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棒球之魂》一十一 不用看數據派
沈秦喜歡和隊友們一起看分析再討論,但光看視頻卻是最願意一個人。

 最好是在昏暗的環境下,一個人可以隨便快進倒退,想看哪兒看哪兒,自己順心,也不會影響到別人。

 看的時間長了,他就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那些打擊率不高的球員真的打不好嗎?

 至少在視頻上並不是這樣,他們的球都打的非常強勁,但運氣不好,總是因為打進布陣裡而穿不出去。

 順手就在手邊的本子上記下了球員的名字,總集看完就到了網上對照著球隊和球員的名字查詢了一通,果然!這些很能打但這個賽季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打不好的球員、打數並不少,他們還是穩穩的先發球員,雖然看起來有些慘不忍睹。

 拉打率由高至低的排列著~

 那些自己記錄下來的名字赫然都在最前頭。

 .

 布陣本來針對的就是拉打型的打者,更不用說那些比例過了半的。

 尤裡在這方面向來是很突出,時常在差不多打數的打者當中排在前列,直到這些年才漸漸發揮出推打的能力來。

 所以沈秦對這塊還真有些了解。拉打型打者一旦被布陣針對,那就真的會很麻煩了。

 只不過大學層級的比賽到底不像大聯盟各種數據都很好找且有記錄,這邊的一堆根本就不公布,考驗的更多的還是報告的能力。

 只不過兩邊的比賽因為另一支球隊的禁賽而來的過於突然,以至於收集的數據就不足了。

 就現在這些還是靠蜜糖熊貓那些早一年就開始運轉的球探部門給予的,不然UMBC這邊各種‘少資源’就得被亞州大白白的虐了。

 可惜關於BABIP這塊的數據看不到,不然就能更好的判斷了。

 哪些球員打不好是被布陣了運氣不好?自然也有一堆球員是因為各方面的運氣而打的好的。

 數據真是太有趣了,怪不得潘園樂此不疲的鑽在裡面。

 沈秦把亞州大球員的一條常駐先發打線給理了一遍,

發現這支球隊很有意思,它們的核心非常的明確。

 這是一條以維圖加為中心建立的打線。

 維圖加常駐第三棒,前面兩個棒次並不是什麽快腿。第一棒是個快腿,第二棒是個強棒,第四第五棒的數據也是漂亮的不像話,這前前後後的都是在保護第三棒的維圖加,讓投手面對他無法避開,從而只能進行正面的對決。

 這也是維圖加幾個賽季的保送率都很低的重要因素。

 自己面對這樣的打線要怎麽配球呢?

 維圖加~

 這家夥正常情況下肯定是會簽約的,那麽他去了重建中的菜雞隊,上大聯盟的速度也不會太慢,自己說不定以後會和他經常的見面。畢竟蜜糖熊貓和巴爾的摩金鶯雖然處於不同的分區,但仍然都位於美聯分區,每年都能交手那麽幾次。

 ……

 順便說下數據怎麽看這回事,因為後續會有大篇幅說到這個,畢竟是數據流的現代棒球嘛。

 1:BABIP 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關於打者運氣這塊,這個數據基本能排開了運氣來看。

 BABIP從根本上衡量了打者打到球時形成安打的幾率。拋開守備、布陣等能影響到的‘運氣’因素。球團數據部門最愛這個了。所以有些球員哪怕數據很爛也依舊被留在大名單當中。

 2:banjo hitter 自殺棒!專為捕手而生!自殺棒捕手其實在20世紀末期至今都還滿盛行的。此類型的捕手打擊能力差到基本上去無論球迷還是球團都不抱希望的地步。

 但相反的是,這類型的捕手他們的守備能力都不錯~(個人對此數據的準確性表示問號。)

 3:BB%保送率,結合滾地球比率、三振率、全壘打率形成分析師人手必備的投手綜合統計數據。能撇開團隊對於投手的影響來更準確的分析個人能力。(像是守備、勝投之類的。)

 4:beanball菜雞投手。這裡的菜雞主要說他們的心理過於敏感。打者跑的慢一點啦、表情過分點啦或者抬下手臂高度的甩棒都會讓他們不爽~然後!boom~觸身球。

 5:bunting 觸擊偷雞流~

 6:clutch關鍵先生。參考freese,就是那種時候應對能力的表述。(這個例子是因為作者君個人情感方面的不要臉謝謝。)

 7:WAR 這個勝場數直接用薪水來衡量會比較容易懂。能額外帶來1個勝場數的球員價值約等於600-800萬美元,拿出計數器開始算吧。

 8:defensive efficiency 不同球隊對於被擊出的球的守備率。

 9:FB%飛球率,投手打者都適用。這個數據很有意思,簡直是清晰明了的看出打者是哪種炮。

 10:DRS防守貢獻值,進階防守數據,和防守區域(UZR)能準確衡量球員的防守范圍和能力。

 此數據受樣本數影響,有N年累加再食用效果更佳哦。

 11:FIP 此投球數據不考慮守備,意義不大,但很多球迷喜歡玩這個,這個有運氣成分在,不過球團也會用這個來考慮投手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12:HR%簡單直觀的被全壘打率, 這個數據有趣的地方在於球團衡量他是否重要。如果一個投手每場都會被轟兩支陽春炮,但場場都能拿勝投。然後另一個投手每場丟兩分,然後被打五六支安打,你們會怎麽選擇?留下哪一個?

 13:ISO 絕對長達率,長達率-打擊率,能很直觀的衡量打者的長打能力。畢竟悄咪咪的一壘安很多,撇去這個應該還是不錯的。就像有些球員跑的很慢,但二壘安打也很多一樣。(對,我就是在吐槽)

 14:K%三振率。眾所周知,大聯盟有很多三振機器,這種外圍數據看起來就很爽了。不過作者君真的很反感那些拿著小樣本來看的球迷。人人都喜歡吹自己喜愛的球員,但拿一兩個月的表現來……別人都是一看看十幾年才來對比的。(畢竟老虎球迷不會拿06年的虎王來吹~)

 15:LD%平飛比!對比滾地球比和飛球比,能很直觀的大概判斷打者的打擊技巧。

 16:OPS球迷最津津樂道的東西,很多球迷認為這能直觀看出球員的表現怎麽樣。然後個人覺得論貢獻度來說,這並沒有什麽鳥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