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棒球之魂》七十九 研究投手
  “咱們就簡單對下暗號。”

  上杉秀也皺著眉說:“我很多球種,你記得住嗎?”

  誰管你有多少球種,沈秦翻了個白眼:“我說的是完成了些的球!”

  我哪一個球種沒完成!明明都是極品!

  投手都是自信且驕傲的,而且上杉秀也自認控球相當不錯,哪裡會服氣。不過如果硬要從裡面挑出個來的話:“指叉球和卡特?”

  “那就指叉球,卡特和速……就是你們說的直球,123,我會左右表示方向,不管什麽球,我都會接住,你放心投。”沈秦手套拍了拍上杉秀也就回身往本壘走去。

  上杉秀也愕然,這麽自來熟幹嘛,而且不表示驚訝嗎?我會的那麽多,那可是指叉和卡特哎~

  這可真是冤枉沈秦了,他對於指叉球的唯一了解還是蔻馳翻出來的上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看到才去了解了一下,問尤裡也不是很清楚,在大聯盟,除了亞洲球員外,指叉球很少會有人投,如果隻算本土球員的話,稀有度估計隻高於只剩一個蝴蝶球了。

  指叉球最早據說是由斷指的一名mlb投手所發明的,屬於下墜球,這種球在到達本壘板的時候會突然下墜,讓打者揮棒過高,揮空或者打成滾地球。

  不過這種球要真正練成非常的難,因為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一定都能遇上很專業的教練,姿勢或,發力點或者身體素質的原因,很容易球沒練成,手就傷了,而且再加上在美國,很多變速球也能達到指叉球的效果,所以練的人就更加的少了。

  至於上杉秀也說的什麽完成度很高,沈秦是要給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超級天才啊?

  沈秦又蹲下,看了下先上來的左打者。是個個子高大的少年。

  不知道別的捕手怎麽想,反正以沈秦現在蹲捕的感覺還是滿喜歡左打者上來的,這樣左手的手套感覺能更輕松的移動,應付失投球也更加的容易。

  不好的地方嘛~騙人更加的容易。

  沈秦比劃了暗號要了指叉球,沒有思考什麽戰術,純粹是想在現實中見識下指叉球而已。

  上杉秀也以為沈秦經過了深思熟慮,畢竟經過前面幾次,現在倒是對沈秦有些信服,所以倒是很爽快的點了頭!

  白球直直射來,在本壘板前墜落!

  這就是指叉球啊!沈秦有些興奮,什麽本壘後方看球或者轉播,根本和蹲捕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嘛!最近的距離觀賞不同的投手投球!研究這些球路!這種美妙的感覺無法形容!

  “咣!”

  這球還沒掉下來,就被一棒給掄了出去,直直的射穿了二遊間,打者輕松上到了一壘。

  沈秦一點也不驚訝,落點是還不錯,可幅度卻也沒那麽大,被打出去其實也正常。

  讓他驚訝的是這個打者出棒很自然,剛剛自己其實身體在接捕前有一瞬間的靠右移動,卻也沒造成什麽干擾,這種打者是最可怕的,他們打球就是打球,完全不會理會別的干擾,直覺又是特別的準,想忽悠太難了!

  殊不知剛站上一壘的一剛司這會兒也是才松了一口氣:那個捕手太詭異了,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麽特別的干擾動作,可光光就是蹲捕的姿勢就讓人覺得他在醞釀什麽,或者意圖干擾。這種感覺很讓他很難集中注意力。他不喜歡這種捕手。

  奇怪的是上杉秀也對於一剛司跑上一壘反而是松了一口氣的樣子,沈秦注意到了,那麽顯然這位是個大難題,

不然不至於到了上個一壘反而覺得慶幸的地步呢?照日本的棒次排序……  沈秦算了算他在場外的局數……第四棒啊!

  因為都是陌生人所以沈秦前面壓根沒注意,竟然不知不覺的就晃過了四棒,還真是好運氣。

  換了個打者沈秦要的依然是指叉球,他想看看上杉秀也投球的下墜幅度是極限還是能夠再變化,還想再關注下出手點,這對於他以後的打擊上也是很有幫助的。

  畢竟比起在打擊區,捕手的位置在正中,會比打者在視線上關於放球點能觀察到更仔細。

  動漫其實是棒球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可到底版面有限,關於專業知識到底少了些,孩子們總覺得出手點嘛,就是投手的出手點這有什麽好說的!

  其實不然,投手的出手點有兩個,一個軟出手點,一個實際實際點,在職業比賽中,球員在賽前會根據球探報告與錄像來不停的琢磨這兩個點與好求帶之間的關系。

  這是非常重要的賽前準備,感謝尤裡的職業,沈秦在初步接觸棒球的階段就能了解這些最為專業的東西,等於起步就比別人高了不少。

  同手的幾個投手,每一個人的兩個出手點都是不同的。

  把軟出手點和實際出手點相連,其實就是投手丟出球的位置區域,

  所謂軟出手點,就是投手投球過程中握球手抬起到最高位置,所以打者在打擊區上,視線得停留在打者的頭部,當他開始投球,隨著手的移動,那麽他的出手位置就是在頭部自實際出手點之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

  賽前對球探報告喝影片看的越充分,就越能將這個區域縮小,在這個范圍內,只要不失投,那球基本會鑽入好求帶,這在比賽中能佔很大的便宜,不用去琢磨球路!直接根據實際出手點進行判斷!好球就出棒!

  反過來說,偏離這個區域的話,那基本就是壞球,可以選擇性的放過!

  那些非常能選球的球員,除卻過人的選球天賦外,這兩個點就是他們成功更重要的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累積,會對更多的球員越來越熟悉,看多了,記多了,被三振的可能性就越低!

  而以第三方視角來看,到底沒有現場自己看來的直接,尤其是以捕手的角度來看,投手被遮擋的部分更少,對區域的判斷也就能更加準確。

  就像上杉秀也,前面的壞球和剛剛被打出去的好球,兩者在這區域上就有差別,軟出手點的高低,實際出手點,都不同。

  要知道人的身體是有記憶的,尤其是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想改掉習慣性的動作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才會有新人投手容易投出好成績,而後又撞新秀牆的問題。

  就是因為隨著資料的增多,別人對你的研究也越來越透徹的原因。

  ……

  又是指叉球?上杉秀也有些不理解,不過想著一剛司已經上壘,心理也輕松了不少,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

  “嗖!”球飛了過來。

  沈秦雙眼一眯,同一個球的出手點不一樣,那麽這球會不會落進好球帶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