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再面聖(上)
..大明略

 計劃趕不上變化,若是之前並非本意,那就更不要指望結果了。

 次日,仲逸照例去了翰林院,這是慣例,每次回京後要拜見掌院學士,順便再與同僚碰個面。

 若無意外,之後便是要面聖的,因為之前每次離京都是奉旨辦差,皇帝也在等著他一路之行的收獲,

 此次,也不例外。

 雖是面聖,先帝朱厚熜與當今皇帝朱載垕的風格,還是有諸多的不同。

 好在二人之前在裕王府有一段交情,否則,仲逸還真要好好下蕃功夫,來處理著這君臣的關系……

 被安排等候面聖,負責接待他的是馮保,二人之前就在裕王府見過,也算是老熟人。

 早在裕王府時,馮保就侍奉朱載垕左右,新帝繼位後,他的權勢自然水漲船高,如今掌管東廠兼理禦馬監,在內宮中的地位頗有分量。

 要說這馮保,最為輝煌的時刻還在後面。

 萬歷皇帝繼位後,他便做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更是因為他與李太后的關系,以及與後來的張居正達成的某種聯盟而權傾一時。

 明朝轟動一時的太監不在少數,但往往很少有好結果的,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恭喜仲大人,聽說仲大人此次離京,先是漠北大捷立功,獻計拿下西沙城、東沙城、黃沙城,殲敵無數。後來在遼東更剿滅幾股私自練兵、私鑄兵器的反叛勢力”。

 從之前裕王府的角度來說,他們都算是裕王殿下的舊屬,自然要相互照應的。

 馮保是何須人?

 仲逸雖是個從五品,但翰林院侍讀學士地位特殊,況且以他的年紀和皇帝的關系,日後定不會久居人下。

 掌管東廠嘛,消息不是一般的靈通,仲逸對此也不足為奇了。

 “馮公公言重了,漠北一戰全憑林將軍指揮有方、將士們英勇殺敵。遼東之事,還得要感謝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鎮撫使石成大人、遼東都司衙門的將士們”。

 雖是常規答覆,仲逸也隻得違心說了一遍,他不太願意與這位權勢熏天的太監套近乎,但又不能拒之門外。

 “馮公公,不知陛下最近可好?”。

 稍頓片刻,仲逸也不妨做出一副很熟悉的樣子,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馮保左右環視一圈,而後壓低聲音道:“飲食有所減少,睡眠不是很好,哎……”。

 馮保還確實沒有把仲逸當外人,他乾脆直接說道:“還不都是因為最近整頓鹽務鬧得嘛……”。

 大明缺銀子,國庫開支眾多,除去修建宮殿、開路搭橋、賑災救濟,花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

 花錢多,但來銀子的渠道卻極為有限,連同田產、稅賦在內,像鹽礦、銅礦、鐵礦這些,便是重中之中。

 但凡接觸到這條線上的,無論當地衙門還是經手之人,往往一旦陷進去便無法安然出來,這便是最為難以化解之處。

 頭疼是自然的,無論換到誰,都不是一下子能解決掉。

 “仲大人,莫嫌我多嘴,此事最近朝中鬧得沸沸揚揚,你還是不要沾上的好,朝中人人都知道:翰林院有個敢挑大梁的侍讀學士,什麽差事都敢做,什麽人都敢得罪……”。

 馮保再次補充一句:“不過,這次的事兒……確實大了點,你剛從漠北、遼東回來,待會兒可以向萬歲請求在家休息幾日,萬歲體恤臣子,定會準許的”。

 此話好多人都說過,仲逸離開京城已有近半年的時間,這個要求不算過分。

 馮保也確實對的起二人在裕王相識一場的交情,但凡這種勸說,即便不能起到什麽實質作用,但往往都是出自一片好心。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才朝中往往是不變的真理。

 二人正說著,卻聽門外一陣異動,馮保急忙說道:“是李貴妃,千萬記住:莫談朝中之事……”。

 僅此一句,馮保便規規矩矩退了出去,輕輕將門閉上,片刻的功夫便聽到門外他與李貴妃的幾句寒暄,之後便沒有聲響。

 早在裕王府當差時,馮保辦事就極為穩妥,往往能做到滴水不漏,現在看來,他能做到今天的位置,絕非偶然。

 李貴妃是朱翊鈞的生母,也就是以後大名鼎鼎的李太后,馮保得勢既得益於她,也最終受害於此,這或許是他本人也沒有想到的。

 而未來赫赫有名的萬歷皇帝朱翊鈞,如今已經是皇太子、正位東宮,而他的生母也正是因為此,地位才變得尊崇起來,可謂母憑子貴。

 朱載垕沉迷媚藥,只有六年帝位,而後拉開大明歷史大幕的便是萬歷皇帝朱翊鈞,只因他繼位初期年紀還小,便由生母李太后垂簾。

 而這兩位厲害的人物,此刻已經來到面前。

 在裕王府時,仲逸也曾做過朱翊鈞的先生,二人的這層關系將永遠不會改變。

 連同仲逸趁無人之際,用他的輕功帶朱翊鈞摘下了樹梢上的果實,此事就發生在裕王府,也是仲逸獨一無二的‘授學’方式。

 感謝翰林院這個衙門,若沒有當時翰林院侍讀的頭銜,仲逸是絕對不會有此‘殊榮’的。

 只是時隔許久,不知小朱翊鈞還是否還能記得輕功之事?

 作為朱翊鈞的生母,李貴妃對兒子的管教甚嚴,由此也就與仲逸有了的一定接觸、一定的了解,這也算是他與裕王府關系的一部分。

 “微臣見過貴妃娘娘、太子殿下”,仲逸先行大禮。

 朱翊鈞還是個六歲的孩子,他似乎並不在乎這些禮數,見到自己的先生後,竟然笑著走了過來。

 “仲先生, 到院子裡玩,好不好?……”。

 盡管管教甚嚴,時隔幾個月不見,看到自己的先生、獨一無二的先生,朱翊鈞還是忍不住興奮。

 與李貴妃客套幾句,之後便落座,才上了茶水,仲逸卻見朱翊鈞竟要朝自己懷中跑來。

 “這是遼東特產,牛角製的配飾……”,朱翊鈞坐在仲逸懷中,開始認真的玩起來。

 此處並未外人,李貴妃笑著搖搖頭,她也不再製止朱翊鈞,隨意開口道:“仲學士一路辛苦,聽說此次離京,先取的漠北大捷,又剿滅了遼東幾處不安分的勢力,還在遷安縣斷案……”。

 后宮不是不能乾政嗎?

 仲逸暗暗自歎:眼前這個女人,將來非但要乾預,還要直接參與朝中大事才是真的。

 看來,馮保之前的提醒是多余的……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