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略》第七百六十八章 豈能少了你?
“鹽課提舉司提舉仲逸——接旨……”。

  二人正說著,卻見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石成突然一臉正色,之後便向仲逸宣讀了另外一道旨意。

  才恢復神情的仲逸心中又是一陣不小的驚訝,這比石成突然出現在鹽課提舉司的大院裡——更令人振奮。

  “仲老弟,根據朝廷的旨意:但凡在大理、怒江一帶與鹽、鐵、茶之事有關的,你皆可參與,也務必要參與,之後,將查處的結果上報朝廷,這是萬歲親口說的”。

  石成臉上又浮現出之前的笑意:“這下,我們又可以一起辦差了”。

  仲逸急忙回應:“能與石大哥一起為朝廷效力自是最好的,不過……我只是個鹽課提舉的提舉,這樣做……會不會引來別人的非議?”。

  石成是不喝茶水的,要麽飲酒,要麽就是白水,仲逸沒有忘記這一點,才一碗水飲下,石成順手將水碗放下:“仲老弟,你多慮了,這是萬歲的旨意,誰敢非議?給他的膽子,當我們錦衣衛是幹什麽的?”。

  仲逸笑而不語,不由點點頭,但臉上的神情卻分明在說:你知道的,我不是這個意思。如此強壓之下,控制的了別人的嘴,但控制不了他們的心。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這道旨意,儼然同樣將仲逸置於欽差之位,權利之大,令人眼饞。

  鹽?鐵?還有茶,這隨便拿出一樣來,皆是白花花的銀子,隔的老遠都能嗅出這樣感覺來,是個肥差啊。

  “仲大人,其實呢,你在大理的所作所為,萬歲還是知道一些的,就說鹽課提舉司的衙門陣容吧,這在大明也找不到幾家,還有幾年你們鹽礦產鹽數量之高、質地之好,萬歲頗為滿意啊……”。

  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交情,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石成也不再兜圈子:“怎麽說你之前也在裕王府做過侍讀,如今又是這裡的鹽課提舉,此次怒江驛站貨物被劫,其中就有鹽和鐵銅還有茶葉,這個差事……非你莫屬”。

  這倒是句實話,所有人都是為此次驛站貨物被劫之事而來,而該案既然涉及到鹽鐵茶,總得要有個人來領這份差事才是。

  從刑獄角度來說,這也是有利於破案的,不僅僅因仲逸與裕王府的關系。總不能讓一個毫不相乾,又狗屁不通的人來查辦吧?

  仲逸汗顏,他不僅因為自己得到了這麽一個肥差,更為朱載垕的‘明察秋毫’而感到震驚,真是無孔不入啊。

  當然,這話若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也許還有些許不信,但對眼前這位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鎮撫使而言,還沒有他們打聽不到的消息。

  汗顏之事不止於此:從石成方才所言,衙門的風貌與鹽井的產鹽量增加,這些都是所有人能看到的,但自己私下暗查黑金山銅鐵礦之事,又是如何被得知的?

  仲逸堅信:讓一個管鹽的提舉去查鐵銅和茶,絕對不是一個巧合。

  這倒讓他不由的想起,之前在另外一個世界發生的一幕,當時,唐小丫說起大明的歷史時,對其他的似乎倒真沒有多少興趣,唯獨對錦衣衛格外感興趣。

  仲逸清楚記得,唐小丫曾為他講過一個故事:明朝某個時期,有一個大臣與他人一起吃飯,之後皇帝問及他時,連同吃飯的地方、每個人的座位,甚至於吃了什麽飯、喝的什麽湯,都掌握的清清楚楚……

  現在看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的,後世那麽多關於錦衣衛的影視劇,大多大概就是衝著眾人這份好奇心去的吧?

  ‘石成在,我信了’,仲逸這算是被迫的一種欣慰吧。

  石成緩緩上前,在仲逸肩上重重拍拍:“仲大人,這說明什麽?說明在當緊萬歲心中,你才是最信任的人,至少在雲南所有衙門中,還無人可替代你在萬歲心目中的位置,放手乾吧?”。

  之後,他進入狀態,語氣與當初二人奉旨辦差一模一樣:“仲老弟,你說這個案子從哪裡入手呢?到底是一場竊賊的巧合呢?還是真的有人從中作祟,若是後者,那會不會引起當地吐司甚至緬人的猜忌?”。

  一路之上,這些問題石成不知想了多少遍,不過同樣每次幾乎都沒有什麽結果,更不用提他想到的答案了。

  旨意鐵定下達了,再想別的就不是仲大人的風格了,他笑道:“石大哥,你一連串問了這麽多問題,莫說我才剛接到旨意,就是去了現場,也不至於這麽快有結論吧?”。

  石成撓撓頭,又將桌上的水碗端起來,微微笑道:“我這不也是著急嘛,萬歲限期一個月,從我們到這裡開始算”。

  仲逸確定這位鎮撫使大人確實著急了,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得要好好勸勸才行。

  “石大哥,從萬歲的旨意來看,此事關乎三個方面,這也是朝廷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初衷”。

  仲逸再次為石成倒上開水,示意他坐下慢慢說。

  石成才落座,聽了這句,立刻拍桌起身道:“對對對,這就對了,我最喜歡仲大人這樣的推理了,快說說,是那三個方面?”。

  仲逸卻將話又推了過來:“你說說,朝廷都派了那些人?”。

  石成不假思索道:“這還用問?以刑部和都察院的一路人馬,還有英勇千戶所的人馬一路,剩下的……不就是我們錦衣衛了嗎?”。

  覺得那裡不對勁,他又補充了一句:“算是你這位鹽課提舉司的提舉,應該是四路人馬”。

  仲逸輕松笑道:“這不結了嘛,刑部和都察院是衝著破案去的,只因此事乾系重大,朝廷這才派出英勇千戶所的兵馬以防不測。而你們錦衣衛則是確保這兩路人馬順利拿到他們需要的消息,同時也有以防不測之意”。

  石成頻頻點頭,卻還不忘問一句:“那你呢?你這位昔日翰林院的侍讀學士,擔子可不輕啊”。

  仲逸哈哈大笑道:“與我們上次查出繆大柱夫婦被殺一案不同,此次被劫之物有鹽鐵茶,既要破案,更要查出背後的真相,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鹽鐵茶,絕不能出亂子”。

  “哦,原來如此,還是萬歲英明啊……”,石成總算明白了,所謂三個方面:破案、以防不測、保住鹽鐵茶。

  聽到英勇千戶所,仲逸隨意問道:“都驚動英勇千戶所了?他們的千戶,還是譚遼嗎?當年在對付韃靼和倭賊時,倒是見過幾面”。

  石成還估摸著仲逸方才的那些話,聽這麽一說,隨意回了一句:“譚遼還是千戶,不過,他們的首位千戶林宗武也來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