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得一條條法令及懲罰當眾宣布,信眾們的膽氣便漸漸地降了下去。公權的展現及施為終究是伴隨著他們長大的,自小就令浸染在其中的國人心生敬畏,可以說是刻入了城中所有人的骨子裡。
因這一條條法令的宣講,使得在場試圖頑抗的許多人便生出了一些動搖,進而從心中產生了退意。他們都心虛地想起自己首先該是個國人來的,四娘的恩義和道法雖然很重要,但怎麽能同公門相提並論呢?
四娘到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力量主要是“賞”,至少讓信眾們都認為各種好處是因她而來的。她為了得到利益也施展了許多小動作,這些謊言和規則既隱蔽又有欺騙性,暫時還不為信眾們所察覺。
而公門則是有賞有罰的,並且還都在實施時明確說明。就比如剛剛所高叫出來的種種勞役、杖打和放逐,這些就都是懲罰的具體表現。
勞役分為義務和處罰兩種,不過都得是由國人自負糧食消耗的無償參與,還得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工作量。這意味著高消耗的體力勞動,以及家中積存糧食將更快的速度變少,而且還不會獲得什麽進項作為補充。
常規的義務勞役理論上該由全體國人參與,所執行的都是關於水利、衛生、道路等公共設施的建設。所有的國人一起集體付出勞動,自然會讓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從中受益。
但通常會有較富有的國人不想參與勞動,那便需要付出指定的財物或糧食,以此去補償其他的國人。
而懲罰性的勞役不但是種體罰,勞動地點還會被設置在公眾聚集、或大量途徑的場所。這會讓所有路過的人都看見,並且將持續不短的一陣時間。
如此就會讓受罰者顏面無歸,以致自慚形穢地抬不起頭,或者乾脆就自暴自棄地一路墮落下去。堪稱是經濟、自由和家庭都遭受了多重處刑。
而且過長的勞役就意味著長期的糧食支出,並且還會令一個常規家庭缺少一個壯勞力,這對普通的家庭而言都算是慢性的毀滅——在失去壯勞力的同時還得擔負著此人的供養,這足以令整個家庭都陷於挨餓之中。餓死人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導致家庭的自行崩潰也不是稀罕事。
至於打四十杖就是實打實的肉刑,皮開肉綻地疼痛入骨。就算是想要正常行走都難,通常得養傷數月才能爬起身。當然若是使了好處,當時就能下地。若是下令的不想讓你活,或者行刑的人心黑手狠,真會是有命趴下沒命起身的。
至於放逐城外就更是糟糕了,受此刑之人將失去城牆和衛兵的保護,只能去往別的城市重新開始。
只是路途漫漫野地多,常有野獸和盜匪會在道路附近出沒,若是挺不下去便是一切皆休。若是挺下來了也會變得不人不鬼,就連自己的積累也得從頭開始,連個相熟的人也都不大可能再遇到了。而且外來人口不會擁有當地國人的權力,等於是自動被排除在主流的經濟生活之外,那同樣是非常痛苦的。
留在此地的信眾大多都是老弱之人,他們有的是心智不足才信了四娘的言辭,有的是生計無著才渴求較為輕松的生活。但受到的威嚇又是如此可怕,他們便不得不在衡量利弊之中做取舍,以致信心都出現了動搖。
看看兩邊的力量對比,再想想繼續跟著四娘對抗公門的後果,似乎未來的前景會越來越暗淡的樣子。於是便有一些人悄悄地後退,然後向著另一邊陸續悄聲逃散。
四娘只是冷冷地向這些人瞥過一眼,卻是沒有以請求或威脅做挽留。
這時她情知戰不得,可是卻也被忠誠信眾的目光束縛在此,為了他們的信任也是跑不得。所以並沒有去幹預這些人的選擇。橫豎這些人都不會發揮出太大作用,跑了還更好一些。
之前已是跑了大半,如此便又是跑掉了幾十人,所以現在繼續圍在四娘身邊的人數大為減少,就只有不到五十余人。相比來時的幾百人規模出現了大大的縮水,還將棍棒都掉落了一地,更是將本來視若寶貝的鋼管也丟棄了數根。這些玩意打架好使帶勁,但也因沉重所以不方便攜帶,想要逃跑的人多會將其隨手丟棄。
此時的街道上公門在北,四娘在中,而幾家大戶在南。之前降服四娘的幾個族長將場中變化看得是一清二楚,在四娘那邊的人退散之時也從未做過攔截。
所以他們就能發現己方雖然什麽都沒做,可是從人數到氣勢上卻是不再處於劣勢,甚至還有相當程度的遠超。如此的情勢對他們極為有利,這些人便都心思活泛了起來。
鼓起心氣的幾個族長連使眼色帶揮手地無聲下令,招呼了還能行動的族丁與家丁們都從地上爬起來。還要他們悄悄地撿起了棍棒,並向著左右兩邊展開列成橫陣。
還能行動的青壯也都會意,不出幾個呼吸便悄聲地從後方封住了街道,竟是悶著聲便將四娘等人的後路也給堵住了。
四娘他們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公門身上,故而對身後的狀況一無所覺。可是公門這邊卻是看得清清楚楚,開心地俱都是面露笑容,心態輕松地隻當是甕中捉鱉了。
馮潮對此同樣是嘲諷地一笑。
先收拾了最重要的四娘再說,至於這些大戶們也不會放過的。之前他們雖然是用了那麽多的漂亮話做辯解,可是在辦事之前沒有通報公門總是錯。所以得將這些貨們的油水也仔細地刮一刮,讓他們無力油嘴滑舌了才是最好。
不過看在他們如此配合的份上,就先不將這個“驚喜”告訴他們了。過會再將他們都團團圍定,到時候想怎麽處理都可以,重壓之下自然可以隨心所欲地壓榨一番。
在處理大戶們的事情上,衛同馮潮的立場相近,這二人甚至還有空得意地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