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飛馬神箭
後軍都督府,校場。

 一陣秋風吹過,街上行人已感絲絲涼意,不過都督府的校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數排人馬依次排開,眾人目視前方、皆不言語,偶有馬兒幾聲嘶鳴,一股殺氣便迎面而來。

 宗武位居最後一排、最右側,他一身戎裝,表情肅嚴,一手拿弓,一手牽繩,如同隨時脫韁之馬,只要一聲令下,霎時便可策馬而出。

 “咚咚咚”,一陣擂鼓聲後,都督府的那名百戶左手一揮,響聲驟停。

 兩名‘飛馬神箭’向導立刻上前,只因韁繩突然勒住,還未來得及收蹄的戰馬一雙前蹄順勢滑動,卻還是深深陷入沙土中,與之伴隨的是一陣清脆的嘶鳴之聲。

 “啪啪”兩聲刺耳的馬鞭聲,兩匹戰馬再次抬蹄,收鞭、牽繩,再開弓,縱身一躍,馬兒已馳出數丈之遠。

 一陣風起,第一排、十人十騎聞風而動,直奔小山而去,校場立刻一陣塵土飛揚。

 ‘飛馬神箭’二人策馬翩翩、左右開弓,如同胯下之馬早已領會主人的意思:遇石則避、逢橋而越,遇坑則繞,或許它們對此路線早已熟悉,也或許它們本就是馬中豪傑、天生良駒。

 馬背之上,左手搭弓、右手上箭,微微一瞄,只聽“嗖嗖”兩聲,兩隻箭頭已穩穩當當扎在箭靶之上。

 細細一看,不偏不倚,剛好落在靶心。

 身後的十名千戶與百戶,僅僅尾隨二位‘飛馬神箭’,只是速度明顯落後些:巨石難避、小橋夠長、土坑太深,稍不留神便會人仰馬翻,而身後的鐵蹄就會踐踏而來。

 再看看這十人的射術,在速度與精確度難以兼顧的前提下,不少人隻得放慢馬速以使提高射術,只是能者騎射兼顧,而次之則兩者都無暇顧及。

 “嗖嗖嗖”,一陣雜亂的響聲中,數支箭頭紛紛射向校場中央的靶心、稻草人、木樁,只是大多難扎靶心、稻草人頭,還有木樁白圈之內。

 當然,畢竟是從全國各地軍中甄選出來的,完全偏離靶心者也極為稀少,至今並無“廢箭”落地,小山道中雖然刻意設置種種障礙,但卻無一人落馬墜地。

 不過,當初在人群中起哄還要超過‘飛馬神射’二位向導的人恐怕要自己打臉了:眾人還在山道盤旋之時,那二人已輕輕越過鐵絲網,正朝最後一道關卡“斷橋”奔去。

 身後十人緊緊追敢,只是胯下馬兒卻在鐵絲網前止步不前,左右徘徊,原本還拉開些距離的,如今卻隻得全部盤旋於此。

 馬兒通人性,如此量身定做的鐵絲網,如若速度太快、角度欠佳,必被劃傷,傷到腿腳還好,若是那尖尖的鐵絲插入眼中,那便從此上不了戰場,與一命嗚呼並無兩樣。

 盤旋與此,並未因為陌生,只是那騎馬之人無法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

 畢竟是千戶、百戶,在兵營裡那也是說一不二的主兒,眾人紛紛向馬兒頭上輕輕撫去,嘴裡喃喃幾句,再次調整各自馬匹與鐵絲網的角度。

 片刻後,只聽一陣馬鳴之聲再起,數匹戰馬再次上前,其速、其形、其氣勢雖不如前面兩位向導,但也紛紛過了那眼前的這道“鬼門關”。

 “好好好……”,後軍都督府那名百戶一聲大喊,屬下軍士立刻附和,定睛一看,卻是那‘飛馬神箭’二位導向已縱馬一躍,隨風而動,跨過斷橋,穩穩當當落在了地面。

 斷橋下那數根尖尖倒立的木錐,在他們二人看來,似乎也就僅僅是個擺設。

 “哎……,怎麽搞得”,馬背上千戶、百戶們不少發出一聲歎息,當初話太大,果真是吹牛皮了。

 再看看那十人十騎,總算是越過了道道鐵絲網,卻再次有盤旋在斷橋前。

 根據規則,背上的十支箭必須要在穿過鐵絲網後全部射出,雖無暇顧及自己的成績,但大多人心中有數:廢箭不多,但支支中靶心的更是少之又少。

 “都給老子愣著幹什麽?”,校場的高台上,耿攸軍把嗓門提到了極致:“假如你們身後就是數千敵軍追來,假如前面就是敵軍首領,不要管坑內的木錐,都給老子跨過去……”。

 軍令如山,一聲令下,數匹戰馬紛紛抬頭揚起馬蹄,道道身影躍過斷橋,終於回到原點。

 “嗷……”,眾人立刻長舒一口氣,只有都督府的那名百戶不以為然道:“大夥把眼睛瞪大、看仔細了,還有一位兄弟止步不前呢”。

 眾人這才放眼望去,只見最後一人一騎還在斷橋對側徘徊,幾次咬牙切齒掙扎一番,但始終無法躍過那道坎。

 坑內尖尖的木錐,似乎更是一道心裡的藩籬。

 “你是那個衛所的?居何職?叫什麽?”,說話間,耿攸軍便來到斷橋一側,嘴裡卻是罵罵咧咧:“真給老子丟人”。

 那人一臉窘狀,額頭急的直冒汗,嘴巴也利索不起來:“屬下是河南都司,官居千戶,叫……”。

 “還千戶?閉上你的臭嘴,從現在開始,從哪來給老子從這兒滾回哪兒去”,耿戎軍已站到馬下:“要是在戰場上,老子非宰了你不可,滾下來”。

 “回稟指揮使大人,這匹馬太次……”,那人隻得緩緩下馬,見眾人在對面空地上,他嘴裡便不停的嘟囔:“如此回去太丟臉,還望指揮使開恩,屬下的舅父是中軍都督府……”。

 耿戎軍縱身一躍上了馬背,韁繩剛剛拿在手中,卻聽馬兒一陣長鳴:“馬兒太次?就你那副慫膽,能駕馭的了嗎?不要再給老子丟人了,滾回去”。

 耿攸軍穩坐馬背,緩緩後退至山坡下,而後突然勒緊韁繩,雙腿使力、前身微微前傾,片刻後一聲清脆的馬鞭聲起,戰馬聞風而動,躍過山坡來到斷橋前,只見前蹄騰空而起,後腿則如彎竹再立……

 “好好好”,校場眾人立刻一陣歡呼,總算是挽回了點面子,能做的指揮使,果真有兩下子。

 就連都督府的那名百戶也不得不舉手讚許:“耿指揮使果真英勇,真是我軍之福、大明之福,此次北征必定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啊……”。

 此次遴選人選,所用的也只是都督府的校場,所謂的“飛馬神箭”二位向導也並無不妥。

 只是因為這群不知深淺的千戶、百戶隨意一起哄,最後的局面變成了:都督府的二位向導與耿攸軍麾下千戶百戶的比賽。

 甚至是較量。

 “指揮使大人,這第二批馬上就上,您看,要不我們都督府的二位向導就……”,都督府的那名百戶話裡有話:“在下也是為了大夥著想,不要因此鬧得兄弟們不和……”。

 都督府的人已將之前十人各自的箭頭整理歸類完畢,箭上都有各人姓名,根據之前的規則,很快便能統計出來。

 耿攸軍是什麽人?他看著第二輪馬上開始,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於這些披甲執劍之人來說,豈會在此時打退堂鼓?

 “這是哪裡話?此處地形特意設置,弟兄們並不熟悉,豈有不用向導的道理?”,耿攸筠望著他的屬下,意味深長道:“既然二位向導號稱‘飛馬神箭’,我的這幫兄弟正好借此機會討教討教,誰也不要留情面啊”。

 底下之人立刻領會了指揮使大人的意思:“這是擺明了告訴他們:若是真有那本事,就給老子一定超過這兩位所謂的高手,千萬不要再留情面”。

 “廢話少說,開始吧”,耿攸軍確信自己的話都傳到了這幫千戶、百戶的耳朵裡。

 “咚咚咚……”,二通擂鼓聲起,第二排人馬立刻上前備戰,新的一輪較量立刻開始。

 不用說,在最前面的依舊是都督府那兩位號稱‘飛馬神箭’的向導。

 兩軍對戰,士氣至關重要、口號至關重要、動員至關重要,等等,都很重要……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莫過於“實力”二字。

 若是沒有實力,其他的只是鼓噪一時,卻無法久遠,可謂治標不治本。

 果不其然,第二輪的較量與之前的十人十騎並無多少差別:山道也過了,鐵絲網也穿了,斷橋也垮了,十支箭也全部射出。

 可無論騎術、射術都不及都督府那兩位‘飛馬神箭’,人家二人回到原點時,還有空余時間觀看身後十人的“表演”。

 好在這十人十騎中,全部過關,沒有拖後腿,相比前一排,總算是挽回了點面子。

 耿攸軍臉色微微不悅,看來這五十五人中要超過二位向導的,恐怕是不可能了。

 而那都督府的百戶則興致頗高,只是因為自己的品階太低,不敢在三品指揮使大人面前嘚瑟,可心裡早就美的冒泡:這牛皮還真不是吹得,能超過這兩位‘飛馬神箭’的人還未生出來呢……

 當第三通鼓聲敲過後,第三排的人馬立刻上前,只是此時大家的興致漸漸低了下來:超過二位向導是不可能了,如今就只求能過個通關就燒高香了。

 如此再三,五排人馬紛紛上前,果不其然,無論騎術還是射術,數十名千戶與百戶,目前無一人超過所謂的“飛馬神箭”二人。

 不過好在大多人還算身經百戰,除了第一批被耿攸軍替代的人,還有兩名被刷了下來。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只是不知三位墊底者,之前的軍功是如何取得:靠了祖上?靠了關系?圖了虛名?

 天下之事本就如此,真真切切、徹徹底底能說明白的,有幾件?

 “兄弟們,這是最後一排,總共五十五人,之前每排十人十騎,最後剩下五名兄弟”,都督府的那名百戶笑道:“這人是少了下來,不過地兒更寬敞了,大家卯足了勁,超越二位‘飛馬神箭’向導的重任就交給你們啦”。

 都督府的百戶話外之意,眾人皆是聽的明明白白:之前五十人都未超越,剩下這五人豈會得勝?

 大家心裡都是這麽想,自然沒有了多少興致,只是指揮使大人在一旁板著臉,隻得才挺直了腰板,默默的看著最後一次較量。

 “咚咚咚”,連那擂鼓之人都似乎少了幾分力氣,原本一次簡單的操練遴選,雙方暗暗使勁,但這場較勁卻是沒有懸念的。

 “準備,開始”,都督府的百戶一如既往的喊了一聲,兩位‘飛馬神箭’向導立刻向前奔去,身姿異常輕快:最後一場了,賽完就可回房喝酒嘍。

 末排最右側,仲逸早已準備完畢,他下身使勁,身體微微前傾,目視前方,在馬脖之上輕輕拍拍,似乎在說著什麽。

 對於他來說:這最後一排,等的太久了。

 見導向奔去,其他四人立刻策馬尾隨,宗武嘴角微微一笑,跨於馬而揚起鞭,左手持弓、右手牽繩,馬兒抬頭一聲鳴,追風而去似戲鞠。

 上斜坡、越巨石、掠土坑,只見身後塵飛揚……

 原本以為無戲可看的眾人立刻瞪大了眼睛,都督府的那名百戶眼睛緊緊盯著前方,臉上的得意勁不經意間已緩緩褪去,取而代之的則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最為激動之人莫過於身為指揮使的耿攸軍,他不由的靠前幾步,漸漸沉下的心思又緩緩回過神來,心中卻是連連叫好:“好小子,這次能否超越,就看你的了,給老子爭口氣……”。

 “嗖嗖”數聲,幾支快箭頓時扎在靶心、稻草人頭、木樁白圓圈內。

 眾人尋聲望去射箭之人正是:宗武。

 “乖乖,了不得”,耿攸軍暗暗驚道:身在馬背之人,卻是迎面仰天,隨意數箭,皆是連連發出。

 二位‘飛馬神箭’向導已從山道而下, 不遠處便是那形態各異的鐵絲網,他們似乎覺察到其中的異象,剛欲回頭看一眼,卻見眼前一陣快風而過。

 宗武已越過二人,最先來到鐵絲網前。

 只見駿馬行如踏花,垂鞭直覓清風,就在穿過鐵絲網的一刹那,宗武取出最後三支箭,應聲而發,不偏不倚,三箭直穿靶心,真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不偏不倚,馬兒已過鐵絲網,直奔斜坡斷橋而去。

 身後的‘飛馬神箭’二人這才反應過來,多年的穩操勝券,此刻豈容拉下?

 只是,這才穿過鐵絲網,卻聽的前面一陣叫喊之聲。

 一切都晚了。

 原本只是一句玩笑,如今一語成讖,看來,從此‘飛馬神箭’的稱號要易主了。

 在此之前,宗武早已看出此處地形,此刻,他垂鞭直奔而去,躍上斜坡追風而上,斷橋邊一道弧線拋起,坑內尖尖的木錐似乎連一絲察覺都沒有……

 穩穩當當回到原點,只因猛地勒住韁繩,駿馬前蹄騰空而起,仰天而鳴,馬背之上,一個雄姿英發的身影隨風而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