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羅馬帝國雇傭兵之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機構改革
  奧裡希王宮的擴建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然,這並不影響王宮的日常辦公。因為,擴建只是在舊王宮四周添加圍牆和建築而已。最多,施工時響聲很大,影響王宮裡辦公者的心情。

  幸好,這個年代沒啥切割機械,無法發出非常刺耳尖銳的響聲,不然,聽著這些聲音,也挺讓人崩潰的。

  但即使如此,馬林這個享受慣了的現代人,對於王宮四周嘈雜的聲音還是很不適應。於是,他心情開始有些煩躁。同時,也開始不樂意每天處理那麽多政務了……

  因此,馬林決定,增加一些機構,來分攤自己的工作……

  首先成立的是秘書處,所謂秘書處,就是幫自己老板處理雜務的機構。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有事讓秘書乾,沒事乾……”

  不過,因為跟著馬林混的四個大學生秘書都是男的,後面那半句就不成立了,但前半句還是可以做到一部分的。

  而且,國家不是公司,馬林也不可能真的把權力交給秘書處。比如軍權,比如財政大權,還有重要的人事任命權,馬林就沒打算放權給秘書處。

  軍權馬林是打算城裡總參謀部的,只不過,因為東弗裡斯蘭伯國的軍事教育剛剛起步呢,沒有十年八年的,無法培養出有當參謀能力的軍官。所以,總參暫時是無法成立的。

  而財政大權,馬林暫時肯定是交給科勒的了。畢竟,科勒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至少眼下如此。當然,也是因為馬林目前手下嚴重缺乏人才。所以,馬林要求,以科勒為主,拉比等幾個大學生為輔的財政部,有一定的獨立性,可以拒絕首相傑弗裡一些不合理的支出要求。當然,如果拒絕首相的要求,必須形成報告,報告給秘書處,轉交給馬林本人審核,避免發生財政部和首相爭鬥的局面。

  至於重要的人事任命權,那就不用說了。沒有了軍權、財政權和重要的人事任命權,首相就只是處理雜務的純文官了,翻不起什麽浪花來。而馬林想偷懶,就打算把秘書處,培養成代表他自己的審核部門。

  他們審核的東西,是傑弗裡那邊轉交過來的行政文件和處理意見。然後,秘書處根據馬林的要求,一一作出批示,並使用馬林的印章。當然,沒有馬林的簽字。

  在成立秘書處之初,馬林就想到過防止秘書處膨脹成類似明朝內閣那樣的機構。所以,馬林限制了秘書處的權力。秘書處的人員,只能在馬林的指導框架下,使用印章,作出批示。

  而且,任何有關軍事和財政的東西,秘書處都無法做出批示。除非,馬林有事外出,他們才能根據馬林嚴格制定的表格,對照著做出批示。但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情況,他們沒有資格做出批示。比如,大規模軍事調動,沒有馬林的親筆簽字,是無法執行的。秘書處使用馬林的印章,能調動的軍隊,最多不超過100人。而且,這100人,絕對不能是奧裡希城裡的或者開進奧裡希,以免發生宮變。甚至,在馬林的設想裡,未來即使總參成立,也不能調動奧裡希城裡的兵馬。都城的兵馬,只能由馬林最信任的人來指揮。

  沒有軍事指揮權和財政審核權,也沒有重要人事任命權,秘書處相當於一個處理雜事的部門。當然,因為審核首相遞交的處理意見,也是有一定分量的。

  這樣一來,首相的權力受到了限制,但秘書處也不能自己處理文件,只能審核。而科勒,也能在財政上予以監督,製衡這兩方。

  在未來,馬林甚至打算成立類似聯邦調查局(FBI)這樣的機構,用來監督手下,防止他們有不軌之心。不過,眼下馬林手裡沒有相關人才,隻好先讓紹爾的手下,開始鍛煉此方面的能力。

  但即使如此,馬林還是決定限制這個情報機構的權力。不管是明朝的錦衣衛或是東廠,還是民一國時的特務,因為擁有超然的執法權,都成了禍害。

  所以,即使成立了如此的情報機構,馬林也不打算給予他們司法審判的權力,避免他們做大和製造冤案。

  為此,馬林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讓情報局只有偵查權、舉證權和起訴的權力,類似後世的檢察機關。但是,檢察機關是公開的,容易被有心人監視。而情報局是暗中的,有心人不但不能監視,反而要被暗中監視。因此,它的作用,比檢察機關還要大些。

  不過,最終的司法審判權,情報局是沒有的,甚至執法權都被壓縮到了極限。想要逮捕某個官員或貴族,必須取得大法官的授權。而且,司法審判權也歸法庭。這樣,情報局再牛,因為沒有司法審判權,不具備栽贓陷害別人的能力,就能避免做大。但因其無孔不入的能力,又能讓馬林“耳聰目明”,了解到全國各地的形勢,避免被蒙蔽。此外,情報局的存在,只要有幾次漂亮的出手,就能震懾住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隨著商業貿易的興起,馬林可以預見,東弗裡斯蘭的城市人口會越來越多。那麽,城市治安問題,也就需要大大重視了。

  之前,東弗裡斯蘭伯國城市人口很少,但馬林現在大規模擴張城市,還大搞移民,未來城市人口肯定會形成不小的規模。

  而城市,也是藏汙納垢的地方。目前的鄉下地區,因為農奴莊園的存在,農奴被限制在莊園內,不亂跑,倒沒啥流動人口,只要莊園主或管理人按照法令管理那些農奴就可。所以,鄉下地區,目前是沒啥治安問題的。

  但城市不同,城市向來是三教九流集中之地,亂七八糟的事情很多。沒有治安力量,是不行的。

  之前,雖然各地都有治安官,但一般都是當地官員兼任的。而且,他們手下的治安人員,也不是正規的。要麽是治安官的小弟,要麽乾脆就是當地的士兵。這些人往往本身就是混混流氓之流,執法也比較粗暴。甚至,還有欺壓百姓的行為。後世的城管比起這個年代的治安人員,不要太文明哦……

  於是,馬林簽署命令,取消治安官的設置,專門成立警察部隊。當然,鄉下地區依然沿用治安官制度,由別的官員兼任。但在5大城市——奧裡希、埃姆登、萊爾、登堡和諾登,馬林分別建立了警察局,取消了從前的治安官,組建了正式的警察局。從前的治安官,被警察局長代替。

  而警察的來源,則是上次萊爾縣戰役後,因傷退下來的部分原軍人。當然,這些退伍軍人,雖然無法在部隊繼續呆了,可身上的傷也不算太重,至少組隊去毆打混混流氓沒有啥問題。

  這些人因為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紀律嚴明,不會像混混流氓那樣欺壓百姓,但也很有戰鬥力,能鎮得住場子。

  馬林一共挑選了300名受了傷後選擇退役的優秀士兵,分別派到5個城市,建立警察部隊。

  警察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需要隨時毆打混混,也要有製止暴亂的能力。在武器選擇上,馬林猶豫了很久……

  首先,火槍是不適合的。火槍殺傷力太大,適合殺人,不適合執法。而且,這個年代的火槍,裝填時間太長了,準頭也很差。若是一槍不能集中罪犯,反而會讓自己倒霉,嗨容易誤傷無辜群眾。

  所以,馬林首先排除了火槍。反正,他早就在全國禁槍,不愁有人拿槍和警察作對。那麽,馬林就開始考慮給警察裝備刀劍。

  於是,騎士用的輕劍進入了馬林的視線。這種輕劍,攜帶方便,重量也不大,適合警察用來巡邏和執行任務和打擊犯罪。因此,輕劍是要裝備的。

  不過,平時在教訓刺頭的時候,拔劍是容易傷人的。所以,配備警棍很有必要。但是,馬林沒有橡膠,無法制造專業打人的橡膠警棍。於是,馬林想起了後世的打架神器——棒球棍……然後,棒球棍也就成了警察的裝備之一……

  遇到刺頭和混混什麽的,警察不用拔劍,直接拿出棒球棍抽一頓就行了。但是,在面對一群人鬧事的時候,就有些麻煩。

  於是,馬林想起了後世使用盾牌的防暴警察。之所以使用盾牌,一來是抵擋鬧事者投擲的物體的襲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擋刀具。而且,排成排的持盾的防暴警察,還能把鬧事人群,使用盾牌強行推開和驅趕走。

  因此,馬林決定——警察的防暴裝備,就定為方形木盾和棒球棍,以及一個木製的防暴帽子。

  這樣的裝備,完全可以痛打任何混混團體,也能抵擋那些憤怒的人群。在將來,馬林獲得美洲的辣椒後,還打算製造辣人的辣椒粉,代替催淚彈,來驅散鬧事的人群。只不過,施放者,自己也要戴好眼鏡和口罩先,不然也會危害到自己……

  在相繼設立了秘書處、強化了財政部、設立了情報局和警察局後,馬林還針對國內商業的發展,在5大城市都設立了稅務局。

  稅務局人員由馬林親自派遣,科勒的財政部派人協助。在其他城市,稅務局主要針對街面上的商鋪和街道上的商販進行征稅。甚至,連城市的入城稅,也劃歸稅務局管轄。

  馬林規定,以後采用“一稅制”。也就是說,以後進出城市,隻用繳納入城稅,不用繳納出城稅。同時,國內的各種稅卡取消,地方不得私設稅卡,征稅權收歸稅務局。過境的商品,只要由當地稅務局開了發票和蓋了印章後,抵達東弗裡斯蘭伯國另一個地方時,只需出示蓋章發票後,只要發票上的商品種類和數量和檢查結果符合,就不用再令征賦稅。

  這個改革,是想當進步的。在中世紀,同樣一個國家,各個地方私設稅卡,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這些地方私設的稅卡所得的稅收,也不會上交,而是由當地官員私下瓜分。

  馬林的這個舉動,其實是很損害地方官員的利益的。要是換一個國家,沒準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但東弗裡斯蘭伯國不一樣,之前的跟隨瑟克斯納家族的東弗裡斯蘭老貴族被馬林殺掉了大半。剩下的老貴族和新貴族,面對下手狠辣的馬林,是很畏懼的。因此,馬林的政策,他們是不敢違背的, 免得自己被“哢嚓”了。

  所以,有之前的凶名在,馬林很容易地收回了各地商業稅收的權力,隻保留了各地方在征收農業賦稅時保持一定提留的權力。畢竟,地方官也是要吃飯的。只不過,稅務局的人也會派人全程監督,避免這些原先的稅務官敲詐百姓。但實際上,這個年代的德意志,鄉下的田地,基本掌握在豪強手裡,基本沒有自耕農,稅務官們就是想敲詐,也沒有合適的對象啊。那些個莊園主,可基本都是貴族或者貴族親戚,都不好惹。從前,城裡那些做生意的老百姓,倒是很合適的敲詐對象。但馬林收回了在城裡征稅的權利,所以,實際上,那些原本的稅務官,無法撈取外快了,最多只能到鄉下的莊園裡蹭點吃喝……

  於是乎,在東弗裡斯蘭伯國,秘書處、情報局、警察局和稅務局四個新機構被建立了起來。

  警察局和稅務局倒是好辦,可以循舊例,加點新想法,馬上就可以上手工作。而情報局,則因為之前沒有先例可循,只能慢慢摸索。而且,相關人才,也需要培養和摸索。

  至於秘書處,面對四個稚嫩的大學生,馬林也不指望他們馬上就能上手。最起碼,要一兩年後,這些書生氣太重的大學生,才能逐漸適應官府的工作,並初步成為政客。到時候,馬林才能甩掉大部分包袱,有時間去做點別的……

  當然,馬林雖然想甩包袱,卻也不昏頭。對於最重要的軍權和重要的人事任命權,不管什麽時候,馬林都不會放手。只要掌握住了這兩個大權,任憑下面人怎麽鬧,都翻不起浪花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