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需要1個過程
“這,成何體統?為師教你們文武、立世之道,如今卻拿出這些奇形怪狀之物,用的都是些詭異之術,豈是我凌雲山所為?”。

 來到師兄府上,仲逸摒棄左右,就連阿嫂林姚姚,都被師姐領著去了隔壁臥房。

 仲逸拿著這些寶貝,講的滔滔不絕,師兄宗武聽的一臉好奇,誰知師父凌雲子卻發起火來,狠狠訓了他一頓。

 “此舉,與那些江湖術士、西域妖人,有何區別?”。

 凌雲子拿起一個手機,順手就要扔掉,仲逸急忙起身去接。

 若不是這一身輕功絕技,手機怕是真要摔個粉碎了。

 “師父,這是科技,並江湖妖術,弟子親眼見過:飛機、火車、輪船。就拿手機來說,與千裡之外的人說話,聽的真真的,還有網絡……”。

 仲逸再次向師父解釋起來,額頭直冒汗。

 “你可否現在就打一個?無需千裡之外,就給凌雲山打,你衛嬸,還有衛展、阮懷若、章蘇,只要能聽到他們四人當中任何一人說話,為師就信你”。

 這麽多年來,凌雲子還第一次有些不淡定了。

 這也難怪,無論換到誰,冷不丁的看到手機裡,又是照片、又是視頻,若過分淡定,反倒不正常了。

 仲逸拿著手機,支支吾吾比劃半天,一臉的無奈:這裡沒有信號,打不了啊。

 沒信號?說說看,這信號為何物?你取一個信號來,讓為師看看。

 仲逸簡直要哭了:我的師父啊……

 “北方種谷,南方插秧,若將水稻挪到北方呢?魚兒水中遊,若換到地面呢?就拿這手機來說,在你說的那個地方可以用,換到咱們大明呢?”。

 凌雲子一臉不悅:“你到過那個叫21世紀的地方,但這裡是大明,兩地有別,又豈能同一而論?”。

 原本打算先拿出手機、電腦等,為讓師父一樂,結果卻弄巧成拙。

 仲逸細細想著方才的失誤:同樣的東西,雖是稀奇,師姐與師兄卻能接受,而師父卻如此排斥,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當然,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便是他自己親身經歷過,否則,即便師姐與師兄,也不會零設防、招盤全收。

 可是對於師父來說,同樣不會質疑他的弟子,更何況,這些東西就擺在眼前啊。

 若論認知與見識,他們三個加起來,也不及師父一半。

 顯然,不是這個原因。

 傳統,仲逸突然想到,唐小丫曾向他說過一句話:觀念,尤其接受新事物,年紀越大,受傳統文化影響越大,改變就越難。

 更何況,這些東西,太過新奇,已遠遠超出可以預知的范疇。而且,是科技的范疇。

 無疑,這些‘不利’因素,師父都具備了。

 要讓他老人家接受,還得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來。

 “師父,21世紀是指時間,就是四百多年後,那片土地還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像我們大明的每一寸土地,在幾百年前,無論唐、宋,無論人有何不同,建築有何不同,但這塊土地,從來都是我華夏大地,從未變過”。

 說著,仲逸取出地圖:師父,您老雲遊四海,足跡遍布天下,這張地圖您看看,繪的是否準確?

 地圖?這樣的地圖?

 凌雲子不由的端詳起來,片刻之後,他又拿起放大鏡……

 “好……”,仲逸與師兄對視一眼,二人頓時領會。

 “師父,您老慢慢看,我與師兄去隔壁房裡”。

 剛走幾步,仲逸隨手拿起幾本兵書,放到凌雲子面前:“對了,師父,這裡還有幾本書,您看看”。

 “北直隸、南直隸、山東布政司、濟南府……,繪的真清楚,這個地方我去過,是個孤村,也能找到?”。

 凌雲子自言自語,臉色緩和許多。

 …………

 “火炮,火槍,真的有這麽大的威力?”。

 隔壁房裡,仲逸正與師兄宗武說著新式兵器,並特意提到圖紙說明與詳解。

 當然,一旁的筆記本上還播著視頻,宗武簡直要震撼了。

 “這個視頻你一會看,咱們說正事”。

 仲逸合上筆記本:“就我大明目前的火炮,無論威力、精準度,還是射程,都遠遠不夠,需要大力改進”。

 “嗯,要改進”,宗武拿著手裡的圖紙:‘就按這個改進,保證除韃靼、滅倭賊’。

 “改進需要過程,很複雜的過程:要有原料、有場地,還要有人才”。

 仲逸繼續道:“若要保一莊一院安危,用不了幾槍幾炮,但要對付敵寇,須要大量布局:無規模、無威力”。

 這一說,宗武頓時就明白了:兩軍陣前,拚的是真刀真槍,但背後做支撐的,卻是錢糧。

 兵器、馬匹、糧草、戰甲,同樣如此。

 說白了,就是兩個字銀子。

 所需兵器越多,構造越複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都需大筆銀子。

 當然,這只是兵馬錢糧,若為天下萬民之計,耕種、灌溉、土壤改良、紡織、瓷器、開路、航運……,同樣,需要銀子。

 這個數目,大到驚人。

 “師兄,布局此事,遠不止銀子一項,動用這麽多人打造兵器,還要多方協調,若沒有聖上的旨意,是斷斷不行的”。

 困難太多,阻礙重重,舉步艱難,還是解決當下吧。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在來的路上,仲逸就想過了:找師兄,正是為解決最基本、最要緊這一‘難’而來。

 “師兄,你當初北征韃靼、南滅倭賊,最知敵情。就拿火炮而言,因作戰不同而異,不能同一而論”。

 仲逸繼續道:“對付海上來犯的倭賊,火炮射程要遠、威力要大。而韃靼軍善於馬戰,距離不能太遠,否則會傷到我軍,所需火炮裝彈速度要快、短期爆發力強,如此,敵軍馬陣衝鋒,才能被壓下來”。

 至於火槍,更為複雜:射程、精準、填充彈藥……一旦協調不好,反而沒有冷兵器來的快、來的乾脆。

 “師弟盡管放心,兩軍陣前,無論兵力部署,馬匹速度、戰場容量、敵我雙方投入兵力比例、北虜南寇作戰手段……”。

 宗武舉起手中的圖紙,信心滿滿道:“我會盡快給你詳細說明,還配有圖畫,就像你拿的這些圖紙一樣”。

 “好,一言為定……”。

 這時,仲姝在門外喊道:“兩位大人,師父叫你們過去,說兵書的事兒,還要看視頻……”。

 功夫不負有心人,師父終於相信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