞪了永寧一眼,然後拎著裙擺但衝到了李世民的身邊。“父皇!”這位小公主跪坐在李世民的腳邊,抬頭仰望著父親,說道:“永寧欺負人!她隻給十七姐打扮,都不肯把我也變漂亮……”

  李世民素來疼愛晉陽公主,眉眼含笑地拍了拍晉陽公主的頭,剛想說話,就聽底下此起彼伏的響起了好幾聲乾咳聲。皇帝陛下這才醒悟過來,他這會兒正在太極殿主持朝議,於是他也只能乾咳了兩聲,低聲交待了晉陽公主兩句,然後將晉陽公主攆下去與永寧和高陽公主同站。

  “請陛下為我等主持公道!”祿東讚實在被永寧出現後的“溫馨”氛圍給鬱悶到了,居然搶在皇帝說話之前,搶先出聲。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瞟了吐蕃諸人一眼,然後義正辭嚴地看著永寧,問道:“房氏,方才吐蕃使臣狀告於你,說你方才在宮門外言辭不敬,多有挑釁,置兩國邦交於不顧,可有此事?”

  永寧一臉委屈地朝上看了一眼,躬身施禮,然後說道:“回陛下,臣女實在是冤枉!臣女方才出殿之後,蒙高陽公主與晉陽公主相邀,同車出宮,行至宮門處,按製下車接受檢查,不想吐蕃使團也站在宮門外,見臣女下車後,便有一個吐蕃大漢揮舞著拳頭朝臣女衝了過來,張嘴就說他們吐蕃不是好欺負的,說臣女是有意想要挑起兩國戰爭……陛下明鑒,臣女素來循規蹈矩,不敢稍有疏忽,哪裡敢擔這樣的罪名?……”

  永寧說到這兒頓了一下,再次偷眼向李世民看去,見皇帝陛下臉色還算平靜,才繼續說道:“於是,臣女就好心的與他們分辨,我大唐國力強盛,與我國為敵殊為不智,前兩年李大將軍那一仗,便是前車之鑒,希望吐蕃使臣三思而後行……陛下,臣女秉承著一片善心勸解,倒也見些成效,吐蕃使團眾人面紅耳赤,似是羞愧難當,臣女聽說吐蕃人素來烈性,生怕他們中間再有幾個性子強的,萬一一時想不開撞死在宮門前,那就不好了,於是臣女還勸慰了他們幾句來著……雖然後來臣女也反省過,當時似乎言辭稍嫌犀利,但是臣女真的是一片好心來著……何至於到他們嘴裡,就成了‘言辭不敬,多有挑釁,置兩國邦交於不顧’了?陛下,會不會是他們對咱們大唐語言理解不深,所以產生了曲解?”

  永寧的話還沒說完,太極殿中就時不時地傳來幾聲憋笑的悶哼,而等她話音一落地,周圍的大臣低頭悶笑的,不停聳動肩膀的不知凡幾。而衝著房玄齡使眼神,豎拇指的,更是不少。連長孫無忌的眼中都帶著幾分笑意,對永寧的語言藝術頗為欣賞。

  皇帝陛下看著氣得直哆嗦的祿東讚,心裡那叫一個美!剛才那股膩歪透了的感覺統統不見了,渾身上下一片通爽。

  可是,祿東讚那叫一個氣喲!哆嗦著指著永寧,臉色慘白成了一片,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他本就是強撐著上的大殿,他的目的倒也不是真想討什麽公道,只是想借機緩和一下,希望能為和親之事留出余地。他原以為李世民多半會安慰他們幾句,然後順勢將和親之議能再繼續下去才好,不成想李世民居然又把永寧叫上了殿,而永寧這番剖白,更是讓他的傷情雪上加霜。於是,宮門前的那一幕,再度重演,可憐的吐蕃大相再次血濺大唐!

  禦醫早就在殿外相候——這是李世民的安排。這位也沒安什麽好心,祿東讚這樣的人物,在皇帝陛下看來,早死比晚死好!

  一個祿東讚倒下去了,可是還有好幾個吐蕃使團成員很堅定地站在太極殿中,義憤填膺地瞪視著永寧,一副恨不得吃了她的樣子。

  永寧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非常之無辜地看著仍堅守在殿中的那幾個吐蕃人,試圖用肢體語言告訴他們——你們真的誤解俺了!俺真是好人來的!俺說那些話,真是一片好心……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將笑意強壓了下去,然後非常公正地宣召了一乾證人上殿,走完了這個過場之後,另召了個通譯過來,然後義正辭嚴地告訴吐蕃來使——他們衝動了!他們誤會了!通譯還是大唐的好,吐蕃帶來的不好用呀……最後,慷慨的大唐皇帝陛下非常大方地借給了吐蕃使團,一個通譯。

  這天的朝會,就此“圓滿”地結束了!

  永寧低頭耷耳地跟在房玄齡身後出了太極殿,她實在是被自家父親大人散朝後的那一眼,給嚇住了。房玄齡其實心裡美著呢!相較於“攘外必先安內”的政治思想,他更傾向於“禍水西引”!今天吐蕃和親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八成,他很早以前就在構思的一些想法,差不多也是時候形諸文字,呈奏禦前了……若此事能成,他覺得他這輩子的功績就算是到頂了!

  房玄齡帶著永寧一出大殿,肩膀上就挨了程咬金一巴掌,疼得老頭子直咧嘴。“老房,不錯呀!這閨女生的不錯!可惜了,俺以前怎就沒發現你家閨女有這能耐呢?要是早知道了,俺就不那麽早給俺三小子訂親了……”程咬金拿著打量貨物的眼神,上上下下地看了永寧好幾圈,看得永寧滿頭黑線,還不敢吭聲。

  “你老小子什麽意思?!”旁邊過來了一個紅臉老漢,正是程懷弼的未來老丈人尉遲恭:“你這是在嫌棄俺閨女怎地?!”說著,這老漢就挽起了袖子,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意思。

  旁邊立刻出來幾個人將程咬金和尉遲恭給拉開, 說和勸慰。

  永寧垂著頭直撇嘴,這程家其實還真跟房玄齡提過親事,可是到盧夫人那兒給擋了回去,程懷弼那性子跟房遺愛一樣一樣的,要是把閨女嫁過去……盧夫人很直白地跟房玄齡說,她家閨女沒高陽公主的身份,也沒高陽公主那“本事”!

  朝會雖說散了,但是這會兒滯留在太極殿外的大臣還有很多,房玄齡每走一步,都有好幾個人過來打招呼,永寧也被迫沐浴在形形色色的目光之中。她這會兒對高陽公主和晉陽公主非常怨念,這兩個沒義氣的,居然一人甩她一個小眼神兒,然後一左一右地陪著李世民走了,只剩下她在這裡獨自承受著壓力。

  “房家小娘子——”就在永寧跟在房玄齡身後,將將要走出人眾人的包圍圈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了祿東讚的聲音。

  本來各自在說話的大臣們不約而同地收聲,目光有志一同地射向了被人攙扶著站在配殿門前的祿東讚。房玄齡拉著永寧一起轉身,他下意識地將永寧半擋在了身後。

  “房家小娘子,”祿東讚的內傷估計不輕,說話有氣無力的,目光卻透著幾分狠厲:“此番‘厚賜’,我吐蕃必有回報!”

  永寧挑了挑眉,笑得非常溫柔:“我大唐乃禮儀上邦,素來以助人為快樂之本,行善不求回報,所以大相實在不用這麽客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