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製衡
“翰林庶吉士,無品領欽差。一朝查冤案,釣出條條中魚來……”。

 傍晚時分,仲逸如約來到袁府。管家來報:袁大人還未回府,請他客房品茶等候,誰知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門口傳來了袁若筠的聲音。

 這?算是作詩嗎?

 仲逸暗暗笑道:聽過大魚、小魚,她竟想出‘中魚’這個詞兒來。

 想必,這位袁大小姐對自己此次博野縣之行,也知道了個大概。

 “你們先退下,老爺回府後,立刻向大小姐稟告”,丫鬟鶯兒向門口的下人吩咐一聲,那人立刻退了下去。

 “筠兒見過師父”,袁若筠一腳邁進門檻,卻立刻變得恭敬起來。

 丫鬟鶯兒忍俊不禁,隻得用手輕輕掩住口鼻,但還是笑出聲來。

 鶯兒表面與袁若筠是主仆,私下裡與閨蜜無異,袁若筠知道她對仲逸的心思,故此二人見面時,也不回避她。

 ‘砡’字做何解?一塊石來一塊玉,鶯兒將她比作‘石’,而仲逸則是那塊‘玉’。

 當初鶯兒向仲逸求得這個砡字,後來袁府筠知曉此事後,竟有些感動:若非仲逸是個大活人,她還真願分一半給這個好丫鬟。

 用鶯兒的話說:她只要偶爾能見見這位‘仲大人’,就心滿意足了,袁若筠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她與仲逸間偶爾來往,也少不了這個貼身丫鬟的協助。

 如此不拘一格之事,恐怕也只有她袁若筠能做出來。

 “袁大小姐,難得啊,多日不見,竟變得如此乖巧?”,仲逸拍拍桌上包袱,示意她們二人靠上前來。

 “又帶禮物了?”。

 袁若筠急忙上前製止道:‘先別打開,讓本小姐猜猜,這次,你去的是博野縣,一個小小的縣城,能有什麽新鮮的玩意兒?’。

 “吃的東西就免了,本小姐上次說過,這吃食最乏味了,還有……”,袁如筠笑道:‘還有什麽玉石、折扇之類的,雖比吃的東西,雖雅一點,但也沒什麽稀罕……’。

 嘖嘖,轉眼間,方才還行師徒之禮的袁若筠,那刁蠻勁又上來了。

 “保定鐵球,結構複雜、球中有球,裡邊裝有音板,聲響各異,時高時低、清脆悅耳”。

 見袁若筠一時猜不出,仲逸索性直接打開包袱。

 “不僅外表亮麗,還可以把玩呢,”,仲逸手中轉動著兩隻鐵球:‘聽人家說,可以活動手指、促進循環呢’。

 “哇,春、夏、秋、冬,四隻鐵球、四幅畫面啊”,一旁的鶯兒急忙打開盒子,卻見幾隻色彩斑斕的鐵球映入眼簾。

 “嗯……,勉強吧,還算有點意思,本小姐收了”,袁若筠隨意一瞥,卻見包袱中還有東西:‘這是什麽?’。

 紅紅的小顆粒,很好看的樣子,不知能不能吃?

 “此物名叫‘春不老’,又名‘雪裡紅’,屬芥菜類。這小罐中是醃製好的,味道極妙”,說著,仲逸將小罐遞給鶯兒:“你嘗嘗,人家袁大小姐,才不稀罕這些東西呢”。

 “那是,我家小姐什麽山珍海味沒有吃過?”,鶯兒立刻領會,她打開蓋子,微微一嗅:‘確實不錯,可做開胃菜,今日晚飯就可嘗嘗’。

 “哼,有那麽好吃嗎?醃菜,能好到那裡?”,袁若筠一臉不屑,而後向鶯兒吩咐道:‘把那盒鐵球送到我的書房,什麽雪裡紅的,就賞你了’。

 “謝過大小姐,謝過仲大人”,說著,鶯兒緩緩走出屋門。

 “看你這欽差做的?冒如此大的風險,還立了功,怎麽朝廷連個表示都沒有?”,袁若筠這話倒不是戲謔之言。

 在她看來,她的‘師父’理應受到獎賞。

 “不對啊,按照以往,袁大人從不向你提起朝中之事,為何這次,你是如何得知?”,仲逸再明白不過:若非袁煒,袁若筠又如何能知曉這些朝中之事呢?

 “這話,你都能說的出口?真是世風日下、人心難測啊”。

 袁若筠頓時拉下個臉:“走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回到京城也不說一聲,筠兒擔心你,這才苦苦向爹爹打聽……”。

 “你?”,仲逸正欲訓斥一番,卻見袁若筠一臉委屈的樣子,話到嘴邊,卻隻得壓低聲音:“你如此多番打聽,若是讓你爹爹知曉我們之前早就相識,豈不是要壞事?”。

 “相識怎麽了?你……”,袁若筠正欲開口,卻聽門外傳來鶯兒的聲音:“老爺回來了,請仲大人過去一起用飯”。

 “哼……”,袁若筠一臉不悅的出了屋門。

 “仲大人莫怪,前些日子,老爺又提到小姐的婚事,說是什麽鎮國將軍的公子,二人又為這事鬧僵了”,一旁的鶯兒向仲逸勸道:“其實,小姐的心裡,只有一人……”。

 “鶯兒,快去看看你家小姐,我要見袁大人了”,仲逸急忙打斷鶯兒的話。

 “好吧……”,鶯兒望望仲逸,微微歎口氣,匆匆走向院外。

 ……

 “袁大人,聽說那日在議事之時,你一直在為學生說話,借貴府的美酒,學生自乾一杯,略表謝意”,說著,仲逸一飲而盡。

 因師父凌雲子與袁煒故交的緣故,況且仲逸通過國子監考入翰林院,袁煒又是禮部侍郎。

 故此,在私下裡,他自稱‘學生’,也能說的過去。

 “區區幾句公道之言,不算什麽。只是徐大人苦心部署,最後還是未將嚴氏扳倒,哎……”。

 袁煒輕輕放下酒杯,微微歎道:“原本想著,等你在朝中站穩腳跟後,再介入朝中之事,但此次繆大柱夫婦一案,將你推向風口浪尖,恐日後有人要對你不利”。

 “袁大人多慮了,學生區區一個翰林院的庶吉士,無權無品,自無威脅,恐怕入不了某些人的法眼。如今,博野縣的差事也結了,學生依舊在翰林院,當個閑差便是”,仲逸連連笑道。

 “總之,以後行事定要小心才是,袁某今日叫你來府上,是有一事囑咐”。

 當此時機,袁煒請仲逸到府上,自然不是單單為吃頓晚飯而來。

 “如袁謀所料不錯,不日,皇上定會召見你,到時……”,袁煒壓低聲音:“到時,若問你對此案的看法,你千萬不要提及背後的嚴氏”。

 原來如此,這才是袁煒請他來的重點。

 “哦?此案背後之人就是嚴士蕃,為何不能提?”。

 仲逸立刻起身道:“學生不解,還請袁大人示下”。

 “此案,從知縣到知府,還有按察使,刑部的左侍郎等,都被問罪。三法司合議時,這些人中,有為立功抵罪的,便將之前與他人一起做過有違朝廷律法的事,全給檢舉出來。

 如此一來,又有十幾位朝廷命官被罷官奪爵、押入大牢。小小一樁命案,竟有二十余名朝廷命官牽扯進來”。

 袁煒一字一句道:‘這些人,幾乎全有嚴氏背景’。

 二十多人被查辦?仲逸心中暗暗道:“怎麽之前從未聽過?如袁煒所說,定是三法司再次合議之後的事兒了”。

 “一樁小案,後來漸漸演變為嚴氏與倒嚴兩方的較量,如今嚴氏折損的二十余人中,僅四品以上的就有七人。而倒嚴的徐大人這邊毫發無損,所以……”。

 袁煒繼續道:“所謂製衡之術,不可能讓一方獨大”。

 仲逸剛欲開口, 卻見袁煒歎道:“況且,此次即便揪出幕後之人,也只是嚴士蕃而已,只要嚴嵩不倒,還是傷不了元氣”。

 製衡,又是製衡。

 ……

 從袁府出來後,仲逸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許:當此關口,袁煒依舊想著提醒自己,倒是難能可貴。

 “拿下幾個三品四品,算什麽?”,通過袁煒那番話,仲逸敏銳的察覺到:“嚴氏所做之事,皇上早有察覺,而此次之所以放過他們,或是因時機不成熟,或是另有深意”。

 若因查辦嚴氏罪證不足,倒可在恰當的時候,再推一把火:一把可將其徹底覆滅的熊熊大火。

 ……

 “仲老弟,你可算回來了”,見仲逸回來,樊文予立刻迎了上去,急切的問道:“怎麽樣?朝廷封我為五品郎中,你呢?旨意裡怎麽說?”。

 “旨意?”,仲逸苦笑道:‘旨意裡說了:翰林院庶吉士仲逸,依舊為翰林院庶吉士’。

 “怎麽會呢?”,樊文予一臉疑惑。

 “行了,進屋再說吧”,此刻,仲逸臉上竟有幾分醉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