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衛公子》第462章 烽煙大起,全面動軍威
興平五年(一九八年),六月,張魯宣臣服河東,但不沒軍政,開斜谷,下辨,略陽,陽平關一帶蜀道往來連接雍州關中之地。又遵河東之請,發民修補通路,繁榮兩地之來往。
河東衛寧求聖令,拜張魯為鎮夷中郎將,漢寧太守,都督東川,至此,張魯和劉璋分益州兩川而治之,算是真正有了大義上的名分。
張魯都作出了這樣的讓步,衛寧的封賜自然而然不會太過吝嗇,而這畢竟都只是口頭上的程諾,又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損失,衛寧倒也不會心疼。反正這畢竟就是亂世,只要戰事一開,擁有皇帝在手,大義永遠便會被他握在手中。
張魯等軟弱派在對衛寧的封賞卻是感到詫異,繼而是驚喜,自然是沒有料到河東還有這樣的補償。從其父開始,張魯便知道他們能夠盤踞在漢中根深蒂固,靠的一是五鬥米教的蠱惑,二也便是劉璋有意的縱容,歸咎起來,實則也是他們張家民不正言不順的關系罷了。
而如今,可以大搖大擺的擺脫和西川益州牧劉璋的關系,張魯又如何不歡喜?更何況……劉璋身上還背負著一樁讓他和張衛兩兄弟咬牙切齒的血債,殺母之仇卻是不能不報的。
本以為,河東既然已經有了滿足,也來了封賞,給了大義名分,張魯等求和派好不容易送了口氣,又或是準備趁著如今還有余力,不如起兵西進為了母親報仇雪恨。
可是這個時候,一道讓張魯震驚惱怒無比得消息,卻是陽平關傳了回來。
他的親弟弟張衛,赫然領了漢中大半的武將。求戰派趕回了陽平關。數萬兵馬竟將蜀道封鎖的嚴密不透,不提張魯的政令被生硬的抵觸了回來,更縱容兵卒強搶肆虐來自雍州地客商百姓!
從略陽一帶到下辨,甚至到斜谷谷口一帶,不僅沒有半分按照張魯地意思削弱防禦。反而更加封鎖的密不透風!
等第一批哭天喊地被趕回來的文官在張魯面前訴苦的時候,張魯終於察覺到了事態惡化如此嚴重。
張魯修書怒斥張衛不顧大局。不知體統,勒令他立刻退兵回來,卻反而被張衛聯合數十員漢中戰將,十來上得了品級的文官聯名抵觸,抗命不尊。
而張魯心悸。幾道書信政令下去。竟是落得石沉大海。了無回應。已經是將親兄弟之間地情誼都已經被怒火燒潰。當即便讓楊柏領兵一萬。前往陽平關捉拿張衛回漢中城來。
現在最讓他擔憂地便是張衛這個莽撞兄弟地自作主張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時。就算再慢也該傳回了河東。若便是因為這個緣故。而使得河東震怒。提大兵壓境。將該當如何?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越不想聽到什麽噩耗。便偏偏來了他地耳中。
張衛地所作所為。自然是無法遮掩下來地。尤其當他私下縱容兵卒封鎖蜀道。搶劫來自雍州地商旅。甚至還公然與雍州楣城駐軍對峙。顯然是激怒了河東這個強鄰。
而當張魯還沒反應過來地時候。赫然又傳出了張衛私下扣留來自雍州地使者地消息。已經讓張魯心驚膽戰。
早前派遣楊柏領兵一萬前去將張衛押回。卻連陽平關都走不過去。反而是送來了一封張衛措辭嚴懇地書函。字裡行間充滿了不甘和倔強。甚至將高祖張陵。父親張衡搬了出來。直指張魯如今懦弱。竟將祖輩。父輩留下地基業拱手讓人。
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創業地兄弟之間,永遠都是有一層不會磨滅的羈絆,相同的血液只會加深彼此的認同。
面對張衛的質疑和反抗,張魯不由得沉默了。而事實上,張衛的不甘,何嘗他就會如此甘於低頭認輸?只是形勢逼人強,不得不為之而已。
只是,如今被張衛搞出了這樣的事端出來,又如何能夠輕易收場?張魯已經可以預見,在張衛封鎖蜀道,私囚雍州來使,甚至公然挑釁河東權威地情況下,河東地怒火將很快燃燒了起來。
被張衛一番聲貌並起的書函泣血而告,張魯不由得也開始動搖了。
或許,能夠憑借蜀道地艱險,可以和河東周旋一二?而只要能夠糾纏住河東,抵擋住河東,那麽在河東的南面,不還有兩頭凶猛地猛虎,屆時,戰事膠著了起來,曹操和孫堅又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張魯的心中,終究是多了那麽幾分僥幸。
興平五年(一九八年),八月,張魯出爾反爾,起兵封鎖蜀道,抵製關中之民的流通。
河東震怒!
衛寧以大將趙雲為帥,馬超,張頜為副將,陳宮,田豐為軍師,賈逵,華歆為司馬,起馬步七萬,出長安,,逼近斜谷關,當即宣戰漢中!
而後,沉寂了兩年的河東,似乎也開始發揮出了這兩年休養生息所積累的部分實力。兩年的時間,並沒有讓這頭可怕的怪物從兵戈的烽火中徹底的退卻下來!
黃忠早前奉旨防禦青州,駐兵五萬於臨淄,在漢中兵動,當即也是嚴令防備動員來下來,加強了和曹操接壤的青州邊界。
同時,在冀州黃河以南,由太史慈,張遼所率領的七萬大軍,也開播前線,和黃忠成犄角之勢,嚴防兗州曹操的進犯。
徐榮領兵五萬,自洛陽駐防虎牢關,都督豫州事務,自滎陽,中牟,長社形成一條狹長防線,自西面威逼曹操不敢輕動。
而河東軍號一起,皆又沉寂在一片肅殺氛圍之中。
北,東,西,三面合共十七萬大軍,便仿佛捅了蜂窩一般,當即便讓曹操的眉梢浮起了無數陰影。
兩年的時間進步的自然不可能是河東一家而已,曹操在看著河東嚴格限制世家大族而加強國家實力的時候,同樣不甘寂寞,大膽采取了陳群的九品中正製,雖不如衛寧的強壓來得奏效,但因為根基不穩又有外地作祟的情況下,卻也只能采取這個相對來說效果微微弱小一些的政策。
但,得到了利益,自然也差不了多少。徐,兗,青,豫州,在曹操治下的全部,或者部分四洲領土,當即便提拔出了不少有才的寒門子弟,為曹氏領土提供了大批新鮮的血液。曹操畢竟沒有皇帝來作為尚方寶劍,處理事情也比較低調,但終究,剪除了大批不法而貪婪的本土士族,尤其徐州這個類江東氏族異常做大的地方被當初一戰而滅了不少,本就富庶的土地,已經成為了支撐曹操根基的重要後方。
九品中正製的出現,自然也就是緩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同樣也是他實力增強最為有效的武器。
而相對來說,曹操和衛寧都是選擇的打壓,在江東孫堅那裡,便顯然不行了。江東的士族,並不可能是孫家一言而動的,幾乎將觸手伸到了任何一個地方,而當權效命的也幾乎都是本土氏族出身的賢才,孫堅就算有心要做改變,但也不敢去效法河東,以及兗州的手段。
好在江東歷來富庶,兩年的發展,也並不顯得落後多少,只是這樣的差距以及政治上士族把權的弊端,在危機的時候必然將會如同噴井一般爆發出來。
只是,現在首先需要面對的自然而然便應該是衛寧的十七萬雄兵的威脅。
而這十七萬大軍的背後,將會是整個河東作為強橫的依仗,一個統一了整個黃河以北,並,幽, 冀,涼,司隸,豫州,青州半部的龐然怪物。
沒有人能知道,若戰爭真的打響,那麽河東將會在後續投入的兵力將會是多少?二十萬,五十萬,又或是更多?
但是,河東已經表現出了如此強勢的猖狂,曹操和孫堅早就已經做好緊密抱在一起反抗河東的聯盟,自然也不會束手就擒。
孫堅先以韓當,程普為主將,先領兵兩萬,水軍戰船數十,鞏固江東河道,自水陸兩地防備荊州這個已經標榜上河東走狗的勢力。陸路以韓當防禦黃州,水陸以程普坐鎮三江口。
而後,孫堅又以長子孫策為主帥,周瑜,魯肅,周泰,凌操,黃蓋等人副之,起兵六萬星夜自淮南壽春出兵,過潁上,南頓威逼潁川。而自己在後面坐鎮都督,整點兵馬,隨時也將趕赴前線。
曹操又以夏侯,夏侯淵兩兄弟,先行以五萬兵馬屯兵東平,上防備太史慈,張遼,東防黃忠威脅,又以青州還未換防歸來的於禁都督全青州防務,牽製黃忠。而後,自領兵三萬,隨後壓陣而來。
兩家出兵,同樣威勢不小,總共加起來,卻也有十數萬之多,仿佛大戰一觸即發。
而這個時候,來自東川的消息,這才送了回來,卻反而讓曹操,孫堅兩人捉摸不透。
到底哪一路才是衛寧真正的攻勢?又或是衛寧搞了這麽一出,就只是為了虛驚一場?甚至……這個瘋子,竟然不顧一切準備開啟全面戰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