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略》第四百九十三章 胡楊林的意外收獲
北漠,月色下,一道道的黑影,人與馬混在一起,不足百人百騎的樣子。* WwW.suimeng.lā

 夜風呼聲,一片胡楊林,算是掩護,南棲原與屬下正細細望著遠處的動靜。

 此處距離駐軍大營不足十裡的路程,地面多以沙土為主,偶有沙石鋪墊,硬硬地塊,並非那種軟軟的沙地。

 胡楊這種植物,木質細軟,幼時葉狹長如柳,大樹枝葉闊而有香,耐旱耐澇,生命力極強,樹高十余米,樹齡可達二百年,頗為傳奇。

 旱荒漠之地,除去天然山石作為地形點綴外,能頑強存留下來的植物不多,胡楊既可抗風沙,也可抗旱、抗鹽鹼,簡直就是荒漠救星、人能活下來的保障,被譽為‘荒漠守護神’。

 這話一點也不假,對此刻的錦衣衛來說,眼前的這片胡楊林,就是他們的——守護神。

 “百戶大人,看樣子敵軍也就是百十來人的樣子,應是打探我軍軍情部署而來,不會輕易開戰的”。

 一名錦衣衛總旗向南棲原問道“此事,是否請示監軍仲大人?”。

 南棲原撇撇嘴“現在去請示仲大人,能來得及嗎?再說了,若是驚動了敵軍,怎麽辦?”。

 這倒也確實是個事兒,看看再說吧。

 “你們幾個,去那邊,其他人跟我來”。

 經過一番查看,南棲原決定先逮住幾個活口,撬開他們的嘴巴,順便也問問敵軍的部署情況,豈不更好?

 在他看來,送上門來的獵物,豈有放走的道理?

 那怕是抓幾個俘虜、幾條舌頭,也總比他們自己主動去敵營探查,輕松的多。

 片刻以後,數名錦衣衛突然從胡楊林竄出,直奔那些黑影而去。

 “嗖嗖……”幾聲響,是弓箭的聲音。

 緊接著,便是刀出鞘、劍光閃,十余名韃靼軍士應聲而倒。

 “什麽人,快追,在哪邊……”。

 韃靼軍一名頭領喊了這麽一聲,卻見前方錦衣衛的人從不同方向奔去,他們也隻得分開兵力,追了上去。

 “上”,南棲原命人上前,再次叮囑了一句“要留活口……”。

 不多時,只見一支響尾箭突然射入高空,夜幕下,絲絲火花蹦出。

 “小心大明軍設伏,快撤”,韃靼軍小頭領一聲令下,眾人倉惶逃竄。

 南棲原揮揮手,向他的屬下吩咐道“不要追了,先把活口帶回去,請仲大人定奪”。

 ……

 晚飯吃的有點多,仲逸也隻得在帳外隨意走走,就當消食了。

 不過,這份悠閑很快就要結束,看到南棲原帶著幾名陌生的面孔走了過來,他知道有正事幹了。

 按理說,這種情形是要先稟報戎一昶,但人是錦衣衛抓的,南棲原他們聽從仲逸的差遣,也是皇帝有旨意的。

 如此一說,也並無不妥,哪怕是之後再告訴他戎一昶一聲呢。

 也許你不信,此刻的戎一昶已經入睡,而且之前對隨從有吩咐“除非敵軍攻來,亦或朝廷來人傳旨,不要打擾他……”。

 若按這麽說,眼下這種情形,還真不需要叫醒他這個主將。

 ……

 月色下,幾處不顯眼的營帳,是專門供錦衣衛用的。

 “仲大人,請上座”,南棲原請仲逸入座,而後轉身冷冷得來了一句“上刑,如果還嘴硬,直接處死”。

 錦衣衛的人,說話就是霸氣。

 無論之前的千戶石成,還是如今的百戶南棲原,感覺他們殺人就是抬抬手、張張嘴的事兒。

 當然,這些人都是該死之人,至少仲逸看到的,都是如此。

 “啪……”,一聲皮鞭抽打骨肉的聲音,似乎都有陣陣回音,之後便是那同樣慘烈的叫喊聲。

 錦衣衛的手段十分了得,但這些人也非盜賊、山匪之類,說與不說,是經過一番權衡的。

 南棲原有些不耐煩,乾脆抽出一柄長刀,直接向最前面的一名俘虜刺了過去。

 “大人,斷氣了”,一名錦衣衛校尉說了這麽一句,便命人將屍體抬了出去。

 “說,你們到底是誰派來的?你們有多少兵力,主力在何處?主將是何人?”。

 南棲原確實沒有多少耐心,若不是因為仲逸這個翰林院的侍讀學士在上面坐著,或許眼前這幾名韃靼俘虜,很快就被全部殺掉了。

 “南大人,稍安勿躁,你總得要給他們些考慮的時間嘛,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換做誰,也不能輕易開這個口”。

 仲逸微微擺擺手,南棲原向後退了幾步,乾脆也坐了下來,聽聽仲逸怎麽說。

 語言不通,如同當初對付倭寇時,都是有翻譯這樣的角色。

 這種特殊情形,我們假設每句對方聽不懂的話,都有翻譯的參與,不再刻意解釋,也不用角色間相互切換,下同。

 仲逸繼續道“若他們輕易將知道的軍情說出,即便再回去,也難保死路一條,若一個字都不說,就會向方才那位一樣,連向爹娘、妻兒道別的機會,都沒有了”。

 南棲原似有不解,向仲逸請教道“打仗本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反正就是這樣認為的,莫非,仲大人有更好的法子?”。

 方才殺人連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此刻的南棲原,卻能與仲逸一如往常的說笑一番,該有多麽的瘮人?

 “兩軍開戰,各為其主,從這一點來講,不說是對的。但人為父母所生,若是沒有戰事,誰願自家兒郎枉送了性命?屈從也是無奈”。

 仲逸向眼前幾名俘虜說道“據此,本官會為你們製造一個逃出大營的機會,回去之後你們也能說的過去。

 當然,至於說與不說,就看你們自己了”。

 不得不承認,這是他入仕以來,說的最經不起推敲的一句話。

 事已至此,也只能權宜之計了。

 不過,即便是看似經不起推敲的話,所起的作用,似乎也比南棲原方才的那一刀,還能好一些。

 當然,也或是剛才那一刀,早已為此刻打好了基礎,心理防線即將突破。

 “兩位大人,可以向你們說,但有的……死也不能說”,思量許久,一名俘虜終於開口了。

 南棲原正欲起身,卻被仲逸製止住。

 那俘虜望望眼前,不由的向仲逸問了一句“我能看的出來,這位大人管事的,其他人都要聽你的,還請這位大人……能保證我們兄弟的安全”。

 仲逸點點頭“說吧……”。

 那幾人相視一眼,其中一名中年男子開口道“我軍主力有五萬之余,全部駐扎於黃沙鎮,統兵主將為阿鐵木爾將軍,還有魏大人,他名義上是書辦,實際就是軍師”。

 那人說的清楚“二位大人,我們只是普通士卒,也就是個跑腿的,其他的也不得而知,還請高抬貴手、放過我們。

 至於我們兄弟幾人,連同之前一個百戶所的樣子,就是負責打探軍情,看看貴軍兵力部署、駐扎營地動靜,別無其他、別無其他……”。

 這話說的,若說是重要軍情,絕對不是。若說毫無意義,那也不是,起碼說出個大概。

 這些情報,原本當地駐軍就可以弄清楚的,不知他們在乾些什麽?

 說出去的話,總歸是要算數的,仲逸擺擺手,示意錦衣衛的人把那三名俘虜給放了。

 這也算是一種默契他們目前所說的並非核心軍情,即便回到黃沙鎮,也不會有性命之憂。但對仲逸、南棲原來說,起碼已知基本軍情。

 “那個黃沙鎮,是個什麽地方?距離此處有多遠?城內建築如何?兵力部署如何?”。

 南棲原還是心有不甘,不由的再次問了幾句。

 那人有些顫抖,刻意望望仲逸,而後微微說道“黃沙鎮,其實就是黃沙城,因為這一帶荒漠的緣故,故此得名。城牆還算堅固,城內兵力五萬之余。另有不到一萬協助之人,包括夥夫、馬夫、醫官、雜役等”。

 末了,那人再次說道“這位大人,我就知道這麽多,說的句句屬實,其他的,真的就不知道了”。

 “你們走吧”。

 燈光下,仲逸的目光已經落在了桌上、那張地圖之上。

 這張地圖之前早就看過的,不過方才說得黃沙鎮,在地圖上不叫黃沙鎮,而是叫楊沙縣。

 那座城池,也就是楊沙縣城。

 當地人之所以叫它為黃沙鎮,一方面確因荒漠黃沙的緣故,而另一方面,則是模仿大明‘九邊重鎮’的叫法,將楊沙縣,稱作黃沙鎮。

 如此一叫,足見此處戰略地位特殊大明從此處南來的兵馬,若想繼續北上,必須要攻下黃沙鎮。

 這一層,仲逸此刻完全看出來了。

 “走吧,還看什麽呢?”。

 見仲逸擺擺手,正聚精會神的看著地圖,南棲原便命人將那幾名俘虜推了出去。

 “諸位,方才那位大人說過了,我們只要說出實情,你們是要放我們回去的”。

 來到院中,一處僻靜之地,三名俘虜望著微微月色,再看看眼前的錦衣衛,就怕他們食言。

 南棲原有些不屑道“那位大人是那位大人,他是翰林,是文官,我們錦衣衛,可沒有那麽仁慈”。

 見百戶大人這麽一說,錦衣衛的校尉立刻捂住三人的嘴巴。

 “說,你們此次趁著眼色來我大明駐軍營外,只是為了刺探軍情?”。

 南棲原一臉疑惑的望著眼前三個俘虜,一字一句道“給老子說實話,你們是不是在大明的駐軍中安插了眼線?此次,是否有特殊的任務?”。

 末了,他冷冷的一聲“老子不是仲大人,沒那麽好的耐心,要死要活,就是你們一句話、老子一句話而已,敢喊出一聲來,立刻叫你們人頭落地”。

 南棲原此言一出,那三人疑惑不解,進而便是一陣顫抖,不遠處既是仲逸所在的房間,但他們沒有喊。

 這些人不傻,此刻,他們明白一個道理那位仲大人雖然品階高一些,但真正能決定他們幾個小命的,是錦衣衛的這些人。

 確切的說,就是錦衣衛的百戶南棲原。

 “走,帶到後山”。

 南棲原說了一句“到了後山,還未想好,就都他麽斬掉……”。

 一陣夜風過,周圍幾多涼,膽子小的,早就嚇尿了。

 ……

 “各位錦衣衛的大人,我們也只是個小小的軍士,至於那位大人說的奸細、眼線一事,真的不知道”。

 還是方才那名俘虜,他似乎是經過一番掙扎的,最後特意補充了一句“我只聽說,黃昏時分,貴軍在換防時,靠近黃沙鎮方向的那片胡楊林,有我們的人與你們的人接頭,至於到底是誰,我們真的不得而知”。

 此言一出,另外兩名俘虜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是的,是的,我們當中也有負責此事的兄弟,但不是我們三人,還請各位大人放過我們,能說的,都說啦”。

 南棲原沒有再問,他的屬下也不再請示,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

 幾乎在同時,那三名俘虜似乎也明白了什麽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能放你們回去嗎?

 別的不說,僅是靠近黃沙鎮那片胡楊林,換防時,韃靼軍派人來與大明軍中的奸細接頭,或者將打探到的消息放到某個地方,此事,還能讓別人知道嗎?

 若是韃靼軍知道這種接頭方式被識破,還會派人來嗎?

 僅此一點,他們三個俘虜就活不了了。

 說,是如此,不說,也是如此。在仲逸看來,沒有必要全部滅口,但他們遇到的是錦衣衛。

 “啊……”, 幾聲很低很低的叫喊聲,緊接著便是一陣夜風吹過。

 至此,南棲原既不用向仲逸複命,更不用再向戎一昶請示什麽。

 當然,也沒有人敢多一句,只要是錦衣衛插手的事兒,向來如此。

 ……

 燈光下,仲逸正細細看著地圖,經過一番對比、權衡,他心中漸漸明朗起來若想與韃靼長久對決,必先要攻下黃沙鎮;若想要控制韃靼在這一帶的軍事要點,必須要攻下黃沙鎮。

 同理,若是攻下了黃沙鎮,韃靼軍向南沒有了依靠,向北再找城池,那就遠了去了。

 黃沙鎮,一座嵌在大明腹地與韃靼主力的孤城,韃靼佔有它,可退可進、可攻可守。

 而此城一旦被大明將士攻下,便可就低補給,僅是節約糧草一項,何止千萬?……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