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略》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邊太陽西邊雨
自朱載垕繼位後,朝廷內外發生諸多變化,相比嘉靖一朝,有些變化還是較為明顯的。

 不得不說,當初抗倭大捷起了很大作用。當初在裕王府時,朱載垕就曾與翰林院侍讀仲逸說起過開放海禁、重建海貿的計劃,而如今這一點得以實現。

 嘉靖一朝,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北虜南寇之患,而東南開通海禁,不再‘片帆不得下海’後,倭寇的活動也得以很大的控制,倭患已基本得以解決。

 對北方韃靼的策略,朱載垕首先任名將戚繼光為都督府同知,領京城與東北防務,軍事部署卓有成效,後與韃靼的通貢互市協定,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北方之患。

 此舉之後,北方再也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硝煙,為各地百姓贏得了難得的一片安寧,但顧此及彼而沒有區分對待,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東北女真的漸漸壯大,為日後的北方戰事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若從眼前而言,解決了北虜南寇之患這個大難題,以至於一段時間以來百姓們不在談虎色變,日子也能就這麽過下去。

 這其中得益於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的治軍有方、能征善戰,也有王崇古、譚綸的多方功勞,多年的隱患總算得以控制,倒也是事實。

 對仲逸而言,他似乎離這些文臣武將的距離還很遠,但他在東南抗倭時用兵之道,漠北與韃靼的多日決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朱載垕的決定,進而促成了今日這樣的局面。

 以至於至今在兩地都有關於這位‘文官’出身的仲大人的順口溜,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人們常有‘內憂外患’之說,邊疆之患暫時得以控制,但‘內憂’之患卻悄然升起,以至於當人們發現時,已到相當嚴重的地步。

 朱載垕繼位之初,內閣由徐階掌管,但徐階似乎並不能駕馭內閣其他成員。或許他做一個內閣次輔更為合適,由此也就引起郭樸、高拱等人的不滿,加上後來的張居正等,情勢就變得更加複雜。

 說起來,高拱也是徐階舉薦起來的,但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接任徐階的李春芳為人寬厚而氣魄才力不足,內閣再次引發揣測。

 而徐階掌管吏部,又有與朱載垕在裕王府多年的交情,復出後的他雄心勃勃、以天下為己任,大有直奔首輔之勢。

 而細細想來,就目前而言,除了高拱,似乎還真沒有這個更為合適的人選,而張居正此時已入閣,他雖不能一步執掌內閣,但私下裡與司禮監的馮保交好,而這個馮保又偏偏對高拱不滿……

 據此,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因此而引發諸多爭端,一個小小的變故,就會使多日的矛盾一觸即發。

 暫時解決‘外患’的朱載垕,漸漸沒有了剛繼位時的那份雄心,進而將注意力大多轉移到后宮,這也是這位皇帝多被詬病之處:縱欲過度和大量服用丹藥不僅損耗身心,也耽誤了朝廷的布局,更為他的匆匆離開帝位而埋下隱患。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這日午後,一隊人馬匆匆向北而行,一路過關換馬,直奔京城方向,數日後便抵達。

 密報到了京城,皇帝朱載垕召集眾臣議事,所有人大吃一驚。

 由此,內閣再次引發一陣爭議,朱載垕覺得時機還不成熟,而各方爭執不下,事情一時竟被擱置……

 而這一切對遠在西南偏遠之地的仲逸而言,是與他毫無關系的,至少,目前是這樣。

 今日天氣不錯,仲逸與仲姝起的很早,用過飯後,他們二人在鹽課衙門細細走了一圈,值守的衙役再次將衙門清掃一遍,以至做到一塵不染。

 鹽課衙門的差事已然步入常態,鹽戶們改進製鹽之法得以明顯改進,產鹽的數量的增加了不少,令人振奮。

 更為振奮之處卻遠不止於此:根據雲南布政司傳朝廷旨意,因大理府的產鹽成色好、數量多,今年可適當加價,並增加了鹽引的數量。

 消息一出,鹽戶們歡喜鼓舞,簡直睡夢中都可以笑醒來:這樣的旨意,連想都不敢不敢想。

 而眾人之所以如此振奮,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仲大人:或許這樣的旨意,只有仲大人才可以接受,也只有仲大人才配得到。

 這番熱情在雲南當地的衙門中卻反應平平,在他們看來,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眼饞的好差事,但這樣的差事很難落到自己身上。

 眾所周知,仲逸與兩位皇帝的特殊交情,尤其在裕王的侍讀的那些時日……連同之後數次出京奉旨辦差,僅是東南抗倭和北漠抵禦韃靼兩項,就足以讓他人望塵莫及。

 ‘萬歲對仲大人的信任,是我等可望不可及的’。

 衙門中的各位大人大多是這樣的反應:天熱了,我們還是那涼快那呆著吧。

 說是這麽說,但總覺得有一種酸酸的感覺。旨意是通過雲南布政使司傳達的,不是直接來的鹽課衙門,這著實讓仲逸有些始料未及……

 不過,對鹽戶們而言,仲大人從此再也不用給他們銀子來貼補吃喝用度了,這便是天大的事兒:是的, 自從仲大人來後,鹽課衙門確實變天了,但他們更需要這一天的到來……

 這一天,鹽課衙門外,聚集了不少鹽戶,林大團等老資歷的鹽戶努力的維持著現場,來的人多,大家興致太高,幾乎要擠破了頭。

 來鹽課衙門的,大多是闊綽的不能再闊綽的主兒,增加鹽引後,鹽商們首先聞風而動,第一時間趕到這裡,一早就排在院外,等候這位傳奇的仲大人。

 “排好隊,一個一個來,我們仲大人發話了:所有鹽經驗過之後,任何人不得摻假、摻雜,不管運往何處、銷往何處。否則,下次就不要進我們鹽課衙門的大門了”。

 說話的是肖大可,他最近可真忙的夠嗆,一方面要與灶戶們慶賀,還得忙衙門的事務。

 不過他願意,樂在其中嘛。

 ‘請仲大人放心,我們都是本分商人,自然不會弄那些個摻假、摻雜之事’。

 鹽商們紛紛表態:請開始吧,我們都等不及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