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衛公子》第292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河東經過了接近兩年的戰亂終於在衛寧的南下得到了暫時的和平。衛寧擁立楊奉之子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不過中原各個陷入戰亂的諸侯卻沒有心思去探查衛寧到底在其中所要走下去的道路。

  張燕前番接替徐晃鎮守蒲州一線,自從衛寧南下以來也沒有絲毫動作,其人精明,不會貿然趟這口渾水,麾下黑山軍戰力不齊,但卻也算是一股力量。衛寧打出擁立楊昀的旗號,那麽張燕除了反叛,便只能表態了。而現在的情況來說,衛寧兵鋒正銳,開戰他不怕,只是不願耽誤河東軍的休養生息,所以張燕只能投降。

  倒是解涼,絳城兩縣守將,自然能看出衛寧如今才是河東真正掌控者的事實,而楊昀不過便是傀儡而已。出於不甘,或者是出於其他,他們覺得河東如今才過大亂自顧不暇,未必還有能力約束於他,本是做好打算要賣個好價錢,卻被衛寧一口回絕,降或者戰!

  兩縣守將惱羞成怒,暗中勾結西面董卓舊部,意欲引狼入室。但卻不知衛寧本來就不願將這些事情再延誤下去,看他們久久未有回應,便親遣典韋領精兵五千出征。

  遇上了典韋這個殺神,兩城如何擋得,還未收到長安回信,便宣告破亡。只是兩縣再一次引起了不少的損傷,城牆田地多有荒廢而人口也多有流失誤死,這也是衛寧不願看到的東西。

  長安李催郭汜之流,見衛寧如此雷厲風行杜絕了後患,便打消了心中唯一那點貪戀,笑話,昔日衛寧便多敗涼州軍團,而本來涼州軍第一大帥徐榮反在他麾下,加上那一串猛將排列,哪個還敢輕易進犯?

  相比來說,河東,並州,河內,兩郡一州卻是終於再一次回歸了統一和暫時安定的局面,休養生息刻不容緩,在衛凱,陳宮親自調度下,很快融入了工作之中。

  但現在身處亂世當中,各地烽煙不止,誰知道什麽時候又會有大火燒身,單單衛凱陳宮,一州兩縣若是太平時或能處理,但現在衛寧迫切需要的便是時間,兩人便有些力不從心了,即便衛寧這個半吊子上去,也只是杯水車薪,甚至還會平添倒忙。事實上,衛寧以往經營河東六年,大半功勞也應該算作衛凱的,他不過是從中提點了某些意見而衛凱從中汲取不小靈感加以執行完善。

  衛寧還在氣憤,郭嘉這小子不知幫忙,還整天溜達閑逛,不見人影。正準備派遣典韋將他抓回來好好出力,郭嘉卻引了兩人回來,一人姓裴名潛,字文行,聞喜第一大族裴氏族人,父茂曾歷任尚書,一人姓司馬,名朗,字伯達,河內大族。

  衛寧驟聽郭嘉引薦兩人之名,心中便是一驚,不提裴潛這個記憶中很淡的人物,司馬朗可謂是鼎鼎大名了,而這名聲很大程度上,卻是來自於他的弟弟,司馬懿!

  且看司馬朗如今二十過半,雙眼炯炯有神,渾身上下多少幾分傲氣,意氣風發,並非衛寧印象中的那個被弟弟光環掩蓋黯然失色的人物。司馬八達,皆人中龍鳳,仲達風華蓋世,其余諸達又如何能弱?

  而裴潛卻更加年輕,甚至連二十未到,年紀輕輕的臉上多有幾分玩世不恭,可掛滿的自信,倒是和郭嘉眉來眼去,一副酒肉狗友一般德行,但即便如此還是使得衛寧不敢小覷。郭嘉親自引薦,即便不是驚世賢才,也必然有一身本事了。

  衛寧似笑非笑的看了郭嘉一眼,想必,這小子就是怕被自己拉去做苦力,才一邊偷懶一變幫助尋才吧!

  不過,兩人分別為當地望族,他們出現在了這安邑郡守府上,那麽便代表著兩大家族的靠攏。郭嘉雖已名聲鵲起,但衛寧依舊不覺得,在毫無交情的份上,會說動兩家將籌碼輕易壓在自己身上。

  他卻不知道,他現在所掌握的力量對比天下諸侯逐鹿,已經算是強大的一支了,下轄世家大族要繼續輝煌,勢必要選擇一家軍
閥依附,亂世中,畢竟沒有多少人能明哲保身,而將族人投入軍閥體系中,不僅能保障家族既有利益,還能進一步取得發展空間,而衛寧現在便是眾人眼中的潛力股,自然要早買。當然,這是一場豪賭,也是一場不得不賭的賭局,考驗的自然是士族家主們的眼力和決斷。

  衛寧還未深層次想及這個地步,司馬家的投奔無疑讓他驚喜萬分,塚虎如今還未長成,但他日,必當為手中最強的底牌之一。雖然這張底牌存在著許多不穩定的因素,甚至便是一把雙刃劍,但如今他還身處少年,未必沒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提前知道了他將有的野心,問題便已經是解決了一半。

  與二人交談片刻,衛寧便知兩人確是有真才實學,當即拍板,以司馬朗為並州主簿,裴潛為行軍司馬,協助並州治中陳宮,從事衛凱處理轄下事務。

  平添了兩個人才,衛寧也終於松了口氣。如今衛寧帳下武將濟濟一堂,徐榮,徐晃可是統軍將才,黃忠,典韋,趙雲皆萬人敵,更有趙陽,張楊,張燕等次等武將不少,可文官政吏卻是不多,可用者不過四五人而已。

  而衛寧卻也不敢真的事無巨細都讓郭嘉親自上去,兩個可憐的娃都是身無幾兩肉的德行,偏偏在歷史上還都是早死之像,衛寧可不願讓郭嘉真的累出什麽病來,不僅嚴令他好好休息,更差董平每日為其診斷,加以看護,畢竟現在郭嘉已經是衛寧缺之不可的人物了。

  河東多俊傑,可能臣乾吏多晚成,早期出產武將,還早早跟隨了他人,使得衛寧不勝唏噓。

  既然並州壓力稍減,衛寧忙得焦頭爛額間,終於也有閑暇關注天下局勢起來。

  如今袁紹與公孫瓚之爭,已經越發明朗。顯然袁紹是鐵了心要先將公孫瓚擊破,甚至文醜戰敗逃回,也擋不了他的決心了。公孫瓚已成苟延殘喘之勢,征集百姓拿起槍頭,始終比不過正規軍隊,白馬義從的神話被打破,麾下軍民毫無疑問是一種沉重打擊。袁紹北進,連番攻城略地,公孫瓚最後只能聚集所有力量死命頑抗,屯兵漁陽右北平一線。

  但明眼人都能看清,公孫瓚的覆滅,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衛寧只是擔憂,如今河東軍還在整頓,卻不知公孫瓚還能挺到幾時。毫無疑問,公孫瓚與袁紹同樣都是盛極一時的梟雄人物,要覆滅一家並不簡單,但同樣,擊敗了強大的對手,無論士氣還是實力都將膨脹許多,冀州,幽州,一個盛產彪悍兵勇,一個土地肥沃,袁紹已經有足夠的實力登上最強的位子了。

  唯一值得衛寧慶幸的便是,他周圍暫時沒有多少敵人。中鮮卑十萬覆滅,又有坷比能與拓跋力微的反亂,步度根自顧不暇,草原同樣內亂不休,不能南下。

  西面雍涼,李催郭汜鼠輩一群,只能醉生夢死,沉醉在權利和繁華之中,指不定什麽時候,那個毒士出謀,使得內訌一起分崩離析。

  而兗州曹操,正與呂布殺得不可開交,河東一戰又是元氣大傷, 饒是他能挺過來,也是瘦弱如柴,不足為慮了。

  而至於其余如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等人,都不過是碌碌無為之人,與他沒多少乾系,也沒有任何威脅。

  可沒幾日,當兗州傳來戰報消息的時候,卻讓衛寧頗為有些哭笑不得。

  曹操固守商丘梁城,擋住呂布袁術進逼,這是衛寧早便知道的。可這戰報傳來,劉備這個流浪半身的家夥,竟然打著救援曹操的旗號趟進了這口渾水!

  天知道這兩個在歷史上最不對盤的家夥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而曹操本該按照歷史攻打徐州,劉備從中殺出竊取了曹操的利益,卻在現在這個時空,兩人成了一對共同戰鬥盟友!

  其中還有一件插曲使得衛寧頗為好笑,劉備令張飛引兵救援商丘,卻反被曹操利用成了吸引呂布紀靈的火力點,成功
以於禁大破紀靈本鎮,斬殺守將雷薄,迫使呂布袁術聯軍退兵三十裡外,一解商丘之困。

  而劉備本就不多的實力,卻被曹操這樣一賣損失了大半,偏偏兩人居然最後還親密無間的走到了一起。

  衛寧大感世事無常……

  正在兗州戰火如荼的時候,衛寧視線一直不曾放棄的地方,也終於有了新的動作。

  江東孫堅終於也按耐不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