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河東一戰,闊陽之伏,曹操壯士斷腕,舍棄了一萬余兵馬作為吸引衛寧伏兵火力得以逃出升天。甚至,還將他一手組建,花費了無數人力武力打造的虎豹騎,全部丟棄,這樣巨大的損失,在群雄逐鹿的時期,幾乎是毀滅般的。
而就算逃出,一路收攏的殘兵敗將,也不過區區萬人而已,更多的兵勇卻是趁亂逃散開去了。遙想昔日手握雄兵五萬,當者披靡,隻將河東軍殺得潰不成軍,困守窮城,兩相比較,何其慘烈。加上曹仁繼續防備安邑動向的一萬兵馬,整合下來,不過兩萬而已,得以黯然返回兗州。
而同樣,本該是作為奇兵的樂進,曹洪一萬兵馬,在河東一片重新歸附之後,深入敵營深處,不僅沒有撼動衛寧腹背,反而成了孤軍一支。
在結束河東之戰後,衛寧更是派出了一頭嗜血猛虎。在徐榮調兵遣將之下,曹操撤走釋放出來的並州戰力得以全開,緊密的包圍圈將曹軍的活動范圍越發縮小,大小戰事不少,曹軍自然是傷亡慘重,最後不得不退守到了上黨一帶。
而這個時候,曹軍早已經疲憊不堪,兵員的匱乏,糧秣的缺少,被徐榮撲滅,不過是時間問題。
正是生死一瞬,樂進與曹洪,早已經報了必死決心,本著殺一個保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將最後的意志灌注到了上黨攻防之上。
可當他們鼓足了士氣,期望決一死戰的時候,並州軍卻驀然偃旗息鼓,讓他們隻覺得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壓抑得沉悶。
樂進作為主將,能夠在軍力,糧草等等劣勢之下,與徐榮糾纏許多時日而還未全軍覆沒,在曹軍中卻也是少有的智將,對於徐榮詭異的行為,還在揣摩,那廂邊卻已經派遣了信使過來。
讓兩人驚訝無比的,竟然是衛寧要放他們返回兗州!而更驚人的消息則是,呂布揮軍進犯兗州,竟是連番攻城略地,分了半數疆土。
縱然身心俱疲,樂進依舊能夠維持頭腦的清醒。在並州使者的闡述下,不消片刻,便明白了衛寧的企圖。放他們這支疲師南下,不過是一枚為了爭取保住曹操勢力足與呂布爭鋒而不敗的籌碼。坐山觀虎鬥的險惡用心,甚至不用暗藏,赤裸裸的表現了出來。
可偏偏如此,樂進也是清楚萬分,自己的那個主公,縱然面對這樣近乎施舍般的屈辱,也不得不強笑接納下來。
話說回來,終究也是兗州率先犯境,圖謀並州,戰敗了也當得失敗者的臉面。衛寧有足夠能力將樂進扼殺,也有足夠的理由樂得看他曹操覆滅。
放他們回去,卻有著常人沒有的氣度,也有著常人沒有的眼光。除狼而得虎,非智者所取。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才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在當事者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時,這一計明得不能再明的陽謀,曹操也只能咬著牙齒吞下,按照衛寧的意思去走!
徐榮讓開南面道來,樂進不擔心衛寧反悔,得知兗州告急,反而更是坐立不安,可在那數萬並州軍蔑視,嘲諷還帶著施舍的眼光中,惶恐南竄,樂進的心中充滿了恥辱,曹洪甚至意欲魚死網破,不願苟且偷生。終究理智的樂進攔下了曹洪的瘋狂,現下最重要的始終是保住曹操的根基不失,而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今日恥辱,且等他日百倍奉還!
曹操如今屯扎商丘,濟陰一帶與呂布對峙,樂進一路五千殘兵,雖然暢通無阻,但行程坎坷,曹操昔日退兵大陽渡過黃河走官渡東進,現在呂布席卷迅速,這條路卻是走不通了。唯有過道河內,繞道延津,一路疾走奔波,卻是不知道匯合曹軍,還能剩下多少戰力。
這些卻不是衛寧需要關心的,有了樂進和曹洪兩員大將相助,五千兵馬雖然疲憊不堪,但卻是精銳之師,休整數月還可再戰,對於曹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徐榮眼看到手的獵
物就這樣飛走,往日所作的功夫,卻是白費了。不過也正是徐榮有意將樂進逼迫決戰,才使得他能帶走五千兵馬,這不知道該算作是衛寧的好消息,還是曹操的福音。
“昔日曹軍圍城,張燕接替徐晃防務,拱衛蒲州,擁兵一萬,另有解涼,絳城兩縣還有不少兵馬,態度曖昧不明,兄長當可早日決斷,勿使三城趁他人所得!”安邑衛府,郭嘉與衛寧正議未來河東走向。
衛父出走流亡,使大部分沒有作用的衛氏族人北上充當誘餌,成了楊奉泄怒的刀下亡魂,帶走的除了直系親眷外,還有衛凱這一支族人。
既然衛家重歸河東,那麽衛凱這樣一個與衛寧心照不宣的合作夥伴自然也很快接替了安邑的內政,本來混亂不堪的民生,卻是在衛凱的一手操辦下,分擔了郭嘉不小的壓力,很快穩定了下來,再一次,讓衛寧頗為驚喜。
有了這一次災劫,衛家卻是有些血脈孤單,兩房三代的恩怨終於化歸於無,重新和睦相處,不得不說,對於衛寧來說是一個振奮的消息。衛凱在河東曾與衛寧齊名,靠的便是他內政上的涵養建樹,在現在這個情況下,衛凱卻是衛寧不得不倚重的臂膀。
堂中商議,皆為衛寧心腹左右,現在一看,正是文武濟濟滿堂,有郭嘉,衛凱相輔,有黃忠,趙雲,典韋,徐榮為軍,不知不覺,衛寧身邊赫然聚集了一支不容小覷的集團力量。
而現在商議的,卻是將另外兩名人物,重新收攏在其中。
“……”衛寧默然點了點頭,按照郭嘉所期待的路子走下去,可以預見自己的道路分外坎坷,小地方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請陳宮,徐晃前來商議吧……”
現如今,楊奉雖亡,但余威尤在,不提出身黑山軍的張燕到底有多少忠義可言,另外兩城守將卻是楊奉的鐵杆親信,甚至昔日還與衛寧親密無間,兵馬雖不多,但河東最需要的自然是修養生息,再起戰事,恐怕流民四起,恐慌一片,恢復元氣又將停滯不前。
扶持楊奉幼子,已經是迫在眉睫的情況了。
徐晃與陳宮本就翹首以盼衛寧的處置,沒等多久,便相擁而來,正看滿堂文武,徐晃,陳宮臉色不由一變。
“不知公子召我等何來?”陳宮畢竟穩重,按下心中疑惑,環顧眾人,這才將眼光放到衛寧身上,問道。
衛寧看了郭嘉一眼,深深吸了口氣,終於道,“我雖入安邑,但卻以逐曹之名,現已將曹軍擊敗,將軍雖亡,理當由小公子繼承將軍家業!正請二位來,以此相告,不知如何?”
這席話,卻是陳宮徐晃猶如晴天霹靂,便是一直板著臉的徐晃也不禁色動。
他自是耿直,沒有想到其中關節,脫口而出,“你當真願扶住少主繼承主公基業!?”
“我已出口,何須欺你!”衛寧有點不敢看徐晃那殷切的眼光,沒想到,到了這個時候,徐晃竟然還是如此忠厚。
徐晃本以為衛寧即將鵲巢鳩佔,謀奪河東,就算不斬草除根,也必然將並州河東據為己有。而現在衛寧的話,卻堪堪擊中了徐晃軟肋,楊奉至始至終帶他不薄,自然是不願意看到他好不容易打拚出來的基業成他人嫁衣,卻是忘記了楊奉的一切幾乎都是衛寧衛凱所給予。
而現在衛寧的話,卻讓徐晃生出了一絲希望,如何能不激動。
徐晃雖有將才,但驟然間心緒不寧哪能分清衛寧話中深層的意味,只是欣喜萬分。
反而是旁邊陳宮品味再三,看了看郭嘉,再看了看衛寧,若有所思。
衛寧看陳宮閉口不語,卻是知道,個中情勢不能瞞他,但楊奉已倒,他或能再謀去路,但又恐受人所忌,衛寧拋出的橄欖枝,顯然已經讓他心動了。
扶幼主,平河東乾戈,以正名,同時,也是為了挽留陳宮與徐晃兩個人才
,陳宮又如何看不明白?
而現在河東擊敗曹操,雖同樣付出了不少代價,但力量卻是更為集中,倘若能抽休養生息,未必他日不能與袁紹一搏!
陳宮眼睛炯炯有神,盯著衛寧,半晌歎了一口氣,“公子有此心,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