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有事托付
夜幕下,陶家莊,陶家小院。

 “陶老伯,你是不知道,今日我們大戰狼群,幾十隻野狼撲來,我們左一刀、右一劍,偶爾還搭起弓,殺的正歡,就在這時,卻見一條餓狼撲來,說時遲那時快……”。

 客堂中,小四正向陶老頭兒描述著白日那精彩一幕,說的那是一個帶勁,滔滔不絕、手舞足蹈。

 “說時遲那時快,還是先吃飯吧……”。

 陶老頭聽的一臉不悅。

 所有的人幾乎都瞪著小四兒,同樣沒有好臉色。

 “呵呵,當然,仲大人無礙,小陶子無礙,虛驚一場、虛驚一場而已”。

 小四這才反應過來:這裡不是軍營,說話還是要注意場合。陶老頭就這一個寶貝兒子,豈會同意他去上山大戰狼群?

 太危險了。

 陶朔暗暗叫聲好:‘多虧師父仲大人甩開眾人,否則,今日的山洞之事要是被他們知道,回到軍營,別的不說,就小四一人,不定被傳成什麽樣呢’。

 還是師父有先見之明:小四兒不通倭,難保他身邊的人走漏消息。

 翰林院的仲大人,簡直是文武兼備、日行八百裡……

 說歸說,陶老頭還是繼續他的大方之舉,今日的飯菜依舊有酒有肉,此外,還特意燉了一隻大鵝。

 “酒菜管夠,老頭我特意燙了一壺好酒”。

 陶老頭望望窗外,不由的勸道;‘看這天氣,又要連下幾天的雨了,你們就放開了喝,睡一覺,明日也不用出去’。

 眾人連連點頭,陶老頭真是個熱心腸。

 只是飯菜可以享用,酒還是不能多喝,軍令就是軍令,不到回去複命那一刻,誰也不能松懈。

 ……

 夜色下,程默守在門外,屋內正在議事,連陶家人都沒有進入。

 “今日,我們登山之事,不得向任何提起,陶朔與我們同去,陶老伯自是瞞不住的,不過,我回頭會叮囑他”。

 飯後,仲逸將眾人叫到一起,特意囑咐道:“小四兒你們幾個在這一帶熟,一會兒你們去村裡走走,隨意看看,說說話,拉拉家常”。

 小四兒等幾名軍士上前一步:“仲大人,若村民問起來,我們怎麽說?”。

 仲逸略懂片刻,而後直言道:“就說我們查看通往福州城的路線,看看道路是否暢通?路面是否足夠寬?足夠平坦?

 即便登山,也是為查看周圍是否有伏兵之處?隻保通往福州之路順暢”。

 小四兒還是不解,不由的問了一句:“福州城?難道,我們要向福州城部署兵力?還是運送貨物?”,

 哎,這小子,真是塊榆木疙瘩。

 “不要說明,但就是這麽意思,我們要在福州部署重兵,因朝廷有大量軍餉要運到福州城。此外,城中還囤積大量絲綢、金銀玉器……”。

 哎呀呀,小四兒簡直驚呆了:‘仲大人,這麽大的事兒,我們當地駐軍怎麽不知道?你剛從京城來,就全知道啦?是真的嗎?’。

 這時,一旁的王小旗微微搖搖頭:“當然不是真的啦,仲大人的意思是讓別人覺得這是真的”。

 果真是師兄帶出來的,英勇千戶所的人,夠格。

 “不是真的,又讓別人感覺是真的?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小四兒使勁撓頭,思量半天,這才反應過來:“我明白啦……”。

 這時,仲逸一臉嚴肅,一字一句道:“這是軍令,誰要是懈怠,本大人將以監軍協理之職,請俞大猷將軍、軍法從事”。

 “得令”,眾人齊聲應道。

 連俞大猷將軍都搬出來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抗倭大計、戰事在即,軍令如山,打死也不說。

 “還有”,仲逸繼續道:“小四兒,你們從現在開始不得飲酒,等抗倭大捷後,本官給你們一百兩銀子,買最好的酒”。

 小四等人立刻上前道:“仲大人盡管放心,倭賊害我親人、掠我大明,我等跟隨俞將軍多年,孰輕孰重,自有分寸,但凡出一絲差錯,願獻出項上人頭”。

 末了,他特意補充道:“方才也就是和陶老伯說說,這不?他兒子也去了嘛,瞞不住……”。

 好小子,這才是俞大猷將軍的屬下。

 ……

 “仲大人,剛剛用過晚飯,此刻歇息尚早,老頭兒我還有一事相求”。

 眾人離去後,老陶頭便帶著陶朔、陶雯兒走了進來。

 仲逸微微點點頭,下意識望望陶朔,心裡一陣嘀咕:該不是這小子,將拜師之事說出去了吧?

 不過,轉眼一想,陶朔是個忠厚之人,這一點,應是看不錯的。

 老陶頭雖科考連連受挫,畢竟還有些昔日的同窗,加之他在村中還算家道殷實,自然與當地的文武衙門有些往來。

 “仲大人,實不相瞞,今日老頭兒我去衙門打聽了一番”。

 陶老頭舉杯笑道:“老頭兒我有眼無珠,愣是沒有看出來,仲大人竟是從庶吉士提為翰林院編修,直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轟動一時的直隸博野縣繆大柱夫婦被殺、與韃靼城外談判、查仇鸞……”。

 仲逸心中微微一顫:“這點事兒,連這裡的衙門都知道啦?”。

 細細想來,這也不難理解,衙門中的門門道道:仲逸此次以監軍協理前來東南,關於他的事兒,自然有人打聽過了。

 一旦打聽起來,也就不是什麽難事,地方衙門的文武有調往京城的,京城的也有調到地方赴任,還有去京城述職的。

 要打聽點事兒,也沒有想象的那麽難。

 此言一出,陶朔瞪大了眼睛,再次崇拜一番:這位仲大人,簡直神了。

 不,現在應該說:我的師父,簡直神了。

 一旁的陶雯兒微微一動,似乎怕被別人察覺,立刻又恢復了神態。

 “都是些往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仲逸急忙轉移話題:“不知老伯所說何事,晚輩可幫的上什麽忙?”。

 哦,只顧著說話,差點將正事忘了。

 陶老頭兒竟起身要跪拜,仲逸急忙上前扶住:“有話好說、有話好說,使不得……”。

 此舉異常,定是有要事相托。

 “仲大人,老頭兒我自知有些唐突,但緣分使然,身為翰林院侍讀,大人領了監軍協理,偏偏來到陶家莊,來到陶家莊,又偏偏來到我陶家”。

 陶老頭兒竟流出兩行清淚:“請仲大人帶我不孝兒女一起到京城,為他們謀個出路,朔兒讀書無望、雯兒無望功名,老頭兒我,不甘心啊……”。

 “爹……”,陶朔與陶雯兒立刻下跪拜道。

 此舉看似唐突,細細想來,實則有其必然之處。

 試想,無論誰家有這樣的子女,豈能甘於如此庸淡一生?

 見仲逸沉默不語,老陶頭便將提前準備好的銀兩拿了出來。

 “我陶家雖比不得京城大戶,但略有薄產,這是一千兩銀子,就當是盤纏了”。

 陶老頭兒笑道:‘我那兄弟也住在村中,我兄弟二人從小和睦,你們走後,就與他們一起吃住。我這一把老骨頭,再撐個十余載不成問題,就等著兒女們出息了’。

 考試不中,卻一心功名,科舉害人啊。

 好在陶朔、陶雯兒並非奔功名而來,只是此處遠在東南,要向京城帶兩個人,絕非易事。

 事已至此,仲逸也隻得說句話了:“此事,晚輩還要請示過家師之後再做定奪,東南抗倭在即,還是等等再說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