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霉女大翻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家偵探業
周日上午起床後,陳陽挨個拜訪了自己以前委托的幾家私家偵探社。

 在我國,“私家偵探”作為一種職業,並未被政府所認可。

 1992年,我國第一家“私人偵探”機構成立,但隨即在次年,公安部就出台了關於禁止“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的通知,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開設各種形式的民事事務調查所、安全事務調查所等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明令禁止的業務包括:受理民事、經濟糾紛,追討債務以及安全防范技術谘詢,涉及個人的調查等等。

 直到我國加入,根據世界商標知識產權組織的要求,2002年底,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擴大了商標分類注冊的范圍,新增的允許注冊類別包括提供私人保鏢、偵探公司和尋人調查等“安全服務“。然而允許注冊並不意味著中國“私家偵探“禁令已開,目前企業登記還沒有涉及到偵探類的范圍,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嚴格限制在工商營業執照核準的范圍之內。

 有研究者把國人對私人偵探的需求歸為四大類:一是婚姻問題調查二是在債務糾紛三是在商業活動調查四是刑事案件中,當事人希望獲取更多證據用以抗辯或控告。這四項對普通人來說很有精力或能力親自介入,因此催生了對私人偵探的需求。不過在法律上,私家偵探的處境很尷尬,始終是處於灰色地帶的。

 盡管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但近幾年來,冠以“事務調查所“名稱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湧現,在全國,這樣的法人或非法人機構約有2、3000家。不過,公眾事務調查並不等於私家偵探,我國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私家偵探。

 與我國不同的是,在英國,私家偵探是屬於合法的職業。

 英國的犯罪偵查制度一向具有“以民為主、以官為輔”的傳統,因此其四人偵探業發展較早,早在16世紀開始,在倫敦等大城市就出現了警務官花錢去雇傭窮人代替執行勤務的現象,這應該算是私人偵探最早的雛形。

 17世紀末,一些大城市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犯罪活動也劇增,由政府正式任命的執法官員和被雇傭的代理警務官都無法滿足打擊犯罪活動的需求。於是,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發生後,政府或者有錢的受害人隻好想社會懸賞求助,吸引普通市民提供情報和抓捕罪犯。

 在這種條件下,專為獲得賞金去調查案情和追捕罪犯的“捕盜人”應運而生,他們所行之事,類似與美國西部片中的賞金獵人,都是為了酬金不擇手段地去追捕罪犯。當然,從事捕盜人和賞金獵人這種行業的人本身素質良莠不齊,在緝捕罪犯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

 即使在19世紀英國的正規警察機構建立之後,私人偵探也依然存在,所以當時的柯南道爾才會孕育出“福爾摩斯”這個深入人心的虛擬人物,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英國的偵探行業發展到現在,犯罪偵查工作已經主要是由警察負責了,但在一些警方不方便介入或者無暇介入的普通案件中,或者是工業、商業領域裡偽造活動的調查中,以及民事和經濟糾紛的調查中,私人偵探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按照英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私人偵探可根據當事人的委托,就民事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開展調查活動,但不得染指涉及國家和政府機關機密的案件,也不得妨礙警方的犯罪偵查和執法工作。若四人偵探接手的委托中有涉及到重大犯罪案件的,則有義務向警方提供全部案情材料並將該案移交給警方處理。

 不管法律上對私家偵探有什麽樣的限制,最起碼私家偵探這個職業在英國是屬於合法的存在,所以在英國,尤其是倫敦這種大城市,私家偵探機構很容易尋找到。

 本來按照陳陽父母死於被謀殺這種惡性犯罪的情況,私家偵探社是不應當介入此類調查的。不過,任何規定都無法做到一絲不漏,關於法律對於私家偵探的限制亦是如此,自然也就有漏洞可鑽。

 於是,幾乎接受陳陽委托的所有偵探社與陳陽所簽訂的協議中,都不是接手調查陳陽父母被謀殺一事,而是變成了調查陳陽父母生前有哪些仇人,以及安放在小型飛機上的炸彈是哪裡來的這兩項。

 原本謀殺的惡性罪案,就此變成了普通的尋人和尋物,屬於民事案件,自然也就不再受到英國法律對於私人偵探的限制了。

 這四年來,雖然接受陳陽委托的幾家私人偵探社在調查上都沒有獲得實質性的突破,但陳陽從來沒有提出過明顯的抱怨,依舊每半年一次按時支付不菲的調查費用。

 對這樣的顧客, 各家私人偵探社自然是將其奉為上賓,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都特地安排有專人進行歸納整理,提供給陳陽的資料中,既有詳細客觀的調查記錄,也有簡約的總結性案情分析。

 因為要去好幾家偵探社,所以陳陽並沒有時間在其中一家待著慢慢閱讀所有調查記錄,在現場只能簡單地翻閱了偵探社所提供的總結性分析資料,若實在有疑問再詢問一下負責接待自己的人,然後就得再轉去下一家。

 目前還接受陳陽委托並繼續調查的只有四家偵探社,饒是如此,等陳陽挨個拜訪完,帶著幾個厚厚的資料袋返還家中時,已經是下午19點過了。

 奔波了一天的陳陽沒有顧得上休息,給自己衝了一杯速溶咖啡後,坐在沙發上抽出了其中兩家偵探社的詳細調查記錄,便開始開始依次翻閱起來。

 之所以只看這兩家的資料,是因為另外兩家提供的都是例行調查,沒有提出任何特別之處,而這兩家在總結分析中都提到了新的情況。一家是表示找到了有可能有犯罪動機的懷疑對象,另一家是表示對安放在飛機上的炸彈調查有了新的突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