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略》第一百六十章 我要成大事
太原府、陽曲縣,街上行人眾多,不過大多是趕路之人,年關將至,回鄉走親的人多了起來,路面上也熱鬧許多。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取財之道、人各有方,趕路的人多了,靠這些人來賺錢的也就養出兩撥人:一是商、一是匪。

 每每此時,飯店、酒樓的生意往往能好一些時日,尤其是吃住兩項兼顧的客棧,更是熱鬧不已:趕路之人回鄉心切,對於飯菜的口味也無心挑剔,隨便吃些填飽肚子就行,至於住的就更不用說,遮風擋雨、驅趕寒風即可。

 如此雖說是有些乘人之危發點橫財的嫌疑,但畢竟是實實在在解決了吃住問題,也算是付出了成本,可若是變著法的想從別人手裡搶些銀子來,那便是一本萬利了。

 來回行走之人,隨身多少帶些銀兩,若是遇到個有錢的主兒,那還真是不錯的收成。

 行竊者有,搶劫者也有,其中的區別總是有的,不過大家無非也就是為了銀子而已。

 當然,風險也是大了點。

 不過,風險越大,這收益自然也就越大,世道不好,總會有人鋌而走險的。

 出了西安府,仲逸一行一路向京城方向而去。

 仲逸處事低調,大頭倒是有些身手,至少樣子挺唬人的。加上他的兩個手下,還有仲逸帶的羅英與西安府郭東家派的小六子,個個都是精明之人,一路之上倒是沒有出什麽岔子。

 當然,這一切還是得益於精心準備的藥材:普通的馬車,普通的趕車之人,藥箱連鎖都未上,看上去再普通不過了。

 這年頭,就是再缺錢,誰會對這些東西下手呢?除非是自己提前想得病。

 若是將這些藥材截下換做銀子,只是量又少了些,都是些普通藥材,也賣不了多少銀兩,弄不好還被抓個現行。

 “仲少東家,太陽快要下山,看來我們隻得在此處歇腳了”,小六子一直走這條線,一路上在哪住,在哪停,這小子把握的那是一個準。

 “走過的,路過的,快來看看,來盤家鄉肉,來碗家鄉面,燒肉肥而不膩,素面勁道口感好,再來一壺山西老陳醋,腹中暖暖房中熱”,一家客棧門前,店小二賣力的吆喝著。

 見仲逸一行走了過來,小二便立刻迎了上來:“各位客官,再往前走就沒人煙了,繼續走就是荒山野嶺了,何不在此歇腳?上好的酒,上好的菜,上好的客房……”。

 “家鄉小客棧?”,仲逸抬頭看著那塊微微發舊的門頭,此處雖非住店首選,但既前面再無人煙,一路走來,確實疲乏,歇歇腳確實不錯。

 “就這裡吧”,仲逸吩咐羅英去櫃台點些酒菜,看著其他桌上客人吃喝正歡,眾人這才發覺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兩盤大棒骨,一隻燒鵝,六碗面,雞湯奉上”,店小二邊喊邊上菜,聽著都帶勁。

 “小二哥,再來兩壇好酒”,才填飽肚子,大頭便向店家嚷嚷開來,今晚就住這裡了,好好喝一頓,這麽熱的屋子,舒舒服服睡一晚,豈不是美哉美哉……

 見店小二忙去備酒,仲逸急忙壓低聲音向眾人製止道:“此處人多眼雜,吃完飯我們都樓上客房圓桌前再痛飲一番,省的你們嘴上每個把門的”。

 大頭與小六子齊聲應道:“行行行,還是仲少東家考慮周全,只要有酒喝,怎麽著都行”。

 兩間客房,自然是仲逸與羅英一個屋,作為這六人中的“少東家”,仲逸自然無須與他們共飲,用過晚飯後,他便回了自己的房間。

 隔壁那間客房的圓桌前,羅英便與大頭、小六子二人開飲,幾味小菜,卻有一壇老酒。

 所謂有菜無酒不成席,有酒無菜也算款待,對於貪杯之人,什麽都可少,唯獨不能少了這陳釀。

 至於大頭手下的那二人,隻得帶著箱子在一樓找個地方住下,只要有個火爐,便是極好的。

 一路上皆是如此:這些連鎖都未上的藥箱,若是無人看管,倒顯得有些大意。可若是將箱子搬到客房中,難免此地無銀三百兩。

 對於尋常買賣人,幾箱藥材,有幾分恰到好處的守護,倒也符合這些既不值錢,又不是特別值錢的“真正藥材”。

 仲逸閑來無事,進屋後便懶懶躺在榻上,自從下凌雲山後,他也是初次出遠門,恰逢冬日,瑣事千頭萬緒,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人,生來有別於他人,這就叫個性或者天賦:有的人天生能言善辯,有的天生相貌醜陋,而有的人天生喜武,有的人視財如命,有的人喜好浪跡天涯,有的人一生為情所困,有的人一生難有自由……

 這是概率,也有巧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天下之事並非黑即白,近朱者也有黑者,近墨者也有赤者。

 世上本無兩片全然相同的葉子,此乃大地萬物各有所別,本無所好壞,只是人們往往將無法解釋的規律都歸結於“天意”或者“命運”之類。

 如此雖說並未解釋萬物的本質所在,但似乎再也找不到比這更為恰當的說法,於是大家就這樣說來說去。

 說的多了,也就有人信了,有人信了,那便顯得更有理,反而成了安慰,甚至教導別人的“真理”了。

 當然,仲逸對此並不完全讚同。作為從小在凌雲山長大,深得師父凌雲子教誨,當年陸家莊之事一直縈繞著他,後來一家得以團聚,身世之事,總算是有了一個了解。

 可是,如今他這樣做,又是為何呢?

 顯然,這不是天意,更不是命運:若沒有當初陸家莊之事,他或許就是陸家莊一個普通的村民,有個刑部主事的祖父,頂多走著讀書人之路,參加科考而已。

 若是沒有當年那個神婆的詭異一笑,或許他就是義中村一個普普通通的村民,永遠的村民。 整日與天地耕牛為伍,或許會娶義中村的小浵居家過日……

 而正是因為有了陸家莊之事,有了凌雲山的耳濡目染,有了蠡縣的歷練,有了師父與祖父、外叔公的指點,有了京城的經歷。

 才有了今日的仲逸:他如今打算入仕,全力對付羅龍文、嚴磬,還有嚴氏一派,以及當年那位加害師父的後軍都督府同知戎一昶。

 當然,還有北方的韃靼、女真,南方的倭寇……

 也許有人會說:區區一個小民,想要扭轉乾坤、指點社稷,簡直是癡人說夢。

 可是,若一個人真的經歷了這麽多,他難道就不該有這樣的想法嗎?

 縱觀古今,最終能得以成就大業者,他們當初是多麽的渺小,又有誰知曉:薑太公一個垂釣者,劉邦一個小小的亭長,諸葛孔明:曾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當朝洪武皇帝,兒時食不果腹,不得以而出家為僧……

 想比這些人,好多人的出身反而比他們好許多,只是唯獨缺了這番雄心與那千年難遇的契機……

 雄心壯志有了,仲逸相信:就目前的經歷,也算是百年難遇了,至於能否有千年的契機,那就看造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