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臨城下(下)
“據末將觀察,敵軍此次兵力不及我朝廷大軍,但極善騎射,一路南下連連過關,故此,士氣也頗為高漲。目前敵軍聚集在潞河東、汝口等處,若想撤軍,應以西走塞外,眼下,我們應守好白家口,才可鉗製敵軍進退之路”。

 數日前,仲逸奉旨秘密潛入敵軍陣營刺探軍情,與他通往的還有十余名隨從,而這些人大多參加過當年北征事時的那支“奇兵”。

 “至於我朝廷大軍多敗勝少,其一是因敵軍來勢凶猛,其二則是近年來除參與抗倭的將士外,尤其北方兵馬少於戰事,戰鬥力自不用說,城中守備兵若將寡,懼戰情緒蔓延”。

 “那統兵之將呢?”,當宗武說到兩方兵力時,朱厚熜反問道。

 “末將只能在暗中秘密查看,並未見統兵主將,但……”,宗武欲言又止。

 朱厚熜冷冷的一句:“說,不要吞吞吐吐”。

 宗武頓頓神兒,也不掩飾心中所想:“就眼下雙方的戰況來看,顯然統兵之將禦下無方。雖然朝廷大軍兵力弱些,但自古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不在少數,就目前的士氣低落一項,與主將乾系重大”。

 “各地報到朝廷的,不也有捷報嗎?”。

 “若捷報都是真的,那為何敵軍遲遲不撤軍?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宗武脫口而出,卻一時忘了他面前的人是皇帝。

 畢竟面聖的機會還是少了些,回過神來時,話已出口。

 “嗯?……”,朱厚熜微微一怔,一臉的不悅。

 “末將失言,請萬歲恕罪”,宗武急忙上前拜道。

 “啟稟萬歲,有人來報……”,這時,一直在門外侍候的黃錦緩緩走了進來。

 見一旁的林宗武,黃錦隻得等朱厚熜明示。

 “什麽事?說吧”,朱厚熜見來人是黃錦,知道定是發生什麽大事。

 “啟稟聖上,方才內宮監來報:有個七品編修在翰林院大喊:朝中有奸臣、奸臣誤國、大明危也”。

 末了,黃錦畢恭畢敬道:‘對了,此人名叫仲逸’。

 “師弟?”,一旁的宗武心中暗暗一驚:“師弟一向行事謹慎,謀定而後動,為何言語如此過失?”。

 “仲逸?……”,朱厚熜眉頭緊鎖,用疑惑的眼神微微向黃錦瞟了一眼,卻並未言語。

 宗武幾次欲言又止,所謂伴君如伴虎,喜怒無常,一語不慎,適得其反。

 “帶他來見朕……”。

 “遵旨”,黃錦立刻領旨。

 “萬歲,這個叫仲逸的,是不是前段日子去博野縣督查繆大柱夫婦被殺一案的那個翰林院庶吉士?”。

 沉默片刻,宗武隻得試探性的微微問了一句。

 畢竟,仲逸在調查繆大柱被殺一案中立功,這是有目共睹的。

 “是啊,博野縣繆大柱夫婦一案,朝中人人皆知,而方才之事,你怎麽看?”,朱厚熜緩緩坐了下來,眼神卻落在剛剛端上來的茶杯之上。

 “既是翰林院的編修,又能將一樁錯綜複雜的命案查的水落之處,想必此人定有過人之處,此次翰林院之事,或許另有隱情”。

 事已至此,相對於凌雲山,相對於師兄弟情義,宗武也隻得“欺君”一次了。

 他心中再明白不過:一旦說出他與仲逸的關系,勢必要說出凌雲山之事,而說出凌雲山之事,又勢必會要說出師父凌雲子。

 與其如此,還不如不說。

 “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這樣的話了,還有何隱情可言?”。

 見朱厚熜臉色緩和許多,宗武趁機上前道:“以末將看,此事,或許與眼下城外的戰事有關,如黃公公所言,他只是說奸臣誤國,或許是聽到朝中有人對此次戰事懈怠,一時氣憤而已”。

 “萬歲,翰林院編修仲逸已在門外候著”,二人言語之間,黃錦已來到門外。

 “讓他候著……”,朱厚熜冷冷一句,轉而繼續向宗武說道:“你那千戶所的兵馬,也該派上用場了”。

 “上陣殺敵,末將及屬下一千多弟兄萬死不辭”,宗武立刻上前拜道。

 “你先退下,會有旨意給你”,朱厚熜向門外望望:“進來吧”。

 宗武緩緩退出,仲逸邁腳而進,二人擦肩而過,只是一個眼神對視,卻並未半句言語。

 見到師兄,仲逸心中立刻想到:之前師兄曾說過,皇帝秘密命他訓練麾下一千多人,可做一柄隨時插入敵軍心臟的利刃。

 而此刻是師兄奉旨面聖,定是為眼下城中韃靼兵臨城下之事。

 毋庸置疑,皇帝此意正是劍指敵軍力戰。

 從小一起長大,僅是一個眼神,宗武從仲逸平靜的面色不難判斷:他之所以在翰林院出言不遜,定是另有深意。

 至於師弟到底意欲何為,以他一貫處事謹慎的風格,自然想好了退路。

 ……

 “堂堂翰林院七品編修,才被朝廷嘉獎,為何如此放肆?”,朱厚熜起身而立,背對著仲逸與黃錦二人,單指向上指道:“成何體統?”。

 “啟稟萬歲,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眼下正逢戰事,微臣有事稟奏,奈何品佚太低,翰林院又不問軍政大事,這才出此下策,為的就是面見聖上,請聖上責罰”。

 仲逸上前拜道:“只要萬歲容微臣把話講完,任何處置皆聽聖裁,絕無半點怨言”。

 “好大的膽子,你以為這滿朝文武就無一人都是無用之人?你一個翰林院的編修,不做好自己手頭的差事,倒開始指手畫腳了?”,朱厚熜的怒氣似乎有增無減。

 “朝中文武自有公斷,聖上更是高瞻遠矚,微臣雖人微言輕,翰林院雖有翰林院的職責,但眼下韃靼直逼京城,作為朝廷命官,作為大明子民,微臣有言相諫,有何不可?”。

 仲逸的這個舉動,倒是與當初在博野縣繆大柱夫婦被殺時,那個被稱為‘愣頭青’的鐵面禦史相差無幾。

 “萬歲,恕老奴之言,仲編修雖言語過激,但所言皆是眼下戰事,可謂有攻心而無私意,既然他執意為面聖,何不聽他說說?”,一旁的黃錦微微上前勸道。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