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夜話》第311章 林致遠保媒
林致遠故意呆呆的樣子,為著典家大爺而發愁:“是該著急了,這女孩子的年齡可不等人,若她下面還有姊妹,豈不是也要耽誤了!我們家也有兩個妹妹,本官便要代替父母之心替她們操持著,典老爺的苦心我是最能理解的!”
典家大爺等的就是林致遠最後這一句,好啊,你能理解就行。“我這丫頭處處拔尖兒,處處要強人一等,如今沒了辦法,非說要尋個世間難有的佳婿,我們都笑,這玩意兒是見仁見智,誰敢保證能遇上個人人都誇讚的少年郎?”
典家大爺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林致遠的神色,“這話要是早個半年,也許就是個玩笑,可如今……林大人來了,真是叫我們這些大老粗開了眼界。大人少年得志,乃是少有的三元及第,又生的風流倜儻,為人胸襟寬闊,愛民如子,大人來幽州這才幾天的光景,隻料理的幽州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大人實乃大才,叫小民等人好生的佩服。所以,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小民願將女兒嫁與大人,不敢奢望別的,隻做個妾,服侍在大人身邊,也當是我們幽州百姓對大人的一片報答之心。”
林致遠就是個好脾氣,要是火爆點,當場就能將這手中的茶盅子砸在典家大爺的腦門上。
瞧瞧這人說的這是什麽話!用女兒來報答自己。虧著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口。把他林致遠當個河伯了?難道還年年送往水裡扔個娘子不成?到時候不用來個西門豹把他收拾了,三皇子手下當差的那些禦史大夫們就能用唾沫星子給他彈劾死。
林致遠說道:“典老爺這是要羞煞本官呢。”
“看大人說的,小民是一萬顆誠心啊!”
林致遠冷哼道:“在下還有這個自知之明的,就算幽州城裡一時間清泰了,那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不過獻了些微薄之力。典老爺若是有心,本官倒願意做個媒人。前幾日荀將軍到衙門中議事,領了個小百戶,二十一二的年紀,家雖貧寒些,不過人卻不錯,荀將軍很是欣賞此人,想必也就幾年的光景,升到副千戶也絕非難事。”
典家大爺盯著林致遠,見對方並不是什麽開玩笑的話,而是實打實的準備給他家九娘子做媒,這才慌了。
自己只有兩個女兒,一個大娘子,一個九娘子,老實講,自己更心疼大娘子一些,畢竟那是發妻的骨血,要是有可能他絕對會將長女嫁給林致遠,可惜……可惜長女相貌過於平凡,連林家的丫頭都比她要絕色些。隻好舍了小女兒,全是為了巴結上林致遠這棵大樹。
白搭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可不是為了和荀家的人牽扯上關系!
林致遠就是把那個小百戶誇到天上去,那不還是荀家的人嘛,在整個幽州,在三皇子的眼皮底下,敢和荀家人“眉來眼去”的,只怕除了林致遠,再無他人了。
典家大爺還想過活幾年,“大人,這百戶……就算了吧,我那個丫頭,倒不大愛看那些舞刀弄槍的。”
林致遠笑呵呵道:“也是,女孩子嘛,喜歡斯文一點的也對。不過典老爺別急,我這裡還有個人選。你該知道,我們家有門親戚,是京城的榮國府,他家的少爺如今就在我府衙中當差,喚作賈薔的。按照輩分算是我的侄兒,長的一表人才,沒話說,手中也有積蓄。”
典家大爺有了幾分的意動,他忙問:“可是那位貴妃娘家的侄兒?”
“正是!”
典家大爺滿是敬色:“早聽說京城裡有四王八公,其中又以榮寧二府最為煊赫,這賈家出來的少爺定然差不到哪裡去。大人……容我回去商議商議。”
林致遠將典家大爺一直送到了客齋門口,對方極力勸阻叫他回去好生的歇著,林致遠這才命冠纓好生的將人送出去。
晚間的時候,林致遠當個笑話講給黛玉聽,黛玉撫著桌案悶笑不已。良久才道:“薔哥兒要是知道哥哥替他做了這樣一個媒,還不氣的跳腳?典家的小姐,應該就是當日街上見過的。誰娶了這一位,敢情是納了位鎮山太歲,看誰敢在家中撒潑。”
“典老爺可沒說是要嫁哪個女兒。”
黛玉的笑意漸消,悶悶的說:“是啦,找個貴婿就送個漂亮的女兒,找個門第低的姑爺,自然是將家中最不起眼的姑娘嫁過去了。這等世道……”
林致遠難得為賈家的人說句好話,連他自己都沒料到:“薔哥兒……還算是個好孩子,我以為賈家的爺們多半是賈璉,賈寶玉一個路子,能享福不能吃苦,賈薔倒是個例外。他官職不大,但是每日的雜事並不少,我刻意多交代了些,賈薔次次都能出色的完成, 而且從不對人抱怨,但衝著這一點,我就要對他刮目相看。”
“薔哥兒本性倒是不壞,只可惜身邊沒個教養的人,一直在賈家散養著,少不得學了幾分紈絝子弟的惡習,如今到了哥哥身邊,能改最好,若是不能改,哥哥就少將重事要事交與他做。”
兄妹倆把典家的事兒就當個玩笑似的拋在腦後了,誰承想,第二日一早,典家大爺又來了。
彼時林致遠正在前面衙門裡辦差,可巧賈薔也在跟前回話,小廝一說典老爺的名號,林致遠心中一動,便笑道:“賈主簿,你且幫我去迎一迎。”
賈薔沒有任何懷疑,起身去了二堂外。
不多會兒的功夫,林致遠就聽見外面傳來典家大爺的聲音,他內力好,聽力比常人更勝許多,典家大爺約莫是拉著賈薔,正殷勤的問著對方的年齡,喜好!
林致遠淡淡一笑,這個典家,還真是會鑽營。
常和自己打交道的華家也是,只是這兩家一直被鄭氏壓得死死的,不能不說是作繭自縛的結果。鄭氏上下齊心,兄弟之間和睦,從無奪產的風波鬧騰出來,可是華家和典家就不一樣了,人心啊……但凡他們能稍稍齊心些,也不至於在這些年屈就於鄭家之下。
可惜,當局者迷,兩大家族歷經百年,還沒看清裡面的門道呢!
PS:又晚了~~~二更才出鍋,還熱乎乎的!!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