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初到提舉司(中)
午後,鹽課提舉司。

 一套亂七八糟的擺設、怎麽說也是個鹽課衙門,院內的雜草倒是長得挺高。

 怪不得仲逸要記著曬太陽,就是要與這些花草共沐‘秋風’。

 “下官……卑職,見過仲大人……”。

 一陣異動後,一群人終於氣喘籲籲的來到仲逸面前。

 仲逸微微起身,程默卻急忙上前道“你們不要著急,慢慢來、慢慢說”。

 “仲大人,我們本是帶人去迎接你們的,後來一打聽您是繞小道,所以……就走岔了”。

 說話的人叫王核,是提舉司的同提舉,官居從六品,個子不高,長得有些發福,是這些人的‘頭兒’。

 同提舉,這是個頗有意思的職務到底是等同於提舉呢?還是提舉大人不在時,他就是提舉呢?

 暫且,就當是個縣丞的角色縣令不在時,他最大。

 之後便是副提舉薑軍,從七品,此人長得高高瘦瘦,一點與他的名字不相符——將軍(薑軍)。

 在程默看來,這個叫王核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副提舉’。

 至於薑軍嘛,可以算作二副,這樣是不是更貼切些?

 二人一側還有一個年紀更長者,他的名字叫蔡一書,是提舉司的吏目,主管文書、雜務之類,是這些人當中年紀最高,但是品階最低的——從九品。

 有品階的就是這三人,他們也將是仲逸在鹽課提舉司的同僚,如同在翰林院的費思應等,幾乎每天都可以見到。

 同提舉王核再次說了一句“仲大人初次上任,我們接待不周,著實有些說不過去,晚上在城中酒樓擺一桌,為仲大人、仲夫人接風”。

 如此一說,他身後的副提舉薑軍、吏目蔡一書微微點點頭,沒有再言語。

 這場面確實有點尷尬,若論年紀,這些人都比仲逸大了許多,但偏偏就是這位年輕的仲大人坐鎮鹽課提舉司,是這裡的提舉大人。

 “諸位大人不必多禮,走小路本就是本官之意,想來本官初來乍到,那些鹽商、灶戶(鹽戶)萬一都要來個迎接儀式,那我提舉司衙門不就要亂套了?”。

 仲逸笑道“該去的地方本官已去過,該拜會的也都拜會了,今日在場都不是外人,我們日後就要一起共事了,本官初來乍到,還要請諸位多多幫襯才行啊”。

 出了京城,離開翰林院,仲逸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第一次不可避免走上了這樣的路、說起了這樣的話。

 入鄉隨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噗嗤……”,像是‘放出來’的一陣笑聲,很短暫的那種。

 “鹽商一般不會大張旗鼓的來衙門,當地的灶戶嘛,那裡懂這些?他們不會知道的……”。

 同提舉王核面不改色道“都是……下官們失職……”。

 程默欲上前,仲逸卻狠狠瞪了他一眼。

 再看看一旁的雜草,還有一些廢棄的木車、馬具,甚至與農具,這哪裡像個衙門,分明就是自己在京城的誠信堂、雜貨鋪後院嘛。

 都這樣了,當地百姓能‘歡迎’這位新來的仲大人嗎?

 “哎,後面那兩位大哥,你們不要站著,坐下說話”。

 仲逸強壓不悅,向最後面的兩名中年男子說了一句。

 片刻後,兩把才被‘祛塵’的木椅搬了過來,那二人還要推辭一番。

 “說說吧,還等著仲大人一一問才行嗎?”,程默使勁向木椅前推了推,開始嘟囔起來。

 哦,那二人急忙轉過身來,其中一名男子朝仲逸拜道“屬下劉通,是提舉司的庫大使,見過仲大人”。

 庫大使一職在明朝之前就有,大明的布政使司也有同樣的稱謂,為從九品。

 不過,鹽課提舉司的庫大使卻未入流,管官庫、雜役。

 雜役,看似沒有太多明確的差事,但往往可做的卻很多。

 只因他們二人未入流,只能默默的站在那裡了。

 “啟稟仲大人,小的大可,是咱們提舉司的庫副使”。

 說話的人叫肖可(小可),只因他長得敦實、憨厚,有些顯老,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大可’。

 先前有個薑軍(薑軍)的副提舉,這裡又來個肖可的庫副使,卻被稱為大可,真是人不如其名——名不如其實。

 不過,仲逸對這個大可的印象倒是不錯,他是個實在人。至少在說話時,沒有虛頭巴腦、陰陽怪氣。

 “大可,在仲大人面前,休得放肆,好好說話”,一旁的同提舉王核提醒道。

 大可望望仲逸,再看看王核,支支吾吾道“王大人,你也不是叫小的‘大可’嗎?那就是個名字,以後仲大人也可以這樣叫,反正大家就這樣叫……”。

 “哈哈哈……”,一旁的副提舉薑軍、吏目蔡一書不由的笑出聲來。

 “好,像個爺們,大可,本官記住你了”。

 仲逸起身道“大家就算見過了,朝廷的印信你們也都看過,本官就不多說了”。

 “是是是……仲大人的威名,下官們早有耳聞”,同提舉附和道。

 這麽一說,程默便站不住了,他自告奮勇上前一步。

 ‘你們都聽好了,我們仲大人,出身翰林院,在庶吉士不到一年,便奉旨去保定府博野縣督辦一樁命案,後擢升為翰林院編修。當年韃靼軍犯我,仲大人與韃靼首領談判……’。

 眾人瞪大了眼,程默卻越發說的起勁“後來,因鹹寧候仇鸞怯戰,仲大人奉旨去大同核查……升為翰林院侍讀……去年南下抗倭,妙計殲敵數萬……成為侍讀學士,今年北上北征,全殲韃靼八萬之敵……”。

 程默講的繪聲繪色,卻見仲逸已緩緩起身離去,眾人聽的入神,目光幾乎全在程默身上。

 這種事兒,絕不可能胡說,但眾人還是愕然許久。

 庫副使大可聽的入神,如同聽書一般……

 這些年,程默在翰林院可不是白呆的,這一幕,他早就琢磨好了這個鹽課提舉司的前任鋃鐺入獄,仲大人務必要立威,誰也不能阻擋。

 至於仲逸之前的那些經歷, 即便現在不說,這些人遲早也會打聽到,誰還在京城沒有點門路?

 既是如此,索性就給他們個下馬威。

 這些人若都是善茬兒,衙門豈會如此雜亂不堪?

 他這個跟班,絕對是天下最忠心、最稱職的跟班。

 庫大使劉通急忙上前笑問“這位小哥,該怎麽稱呼?”。

 咳咳,程默雙手後背道“在下叫程默,之前一直在翰林院、一直跟隨仲大人左右……”。

 這灑脫的姿勢,見識就是‘程大人’了。

 “那請問程先生,待會兒……怎麽安排?”,同提舉也隻得先崇拜他一番。

 程默稍頓片刻,而後鄭重其事道“仲大人說了,你們在不是那個什麽酒樓設宴,那咱們就去唄……”。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