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別著急,等我忙過這幾日,一定去繡房瞧瞧。”陳瀅順著李氏的話道。
李氏那眉頭卻管自蹙著,再不得放松:“這嫁衣就是個意思帳,你繡上幾針也就罷了,隻那嫁妝你也不能一點兒不問。”
她拉緊陳瀅的手,目中漾起焦色:“我的兒,你也將要及笄了,陛下那聖旨裡說得明白,待你滿了年歲,那婚事就要操辦起來,且小侯爺都二十多了,你等得,他也等不得。娘算算這日子,最遲明年春天你就要出閣,娘整日急的什麽似的,你倒好,成天不著家。”
她又輕輕向陳瀅手上打了一記,嗔道:“再怎麽著,這個月裡頭你得勻幾個整日出來,跟娘一起理理嫁妝。”
這一兒一女的婚嫁,實是李氏最關心的大事兒,每每思及,總要憂心一番。
見她愁眉不展,陳瀅自不會駁了她去,滿口應下:“很快就閑下來了,女兒定給娘個準日子,專心跟娘學著理家。”
陳浚在旁看著,忽地幽幽歎了口氣:“妹妹沒說上人家的時候,娘比誰都急,如今有了婚約,娘又急著嫁妝的事兒。待妹妹出嫁了,娘怕又要舍不得。”
語罷,便作出那捧心之態來,跟個深閨怨婦也似。
李氏被他這模樣逗笑了,又故意板臉:“你也是,這就要進翰林院了,莫要整日沒個正形兒。”
語罷,一時間心事泛起,蹙眉道:“不是娘說,你這婚事也該好生相看起來了,前些時候淨忙著你殿試之事,娘也沒……”
“娘,您就饒了兒子罷。”不待她說完,陳浚便哀嚎起來:“才說了妹妹,這就來說兒,娘這是生怕兒和妹妹成了那老光棍兒和老姑娘不成?”
這話直將滿屋子人說得皆笑,李氏啐他一口,笑罵:“再混說,看我不撕你的嘴。”
陳浚忙又作勢討饒,越發引得李氏開懷,一時間,西次間兒笑語不斷,便細雨寒夜,亦不能消彌。
橋外竹影間,一著青衫、披鶴氅的男子,舉著柄油傘,孤立雨中,遙望著那竹橋燈火、微雨流溪,神情怔忡。
這男子正是陳劭。
院中笑語攜涼風而來,入耳時,不見融怡,反覺轟然,好似整個耳鼓都震蕩起來。
他出神地望著前方,手中琉璃燈早已熄了,卻猶自無覺。
疏落的雨絲敲打傘面,寂寞不若黃昏喧鬧,間或地一兩點,輕且細。
橋上燈火、橋下溪流,兀自發出細密清越的聲息,好似將這一整個長夜,盡皆消磨。
漸漸地,那院中笑漸低、聲漸悄,唯飯菜的香氣在細雨下翩飛,湛然清冽,卻並不激發人的食欲,唯教人覺得涼。
而到最後,那香氣也舊了、散了、遝然無消息。
也不知過了多久,城頭暮鼓忽響起,悠遠蒼茫,連綿無盡,陳劭才驚覺已然站了許久,風拂衣袍時,涼意砭骨,那袍角兀自粘在身上,不肯動彈。
他垂目看去。
借著遠處橋頭微光,便見青衫下擺已濕得透了,傘外傳來穿林打葉聲,劈劈啪啪,如爆豆也似,卻原來那雨勢又疾,舊紙傘被密集的雨點浸透,傘柄處不時滑下水珠來,手掌與衣袖盡皆潮了。
他搖搖頭,換隻手舉傘,縱目看去。
橋頭水面,燭影交錯,便雨冷風疾,亦不曾減損那一份清靈,正如那院落的名目,臨水照花。
臨水照花,水去花還在,縱落英隨波、枝凋葉謝,到明年,仍舊依時開。
陳劭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這刻的他,委實不知,那個曾經在歲月裡癡癡等的女子,還會不會再於那水畔折腰顧影,與他攜手風雨。
他向前走了幾步,又停下,旋即再提步,複又停。
如是者數回,他終是牽動唇角,苦澀一笑。
“罷了,這一趟,終須來的。”他低低自語,語聲亦是澀然。
雨如飛針,一捧又一捧潑進傘下,那傘頂漏下的雨水越發頻密,髻上的木簪也漸漸向下滴水,沿著額角滑落鬢邊。
然而,陳劭的目中卻漾起奇異的火,好似被那燈火點亮。
他不再猶疑,大步前行,過竹林、踏過竹,不過數息,便已立在院門邊兒。
青漆木門緊閉著,門上銅環盡是水漬,陳劭伸出潮透的衣袖,扣響門扉。
“咚、咚”兩聲,寂夜中聽來,倒像那城頭暮鼓又響。
“誰啊?”值夜的婆子才將門栓插上,此時不由揚聲問道,心裡頭老大的不樂意。
這等天氣,正該好生守在屋中,喝著熱茶,吃著瓜子兒點心,再與那老姐妹圍著小火爐坐了,將那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講上幾回,才是愜意,卻不知又有哪個不識趣的,偏在這時候敲門兒。
“是我。”清和的語聲,透雨穿風而來,雖只有兩個字,那婆子卻驚得險些沒摔倒。
“老爺!是老爺來了!”她喜得幾乎跳起來,三步並兩步上前撥栓,面上笑出朵花兒,迭聲道:“奴婢這就給您開門兒,這就給您開門兒!”
這可真是再沒有的好事兒了,老爺居然趁夜來訪,委實是叫她打從心坎兒裡歡喜。
如今,太太與老爺分院而居,平素幾乎不說話,臨水照花的一眾仆役瞧在眼中,哪個不著急?
雖然說那夫妻兩個置氣吵架,並不算什麽大事兒。
都說床頭吵架床尾合,這夫妻拌嘴再正常不過,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總要個幾天才能緩過來。
可是,他們太太經年累月地冷著臉,老爺也不怎麽登門兒,他們這些忠心為主的,自是擔心。
這府裡縱是太太一人說了算,可府外卻不是啊。
聽聞那官老爺們有時候喝酒喝高興了,就喜歡互相送個歌女啊、舞姬啊什麽的。萬一老爺哪天領著幾個妖妖調調的女人進了門兒,那多膈應人?
再萬一,那狐媚子竟生下兒女來,太太往後這日子可不得糟心死?若老爺再把那狐媚子寵上一寵,將太太往腦後一丟,他們這院兒裡的人,可還有站的地兒?
也正是因此之故,乍聞陳劭扣門,那婆子才會高興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