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三百一十章 終見晴日
隆冬之季,北風呼嘯,一年當中最寒冷時節到來,就連一向繁華的京城大街之上,行人也比往常少了許多。

 這日傍晚,京城終於迎來一場大雪。

 雪勢之大,持續之久,整整下了一個晚上,大街之上、庭院屋頂,皆是一片雪白之色。

 次日清晨,大雪驟停,朝陽東升,陽光再現,皚皚白雪之上,閃出道道亮光,別有一番景致。

 許久之後,屋簷樹枝上,嘀嘀雪水融化,水滴連成一道流線,牆角石板間,盡是陣陣‘劈裡啪啦’聲。

 北方少雨,尤其冬日多風乾燥,呼吸都覺得乾澀,這場大雪可謂‘及時雨’:既濕潤空氣,又滋潤田地。

 本年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更晚一些,但依舊不失為一場好雪。

 大快人心。

 對各家孩童而言,這些都不重要。

 一大早跑到雪地裡打場雪仗或者堆個雪人之類的,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街之上,行人又比往常多了些,不少人正是衝著這口新鮮乾淨空氣來的。

 不過,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外邊終究還是冷了些,躲到屋裡熱鬧一番卻是真的。

 酒樓大廳,眾人圍著一個碩大的火爐,爐上放著大大的水壺,壺嘴冒著陣陣熱氣,此刻還不到飯點,圍坐之人大多都是閑聊談笑之人。

 “聽說了嗎?那個叫仇鸞的,好像貪墨了數萬兩的銀子呢?”。

 “仇鸞是誰?”。

 “仇鸞你都不知道,就是當初韃靼圍京城時,朝廷派出的平虜大將軍,好大的來頭”。

 “仇鸞?那字,好像念chou吧?”。

 “滾一邊去,不知道別瞎說,我可聽說了,此人,好像與嚴閣老如父子,來頭不小啊”。

 “什麽父子,這二人年紀相差有那麽大嗎?怕是巴結吧?”。

 “還有,還有,當初被聖上問了死罪的兵部尚書丁汝夔,好像是立什麽大功,或許能保得住那顆人頭”。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說的不亦樂乎。

 這家酒樓在城中頗有名氣,能來此處點桌酒菜,也非一般人能承受起,若非在衙門裡掛點差事,便是在衙門裡有個親戚好友什麽的。

 如此一說,他們所謂的閑聊也並非空穴來風,十有八九有些出處。

 當然,話也不能全信。

 否則,就不叫閑聊說笑了。

 各抒己見,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過有一點,倒是眾人一致認可的:英明無過於聖上,有功當賞,有罪必罰。

 在大家的眼裡:當初朝廷獎賞仇鸞,是因‘戰功’,而之所以處罰丁汝夔,則因他消極應戰。

 反之亦然:獎賞他們,也是因為有功。

 而這,又何嘗不是某些人的看法?

 或者說,是某些人願意讓別人看到的想法?

 當然,在一般人看來,想法也好,看法也罷,也只是茶余飯後的一個話題罷了。

 ……

 “張公公,你怎麽來這裡了?”。

 刑部大牢,袁大頭正大腿撬二腿,手中握著一隻茶壺,剛溜一小口,卻見迎面走來二人。

 這架勢,這服飾,這腔調。

 不用說,是來傳旨的。

 “張公公,不知此次,是給那位大人傳旨的?”。

 袁大頭經常見這樣的場面,時間久了,自然與傳旨的太監有些交情,他先打聽一番。

 據多年的經驗來看:但凡傳旨之人願意與你說上幾句,且神情並不凝重,往往是好消息。

 反之,若板著一副面孔,或冷冷一句:這是你該打聽的嗎?

 不用說,定是有人要人頭落地,至少,要加罪了。

 “袁大頭,你這嘴可伸的夠長的啊,什麽事都想打聽一番?”。

 袁大頭一聽這話,心裡暗暗叫苦:看來今日,又有人倒霉了。

 熟料,張公公竟緩緩坐了下來,吩咐道:“去,叫原朝廷欽差副使、翰林院編修仲逸,準備準備,接旨了”。

 果真是仲老弟的旨意,終於下來了。

 袁大頭急忙吩咐左右:“快,準備一盆清水,請仲大人洗臉祛塵、整理衣冠,準備接旨”。

 “是,小的馬上去”,一名獄卒立刻退去。

 張公公竟先開口了:

 “仲逸在宛平縣衙與那個叫唐馨兒的事兒,經查,系宛平知縣等人誣告,唐馨兒本人也多次供述:她被人脅迫,二人什麽也未發生。所以朝廷決定撤去他的一切罪名,這牢也不用坐了”。

 袁大頭大喜:這次,是公公主動說起的,好消息啊。

 看來,仲老弟終於可以官複原職了。

 哼……

 一聲長長的陰陽怪調,黃公公意味深長的瞪了一眼袁大頭:“誰說是官複原職了?好你個袁大頭,旨意沒有下來,你還一口一個‘仲大人’的叫著?”。

 “怕是,得了不少好處吧?”。

 袁大頭急忙吩咐左右退去,滿臉陪笑道:“張公公,看你說的哪裡話?這裡關的,那個不是四品、五品的?最不濟也是個七品,能不叫一聲大人吧?”。

 這時,袁大頭湊上前去:“這是一點小意思,還請公公笑納,就當是卑職替仲大人孝敬你的”。

 末了,他反覆強調:‘私交,絕對是私交,概與公事無關,卑職也是借花獻佛:人家家屬早就說了,不管何時來旨意,都要表示感謝’。

 “哎喲,看看,你這大頭,是越來越精明了”。

 黃公公收起銀票,環視四周,再細聲細語幾句,而後起身而立,翹起蘭花指,指向前方道:“還愣著幹什麽?傳旨去呀”。

 ……

 “原欽差副使、翰林院編修仲逸,辦差穩妥、盡職盡責。據查,其在宛平縣衙之事,系宛平知縣等人誣告,涉事女子唐馨兒供述:二人並無出格之處。

 從即日起,免去仲逸一切罪名,擢升為翰林院正六品侍讀,旨到即行”。

 仲逸還未來得及謝恩,一旁的袁大頭簡直樂開了花兒:何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仲老弟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個牢頭,簡直比自己領聖旨還要高心:當初,多虧聽從仲逸建議,才躲過一劫。

 仲老弟,你又救哥哥我一命啊。

 *

 “仲老弟,等等,你先別動,別動啊”。

 送走傳旨太監後,仲逸卻被袁大頭給攔住了。

 “不能就這樣出去,你先換身衣服,牢裡的東西不能帶出去。

 然後,再跨一個火盆,祛祛晦氣”。

 袁大頭特意叮囑道:“對了,從這兒出去一直往前走,不許回頭看。否則,還會進來的。這個,是有說法的”。

 有說法?這說法還真多。

 “仲大人一路走好啊,此次有驚無險,他日必有鴻運當頭啊”。

 對面的倪庚輝老頭知道仲逸要出去了,他特意拖著那清瘦的身子,兩隻細長的大手抓在木柱上,也算是為他的‘鄰居’打聲招呼吧。

 或許,這就是永別了。

 “這段時日以來,承蒙前輩教誨,既打發牢中煩悶枯燥時日,也受到頗多啟發”。

 臨行之時,仲逸竟對眼前這個老頭有幾分不舍:“前輩放心,仲某每月會向牢中捎些銀子,你老想吃什麽,可以加菜,只是,酒還是要少喝”。

 嗯……

 倪庚輝老頭雙唇微微一顫,欲言又止,沉默片刻,這才緩緩開口道:“哎,同牢不同命,同官不同路,仲大人化險為夷,日後必是一片坦途,而老朽的路卻越走越窄,恐怕是要死路一條了”。

 這個老頭,每次說話都是高深莫測。

 “袁大哥,你先吩咐差大哥們到前面去,我有幾句話要對這位前輩說”。

 仲逸見袁大頭一臉愕然,那神情分明是在說:別人都巴不得從這出去呢?你可倒好,臨走之時,還要和瘋老頭道別。

 一旁還有獄卒,仲逸急忙上前向袁大頭解釋道:‘就幾句話,馬上就好,我保證換新衣、跨火盆,而且不回頭’。

 “這就好,千萬要記得啊”。

 袁大頭這便帶著眾人離去,盡管有些不解,但他總歸心情是好的:仲老弟向來不拘一格,就由他去吧。

 反正朝廷的旨意都下來了,還有何所懼?

 “仲大人,你雖為翰林,但接連兩次被委以重任,從這些時日,朝夕相處來看,你才學謀略俱佳,品行端正,是個可信之人”。

 倪庚輝歎道:“老朽掐指一算,你或許就是我命中最後一個貴人,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貴人”。

 很明顯,老頭有要事相托。

 “前輩,你有什麽話盡管說,若仲某能做到的,定當全力以赴”。

 仲逸知道:十有八九,這老頭是在說:他當年的案子。

 而這個案子,就是將他打入大牢的致命關鍵所在。

 倪庚輝雙目微閉,嘴裡念念有詞,十指頻動,而後突然睜開雙眼。

 “仲大人,西北一帶,榆林衛、神木縣”。

 老頭雙目正視,而後突然上前,用他那長長的細指,緊緊抓住仲逸的衣袖道:“若有機會,你去那裡看看,一個驚天大案事關礦產……”。

 榆林衛?

 仲逸心中大驚:這不是外叔公文泰,離京時曾說過的嗎?

 嚴士蕃仗著做工部侍郎的便利,又有個做內閣首輔的老爹,手伸的夠長,連西北重鎮都不放過。

 “仲大人,此事,不僅是老朽一人所托,更是千萬百姓所望啊”。

 ……

 “袁大哥,我這牢坐的,除不能出入外,其他的,與外邊沒有什麽兩樣”。

 來到門口,仲逸特意對袁大頭說道:“多謝關照,大恩不言謝,兄弟日後再報”。

 袁大頭雙眼濕潤,一臉感慨道:“兄弟,只要你有這句話,哥哥就知足了”。

 仲逸暗暗笑道:想不到在這裡當差多年,他還是個有心之人。

 “晚上,鴻運大酒樓,不要遲到啊”。

 仲逸徑直向前走去,單手一揮,算是道別。

 袁大頭急忙上前應道:“一定,一定,你可千萬不要回頭啊”。

 ……

 “仲老弟,咱們別的先不說,晚上,還有李兄,好好喝一杯”。

 刑部大門口,樊文予早就候在那裡。

 此外,翰林院的費思應、程默等也來了。

 “好好好,諸位大人,仲某此次落難,承蒙各位照顧,晚上略備薄酒,在場的各位一個都不能少”。

 仲逸向樊文予遞個眼色,此處人多眼雜,不是說話的地方,眾人寒暄幾句,而後便告辭。

 按規定,仲逸明日再去翰林院上任,原本打算剩下這半日的時間,是用來準備上任的。

 不過,現在看來,時間恐怕都要耗在酒席上了。

 耽誤不的,還是先回府,找師姐吧。

 ……………………

 “仲大哥,你可算回來了,樊大人派人來當鋪說你出獄,我們就趕過來了”。

 仲府門口,羅英、老薑頭、小地瓜,若一當鋪的,一個都不少。

 “仲姝姐不在家,前些日子,她來當鋪找我,說是……”。

 羅英將仲姝那日找他,盯喜來客棧之事,一一告知仲逸。

 仲逸雖不知師姐所為何事,但他已猜出個大概:師姐在阿嫂林姚姚那裡。

 或許,師父已到京城了。

 “少東家,我們在城中定了一桌酒席,都是少東家平日裡最愛吃的”。

 “少東家,看你氣色一如往常,真是可喜可賀啊”。

 “聽說少東家如今都是翰林院六品侍讀,這才更值得慶賀”。

 眾人說笑一番, 一向死守規矩的老薑頭,每天準時開關門,今日也算是破例了。

 也好,都是自己人,沒有朝廷官場那些門門道道,和他們在一起,才能真正吃頓踏實的飯菜。

 …………………

 “弟子拜見師父,見過衛叔叔,師兄、師姐”。

 從酒樓出來後,仲逸告別老薑頭、羅英等,匆匆來到林府。

 “喜從天降,喜從天降,逸兒出獄,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林姚姚急忙為仲找來新衣物:“快去洗漱一番,換上新衣新帽,我這就去廚房備些酒菜來”。

 “阿嫂莫急”,仲逸連連擺手求饒:‘剛從酒樓出來,還是先喝杯熱茶吧’。

 “好好好,歇歇也好,也好”。

 林姚姚笑道:“好茶,最好的茶,阿嫂這便備去”。

 “逸兒,過來,讓為師看看……”。

 凌雲子揮揮手,宗武與仲姝也跟了上去。

 這個場面,猶如多年前的凌雲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