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六百四十八章 神醫的力量
  午後陽光灑下,鹽課衙門大院中顯得十分安靜,時有衙役們路過,院落打掃的一塵不染,倒是多了幾分別樣的生機。

  劉妙妙終於‘如願以償’就在仲逸回到衙門次日,她果真帶著家人找到鹽課衙門。

  得知事情經過後,劉妙妙的爹娘也同意了她的請求既然仲大人有救命之恩,那便是要報恩的。

  孩子還小,留在這裡做些雜活兒,也剛好適合,在堂堂的鹽課衙門,也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仲逸讓程默多方打聽核實那日隨劉妙妙一起來衙門的,確實是陳村人,皆是她的親人。

  林妙妙便留在了鹽課提舉司衙門,專門做起了打掃房間、收拾桌椅的雜務。不過端茶倒水、洗衣做飯的事兒不歸她管。

  按照之前‘說好的’,劉妙妙在這裡是沒有工錢的,只是為了報答仲逸的‘救命之恩’。

  盡管如此,仲逸還是為她準備一個單獨房間,還負責‘管飯’。

  具體負責此事的是程默,當初在小院踹開木門的,還是他這個最忠心的跟班。

  關於仲逸為何起初說是‘要回山東濟南府’,後來卻到了鹽課提舉司衙門,程默沒有繼續解釋,劉妙妙也不再問,也就這樣過去了。

  劉妙妙長得確實有幾分姿色,尤其身段有型,起初來到提舉司時還引出不少話題,只因後來他們得知是仲大人慷慨解救後就少了很多議論。

  而劉妙妙的家人一起來衙門,仲夫人的點頭同意,更是為讓那些好事之人幾乎沒有了傳言的力氣連人家都同意了,還說個啥?

  這些日子以來,鹽課衙門中發生了很多事兒、算不上大事,但也有幾分說道。

  次月的衙役分等也被評了出來,不過一等衙役的人數結構變化不大,因考核的內容有所增加和變化,之前僅練習跑步、答題和站立不語,顯然是不夠的。

  其他等級的變化卻相當之大無等全部消失,三等有所減少,二等大大增加,足見上進心是有目共睹的。

  仲逸自然履行他的承諾,照例兌現賞銀,衙役們為此再次歡呼。

  經過與多名一等衙役溝通,連同林大團在內的很多老灶戶實地探查,仲逸打算開建新鹽城、擴大產量的計劃,終於有了明確的期限。

  衙役、灶戶們乾勁十足,他們對新來的提舉大人不再是之前的好奇與猜忌,已慢慢轉換為一種習慣和適應。

  當然,這才剛剛開始,與信任與支持還有些距離,真正的上下一心,絕不是說說那麽簡單。

  仲逸向眾人保證過若是來年產鹽數量能夠增加,則會獎勵每個人不管是衙役,還是灶戶,誰也不例外。

  有獎必有罰,他結合之前的規則,讓吏目蔡一書再次制定新的規則無論誰,但有違背者,嚴懲不貸。

  要說,這段時間以來,最喜上眉梢的還是身為庫副使的肖大可,他簡直變了一個人。

  程默到京城後,很快將書信送出去,石成當場回復,樊文予正在揚州巡鹽,後來程默便在石成的協助下辦好通行所需,直奔揚州。

  李時珍不在京城,按照他的習慣往往會雲遊此處,拜訪各種人,而後覓得良藥。

  是袁若筠,她托付其兄長袁若晗,打聽到這位名醫的行程路線。

  見完樊文予後,程默便追上李時珍,好在他在的地方距離雲南不遠。

  程默說明原委,便將仲逸提前記錄的東西讓他看了一遍,李時珍竟當場答應‘要到大理親自看望這位老人’。

  說實話,李時珍對仲逸並不熟悉,只因原禮部尚書袁煒的緣故,而他之所以答應前來,完全是因為仲逸的一片赤誠打動了他。

  程默異常欣喜,一路護送,二人很快來到了大理……

  數日後,肖大可說老母親的身體好轉,漸漸地可以下床走路了。

  一月後,肖大可再次聽到兄嫂的喜訊老人食欲大增,說話也清晰了很多。

  這日午後,仲逸正與仲姝屋裡說著話,卻聽門外一陣異動,像是程默的聲音。

  ‘都給你說多少遍了,仲大人與夫人在說話,你再等一會兒吧’。

  程默擋住了欲進門的肖大可,一個勁兒的解釋我家大人忙於衙門事務,都沒有說時間陪夫人,你聽不懂我說的話嗎?

  ‘我要見仲大人,就說一句話,絕不會打擾大人和夫人說話’。

  總算是沒有攔住,肖大可進門就‘噗通’一聲跪下。

  ‘仲大人,我娘的病全好了,我是來謝恩的’。

  肖大可二話不說,‘咚咚咚’就是三個響頭,邊磕邊說道“大人,從今以後,我這條命就是你的了”。

  仲逸急忙扶住,大可卻堅決要把話說完“上次你留的銀子,我日後一定還大人,那位李太醫無以回報,年年為他祈福、祈受”。

  一旁的程默笑道“要你命幹什麽?都是一個衙門的,咱們仲大人又不是為圖你回報,快起來吧,你這都說了幾句了……”。

  肖大可這才憨憨的起身,再次施禮,而後畢恭畢敬的
退了出去。

  這時,一名男子緩緩從房間走出,仲逸急忙迎了上去。

  ‘李太醫,人家要見你一面,為何不見呢?’。

  仲逸請李時珍入座“如今大可娘身體痊愈,人家是真心要感謝一番的”。

  李時珍說道“醫者,本就為救死扶傷,何來刻意要感謝一番?我也是覺得老人家所患之疾怪異,診斷也是為了更好的醫治病人、類似的病人”。

  末了,他笑道“大可是個孝順的孩子,只要一家其樂融融就好,為何非要見我呢?”。

  仲逸連連點頭“李太醫所言極是,是在下淺薄了”。

  一旁的仲姝說道“都說李太醫醫術了得、妙手回春,看樣子,心境高遠、超凡脫俗才是真正令人難以企及的”。

  女眷一般不露面,不過李時珍來鹽課提舉司與仲姝交談幾次後發現她見識非凡,一些見識,甚至連仲逸這位昔日翰林院的侍讀學士都不如。

  仲逸請他而來,正是為灶戶們正得的一種怪病。

  李時珍欣然答應,一如當初為老人醫治一樣。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