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羅馬帝國雇傭兵之王》第24章 拉人入夥
  腦海深處,馬林想起了“三十年戰爭”時期名聲大噪的蒂利伯爵。這貨就靠著在西班牙學到的西班牙方陣這一招,打遍歐洲,“一招鮮吃遍天”。最後,竟然就靠這一招,混到了帝國伯爵的爵位。

  要不是最後他遇到了更厲害的“近代軍隊鼻祖”古斯塔夫二世,然後被弄死,這貨沒準會晉身為公爵。

  蒂利可沒有當什麽騎士,而且,17世紀的時候,騎士已經完全沒落了。這家夥就靠著西班牙方陣的步兵戰術,愣是從一個小小雇傭兵小頭目,成長為名震歐洲的大佬。

  事實上,馬林早就有效仿蒂利伯爵的想法了。但是,之前,他考慮到,即使是最小的西班牙方陣,也有一千多人。

  而在皇帝軍中,有資格統帥一千多人——哪怕是步兵,最低要求也得是個貴族。可馬林目前只是個見習騎士,不是受封的騎士,不算貴族。所以,之前他就沒想過自己搞隊伍,而是打算混個貴族身份先。

  因為,目前德意志雇傭兵剛剛興起,所有的軍官,都必須是貴族。平民在軍隊裡,最多做到士官,也就是介於軍官和小兵之間的職位。

  而皇帝之前的雇傭兵,事實上都是靠著一些地方貴族為他召集起來的人馬。更準確地說,皇帝目前軍事上最大的依靠,就是士瓦本同盟(士瓦本地區的大小諸侯,包括符騰堡伯國等)。

  也就是說,皇帝軍隊中目前將領,主要也都是士瓦本系的大小貴族。至於其他地區的貴族出身的軍官,隻佔少數。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初,前任皇帝腓特烈很膿包,和匈牙利打仗,結果連老巢奧地利都丟了大半,還丟掉了維也納。所以,那時候沒多少人願意支持無能的哈布斯堡家族。而接任皇帝位置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登基之初,沒幾個大貴族支持他。甚至,不少選帝侯及其支持者們,還想恢復選皇制度,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對皇位的壟斷呢。

  而士瓦本同盟,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最困難的時刻堅定滴站在了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邊。就連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第一次組建德意志雇傭兵,也是士瓦本系的貴族,大力支持並率先響應的。

  比如士瓦本同盟的霍亨索倫伯爵腓特烈二世,就是最積極響應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甚至,後來這家夥成了皇帝的最好的基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極度信任他,把朝政大權都交給他。現在,這位伯爵,正是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軍隊的最高統帥。

  也因為如此,皇帝早期的軍隊,士瓦本系的將領居多。而其他地方的雇傭兵,暫時還沒發展起來。要等到進入16世紀後,德意志其他地區的雇傭兵才會發展起來。

  但不管怎麽說,在德意志,雇傭兵還是個新的群體,它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習慣。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刻,馬林完全可以引領潮流,而不是跟隨潮流。因為,潮流還沒形成呢。

  雖然說,按照古代歐洲的潛規則,軍官都該是貴族。但是,馬林雖然不是貴族,可也是貴族的後代。所以,勉強也算貴族的“自己人”。自己拉起一個隊伍,而且是最低級的步兵隊伍,還是不會有什麽人為難自己的。要是自己是農奴出身,想自己拉隊伍,必然不會受到貴族階層的承認,這就是古代歐洲。

  和自己兩個聰明點的手下——科勒和施瓦茨商議後,馬林決定,假借正式騎士的名義,招募那些落選的年輕人。當然,是招募其中的佼佼者。

  之所以要謊稱自己是正式的騎士,

是為了取信於人。在古代的歐洲,貴族的威望是很高的,盡管其中不乏敗類。貴族招募軍隊,大家肯定覺得是乾正事的,應該是為了保家衛國。  要是哪個平民去拉起隊伍,沒準會被官方認為是組建強盜隊伍,然後直接派兵給剿了……

  為此,馬林打出了霍夫曼家族的族徽——一個盾牌上,有一個扛著黑色十字旗的騎士……

  在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國旗,但每個貴族家族,都有自己的徽記。也只有貴族家庭,才會有代表家族身份的徽記。像霍夫曼家族這樣的族徽,寓意著這是一個騎士家族。而那些王室家族,族徽上往往會加蓋一頂王冠。

  事實上,馬林作為一個被趕出家族的流浪騎士,應該是不準打出原家族的族徽的。因為,被趕出家門那一刻起,他就應該另起爐灶了,不再屬於魯爾河畔那個霍夫曼莊園了。

  但現在,為了拿出說服力,借用下家族徽記,也沒事。而且,他也的確是這個家族出來的啊。即使老霍夫曼和阿德勒知道了,也不會說啥。再說了,他只是打算騙騙那些出身社會底層的平民,沒去騙貴族,不用負啥法律責任。

  ……

  接下來,馬林就打出了霍夫曼家族采邑騎士的名號,開始忽悠那些運氣不好,但實力其實很不錯的被淘汰的倒霉蛋。

  為此,馬林親自在比武場挑選。因為只要百十號人,馬林一人就能挑選。

  馬林挑選的標準和一般人不同,首先,他自然要強大點的人。但是,強大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比如那些失敗者,馬林對於武藝的要求,其實不是最主要的。

  馬林最看重的,是那些失敗者在比武中的精神方面的表現。比如,一種不屈不撓的鬥志……

  馬林知道,在戰場上,不是你武藝好就可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差的,很容易在遇到劣勢的時候崩潰。

  但心理素質的好壞,很難判斷。一般而言,對於一個勝利者而言,你是看不出他心理素質的好壞的。要看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主要在此人失敗時看。

  人只有在遭遇失敗時,才能把自己脆弱和不堪的一面表現出來。而不甘心失敗的人和坦然面對失敗的人,才是心理素質合格的。

  而對於軍隊而言,在失敗時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才是最難得的品質。若是用有色眼光看,你也可以認為這樣的人好勇鬥狠。

  當然,好勇鬥狠的同時,也保持對紀律的服從,這才是最優秀的兵。不然,不服管教又好勇鬥狠的,不是軍人,而是強盜。

  ……

  一連幾天,馬林挑選了200多失敗後很不甘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人在決鬥中都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不畏受傷。

  然後,馬林讓科勒幾個,一一請他們到自己租下的小院來談話……

  馬林告訴這些人,皇帝的第二批資金到位後,肯定會再度擴軍。畢竟,法國人有6萬大軍。皇帝想對抗法國人, 起碼要征召幾萬人。

  這些應征失敗的人,現在就回家,未免太可惜。而馬林,以霍夫曼家族的名義,打算自行組建傭兵團,先停留在維也納附近,集中訓練提高。等皇帝第二批開始募兵後,再以一個整體的名義去應聘,提高被選中的幾率。

  “霍夫曼先生,我們為什麽要聽你的?”有桀驁不馴的年輕人質疑道。

  馬林也不生氣,而是笑眯眯地說道:

  “因為我出身貴族家庭,學過軍隊指揮的方法啊!”

  “這……”立馬沒人吱聲了。

  要知道,這些來應征長矛手的,基本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基本就沒有什麽有文化的,更別說懂指揮打仗了。在這群粗人面前,馬林可以盡情秀自己的文化水平,對方也無力反駁……

  “那麽這個薪水呢?”

  “我又不是皇帝,哪有那麽多錢……”

  “那你還招攬我們?不給錢還想指揮我們?”

  “我是沒錢支付薪水,但在皇帝第二次募兵前,我可以免費給你們提供夥食。想必大家都出身平民家庭,沒什麽錢,長時間逗留在維也納,吃飯也是很大的開銷,我可以代為支付飯錢……”

  ……

  “好吧,就按您說的辦,您用貴族才懂的軍隊指揮方法訓練我們,但要管……”

  最終,有80人屈服了。其余一百幾十人,要麽桀驁不馴,不聽指揮,要麽看不上馬林這座小廟,不肯屈就。

  於是,馬林最終招募了80名不錯的年輕人,正式組建了日後威震歐羅巴的“霍夫曼傭兵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