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等你戴上烏紗再說
傍晚時分,仲逸總算將袁若筠打發走了。當鋪剛剛打烊,天寒之際,本就沒有多少客人,但老薑頭還是按時按點開關門,從業以來,數年如一日,果真敬業。

 冬夜漫漫,羅英閑來無事,再次邀請劉小二、胖墩兒幾個一起飲酒。

 天寒地凍的,論打發日子,沒有什麽比這三五友人相聚痛飲更好的了:雖是幾位小菜,一壺熱酒,但要比一個人呆在屋子中蒙頭大睡有趣多了。

 送走袁若筠後,仲逸也覺得腹中有些饑渴,師姐今晚不在家,這個機會正好可以去外叔公家用晚飯。

 對於他來說,那裡也有家的味道。

 當然,他此去文府拜見外叔公,不僅僅是為了一飽口福:從西北回來之後,孟縣老伯遞給他的那份血書還一直沒有送出去,具體如何處置,還要等外叔公這位刑部的老人看過之後才能決定。

 刻意繞道幾條街,確定身後無“尾巴”,仲逸這才匆匆來到文府,才進屋就聽見文泰一陣笑聲:‘逸兒來的正好,前幾次沒機會一起用飯,今兒個時間剛好……’。

 夜幕下,街上行人比往常少了許多,天氣寒冷,人們隻得將說笑之處挪到屋中。

 如此一來,酒館、客棧、飯莊裡的人就多了起來。

 更何況是在晚飯這個點兒的呢?

 “熟肉三兩、醬菜一盤、老酒半斤……”,如家客棧一樓中,店小二端著一隻木盤,嘴裡使勁吆喝著,可腳下卻從未停歇,見客人們忙著催菜,他還得不時的解釋幾句:“馬上就好,馬上就好……,只是,……麻煩讓一讓、讓一讓……,三位裡邊請”。

 “還裡邊請?再請就要站著吃了……”,一旁的客人起哄起來:‘京城果真是繁華無比,隨便開個酒樓、茶館什麽的,東家就能賺不少吧?’。

 “京城的銀子那麽好賺?你何不上街撿他二百兩來?”,店家也是個爽快人,見眾人忙著催菜,他乾脆拿些瓜子過來:‘各位久等,這些是小店送你們的了’。

 哈哈哈……

 說歸說,看樣子這些人要吃完飯,沒一個半個時辰的,恐怕是吃不到嘴裡,怎麽辦?反正閑來無事,就一塊瞎起哄唄。

 “二位客官,裡邊請,住店還是……?”,店小二才安頓好一桌,見兩名男子走了進來,急忙又上前招呼起來。

 不管後廚忙是否忙的過來,店小二總是要將進店的客人招呼進來,這是東家吩咐過的:反正夥計都是拿工錢的,誰也不準偷懶,能多賺一個是一個。

 “住店”,一名青年男子直接打斷店小二的殷勤:“安排一間客房,再打一盆熱水泡泡腳”。

 “那,二位先用點什麽飯菜?本店上好的酒菜……”,店小二每日迎來送往的,也算是閱人無數了,從舉止神態來看:這二人不是缺銀子的主兒。

 “不了,我們才用過飯菜,一路勞頓,直接歇了”,隨行的中年男子並不言語,倒是那年輕男子叮囑道:‘哦,對了,喂馬的草料要好的,都算到房錢裡’。

 “得嘞,二樓客房一間,兩位……”,店小二吆喝一聲,裡面的夥計立刻上前迎接過來。

 上樓之際,二人雙眼皆不環顧左右,似乎店中之人與桌上的酒菜,全與他們無關似的。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盡管二人如此謹慎行事,只是他們並不曾想到:二樓一扇窗戶間,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一雙恰到好處的眼光早就盯上了他們的一舉一動。

 裡屋房間中,仲姝正悠閑斜躺在一張木椅之上,桌上一杯熱茶,茶香四溢,倒是與客棧裡的風格有些格格不入。

 晚飯前,眾人還未坐定之際,仲姝便要了份飯菜,借口頭痛,就將吃食帶回了房間,之後就再也沒下樓,此刻也就不用湊熱鬧在這晚飯點向店家催菜了。

 而剛進門的這二位更直接:乾脆直接住店,連飯都懶得吃了,倒是吩咐要將馬兒的草料備好。

 若非事,何必如此呢?

 只是敵在暗我在明,這二位恐怕要倒霉了。

 仲姝從袖中緩緩掏出一支竹管兒:這放迷藥煙霧還是第一次做,還得要把握準一點才是。

 “菜來嘞,你稍稍抬腳,好嘞……”,一樓的飯桌前,再次想起了店小二那熟悉的吆喝之聲。

 ……

 “真是膽大妄為,貪墨賑災糧,連老百姓家中那點僅存的陳年存糧都不放過,全都該殺”,用過飯後,文泰便將孟縣百姓手中的血書看了一遍,氣的臉都白了。

 此事事關朝廷命官,又牽扯到綱常法紀,仲逸無官無職,處置此事的分寸如何拿捏,他自然不知深淺,貿然表態著實不妥。

 鑒於此,仲逸向文泰稟道:‘外叔公,照您所看,此事,當如何處置才是?’。

 文泰倒沒直接回答仲逸所問,卻笑眯眯的盯著仲逸打量起來:‘嗯,還真別說,你若是一身書生裝束,言語間,還真像是微服的朝廷命官’。

 咳咳,仲逸不自然笑起來:“外叔公說笑了,自古以來,這烏紗只有真正戴在頭上才算數,看起來像?算怎麽回事呢?”。

 “看看,還說不想入仕?”,從仲逸小心翼翼拿出那張血書時,文泰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怎麽?此次別孟縣的老百姓喊了你幾聲‘青天大老爺’,就真的想做官了?”。

 這話倒是不假,自從在酒樓外接到這份血書開始,對待入仕之事,仲逸心中的態度確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外叔公不是外人,他也就不避諱:“實不相瞞,孩兒確實有入仕之心,您是不知道那老伯的眼神:那是一雙可以寫滿一生不滿與不公的目光,孩兒真的想為他們做點什麽……”。

 “好,好,好”,文泰接連道出三聲好,他信心滿滿道:“就衝你看到的這雙眼睛,就能做個好官”。

 文泰久在官場,早就看透人情世故,只是在他眼中,仲逸畢竟是個孩子,年輕人終歸愛衝動,不過這小子身上還真有他年輕時的那股勁。

 他深情滿滿道:‘起初,我與你祖父還擔心你因陸家莊之事而無法拋去私情,一味隻想著報仇。如今又在京城經營當鋪,做官與經商畢竟是兩條路,不過今日看來,我們的擔心皆是多余的’。

 年紀大了總是容易觸景生情,再看看血書,文泰這才覺得自己有些扯遠了:“所謂上有旨意、下有對策。僅憑這一張血書,恐怕還不足以將孟縣知縣查辦,更不要說能扳倒嚴氏了”。

 “這倒也是”,仲逸上前道:“我們是否該多找些村民來,共同指正?”。

 “不止於此,還得要去當地核實”,文泰微微搖搖頭:“光找人恐怕不妥,朝廷要章法,當地村民無法直接來京城告狀,還得要從州縣逐級申訴”。

 這麽一說,仲逸這才覺得自己確實所慮不周:當初就沒想到到實地核實這一層, 如此不僅取來人證,或許還能得到更有價值的線索。

 看來,這做官真是不易。

 “當然,當時你還押著藥材,能做到這一點已經不錯了”,似乎看出了仲逸的神情,文泰這才切入正題:‘這東西我先收下,回頭再與刑部還有都察院幾個交情不錯的同僚合計合計,然後派人秘密到山西境內核實一番’。

 如此一番,文泰才最後得出結論:“至於該怎麽查?由誰挑頭?再由誰呈上折子,還要商議再能定奪”。

 真是抽絲剝繭、曲曲折折,仲逸知道:外叔公此舉絕非打官腔,只是此事事關重大,一旦操作不當,非但不能懲惡,反問會害了善良的村民們。

 正義,從來都不會做常勝將軍。

 而邪惡,更從來不會主動屈服。

 “外叔公所慮甚是,只是就怕此事會牽扯到您”,文泰即將告老回鄉,仲逸實在不想讓他趟這趟渾水:“孩兒只是想與你商議此事,要不,還是由孩兒出面辦,比較穩妥”。

 “哈哈哈,逸兒多慮了,此事外叔公自有分寸”,文泰笑出聲來:“等你真正做了朝廷命官之後,再說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