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羅馬帝國雇傭兵之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皇帝的動作
  奧地利蒂羅爾地區,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是剛剛忙完了奧地利地區的春耕工作。為了春耕,他連謀奪瑞士格勞賓登地區的行動都暫停了。

  原因無他,因為,春耕對封建領主們太過重要了。這個年代,可沒有多少工業,貴族們的收益,主要來自農業賦稅和商業賦稅。而對於商業不發達且處於內陸的奧地利地區而言,農業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即使是謀奪格勞賓登這樣的大事,也要暫時為春耕讓路。

  因為,進軍格勞賓登,不但是軍隊的事情,和農夫也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軍隊超過5000人,就需要很多民夫運輸糧食和物資,才能持續作戰了。

  但馬林上次謀奪東弗裡斯蘭是個意外,因為馬林早就有了破城的手段,使得戰爭持續時間很短。因此,才不需要什麽民夫運輸。但若是打持久的圍城戰的話,幾千上萬的隊伍,需要的民夫,可就要很多了。甚至,需要民夫的數量,一點都不比士兵人數少。

  馬林的計策,雖然能保證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能夠快速拿下格勞賓登地區的幾個重要城市。但是,皇帝也能想象得出,到時候會遇到激烈的抵抗。畢竟,瑞士地區民風剽悍。雖然拿下幾個重要城市和關隘後,皇帝肯定能贏。但中途,也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以應對當地勢力的反撲。

  所以,皇帝這次不僅要帶上上萬大軍,還要帶上上萬民夫和馱運物資的牲口。但是,春耕的時候,所有民夫和牲口,都要下田耕地。因此,皇帝想行動,也必須要老實地等待春耕結束。除非,他想秋收後奧地利爆發饑荒……

  4月底春耕結束後,皇帝便亟不可待地開始召集兵馬和民夫,準備“進軍羅馬”……

  在1月份回到奧地利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開始了布局準備……

  首先,皇帝派出密使,帶了2萬金幣去羅馬,賄賂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凱撒,向對方透露了這次自己要“假裝進軍羅馬”,請他們不要擔心,也不要做出敵對行為。

  雖然覺得皇帝吝嗇,給的錢少,但凱撒.波吉亞還是代替亞歷山大六世收下了皇帝的賄賂。畢竟,2萬金幣也不算少了。對於窮鬼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而言,都算出大血了。反正,這次教皇又沒啥損失,看戲就好。等皇帝如約停止進軍羅馬了,再發表個不疼不癢的聲明就是了……只要對方不真的帶兵進入意大利,教廷也沒必要和皇帝為敵……

  此外,皇帝還派人,在奧地利地區和瑞士地區,甚至意大利北部地區進行了廣泛的宣傳……

  說起來也很悲劇,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雖說理應是皇帝了。但是,他還沒正式去羅馬加冕過。所以,他現在正式的稱呼,應該是“羅馬人民的國王”或“德意志國王”,而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般而言,很多外國人都認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只是“德意志國王”,連“羅馬人民的國王”都不承認。但在德意志地區,人們還是普遍承認皇帝是“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甚至,除了反對派外,大多數德意志人還承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了,只是缺個加冕禮而已。

  不管怎麽說,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都是要去一趟羅馬,好正式加冕。所以,對於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等得不耐煩了,想要“進軍羅馬”,多數人都表示理解。畢竟,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已經當了12年的國王(1486年成為德意志國王)和5年的準皇帝(他爹腓特烈三世死於1493年)。

如今,不耐煩了想去羅馬加冕,也很合情合理。  所以,像格勞賓登地區,對於皇帝借道去羅馬,並沒有什麽意見。畢竟,歐洲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假道伐虢”這樣卑鄙的事情。因此,沒多少人會對此有戒心。

  況且,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要真的在過境時趁機奪取格勞賓登,那他以後就沒臉出來混了……

  但格勞賓登人不知道,皇帝背後,有馬林這麽個陰險的家夥,給皇帝出了一個“假刺殺”的缺德主意。只要皇帝在路過格勞賓登時“被刺殺”,那麽,皇帝一怒之下,奪取格勞賓登,就合情合理了。畢竟,不管誰,只要是正常人,差點被人殺了,都會有反擊報復的想法的。

  因為皇帝是公開宣稱要去羅馬加冕的,對此,德意志地區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觀點:

  一派是皇帝的擁護者,他們認為,皇帝去羅馬加冕,天經地義,符合法理。最好,皇帝多帶些兵馬過去,彰顯下德意志人的威風。

  而另一派,則就是反對皇帝的諸侯們了。他們不會公開反對皇帝,但普遍看衰皇帝,並且私下希望皇帝碰壁,最好加冕失敗。因為皇帝若是加冕成功,聲望將會更上一層樓,對那些諸侯們產生壓製。因為,皇權和諸侯們的自治權,是天然對立的,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但是,除了皇帝和馬林,以及少數幾個知曉皇帝計劃的,都從未懷疑過皇帝是不是真要去羅馬……

  這也是馬林這個計劃的厲害之處,畢竟,皇帝的確有去羅馬加冕的動機和必要,使得外人不至於產生懷疑。

  所以,被密謀針對的對象——格勞賓登的各方勢力,此時盤算的是——把財物藏好,避免皇帝的軍隊路過時順手牽羊……

  這個年代的軍隊軍紀是很差的,大軍過境,和蝗蟲過境, 區別不是太大。所以,格勞賓登的瑞士人,想的是盡量避免財物被過路的皇帝軍隊發現。至於更多的,卻是沒有多想。

  當皇帝聚集起大軍的時候,格勞賓登人根本就不緊張,只是擔心大軍過境會順手搶劫而已。

  在他們看來,當皇帝的大軍路過格勞賓登時,大家把自家財物都收好,並關好門,也就差不多了……

  事實上,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向是一個很有騎士風度的君王,被後人稱為“最後的騎士”。平常,他也是一個很有騎士風度的人。所以,他的信譽還是很不錯的。沒有人想到他會使用“假道伐虢”這樣缺德的辦法來擴大領土。

  其實,這也是因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深受馬林的影響。馬林靠著埋伏這樣不光彩的手段,重創了查理八世帶領的騎士大軍,收獲極豐。即便馬林隻上交了一半的戰利品,也讓窮慣了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獲得了極多的財富,簡直把他樂瘋了。

  正是因為看到馬林采取的手段,雖然看上去不太光明,但收益極大,才使得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對馬林陰人的方式產生了興趣,並願意一試。

  最重要的是,馬林設計的陰謀詭計,並不會讓他名義受損。因為,那場設計好的“假刺殺”,會把所有的鍋都甩給格勞賓登人。而皇帝,依然還是那個很有風度的君王,一切都是格勞賓登人的錯……

  在看到自己名譽不會受損,卻能輕松獲得大片的領土和重要的關隘的美好前景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果斷放下心理負擔,坦然采納了馬林的計策,並為之準備了幾個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