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略》第五百零八章 再取東沙城(上)
卯時,東沙城。{ щww{suimеng][lā}

 城牆前一塊空地之上,一名“傳令官”正敲鑼、揮旗,之後,向上面的守城將士‘求救’。

 片刻之後,東沙城守城將軍出現在城門樓上。

 “大明的兵馬已將西沙城團團圍住,隨時準備進攻,請將軍速速派兵去救援”。

 那名傳令官大聲喊道‘大明的兵力有兩萬之余,情況十分火急,刻不容緩’。

 守城將軍再次向城下望去,確定那是一張毫無疑問的‘臉’,完全是不用懷疑的。

 “回去告訴你們將軍,東沙城的援兵馬上就到,千萬要頂住了”,東沙城的守城將軍向城下喊了一聲,立刻轉頭而過,匆匆下了城牆。

 “遵命……”,城下那名傳令官說了一聲,收好手中的旗幟,調轉馬頭,直奔西沙城方向而去。

 仲姝的易容之術,確實厲害,連同聲音,都可模仿的惟妙惟肖……

 東沙城守將召集屬下將領議事,說的正是如何去西沙城增援?

 “啟稟將軍,據我們探查,大明駐扎在南側一帶的兵力只有兩萬之余,經過上次那一戰,所剩已不足兩萬,方才聽西城的軍士說圍城的兵馬也是兩萬,說明他們傾巢而出”。

 東沙城中,一名將領向守城將軍說道“如此說來,他們不會再有援兵前來,我們可放心大膽出兵援助,不用擔心東沙城內空虛後,遭到大明兵馬的突襲”。

 此言一出,其他將領紛紛點頭,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若是向西沙城派的援兵多了,東沙城內的防守勢必會減弱,甚至沒有了抵禦能力,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之前,韃靼軍已探查到大明駐軍的兵力,而截至此刻,他們也沒有收到消息說朝廷有新的援兵到來,故此才有了這一說。

 不管怎麽說,傾巢而出畢竟是太過不可取,經過一番商議,東沙城的守城將軍決定調取七千兵馬,火速增援西沙城,留守三千人守城。

 與此同時,東沙城也派出了傳令兵向黃沙鎮而去,將西沙城的戰況與東沙的增援情況稟明阿帖木兒,是否再派兵,將由黃沙鎮的將軍來決定。

 相比而言,西沙城與東沙城之間的距離更近一些,而要向黃沙鎮求救,則遠了很多。

 故此,東沙城的守城將軍決定先發兵增援西沙城,至於派往黃沙鎮的傳令兵得到回信後,可先回東沙城,再做定奪。

 一名傳令兵匆匆出了東沙城門,直奔黃沙鎮方向而去。

 之後,那厚厚大大的城門再次被打開,七千之余兵馬浩浩蕩蕩朝西而去,而城內所剩的,不足三千的兵力。

 無論向黃沙鎮求救的傳令兵,亦或是向西沙城增援的兵馬,所過之處,皆是老路。

 雖說在北漠,路途之中也有沙丘、胡楊林、沙石,經常要走的道,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好在這裡還有胡楊林,那一片片的胡楊林,可以算作掩護。

 從昨晚至今,二十余名錦衣衛校尉兵分三路,分別潛伏於東沙與西沙城間的必經之路,以及這兩城與黃沙鎮之間來回的必經之路。

 南棲原一心建功,但此次攻城他並未參與,林宗武曾在開戰之前向他說說做好情報、打探任務,尤其掌握和切斷敵軍三城之間的信息互通,就是很大的功勞。

 當時仲逸當場表態掌握和切斷敵軍在黃沙鎮、東沙西沙三城之間的聯絡,功勞一點都不比攻下城池小。

 南棲原當然很樂意的接了這個差事,對他而言,這正是錦衣衛最為老道的拿手好戲、看家本領。

 還真別說,接到這個差事以來,南棲原果真是夠格的從南邊當地衙門借調八千兵馬的消息,嚴密封鎖,並未外泄。

 與此同時,西沙城的戰事打響後,從西沙城到黃沙鎮的傳令兵,自然也沒有躲過錦衣衛的暗哨。

 至於從西沙城那條密道中出來的軍士,若非仲逸一直跟在後面,他也必備沿途潛伏的的錦衣衛截獲,無論如何,也不會順利抵達東沙城。

 當然,從仲逸手中有意放出的那名軍士,不過是有意放掉的一隻魚餌,只是要盡量拖延他到達黃沙城的時間而已。

 可以想象,南棲原此次回京,想不立功受賞都不難,僅是站出來替他說話的,恐怕就不知林宗武、仲逸……

 此刻的西沙城,已完全被大明兵馬佔領。

 有凌雲山三弟子一展輕功之後,英勇千戶所的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上城牆,之後便是近三萬的兵力猛烈攻城,西沙城市,就此攻破。

 此次,林宗武確實傾囊而出,雖然此舉看似兵甲大忌,稍有不慎將有滅頂之災發生,但非常之時、非常之事,也只能行非常之計劃了。

 說白了,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而已。

 如此部署,仲逸是做過極為周密的計算。他計算的是時間攻下西沙城的時間、敵軍向東沙城求救的時間,援兵到來的時間。

 此外,還有英勇千戶所再次回到駐軍大營的時間。

 而這一切,皆要在天還未亮之時,敵軍還未完全反應過來之時,反應過來而沒有時間準備之時——全部完成。

 沒錯,此刻的英勇千戶所,已回到駐軍大營,一如往常的守住糧草、守住大營。與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六千之余的兵馬,皆是從當地都司衙門搬來的援軍。

 不按套路出牌,說到根上,就是不拘一格,兵法有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是用兵如神的精髓所在。

 關於這一點,仲逸早就開始琢磨。在凌雲山時,他就曾想過一個問題同樣用兵,為何有的人能做到‘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看不出來’?而又有的人,僅是一次戰事,卻能扭轉這個乾坤,從而流傳千古?

 這,或許就是師父凌雲子為何要傾盡一生心血,非要著述一部絕世兵書的緣故吧。

 作為凌雲子的弟子,仲逸同樣會用自己的一生幫師父完成心願,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他的心願。

 那麽,這些都要從如何用兵開始,指揮好眼前的每一場戰事,才是踏上腳下漫漫之路的第一步。

 說起用兵,他還要走一步更為‘膽大’的棋,不按套路出牌。

 ……

 “林大人,我們就這樣放棄才剛剛攻下來的西沙城,是不是有點可惜了?若敵軍再來援兵,那我們是否還要二次奪城?”。

 從東沙至西沙城的畢竟之路上,沿路兩側的胡楊林中,近兩萬朝廷兵馬蟄伏於此,一名將領望著遠處的西沙城,心裡有些不舍。

 是的,才攻下了西沙城,除去傷亡的將士,剩余的兵馬除包括英勇千戶所及回大營的六千人馬外,剩余近兩萬的將士,全部出城。

 這是林宗武的軍令除去回大營的,剩余兵馬全部作為伏兵,等待從東沙城來的援兵。

 演練了那場吹笛的黑衣蒙面之人後,仲逸確定仲姝喬莊的傳令兵安全返回西沙城後,自己終於可以以監軍的身份出現在軍中。

 這是一部險棋,對此,仲逸與師兄林宗武反覆說過剛剛攻下的西沙城,一旦再次被敵軍佔領,那之前的付出將全部白費。

 不過這也要算時間到底是從黃沙鎮來的阿帖木兒快,還是從東沙城來的援兵快?

 無論從路途而言,從各城之間的暗哨錦衣衛寶來的情報而言,仲逸是絕對有把握的。

 如今,有將領這樣問,林宗武也隻得簡單一句“怕什麽?等我們殲滅了從東沙城來的援兵,到時無論這兩座城池,你想守那個就守那個”。

 想必,這也是其他將士所共同擔心的,林宗武的解釋,也不知是向其中某一位將領聽的。

 中間這條主道是東沙城通往西沙城的畢竟之路,換句話說,東沙城的援兵要到西沙城,必須要經過此道。

 左右兩側的將士,用的最多的就是弓箭,甚至可以收,幾乎全是弓箭,大營中的弓箭全部被運送至此,看樣子又要下一場箭雨了。

 此舉用意再明白不過最大程度減少傷亡,最大程度結束戰事。

 春末夏初的季節,北漠之中,也總歸是有些生物的,這將為伏兵帶來極大的便利。

 林宗武不由的再次向東邊望去,他期望著那熟悉而又快速的馬蹄聲,根據之前安排只要東沙的援兵快臨近時,錦衣衛立刻就會前來稟報。

 他,也在等著這一聲的稟報。

 ……

 大約兩刻鍾左右,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之後不多時,便是成片的奔跑之聲,馬群所過之處,塵土非得老高,幾乎擋住了正常視線。

 西沙城,城門頭,大約五百人的樣子,主要集中在炮塔之後。這些炮台,正是韃靼之前準備用來對付大明將士的龐然大物。

 不得不承認,若是從距離、殺傷力、威懾力而言,這些黑黑的大家夥,還確實有它過人之處。

 經過一番狂奔,東沙城的援兵已至西沙城門前的那塊空地之上。守城將軍派人前去打探,卻發現與之前傳令兵說的完全不一樣。

 “將軍,之前,那邊的軍士說是大明的兵馬將西沙城團團圍住,而為何如今城外連一個人影都沒有看到?”。

 東沙城的一名將領向守城將軍說道“我們是不是上當了?”。

 守城將軍胯下馬兒不由的來回打轉,他一臉陰沉道“上什麽當?人馬皆已抵達城外,是進還是退?你讓本將作何打算?”。

 眾將領不由相視一眼,不知如何作答。

 “管他呢,都到這兒了,乾脆就攻進城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一名將領思索半天,向守城將軍建議道“反正我們已派人去了黃沙鎮,阿帖木兒將軍很快會知道這裡的戰況”。

 東沙守城將軍不屑的笑了笑,很快明白他的意思若是拿下西沙城,等阿帖木兒將軍來,正好可以領尚去了。

 “就這麽辦,上前叫陣,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

 東沙城的守城將軍那裡知道在不多時之前,西沙城的收成將軍,就是被斬於城牆的。

 同時,他或許更不會想到無論從西沙城,還是東沙城,派往黃沙鎮向阿帖木兒求救的軍士,壓根就到不了黃沙鎮,更不會見到阿帖木兒。

 至於真正能見到阿帖木兒,又能求救的,便是仲逸刻意放出的那名‘至死不說半個字’的軍士。

 他的到來,將士另一個計劃的開始……

 “城下的,可是東沙城的守城將軍?”。

 城牆之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一個年輕的身影。

 底下的韃靼正欲上前叫陣,卻看到這突如其來的一幕,不由的暫時停下了腳步。

 這裡的每個人都很清楚再往前走,就會進入城牆那一排火炮的射程。

 甚至可以說,已經進入火炮射程范圍了。

 當時只顧向前衝,竟沒有想到這一層,也難怪,這種事不經常發生,大意了。

 東沙城的守城將軍心中暗暗叫聲不好若是有下次,一定不會魯莽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但一切皆晚了。

 “城上之人,不知如何稱呼?素問大明來北之將,之前是戎一昶,後來他被死於亂箭之下,後來聽說是換成了林宗武”。

 守城將軍畢竟是守城將軍, 知道自己或許即將變成炮灰,也能淡定自如說上一番話“怎麽,你們林將軍不敢見人嗎?你又是何人?”。

 城牆之上,仲逸穩穩站立,只因他一身文官袍服、一把折扇,與兵甲之身的將士們顯得格格不入,格外醒目。

 “瞎了你的狗眼,連我們朝廷翰林院侍讀學士、監軍仲大人都不知道?也難怪”。

 一名軍士大聲喊道“去年,也是這樣的場面,當一群倭賊最後知曉我們仲大人的名號時,他們即將葬身火海”。

 “好狂妄,有準下城而來,與我大戰三百回合,敢不敢?”,一名敵軍將領氣的咬牙切齒,不由的上前幾步。

 “退下,本將看你更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東沙守城將軍向屬下怒斥一聲‘你可知道,這位翰林院的侍讀學士、監軍,是如何用兵的嗎?’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